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同是衣锦还乡,韩信让人看到了人性的恶,苏秦让人看到了人性的善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最经不起考验?那一定是人性,尤其是人性的恶,人的外表好认,但人心和人性最难了解。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你永远不要低估人性。


人是一种善于伪装的动物,越是在平时,越喜欢伪善,越难看清人性,而人在志得意满之时,越容易忘记掩饰,露出马脚,越容易被人看到人性的真假善恶。

读历史越多,对此感悟越深。像兵仙韩信和纵横家苏秦,同样都经历过苦难、挫折和失败,又同样都经历过功成名就和衣锦还乡,但让人看到了人性的正反面。

一、韩信的人性之恶

说起韩信,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和故事,比如胯下之辱、千金漂母、背水一战、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等,这些将韩信勾勒成一个志向远大、知恩图报、能征善战的良好形象。


也因此,后世很多人将韩信称为兵仙,很多人替他惋惜,甚至鸣不平,因为他作为汉初三杰之一,帮助刘邦打下了天下,最后却身首异处,上演了兔死狗烹的悲剧。

韩信的功绩无可置疑,韩信的遭遇令人同情,但韩信的为人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因为在他衣锦还乡之际,一件小事让人看到了人性的恶,而这件小事要从韩信落魄的时候讲起。

韩信出生在淮阴(今江苏淮安市),祖上是贵族,但在秦国统一六国后,变成了平民百姓。他家里穷,没有钱,没有出众的德行,没办法被推举当官,又不会做生意,家里一贫如洗,连饭都吃不上。


为了填饱肚子,韩信只能到处找饭吃,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漂母因为可怜他,一连多日分给他一些饭吃,他才得以活命,最后建功立业。但实际上,在漂母之前,他主要是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

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同褥)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这是《淮阴侯列传》的一段记载,讲的是韩信起初常常寄居在朋友家讨饭吃,因此招致很多人厌恶。他最常去的是下乡南昌亭亭长家吃闲饭,而且是一连几个月。


亭长可以忍,但亭长的老婆实在忍不下去,她实在是嫌恶韩信,不得不一早将饭煮好,同丈夫一起在床上吃完。

等到了正常开饭时间,韩信前往,却看不到饭食,明白了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离开,再也没有回来。

其实,从一个普通人、正常人的角度来看,亭长一家对韩信已经非常仁至义尽,一连几个月供给食物给他吃,这本就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如果只是偶尔来一下,相信亭长的老婆也不会有那么大意见。


偏偏韩信既不帮忙干活,又不自己找事干,整天到处晃晃悠悠,天天一到饭点就来白吃白喝,放谁也难以接受。所以,亭长一家对韩信是有恩的,而且是大恩的。

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当韩信以楚王的身份,衣锦还乡后,对漂母,他直接赏赐黄金千金,以实现自己当日的诺言;对曾经侮辱自己的屠户,他不仅任命为中尉之职,而且夸赞为壮士;而对南昌亭长一家,他只赐给了一百钱,还奚落亭长是个小人,做事有始无终。


韩信宁肯赏赐举手之劳的漂母,宁肯原谅让自己受胯下之辱的屠户,也不原谅自己最初的恩人——南亭亭长一家。

韩信这是典型的斗米养恩,担米养仇,要不是当初亭长一家肯收留并无偿供给饭食几个月,他说不定早就饿死了,而韩信只记得对亭长一家的恨,而忘记了亭长一家对自己的恩。这就是韩信让人看到的人性之恶。

二、苏秦的人性之善


苏秦是战国时代著名的纵横家,他出生于东周洛阳,和张仪一道拜鬼谷子为师,学道受业。后来自认为自己可以出道,便一心求得出仕。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外出游历多年,不仅壮志难酬,反倒弄得穷困潦倒,不得不狼狈地回到家里。

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

人在穷困潦倒之时,最容易被人看不起,即便是自己的亲人也一样,冷嘲热讽,甚至是绝交。显然,苏秦回到家,他的嫂子、弟妹,甚至连同自己的妻妾都耻笑他,认为苏秦不务正业,不种地,也不经商,满脑子想的就是靠嘴皮子成名显达,活该受穷。

作为胸怀天下、胸怀抱负的苏秦而言,他听了这些话也感到羞愧和伤感。但成功的人总是百折不挠的,苏秦不是被流言蜚语打倒,而是矢志不渝地提升自己。


为了学有所成,他闭门不出,将家中的藏书全部阅读一遍,特别是对《阴符经》伏案钻研,经过一整年的研究揣摩,他终于掌握了书中的真谛,深谙与国君的相合之道,并非常激动地说:“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苏秦二度出山,先后在周显王和秦惠文王那里碰了壁,出师不利,但他继续游说他国,终于在燕国找到了自己的知己燕文侯,而燕文侯愿意以举国之力支持苏秦,赞助他车马钱财进行合纵的活动。


在燕文侯的支持下,苏秦先后成功游说了赵国、韩国、魏国、齐国和楚国,组成了对抗秦国的六国合纵联盟,并被任命为从约长,担任了六国的国相,同时佩戴六国相印。

此时的苏秦,走上了人生的巅峰,他恰好途径老家洛阳,随行的车辆马匹、装载的钱物以及各诸侯送行的人员非常多,气派和气势堪比帝王,连周显王都不得不派人为他清扫道路,进行慰问,而他的家人们更是匍匐地趴在地上,不敢仰视他,非常恭敬地服侍他用饭。


猜想苏秦当时肯定是意气风发,但他对亲人毕恭毕敬的表现,不解地笑了,还和嫂子有一段精彩的对话。

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後恭也?”嫂委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

翻译一下就是,苏秦说:“嫂子,你以前对我非常傲慢,为什么现在对我这么恭顺呢?”

嫂子听到后,赶紧伏俯在地上,弯曲着身子,匍匐到他面前,脸贴着地面请罪说:“因为我看到你钱多权力大。”

苏秦听完,深有感慨地说:“我还是我。富贵了,亲戚就敬畏我;贫贱了,他们就轻视我。亲人都这样,何况其他人呢。”


随后,苏秦散发千金,赏赐给自己的亲戚朋友,并且报答了所有对他有恩德的人,但唯独只有一个随从人员没有得到报偿。这个随从人员实在无法理解,更无法忍受,就前去问苏秦原因。

苏秦说:“当初在我最困窘的时候,你跟随我到燕国,我很感激,但在易水边上你却再三要离开我,伤了我的心,所以我最后才赏赐你,现在你也可以得到赏赐了。”

在功成名就之际,无论是对待曾经的恩德之人,还是对待曾经刻薄自己的亲人以及想要背叛自己的从人,苏秦只是慨然一叹,散发千金,以德报德,以德报怨,让人看到了人性之善。

三、什么是恶,什么是善


富人多友,贫者无交。当你富有时,自然会有很多人奉承你,追随你,与你结交;当你贫穷时,自然会有很多人无视你,远离你,与你划清界限。这是人性使然,需要坦然接受。

当你身处困窘时,别人帮你,是你的福分,你发达后理应回报,这是你的本分;但别人不帮你,甚至踩贬你,你也无需太多抱怨和怨恨,因为你当时没有资格,而你发达后,也不必睚眦必报,因为你已经没有必要与他们计较,况且有可能正是他们的奚落,才激励你成功。

那什么是人性的恶,什么是人性的善?那就是在你发达之后,以德报怨是人性之善,以怨报怨是人性之恶。

所以,韩信对待南昌亭长的行为,让人看到韩信的人性之恶,况且亭长一家曾无私帮助过他很多;苏秦对待刻薄过自己的亲人和想要背叛自己的从人,让人看到了苏秦的人性之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你混好了,你会如何对待曾经看不起你的亲戚朋友?
【原创】上元关帝庙传说(29)苏秦梦圆归故里
人穷别说话,位卑莫劝人
苏秦:励志成才的典范
苏秦是怎样练成的?
【万家灯火】巫晓燕:《那一次,我真感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