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万历十五年: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年

张  驰

公元1587年,在我国历史上为大明王朝万历十五年。这一年,看似四海升平,但在朝廷上发生了若干易被人们忽视的事件:失望的万历皇帝不再临朝,清算杰出的政治家张居正的高潮已尘埃落定,老成持重的首辅申时行已经心力交瘁,清正廉洁的模范官员海瑞在失望中死去,一代将星戚继光在贫病交迫中郁郁而终,距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剃发为僧仅剩1年,这些事件表面上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发生大事的症兆,将在以后掀起波澜。

 失望的万历皇帝 

1587年3月,万历皇帝23岁,此时距他登基已经15年。在他9岁那年,他的父亲隆庆皇帝龙驭上宾。他穿着丧服接见了臣僚,按照传统的“劝进”程式,全部官员以最恳切的辞藻请求皇太子继位。经过一番推辞和接受的过程,他才勉如所请,登上了皇帝宝座。后来,万历皇帝不顾群臣反对,打破伦理常规,将本应该首先授予皇长子母亲恭妃王氏的尊荣——皇贵妃,授予皇三子的母亲郑氏,进而引发持续长达十年之久的国本之争。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小小的插曲,竟为一场深远的政治斗争埋下种子。

明太祖朱元璋创业伊始,励精图治,在早朝之外还有午朝和晚朝,规定各部有185种事件必须面奏皇帝。1572年,万历皇帝即位,为了让年幼的皇帝有更多的时间攻读圣贤经传,以便将来更好的治理庞大的帝国,张居正将早朝时间改为一旬之中逢三、六、九早朝,其他日子不早朝。这一规定执行15年来,越到后来,圣旨免朝的日子也越来越多。同时,各种祭祀礼仪,皇帝也经常不亲临而是派遣官员代为参加。

总体来说,万历即位以后的第一个十年,即从1572年到1582年,是百事转苏、欣欣向荣的十年——这很大程度上归于内阁大学士张居正之功。然而不幸的是,张居正于1582年溘然长逝。由于张居正的擅权,万历皇帝对整个文官集团失去了信任,并开始了长达4年的倒张运动。1586年秋天,23岁的皇帝降下谕旨,说他早晨起床后突然感觉头昏脑胀,需要停止早朝和出席经筵、日讲,且所谓的停止没有期限。后来,万历皇帝主持殿试,内容为“无为而治”,他对生活的厌倦已经越出了内心世界而要见诸行动了。一年后,万历皇帝头昏脑涨的情况又莫名其妙地出现,但期间又传出:皇帝在紫禁城内骑马驰骋、日夜作乐的消息。自此之后的33年里,他再也没有上朝理政。

向臣僚长期的消极怠工,万历皇帝在历史上是一个空前绝后的例子,这一点和他的祖父嘉靖皇帝极为相似。其动机是出于一种报复的理念,因为他的文官不许他废长立幼,遂使他心爱的女人郑贵妃郁郁寡欢。另一个原因,则是在张居正事件以后,他明白了别人也和他一样,具有“阴”“阳”两重性,既有伦理道德,又有私心贪欲,这种“阴”也绝非人世间的力量所能消灭的。于是,他既不强迫臣僚接受他的主张,也不反对臣僚的意见,而对这一切漠然置之。

皇帝以顽强的意志和臣僚作持久的对抗:臣僚不让他立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他也不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双方坚持对抗十年之久;各种礼法照常举行,但皇帝已不再出席;高级职位出缺,皇帝宁肯空着也不派人递补,导致大量的职位空缺;派遣和升迁中下级文官,只能用抽签的办法来确定人选。

随着岁月的流逝,政事每况愈下,庞大的帝国恢复正常步伐的机会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发现奥秘的申时行 

1562年,申时行在299名殿试及第的进士中排名第一,即中状元。此后他在翰林院任职长达15年,官职侍读。申时行之所被任命为首辅,一则他是皇帝的老师,最高的职位经常在皇帝的老师中选任。二则是张居正去世之后,命运就把大学士申时行推到了历史舞台中央。

和前任首辅张居正、高拱一样,申时行未曾就任过地方官职。25年前,年轻气盛的翰林院修撰申时行发生困惑:难道一个人只要熟读经史,文笔华美,就具备了作为皇帝顾问的条件?难道一个人仅凭学术上的深厚造诣,就能成为大政治家?但是今天的大学士申时行对此已焕然冰释,理解了其中的精微奥妙:大明帝国在体制上实施中央集权,其精神上的支柱为道德,管理的方法则依靠文牍。尤其是多年的翰林院生活更使申时行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正如本书的作者黄仁宇所说,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1578年,申时行接任首辅时52岁,比次辅许国小8岁,比三辅王锡爵小1岁,但却被同僚一致誉为“老成”。为什么呢?他的老成来自于长期处理各种人事经验。这种经验,使他深知这个帝国有一个特点: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或成或败,全看它与所有文官道德标准、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忧,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不过是空中楼阁。说到底,道德是一切事业的根基,朝廷最大的任务就是促进文官之间的互相信赖与和谐。

申时行明白,武官多数不通文墨,缺乏政治意识,属于纯技术人员,要影响全体文官,他必须先提供自己的诚意。他深刻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脱节,把人们口头上的理想称为“阳”,而把不能告人的私语称为“阴”,与其暴露个人的阴,不如提倡他们的阳。1587年,京察之年,全部京官都将被考核。与他的前任张居正相反,申时行力主人事上的稳定。京察的结果,凡进士出身的官员只有33人被降级或者被罢免,而且这33人,没有一个出于吏部、督察院或者翰林院这些传统上最敏感的机关。这种恕道稳定了文官集团的情绪,也稳定了自己首辅的地位,他被众口赞誉为老成持重,有古君子之风。

张居正死后,申时行承认张居正的过错,但不使用夸大前任的过错作为自己执政的资本。为了表示开阔的胸襟,他对参劾过自己的官员既往不咎,甚至还建议其中的几位官员晋级。

然而13年后,为申时行所深感不安的乃是他所尽的心力,一个“万历之治”的灿烂理想,由于皇帝的放弃,终成为泡影。1591年,由于被卷入立储争端,他进退维谷,直到提出辞呈11次之多,才被奉准退休。

 不为时势接受的海瑞 

海瑞二十多年的从政生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纷争。他的信条和个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至为微薄,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无法被全体文官接受为行事的准则。

1562年,官职一直原地徘徊的海瑞得到命运的垂青。首辅严嵩被嘉靖皇帝免职,他所扶植的人也相继倒台,由于海瑞敢于和他们作对,因此声望大增,累积了政治资本。

1565年,已经升任户部主事、官阶正六品的海瑞向嘉靖上疏直言:他是一个虚荣、残忍、自私、多疑和愚蠢的君主,凡贪官污吏、役多税重、宫廷的无限浪费和各地的盗匪滋炽,皇帝本人应该直接负责。嘉靖皇帝读罢奏疏,其震怒情状自然可想而知,但他并没有给予海瑞任何惩罚,因为奏疏中有那么多事实无法回避,他很矛盾。刑部议决把海瑞处以绞刑,但没有得到皇帝的批准,只是把海瑞关押起来。

1567年,隆庆皇帝登基,海瑞被释放出狱。对他的安排成了一个难题:他极端廉洁、诚实的声望已为整个帝国所公认,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他极端地喜欢吹毛求疵。比较稳妥的办法是让他升官而不负实际的责任。于是,在不长的时期内,他虽官至正四品,但都是闲职。

1569年,应海瑞的强烈要求,皇帝任命他为南直隶巡抚。海瑞的任职一经公布,南直隶许多官员自动离职或请求他调,缙绅之家纷纷把朱漆大门改漆黑色,驻在苏州的一个宦官把他的轿夫由八人减至四人。

万历一朝时,土地兼并问题又趋于尖锐:高利贷者大量放款于自耕农,利率极高,被迫借款者大多不能偿还。一旦放款期限已到而又无力偿还,其所抵押的土地即为放款者占有。周而复始,富户大量侵占贫户土地。出于保持律法的尊严,更为了维护道德的神圣,海瑞毫不犹豫的接受了大批要求退田的申请。他每天都要收到三、四千件这样的案件,牵涉面如此之广,自然一发不可收拾。八个月之后的1570年春天,愤愤不平的海瑞因遭受弹劾而被迫辞职。海瑞以个人力量干预土地所有权,只凭不怕死的诤谏得来的名声作为资本,而要使整个帝国机器停止转动,无异于螳臂当车。

1585年,72岁的海瑞因反对张居正而再次被起用。他不假思索地接受了这一任命,因为在他的世界里,出仕做官仅仅是为了取得为国家尽忠、为百姓办事的机会。海瑞升任南京右都御史,他又向万历皇帝提出一个惹是生非的条陈:要杜绝贪官污吏,除了采用重典以外别无他途。贪赃在八十贯以上的官员都要处以剥皮实草的极刑。这一提议在文官中引起轩然大波,海瑞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针锋相对,激烈争辩,局势几乎一发不可收拾。万历皇帝采取了吏部的建议:海瑞节操可风,只是近日关于剥皮实草的主张过于偏执,所以不宜让他出任要职,但可以继续留用御史的职位。为什么可以镇雅俗、励颓风的节操偏偏成为当局任事的障碍?可见道德伦理是道德伦理,做事时则另有妙法。

由失望到绝望,海瑞七次提出辞呈,但每次都为御批所不准。1587年年底,海瑞病逝于南京任上。

 孤独的将领戚继光 

1555年,戚继光调浙江赴任的时候,东南沿海迭经倭寇蹂躏。一股50至70人的倭寇创造了奇迹:他们登陆后深入腹地,到处杀人越货,如入无人之地,被他们杀伤的据称有4000多人。据记载当时南京有驻军12万,这样的军事行动,在世界战争史上十分罕见。

面对这样令人焦虑的局面,戚继光除了按照自己的理念组建部队以外,他敏锐地意识到铁一般的军法是建军方案的核心。军法的精神核心在于“集体负责”,即所谓的连坐法,一人退却则一人被斩首,全队退却则队长被斩首,队长殉职而全队退却则全队被斩首。铁一般的纪律、必胜的信念、刻苦的训练、精良的武器、先进的战术,戚家军的胜利无出其右。从1559年开始,这支部队从未在战斗中被倭寇击溃。1564年,仙游之役后,戚继光领导的抗倭事业大功告成。1568年,得到张居正赏识的戚继光调蓟州任职。戚继光对抗倭中使用的“鸳鸯阵法”,则是根据蒙古骑兵的作战特点进行了改良,创造了“步兵军官的各兵种协同”战术。由于不久之后朝廷与蒙古人和解,这种经过精心研究而形成的战术,再没有经实战检验机会了,但这也足以证明戚继光是一名军事素养极高的将领。

戚继光任蓟州总兵长达15年,他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在对部下将领讲解各种近战武器的利弊时,他当场命令一个军官用刀对他攻击,而他则持长枪防御;他经常巡视各部,驰马到长城以外二十里,周围没有一个侍卫;他还亲自攀着悬绳登上设在绝壁上的观察哨,等等。在繁忙的军务之中,他还抽空写作,著有军事著作《练兵纪实》和诗文集《止止堂集》。在平时的谈话中,他可以随口引用儒家经典和史书上的教训,文官们也对他刮目相看。然而在1582年张居正死后7个月,戚继光开始了断崖式的跌落。由于被视为张居正的亲信,他先是被调任为广东总兵。一年后,皇帝又革了他的职。英雄末路,无不使人扼腕叹息。

戚继光是一个复杂的人,不能把他放在用传统道德构成的标准相框里。他的一生有许多难以解释的事情:他娶妾3人,生5子,可是全部隐瞒了他们的存在;他废止了让士兵采伐柴薪以供家用的成例,有一年除夕,总兵府中竟缺乏炊米之薪而不能及时辞岁,可是北京著名餐馆里的名菜,却由百里之外走马传致;他在蓟州练兵时采取歃血为盟的仪式,禁止“恣意科敛以供馈赠”,而他却花重金购买美女、贵重礼物送给张居正。戚继光被参劾的理由之一,就是他在蓟州的账簿不知去向。

戚继光的天才,在于他看准了妥协之无法避免,而他的成功,也在于他善于在技术上调和各式各样的矛盾,更在于他没有把这些人事上的才能当成投机取巧和升官发财的本钱,而是作为为国尽忠的手段。

在被斥退以后,妻子遗弃了他,身为高级将领,竟一贫如洗,甚至医药不备。1588年1月17日清晨,戚继光在贫病交迫中死去,大明王朝业已失去重整军备的最好良机,而此刻正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新生力量八旗军,取而代之,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

1552年,李贽得中举人。中举后,由于经济困难,他没有拼得进士及第的资格,多年沉浮于下僚,位卑俸微,郁郁不得志。直到1561年,他才得任国子监教官。

1577年就任云南姚安知府以前,李贽官俸微薄,过得十分清苦,以致于2个女儿饿死。后来的知府任上,他才有了各项“常例”和其他收入,逐渐有所积蓄。这种合法又似非法的收入并没有使他感觉到不安,他并不像海瑞一样,以为官俸以外的一丝一毫收入都属于贪污——他毫不隐晦的承认做官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名利。

李贽一心想要创造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基于这种精神,他在正值官运亨通之际,却毅然决定退休。1587年,李贽的妻子去世,次年他剃发为僧。剃发的原因是他所处的环境已经允许他抛却呆板、拘束的生活,得以寻求个性的自由发展。这不等同于一般意义的遁世,不论是从理智上看还是从社会关系上看,他此后的言行实际上代表了全国文人的良心。李贽的悲剧不仅属于他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到极小的限度之内。

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但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他的学说一半唯心,一半唯物,他的著作前后矛盾不一的地方随处可见。

1601年初春,由于李贽的招摇行为,地方官绅把他的栖身之所芝佛院付之一炬。幸亏好友马经纶接他到通州,才使他的生活得以维系。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里,他致力于研究《易经》。既已削发为僧,李贽相信因果循环;同时,根深蒂固的儒家史观,又使他深信天道还好,文极必开动乱之机,由乱复归于治,有待于下一代创业之君弃文就质。在1601年,李贽提出这一理论,真的可以说切合时宜,也可以说不幸言中。就在这一年,努尔哈赤创立了他的八旗制度,把他所属的各部落的生产、管理、动员、作战并归为一元,改造为半现代化的军事组织。努尔哈赤和他的儿子征服一个庞大的帝国,实质上是一个单纯的新生力量接替了一个文极的王朝。

不久之后,礼科给事中张问达上书参劾李贽邪说惑众,罪大恶极。皇帝看罢奏疏批示:李贽应由锦衣卫捉拿治罪,他的著作应一律销毁。镇抚司审讯完毕后,建议不必判重型,押解回原籍,受地方官终身监视即可,实际上就是假释,但这项建议迟迟得不到皇帝批示。一天,李贽趁侍者为他剃头的间隙,用剃刀自刎,两天后才脱离苦海。

李贽的一生,特别是退休后,挣扎、奋斗,却并没有得到实际的结果。虽然他的《焚书》《藏书》一印再印,然而这些书终究没有成为经筵的讲章、取士的标准,无疑成为作者的一个永远的梦幻。

结论一目了然:大明帝国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国家、社会的运行全靠伦理道德,在这个时候,无论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贪图享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进步或者保守,都不能在推动国家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进展,正如《明史·神宗本纪》记载: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作者|张   驰

编辑|赵悦廷

三实侕立读书会出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万历、张居正、戚继光, 身败名裂, 没有一个功德圆满
打破次元壁,声优大咖宝木中阳这次来讲《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摘抄
《万历十五年》:为官之道,乃不愧为人
《万历十五年》书摘
五分钟读懂《万历十五年》:作者黄仁宇到底揭示了什么历史大规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