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招行:甩掉规模包袱,以“洪荒之力”拥抱Fintech
 
 
 

招行行长田惠宇:甩掉规模包袱,以“洪荒之力”拥抱Fintech

日前,招商银行披露了2016年年报,其中行长田惠宇对股东的致辞令人眼前一亮。这篇篇幅不长的致辞不仅画风大变,而且信息量非常大。


画风上,田惠宇以一种平等的态度与投资者开诚布公,更带有几分人文情怀。招行有一句“做一家有温度的银行”的广告词,至少这次年报致辞是一个很好的态度。


内容上,也隐约透露出许多高层业务布局的信息。这里拣几点最重要的分析一下。


1.“当人们还在对银行规模排名津津乐道之时,我们甩掉了规模包袱,不再患得患失。”


去年三季度招行的资产规模曾经被其他股份制银行超越,一度让出多年的股份制银行规模老大的交椅。从这个表态来看,大家是“瞎操心”了,人家已经不再锱铢必较地追求资产规模了,甚至把规模当成包袱。那招行到底追求什么呢?致辞里说的是“更加注重效益领先和质量发展。”说白了,就是盈利能力。招行去年的净利润达623.8亿,同比增长7.52%,利润总额大幅超过其他股份制银行,利润增速在大中型银行中也相当亮眼(国有银行大都1%左右,其他股份制银行也基本在5%以下)。也就是说,招行用更少的资产规模,获得了更多的利润。从这点来看,“轻型银行”战略转型见到了实打实的效果。


2.“我们希望,招行批发金融能够再通过3-5年的苦练内功,建立与零售金融一样的体系化服务能力和特色品牌,全面挖宽凿深我们的护城河。”


招行的零售业务的优势已经不用说了,“零售之王”早已在银行业树立了一个标杆。如果招行一向较弱的批发业务也“建立与零售金融一样的体系化服务能力”,那可能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又要经历一轮洗牌。而且他们的“以客户为中心”“分层经营”的路径,也抓住了关键。


3.“(Fintech)我们冷静观察,却从未袖手旁观,事实上,我们逐渐在焦虑中找到了方向。”


致辞中透露出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从互联网金融到金融科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变革对金融业务的影响已经从简单的渠道线上化,发展到金融服务平台化、业务管理精细化和客户营销精准化。招行看到了,可能很快就会做到。上个月,招行公告称:准备设立直销银行……对于Fintech,招行可能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以下是全文:


行长致辞

田惠宇


2017年,招商银行成立30周年。从十二年前勇敢选择零售银行的“一次转型”,到七年前开启内涵式发展的“二次转型”,再到三年前确立以“轻型银行”作为深化“二次转型”目标,在转型的道路上,招行一直在奔跑。与生俱来的“蛇口基因”,让我们无比致敬改革开放的火红岁月;“因您而变”的成长之路,让我们无比感恩这个日新月异的伟大时代。


步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宏观经济增速下行、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冲击“四因叠加”,银行业正在穿越一个“历史的三峡”。经过几年的试水,我们自信,“轻型银行”的转型方向和“一体两翼”的战略定位,是我们赖以直面挑战、中流击水的综合应对方案。


截至2016年末,招行集团口径总资产5.94万亿元,增幅8.54%。尽管资产扩张速度放缓,我们的盈利能力却依然强劲。2016年集团口径营业收入达2,090.25亿元,同比增长3.75%;在充分计提拨备的情况下,集团口径净利润达623.80亿元,同比增长7.52%,增速位居行业前列;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ROAA)和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分别为1.09%和16.27%,均居上市银行前列。


我们告别了单纯的“规模依赖”,放弃了单纯的“速度情结”,主动放缓资产扩张速度,更加注重效益领先和质量发展。当人们还在对银行规模排名津津乐道之时,我们甩掉了规模包袱,不再患得患失,甩开膀子、轻装上阵,坚定不移地在“轻型银行”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我们希望在这个“亲周期”的行业中变得稍微“弱周期”一些。这是我们的勇气,是我们的态度,也是我们的追求。


“轻型银行”不仅让我们脱离了“规模驱动”,也提升了资本内生能力。截至2016年末,权重法下集团口径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00%和10.09%,分别较上年末提升0.09和0.16个百分点。在没有外部资本补充的情况下,招行通过自身盈利能力补充资本,资本充足率连续多年提升。


我们力求探索一条资本消耗低、身轻如燕的集约化、内涵式发展路径,跳出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汇”,打造“投行+商行”的服务模式,从融资向融智升级。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跨境并购已经成为招行的新优势,我们承做的中概股私有化项目均创港股、美股回归项目规模之最;我们开业仅十年的私人银行业务,2016年已名列全球前20,与欧美诸多百年老店同台竞技;还有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信用卡、交易银行、投资银行、托管、票据、金融市场等领域,这些“轻型银行”导向的特色业务,正在迸发出差异化发展红利下的新动能。这就是招行2016年非利息净收入占比达35.61%(集团口径),位列上市银行前列的秘诀。


我们立足零售业务体系化的优势,把“一体两翼”确立为“二次转型”的战略定位。零售金融作为“一体”的战略支点作用不断凸显。2016年,零售金融在贷款余额、营业收入、税前利润占比三个指标上全面占据半壁江山,成为我们抵御经济周期波动的“压舱石”,也是招行面向未来的资本和底气。


我们无比欣慰地与大家分享,招商银行在涵盖公司金融、同业金融“两翼”的批发业务领域,经过近几年的转型,已经成效初显。


经过近几年的转型,已经成效初显。我们按照机构客户、同业客户、战略客户、小企业客户进行客户分层经营,投行与金融市场以专业化、轻型化的产品提供武器支持。我们希望,招行批发金融能够再通过3-5年的苦练内功,建立与零售金融一样的体系化服务能力和特色品牌,全面挖宽凿深我们的护城河。这是我们的“诗和远方”,但眼前没有苟且,只有脚踏实地和铁杵磨针的信念。


这种理想和信念的源泉是我们“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我们坚信客户是一切的根本,坚信需求创造价值。我们坚决反对商业机会主义,不因短期商业利益而损害客户利益。我们也坚信,只有坚持走正道,才能为股东和投资者提供持续、稳定的回报,才能维护金融环境的安全。这是我们高于一切的准则,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商业逻辑起点,也是我们的社会责任。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招行同业业务远离“监管套利”,坚守服务客户、创造价值的初心和本源;我们聚焦战略客户综合经营,从总行到分行一步步全面铺开,用星星之火点燃燎原之势;招行“以客户为中心”“扁平化、专业化、集约化”的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从客户需求端来,到客户需求端去”的流程改造也在润物无声中渗透。这就是我们开启批发金融转型之路的密钥。


过去30年,招商银行乘改革之势而来,我们常怀自豪,但也时刻警醒。我们深知,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常常自诘:我们当前所为是否会被未来抛弃?


无疑,移动互联网将成为下一个十年深刻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最大因子,金融科技将会重新定义商业银行的经营之道。我们冷静观察,却从未袖手旁观,事实上,我们逐渐在焦虑中找到了方向。


我们聚焦“移动优先”策略,拥抱Fintech。招商银行手机银行、掌上生活App已是行业翘楚,但这远远不够。我们必须举全行“洪荒之力”,推进以“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为目标的金融科技战略。我们不仅要充分利用自身零售客群的优势,在传统的产品和服务流程上插上移动优先的翅膀,来一轮渠道革命和服务升级,还要全力挖掘行内外的数据资源,在客户营销和内部管理中装上大数据的精确制导,来一场思维革命和工具升级。我们要不设上限地寻求数据、科技人才,我们要加快敏捷开发和云技术的创新应用,设立专门投资基金,孵化金融科技项目。赢在未来、抢占先机,是我们一贯的自我要求和致胜法宝。


三十而立,这是我们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开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简评招商银行2016年年报:优势明显,值得拥有
“零售之王”基本面最强,招行战略转型进入下半场
招商银行fintech未来发展如何?
未来已来:招行要做金融科技银行,平安要做科技公司
招你没商量!我们是——「金融科技银行」
富国银行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