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么判断机械手表的机芯好不好?

手表机芯是手表的“心脏”,而机芯中的游丝摆轮是“心脏”中的“心脏”,它是计时的基准,但它还需要个好的“将军”~避震器。机芯好坏是个复杂的问题,在这只能空泛地谈谈。 首先看机芯材质、工艺 。比较容易看见的零件是擒纵轮和擒纵叉,中低档的机芯使用铜质的擒纵叉,擒纵轮和擒纵叉表面均不抛光,高档的机芯使用钢质的擒纵叉,(因为钢的比重低)擒纵轮和擒纵叉表面均抛光,钢质零件抛光,机芯夹板做修饰和研磨是高低表机芯的一大特点。 摆轮:高档表的摆轮肯定是金色的,其实摆轮的材质是不一样的,一般表用锌铜合金(德国银),高档的用铍合金(BE)铍是一种航空材料,又轻又硬,膨胀变化小,能保证手表的精度。 自动陀主轴螺丝抛光精细、有日内瓦文和太阳纹打磨、金属拉丝细腻平整。各层夹板有打磨,边沿倒角有打磨。 摆轮游丝系统是机械手表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计时的基准。机械手表属于振动计时仪器,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一个周期恒定的、持续振动的振动系统,振动系统的振动周期乘以被测过程内的振动次数,就得到该过程经历的时间,时间=振动周期×振动次数,而振动系统在机械手表里就是我们常见到的摆轮游丝系统。摆轮游丝系统持续不断地振动,并且准确地计算出其振动次数,就可以计算出所经过的时间。但是摆轮游丝系统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摆动的幅度将逐渐衰减甚至最后停止不动,为了使其不衰减地持续振动就必须定期地给摆轮游丝系统补充能量。机械手表中的能量来自于原动系统,同时通过机芯内部的主传动系统将能量周期性地补充给摆轮游丝系统,并且这个过程是通过擒纵机构实现的。

振动周期

以机械手表中振动频率为每小时21600次,振动周期为1/3秒的摆轮游丝系统为例,假设擒纵轮片为20个齿,摆轮游丝系统每振动一次,擒纵轮片便会转过1个齿,那么擒纵轮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为(1/3)*20=(20/3)秒,由于擒纵齿轴与擒纵轮片是铆合在一起的,擒纵齿轴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20/3秒,再设定秒轮片与擒纵齿轴啮合,二者的传动比为90/10,因此秒轮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为(20/3)*(90/10)=60秒。此外,现有的机械手表比较常见的摆轮游丝系统的振动频率还有每小时28800次,振动周期为1/4秒,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根据上面的思路计算出秒轮的速度。


摆轮部件。它包括了摆轮、摆轴和双圆盘部件,A位置是与摆夹板镶嵌的防震器组件内宝石轴承相配合的摆轴轴尖;B位置是与基板镶嵌的防震器组件内宝石轴承相配合的摆轴轴尖;C位置是摆轮,它是此系统里最为重要的部分,自从机械手表诞生以来出现了很多种类的摆轮,由于摆轮将直接影响机械表的走时精度,因此钟表设计师都必须挖空心思将影响摆轮的因素消除或者降至最低,尤其是环境的影响最为突出,这也就导致制作摆轮的材料必须采用钟表历经几百年来所总结出的特殊材质,此外它的形状也是被特别设计的,这些都是为了摆轮在机芯中抵抗来自于外在的影响其正常运动的不利因素,比如温度补偿摆轮、自我补偿游丝摆轮、铍青铜合金摆轮与可变转动惯量摆轮,其中可变转动惯量摆轮是个比较特殊的摆轮,为了它还有个特别的结构是无卡度摆轮游丝系统,这个我将在后面给大家做详细的解析;D位置是双圆盘部件,它包括了双圆盘和镶嵌在它上面的圆盘钉。


游丝部件它包括了游丝和三角内桩,A位置是与摆轴相配合固定的内桩中心孔;B位置是与游丝内端配合在一起的三角内桩的侧翼的开口,它的深度与宽度正好与游丝相配合,而所谓的三角内桩就是根据它的形状得来的名字,也是目前被应用最广的内桩,此外还有一种内桩是圆形的,顾名思义被称作圆内桩,由于它相比于三角内桩具有不能完美贴合游丝内端的缺点,应用的比较少;C位置是游丝,它的形状是阿基米德螺旋线,也可以称作涡旋线;D位置是游丝的外端曲线,它不是涡旋线的一部分,而是被特殊设计的一段具有几段折线的弧状曲线,此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与下面即将说到的调节机械手表走时精度的快慢针部件与固定游丝最外端的外桩可以更好的配合在一起;

调速组件。它包括了游丝部件和摆轮部件,A位置是游丝部件上的内桩与摆轮部件的摆轴固定为一体;B位置是摆轮,此摆轮外缘被设置了多个螺钉属于花型摆轮;C位置与D位置在前面已经谈到了它们的作用,而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是需要一个固定的设计角度了,在计时书里被称作卷进角,此角度是以游丝从内桩的初端与游丝外端曲线的第一个打弯初连线,以及它与外桩所在位置的连线的夹角就是游丝的卷进角,此外圆盘钉的位置与外桩的位置夹角也是被设计好的,它决定了摆轮游丝系统左右两个振动周期的一致性;

摆夹板组件。它包括了摆夹板、防震器组件、快慢针部件和外桩环部件,A位置是摆夹板,它的上面被刻上了正负号和刻度其作用就是标识调整快慢针的快慢方向的,具体的工作原理将在后面介绍;B位置是防震器,它是被镶嵌在摆夹板上作为摆轴的上支承,同时也是起到了保护摆轴轴尖的作用;C位置是快慢针部件,它包括了快慢针以及镶嵌在端部的外夹和两根较细的内夹,其中外夹的尾部有个凸出部分,它的作用是为了阻挡住游丝在震荡的过程中不会脱离出来,也就是控制了游丝的轴向,而两个内夹中间所形成的缝隙是留给游丝的,使得游丝在里面可以荡框,也就是限制了游丝的径向运动;D位置是外桩部件,它包括了外桩环以及镶嵌在端部的外桩管,还有通过螺钉固定的带有开口的外桩,此开口就是为了游丝最外端通过胶粘合的地方,这个外桩部件的设置就是为了调整游丝外端曲线的位置,从而保证了游丝的中心与摆轴的中心同轴,使得整体的振动周期左右摆动所用时间尽可能的一致。

无卡度摆轮游丝系统

摆轮游丝系统在机械表中的重要性相当于心脏对于人的重要性一样,而无卡度摆轮游丝系统对于机械表来说更是高端装备,也就是说“高贵的心脏”。

根据机械表的计时原理,振动周期与游丝的工作长度和摆轮转动惯量成正比,即随着游丝的工作长度和摆轮转动惯量的数值变大,振动周期将随之变大,也就是说振动周期将变小,手表会走慢,反之则结论相反。如果佩戴者需要调校手表的精度,实质是将走快或者走慢的摆轮游丝系统的振动频率,调校到标准频率。

有卡度PK无卡度

“有卡度”是通过快慢针调校装置来改变游丝的有效长度,从而达到改变摆轮游丝系统振动频率进而调校手表的走时误差。它存在的缺陷是游丝被快慢针装置所控制,由于重力等外在与内在因素的影响,导致等时性误差的产生,直接影响了手表的走时精度。

“无卡度”是取消了有卡度结构中的快慢针调校装置,并且通过调校摆轮外缘螺钉的进与出或者调节偏心砝码的偏心量,改变摆轮转动惯量从而改变摆轮游丝系统的振动周期,进而调校手表的走时误差。它的优势在于取消了有卡度结构里影响手表计时精度的快慢针装置,克服了快慢针对于手表带来的等时性误差,可以让表的走时精度进一步提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机械表一天差几秒,误差没办消除?原因都来自于这八点
手表的工作原理
头条文章
学会审视手表的核心——微调装置
细节决定成败
钟表技术|从基础入手 机械手表的机芯基本零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