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睢阳之战:1万人对战13万,张巡守城10月,城下是叛军12万尸体

在太原李光弼与叛将史思明、蔡希德等鏖战之时,安庆绪为了向江、淮方向发展,继续扩大战果,以至切断唐军军需物资补给的生命线,最终打败唐军,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月二十五日,命令汴州刺史、河南节度使尹子奇率领妫(治今河北怀来县东南)、檀二州及同罗、奚等兵13万进攻睢阳。

1、最初的战绩

睢阳太守许远急忙派人向张巡求援,张巡闻知当即将兵3000自宁陵(今河南宁陵)入援睢阳,与许远合兵凡6800人,在睢阳人民的全力支持下,与叛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不久,叛将尹子奇即以全部兵力轮番攻城,昼夜不停。

张巡亲自督战,率先垂范同守城将士同甘共苦,有时一天恶战达20次之多,共血战了16昼夜,俘获叛军将领60余人,杀死叛军士卒2万多人,睢阳守军士气军心为之大振。

经此一役,许远深感军事指挥才能不及张巡,遂非常诚恳地对张巡说:

“远懦,不习兵,公智勇兼济;远请为公守,公请为战。”

自此以后,许远则专门负责调集军粮,修理作战器具等后勤保障工作,以及处理一些杂务,代张巡分劳。

而一切作战筹划,攻守事宜悉由张巡负责,由于二人同心同德、密切配合,采用攻守并用的随机应变战法,打退了叛军的多次进攻。

尹子奇见初战受挫,损失惨重,却毫无所获,遂悻悻引军离去。

张巡将所获车马牛羊等战利品悉数分给士兵,秋毫不入私囊,深得士兵们的敬重与爱戴。以坚守睢阳,重创叛军之功,肃宗诏拜张巡为御史中丞,许远为侍御史,姚訚(yín)为吏部郎中。

三月中旬以后,叛将尹子奇又将重兵进攻睢阳,以报仇雪耻。

交战之前,张巡神情肃穆地对将士们说:

“我身受国恩,今叛军复来,理当与此城共存亡。但想到大家也要同我一样喋血城头,为国捐躯,而所赏赐又难以酬劳大家所建立的功勋,感到万分痛心。”

将士们听后都倍受感动,奋勇请战。于是张巡杀牛设宴,犒劳将士,然后率全军出战。

初,叛军看见张巡兵少而生轻敌之心,及战,张巡手执战旗,亲率将士直冲叛军阵营之中,以一当十,所向披靡,叛将大败,凡斩敌将30余人,击毙士卒3000余人,追杀叛军数十里方止。

第二天,叛军又兵临城下,张巡复统兵出战,与叛军昼夜激战数十回合,多次挫败了叛军进攻的锋锐,但叛军自恃人多仍不停围城攻打。

尹子奇因三战三北,恼羞成怒,五月又增加围城兵力,攻城亦更加猛烈频繁。张巡为迷惑骚扰叛军,夜间则在城内擂鼓集合队伍,作出要出城作战的姿态,使叛军通宵达旦地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不得安歇,天亮后,张巡则“寝兵绝鼓”。

叛军站在飞楼上向城中观望,未见动静,于是放心大胆地解甲休息。这时,张巡则乘叛军松懈倦怠,与将军南霁云、郎将雷万春等十余将领,各率50名骑兵突然出城,偷袭叛军,直冲至尹子奇驻地,斩将拔旗,叛军顿时大乱,许多人尚在睡梦中便做了刀下之鬼,此役斩敌将50余人,杀士卒5000余人。

张巡想要射杀尹子奇,但苦于不认识他,于是就用蒿草做箭头,射入叛军营中,叛军遂误以为张巡他们的箭已经用尽,便兴高采烈地去报告主帅尹子奇,张巡因此认出了尹子奇。于是令有百步穿杨功夫的南霁云射击,南霁云觑定尹子奇,取箭搭弓,射将下去,正中尹子奇左目,几乎将其活捉。

尹子奇只好带着箭伤收军败退。

2、双方的攻城器械战

七月,尹子奇目创已愈,遂又征兵数万,再来围攻睢阳。

其前,许远于睢阳城中积存粮食达6万石,虢王李巨强令分其一半粮食,周济濮阳(治今山东鄄城北旧城)、济阴(治今山东定陶县西北)二郡,许远据理力争,坚决反对,但意见未被采纳。

济阴得到粮食后,旋即举城投降了叛军,而睢阳城中的存粮此时已被吃尽。起初,每人每日,给米一勺,后来米已食尽,只好以茶纸、树皮果腹充饥。而叛军却粮道畅通,兵员充足,伤亡能得到及时补充。

相反,睢阳守城的将士因伤亡减员得不到及时补充,又乏军粮,士兵饥病不堪,战斗力受到严重削弱,守城将士至此仅剩1600余人。

叛军见状,便以重兵将睢阳围个水泄不通,并开始猛烈攻城。

先是,叛军制作了高大的攻城云梯,上面安置了200精兵,推临城下,想让士兵居高临下跳入城中。张巡对此早有准备,事先在城墙上凿了三个洞穴,等待云梯临近时,从一个洞穴中伸出一根大木头,其上面设置了铁钩,钩住云梯使其不得退去。继之,又于一洞穴中伸出一根大木头,顶住云梯使其不得前进,最后,从其余一个洞穴中伸出仅有的一根大木头,头上安放了一个铁笼,笼中装着火焚烧云梯,云梯从中间烧断,梯上的叛军士卒悉数被烧死。

叛军见势不妙,又改用钩车钩城头上的敌楼,钩车所至之处,敌楼无不崩塌。

对此,张巡则在大木头上安置了连锁,锁头装置大环,套住叛军的钩车头,再用皮车拔入城中,截去车上的钩头,最后将车放掉。钩车为张巡破毁后,叛军复制木驴来攻城,张巡即溶化铁水浇灌木驴,木驴则立即被销毁。

结果叛军所用的攻城器械,悉为张巡所破毁,无一奏效。

叛军在用器械攻城迭遭重创之后,便改变攻城方式,在城西北角用土袋与柴木积成阶道,欲藉此登城,张巡发现后并不与叛军交战,只是于每日夜晚,命人暗中将松明与干草投进正在堆积的阶道中,费时十余天。

对此,叛军没有丝毫察觉,张巡见时机成熟,便率军出战,同时派人顺风纵火焚烧阶道,霎那间火光冲天,浓烟弥漫,叛军无法靠近,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辛苦营作的阶道付之一炬,化为乌有,这场大火烧了20多天才熄灭。

张巡指挥作战的所作所为,不拘泥古法成式,而是临危应变,奇出不穷,就连他的“冤家对头”叛将尹子奇亦由衷地钦佩他足智多谋,机警善变,不敢再来贸然攻城。

于是,在城外挖了三道壕沟,并置木栅以围城,张巡亦针锋相对在城内挖了壕沟以对抗敌人。

经过六个多月的浴血奋战,殊死搏斗,时至八月,睢阳守军伤亡惨重,只剩下600余人尚能防御,形势十分危急。

3、忠义的南八

因此,张巡与许远不得不将全城一分为二,亲自率兵固守,张巡守东北,许远守西南,二人与士卒同甘共苦,昼夜守备不懈,不再下城。为了争取叛军士卒倒戈,张巡经常向攻城士兵喊话,“以逆顺说之。”

所以,不时,有人脱离叛军前来投诚,为张巡效死,前后有200余人。

随着局势的日益恶化,张巡不得不派南霁云等人,突围出去,或飞报行在,或告急邻郡。这时,许叔冀在谯郡(睢阳南,治今安徽亳县)、尚衡在彭城(睢阳东,治今江苏徐州市)、贺兰进明在临淮(睢阳东南,治今江苏盱眙),悉隔岸观火,坐视不救,只图拥兵自保。

城中日益艰难,危在旦夕,张巡不得不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复遣南霁云率领30骑兵突围出城,火速赶赴临淮去求援兵。

南霁云出城后,叛军数万人前来围堵阻拦,南霁云率骑兵视死如归直冲敌营,左右射击,箭无虚发,叛军纷纷应弦毙命,很快杀开一条血路,冲出重围,而南霁云所带骑兵仅伤亡2人。

到了临淮,南霁云见到贺兰进明后,便向其备述睢阳艰苦卓绝、危急万分的情形,恳请贺兰进明以国家社稷为重,从大局出发,立即派兵驰援睢阳。

贺兰进明听后,却不冷不热地说道:

“睢阳城现在已不知存亡与否,还派援兵去有什么用呢?”

南霁云赶忙答道:

“南八以项上这颗人头担保,睢阳城还没有被攻陷,退一步说,睢阳倘若真的不幸被叛军攻下,下一个就是临淮了。此二城犹如唇齿相依,休戚与共,怎么能够见死不救呢!”

贺兰进明虽无派兵增援之意,但是非常喜欢南霁云的忠勇,很想将他留在身边,为自己所用。

遂敷衍他说:

“将军远道而来,鞍马劳顿,救援之事宜慢慢商议,先聊备薄酒素菜为将军接风洗尘。”

南霁云因为仍奢望贺兰进明能以大局为重出兵增援,故不得不忍气吞声等候。少顷,堂上摆好酒宴,堂下美姬姝丽,轻歌曼舞,贺兰进明请南霁云落座,面对着满桌丰盛的山珍海味与琼浆玉液,以及动听的音乐与美妙的舞蹈,南霁云不禁百感交并,涕泗交流,哭着向贺兰进明说:

“我突围出来时,坚守睢阳城中的将士们已经有一个多月粒米未进了,我虽然非常想在此进食,但又怎么能够吃下去呢!大夫您手握重兵,眼看着睢阳就要失守不保,城中将士与百姓将惨遭杀戮,却熟视无睹,丝毫没有增兵救援之意,这难道是忠臣义士所应有的举动么!”

言罢,南霁云忍痛咬掉自己一个手指头,然后交给贺兰进明说:

“我南八既然不能完成主将交给我的使命,有负所托,请留下一个指头作为凭证,南八方可以此回报主将。”

在场的人无不为南霁云的忠愤而感动落泪。

南霁云知道贺兰进明始终不肯出兵救援,只好含恨离开了临淮。途经真源,李贲赠马百匹。至宁陵,与城使廉坦同率步骑3000人,乘夜冒围入城。叛军因南霁云突围外出,想必是去搬援兵,所以日夜不懈地准备阻截援兵入城,至是叛军倾巢而出拦击南霁云。

4、悲壮的睢阳保卫战

南霁云率部拼死冲突,杀开一条血路,驰入睢阳,虽然杀出重围,但他带回的3000援兵仅有1000人入城,其余悉战死。

城中将士与官吏得知援军无望,无一不失声痛哭。叛军断定没有救援,围城更加紧迫。

进入十月,睢阳城中粒米皆无,于是,有人建议弃城突围东走。但张巡与许远商议,认为:

“睢阳,江、淮之保障,若弃之去,贼必乘胜长驱,是无江淮也。且我众饥赢,走必不达。古者战国诸侯,尚能救恤,况密迩群帅乎!不如坚守以待之。”

于是,张巡仍率睢阳军民继续战斗。怎奈满城无粮,嗷嗷待哺,只好米尽吃茶纸,茶纸吃完以后,就杀马而食,马被杀完后,复捕鸟雀和掘地抓鼠而食;鸟鼠被吃光后,张巡就杀掉自己的爱妾,让士卒们食之,许远亦杀掉了他的家奴;然后将城中的女人全部搜出来杀死后吃掉,接着又杀死了老弱病残的男子充饥。

城中的人悉知早晚都难免一死,所以没有一个叛变的,最后仅剩下了400人。

十月九日,因寡不敌众,粮尽援绝,以及将士饥病不堪,已无力再战,张巡见状知道大势已去,无力回天。

遂充满深情又不无遗憾地向西拜了两拜说:

“我已经是竭尽全力了,但亦未能守住睢阳城,有生之年既然不能再报答陛下的知遇与恩德,就是死后到了阴曹地府也要变作厉鬼为陛下杀贼!”

叛军见守城寥寥,当即四面登城而进入城内,张巡、许远、姚訚、南霁云、雷万春等都做了俘虏。

5、睢阳“五君子”

尹子奇见到张巡便问:

“听说将军每战都眼角睁裂,牙齿咬碎,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张巡大义凛然答道:

“我志在消灭你们这些大逆不道的叛贼,怎么能不裂眦碎齿?只可惜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尹子奇听后勃然大怒,暴跳如雷,当即用刀撬开了张巡的口探视,只剩下三、四颗牙齿尚存。

尹子奇亦十分欣赏张巡的忠义,不想杀掉他。

亦不觉失声道:

“可敬!可敬!将军如能顺从我,当与将军共图富贵。”

张巡听后,大声怒骂:

“我为君父效忠而死,虽死犹生,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尔等死心塌地为叛贼卖命连猪狗都不如,又怎么能够长存人世呢?”

尽管如此,尹子奇还想劝降张巡,以能为自己所用,遂又将刀放在张巡的脖子上,胁迫他赶快投降,而张巡始终不为尹子奇的威逼利诱所动。

尹子奇又去胁降南霁云,南霁云没有反应,张巡急忙大声呼喊:

“南八,男儿当为国捐躯一死了之,怎可贪生怕死,向叛贼屈服呢!”

南霁云笑着说:

“我不想立刻死,是欲有所作为,蒙将军平素知遇和厚爱,南八敢不效死!”

尹子奇对张巡等人仍心存幻想,但他的部下却认为:

“像张巡这些人,悉为忠义守节之士,终究不会为我们所用。再说他深得军心,如果不杀掉他,必为后患。”

于是,尹子奇即把张巡、南霁云与雷万春等36人全部杀死。张巡临刑前,神色自若,视死如归,慷慨赴难。

许远被押解洛阳,洛阳已为唐军所破,转送偃师,亦以不屈被杀。

6、张巡的练兵之道

张巡最初坚守睢阳时,仅有士兵1万人,而城中居民却有数万人。

张巡每见一人就询问其姓名,暗记于心,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张巡便记住了全城人的姓名。张巡练兵不机械照搬照抄古人的兵法阵式,而是让部下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教习战法。

有人不解便问其中的奥妙,张巡回答说:

“现在是与反叛的胡人作战,他们忽散忽合,变化不定,在数步之内,军势都各不相同。因此,就需要将领们具有在很短的时间内应付突如其来的事件的能力。

如果他们动辄就要请示主将,那就无法料敌制胜,这是不知道作战用兵的变化。所以,我让士卒了解将领们的心意,将领熟悉士卒的情绪,这样将领指挥士卒作战,就犹如手使用自己的指头一样随意自如。兵与将都相互了解,部队各自为战,不是很好吗!”

自从与叛军交战以来,守城所用的器械与作战所用的兵器悉是从叛军手中缴获的,而自己却没有制造修理过这些器具。

每逢鏖战之时,有临阵畏怯而退下来的人,张巡就出现在那里,对将士说:

“我绝不离开这里,你们赶快回去为我继续同叛军作战。”

将士们听后,没有敢再后退的,莫不以一当十,勇往直前,与叛军死战,最后总能够打退敌人的进攻。张巡待人诚恳,胸怀坦荡,善于随机应变,出奇制胜;而且号令严明,赏罚公允,能够与部下同甘共苦,所以部下都能为其拼死效力。

7、迟来的正义

河南节度采访等使张镐闻知睢阳危在旦夕,即率援兵日夜兼程赶赴睢阳,唯恐不及,同时发告急文书于浙东、浙西、淮南、北海等节度使以及谯郡太守闾丘晓,请求他们亦能以大局为重,发兵增援睢阳。

而闾晓丘因素来狂妄骄横,竟将张镐的命令置之不理,坐视睢阳为叛军攻陷。及张镐率援军远道赶来,可惜睢阳城已被叛军攻陷了三天,张巡等忠勇将士亦均惨遭杀害,为国捐躯。

张镐见状,悲愤不已,便遣人将闾晓丘召来,痛斥其见危不救,致使睢阳陷落的罪状,然后命令部下用棍子将闾晓丘打死,以祭奠九泉之下的英灵。

睢阳保卫战,最后虽然因孤军奋战、粮尽援绝、寡不敌众而告失败,但是,长达10个月之久的保卫战中,张巡率领所部将士,在睢阳民众的全力支持下,“前后大小战凡四百余,杀贼卒12万人。”

不仅牵制和消灭了大批叛军,而且粉碎了叛军长驱直入江、淮,夺取唐王朝物资基地的阴谋,为唐军准备反攻,收复长安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整个唐军与安史叛军战争的全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尤其是张巡等睢阳守城将士所表现出的赤胆忠心、有我无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更是惊天地、泣鬼神,千古流芳,永垂青史。

对此,《新唐书》卷192《忠义传》作了非常公允的评价:

“赞曰:'张巡、许远,可谓烈大夫矣。以疲卒数万婴孤墉,抗方张不制之虏,鲠其喉牙,使不得搏食东南,牵制首尾,豗溃梁、宋间。大小数百战,虽力尽乃死,而唐全得江、淮财用,以济中兴,引利偿害,以百易万可矣。”

正是由于张巡等人坚守孤城,为国捐躯,战功卓著,所以,肃宗亲自下诏褒奖:

追赠张巡为扬州大都督,许远为荆州大都督。南霁云为开府仪同三司、再追赠扬州大都督,又优恤其子孙。免除睢阳、雍丘三年的徭役赋税,同时,授张巡儿子张亚夫为金吾将军,许远之子许玫为婺州司马。并在睢阳修建祠庙,以不时凭吊英灵。

8、食百人而救天下

但是,当时仍有一些人对张巡的做法不理解,甚至颇有微词。认为张巡死守睢阳,不肯撤离,与其在城中杀人而食,不如弃城而保全人命。

鉴于此,为使张巡事迹不致被人误解,或淡忘而湮没无闻,李翰为张巡写了传记,并将此上呈肃宗,他说:

“张巡坚守孤城,以寡击众,以弱制强,竭尽全力保全江、淮地区,阻截叛军长驱直入,以等待陛下派兵增援,援兵到而张巡遇难牺牲,国家得以不亡,确实有张巡等烈士不小的功劳。

然而,有的人却不明是非,不分主次偏执地认为张巡杀人而食是有罪的,死守睢阳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对于这种简单、粗暴的隐善扬恶,一味地指斥缺点而不讲功绩的做法,微臣感到万分痛心。

张巡之所以要坚守睢阳城,非但是想等待其他的军队来救援,而且亦因感到睢阳地处汴水中游,乃江、淮北运物资的要冲。这样救兵不至而城中粮绝,只好杀人而食,这实在不是他的初衷和本意。

即使退一步说,张巡如果在守城之初就已有杀人而食的念头,以数百人的性命来保全天下,我还认为他是功过相当,何况那样做绝非他的意愿现在张巡已为国家战死,再不能亲眼看到国家的中兴,只有留下身后美名才是对他的最高褒奖。

如果不能及时将他的卓著功勋及忠勇事迹记录下来,恐怕不久就会被人们遗忘,使他在生前死后都得不到公正的评价,这真是令人痛心疾首之事!

所以,微臣方斗胆撰写张巡传记一卷奉献于陛下,并奢望能写进国史之中,以使其青史留名。”

自此之后,方没有人再非议此事。

(正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35
气吞山河的张巡“睢阳保卫战”.
大唐最铁血之战:睢阳之战
安史之乱(7)诗在!书在!青史在!华夏就在!(万字篇)
张明扬:舆论中心的“张巡人相食”始末
中华民族的精神融在唐代这位将军的血液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