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是“落日”黄昏好,独怜“孤烟”更有情

 

自是“落日”黄昏好,独怜“孤烟”更有情
作者: 放歌渔者
 
        我对王维两首著名的山水田园诗情有独钟。一首是他当年隐居终南山辋川庄时所作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另一首是此前他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以唐玄宗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塞外宣慰劳军途中所作的《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所以钟情,是因为诗人在两首诗中都用“落日”、“孤烟”,描写了恬淡静谧的乡村暮景和雄浑壮阔的大漠风情,尽管是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山水田园景物,但其折射出来的诗情画意,常常令我对儿时和成年以后曾经生活、工作过的两个地方的自然景象和奇特风光产生莫名的冲动和神往。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在滨海临江的长江三角洲江海平原水乡。那是一片充满神奇、饱含魅力的土地,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情画卷。虽然一千多年前诗人隐居辋川时,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蝉鸣、寒山泉水,看渡头落日、墟里炊烟,那安逸的神态,潇洒的闲情,狂歌的陶醉,今天的我很难有身临其境的体会了。然而,儿时水乡那落日黄昏后展现出来的独特风貌,远村孤烟里散发着的蓬勃生机,依然是 “一个永恒在稚嫩的心灵中散发着乡韵的小曲儿”,耳边不时会响起邓丽君水晶般纯净的歌声:“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笼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

水乡灵秀神韵的田园风光成了儿时永远的记忆,塞外雄浑壮阔的大漠风情伴我度过了四十多年的时光岁月。

四十三年前,我告别大学校园和故土亲人,从南国水乡来到塞外甘肃一个“因矿兴城”,当时全国规模最大、技术装备最先进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参加了工作。这里东距当年王维“逢侯骑”的萧关不过三百公里,北上一百多公里是浩瀚的腾格里沙漠,不远处是王维当年西渡黄河的地方,西去一百多公里就进入了河西走廊,其第一个重镇就是古凉州武威。王维当年出塞劳军后,应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之邀,任凉州河西节度使判官,在那里住了两年。

在塞外工作最初的日子里,我每每在写给同窗好友的书信中,引用王维“征蓬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四句诗,借以表达自己远居塞外、孤寂落寞的心境,同时也想把塞外大漠壮阔荒寒上孤烟、黄河横亘远方迎落日的奇异景色介绍给他们,邀请他们前来塞外一游。

如今我已扎根塞外。四十多年来,我多次穿越河西走廊,在空旷无边的戈壁公路上驾车疾驶。戈壁深处历经二千多年风雨侵蚀而留下的古城遗址、断墙残垣,已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起了博物馆和相关旅游设施。烽火台上早已不见了当年直上的烽火燧烟,却偶有旋风卷起的沙尘如“孤烟直上”;羌笛不再怨杨柳,春风已度玉门关。昔日荒芜寂寥之地,已是柳绿花红,林茂粮丰,泉水清清,葡萄串串的好去处。

我到过宁夏沙坡头。据考证,一千二百多年前,王维出萧关北上,很可能是在这里西渡黄河,沿着腾格里沙漠边缘进入河西走廊直奔凉州而去的。诗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当年他选择的一处渡黄河最安全、便捷的“渡头”,如今已建成为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为一处的旅游胜地,号称中国的“沙都”、“沙漠生物资源储存库”;当然,他更不会想到,这里的人们不仅为他塑造了一尊偌大的全身雕像,还把他的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在了碑石上。

站在王维的雕像前,遥望无边大漠、九曲黄河,当年他所描述的时空景象是不是就是今日沙坡头的景观,“长河”是不是就是眼前的黄河还是另有所指,这些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今日的大漠金沙、黄土丘陵,已是水乡稻绿、林翠花红的“塞外江南”。当年王维送朋友出使塞外时,临别依依,不无伤感地吟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千二百年后,现代一位著名诗人郭小川与王维做了一次超越时空对话:“何必,‘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样的苦酒何须进!且请把它还给古诗人!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不必吟,且请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

王维精通音乐,擅长草书和隶书,绘画的成就更为突出。正是这种全面的艺术修养和扎实的艺术功底,使他写起诗来犹如他绘画书法一般,随意挥洒,妙笔生花,用墨无多,意境高远,成为盛唐最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在他进入中年以后,特殊的人生经历,诗歌创作的风格发生了新的变化,那些融画意、诗情和禅理的山水田园诗,有一种其他人无法达到甚至发现不了的意境和美。

《使至塞上》和《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两首诗中渡头、墟里、落日、孤烟和大漠、长河、落日、孤烟,两组四种景物的构图,是多个时空镜头画面的叠化合成,还是一个时空长镜头画面的剪辑,对于今天古诗词的读者来说,不必拘泥于这种感官的直觉,应有更多理性的认知。就像现代电影制作过程中运用蒙太奇手法进行再创作一样,几种不同时空的镜头一接,就产生了新的内涵、新的意境,大大丰富了艺术创作的表现力,增强了艺术创作的感染力。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说过这样的话:“上—个镜头一经连接,原来潜在于各个镜头里的异常丰富的含义便象电火花似地发射出来。” 也许,这就是许多优秀的古诗词可以超越历史的时空,为我们今天的读者所喜欢的原因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沙坡头--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2)沙坡头,感受王维笔下的诗意情怀
长河落日圆
再现壮美的“长河落日”奇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