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村老话“清明当天三不做,子孙代代有福报”,到底是哪三不做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它不仅是节气也是中国人的一个传统节日,清明是祭祀祖先和慎终追远的节日,因此这天在民间主要就是上坟扫墓和踏青。

农村有很多的老话和俗语,这些老话和俗语都是经过几代人总结和提炼出来的,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主要是对我们的生活、农耕、与人交往、饮食和传统有着指导意义。

关于清明就有“清明当天三不做,子孙代代有福报”的老话,这其中的三不做也是过清明节需要遵守的,今天就来跟大家说说这清明节当天的“三不做”。

1、早起见面不打招呼不问好

清明节的早上很多人都会祭扫先人的坟墓,这是比较庄严肃穆的一件事,尤其是很多人去祭奠逝去的先人时心里是比较悲痛的。

这个时候如果见面去跟人打招呼说笑,或者去问别人好,这有些不太适宜,甚至可能要招到对方的冷眼相对,遇到心情不顺的人,可能还会被挨骂,所以清明当天见到熟人点头致意即可,切忌面露微笑。

2、清明节不要去人家串门

清明节家家户户都有可能去祭拜先人,这个时候去别人家串门是特别不懂事的一件事,尤其是扫墓归来或者有重孝在身的人,这个时候更不能去别人家串门。

记得有一年我家里一个邻居的母亲刚去世不到一年,清明节中午来我家敲门借东西,当时给我老妈气得够呛,他走了以后连着吐唾液和拿扫帚扫,嘴里直嚷嚷“晦气”。

因此清明节这天千万不要去别人家串门,实在有事可以打电话联系,否则真的会特别令人生厌。

3、清明节不往外借钱

清明节在民间素有给逝去的人送纸钱的习俗,因此这天如果把钱外借给别人,有丢财的寓意,显得特别的不吉利。

清明这天也不要去跟人借钱,这样显得特别失礼,如果被别人拒绝也特别没有面子,因为按照老人的说法:“清明是鬼节,这样的日子人们上坟时都会撒几张纸钱扔到圈外,意思是给无主的孤坟野鬼。”因此这样的日子去跟人借钱,有点太作贱自己。

结语:

“清明当天三不做,子孙代代有福报”,这句俗语有些夸张,但是也是一种过清明节的礼节和传统,如果没有这些禁忌和讲究,那么过清明节不就跟普通日子没有什么两样了吗?所以有些来传统和老讲究还是要遵守一下,免得惹老人不开心,以及招到别人的厌恶。

趣头条app内打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老话:十分聪明用三分,剩下七分留子孙,你知道是啥意思吗?
俗话说“十分聪明用七分,留下三分传子孙”,后半句却少有人知
农村俗语老话“坟地莫搬,是为不尊”啥意思呢?
农村俗语“女婿莫上坟,上坟辱先人”,为啥这样说?看完明白了
农村老话为什么说:“门前种竹,子孙享福”?
老话、俗语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其中凝结着无数先人的做人智慧与处世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