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钢笔的记忆












 

 

儿时,非常羡慕有一支好钢笔插在中山装口袋里的人,那是知识分子或干部才有的行头。如果看到有人的钢笔上刻着运动会获奖或参军留念等字,更是两眼放光。现在这些都已成了故事了。那时,还有这样的说法:一支钢笔小学生,两支钢笔中学生,三支钢笔大学生。这可能是一种戏说而已,但中山装的左上口袋真的留有插钢笔的口子,至少可以插两只钢笔。

听父亲讲,解放前的钢笔大多为舶来品,且以派克笔为多,在政府衙门做公事的人都以拥有一支派克金笔为荣。那个年代的派克笔,手感极有分量,笔尖镶有微量黄金,书写起来圆润舒畅。

听母亲讲,在解放初期,钢笔在得胜堡可是个稀罕物。一个村一百来户人家找不出一支钢笔。只有吃公家饭身穿制服的下乡干部胸前的口袋才能别一支钢笔。那是有文化的象征,身份的象征,代表着时髦。

我刚念书的时候用铅笔,写错了字就用橡皮擦掉,一次,我用父亲的圆珠笔写作业,第二天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老师不让用圆珠笔,说写出来的字没有字体,象蚯蚓一样爬来爬去。五十年代,圆珠笔不叫圆珠笔,叫原子笔,美国在日本扔了两颗原子弹,声威远播,美国商人立即借此大作广告,声称原子笔的原料和原子弹是一回事,里面的油用之不竭,其实根本就不是那回事。

直到三年级,我才终于可以抛弃铅笔了,钢笔成了宝贝,握在手里摆弄来摆弄去,打开文具盒拿出来又放进去,先不说字写出来的效果,就是写起字来的感觉都不一样了。刚开始用的是塑料外壳的钢笔,好像是几毛钱一支的吧,写字时稍微用力,就把笔尖顶进钢笔里头了,还得用手或者钳子拔出来,相信和我一样大的孩子都有拔笔尖拔到一手钢笔水的经历。记得那时常和同学进行吸钢笔水的比赛,胶囊外面有个金属套,捏一下可以把钢笔水抽上来,看谁能抽的又满又快。当然也不会忘记,钢笔突然没水了,同桌笔对笔,挤出那么一滴相互解围。

那时,家穷买不起墨水,墨水是那种用二分钱一片的墨水精自己兑的,墨水精是安乃近那样大小的蓝色片剂,一片可以兑成一瓶墨水,是天空一般的纯蓝色。一次,课间时,我对一个同学说墨水不够了,那个淘气的同学拿过去面对墙往里给尿了一股,我气不过,告了老师,老师把他好生责骂。

我非常喜欢老师用的红墨水,觉得鲜艳的红色尤其漂亮,特别是打上90多分,当然最好是100分的时候,看着满篇的红勾,心里惬意极了。
   
印象中钢笔的尖儿特别爱坏,有时弄不好使了点劲、掉到地上、戳到桌子上,尖就劈了。弄坏了钢笔,还得找地方修理,车站南马路有个修钢笔的柜台,是一个小玻璃柜,柜内摆放着笔尖、笔杆、挂钩等零部件。修笔的工具通常有小钳子、小榔头和油石等。修钢笔大都“立等可取”,维修中以换笔尖、笔杆和胶囊等最为常见。一般收费不高,几分钱、几分钟工夫,一支被损坏的钢笔就获得“新生”了。修完后,修笔师傅会拿出一张纸,让顾客试试手感,以作验收。

那个师傅有个绝活,就是在钢笔身上刻字,当初刻的最多的是“毛主席万岁”。记得他开玩笑说,他的字虽然写得不好,但刻的字甚至比自己的名字写得都好看。

有时候,钢笔即使坏了,也没钱修理。记得有一次,文具盒被打架的同学打落在地,我的钢笔被踩上一脚,黑色的笔管裂了缝。当时大家都很穷,我不好意思索赔,只好用胶布将笔杆缠起来,凑乎的用。只是笔头也松动了,胶囊处也拧不紧了,中指和食指处经常沾染很多墨水,下课后就得找地方洗手。

钢笔水使我知道了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夏天,当要写字时拔开钢笔帽,发现已经流出很多钢笔水了,不但很难收拾,还要忍受老师的白眼。当你手忙脚乱换笔或者收拾停当后,同学们早就比你多做很多练习了,于是更加着急、冒汗,边追赶进度边用手擦汗,结果是一脸蓝色的钢笔水。除了因为天气热而漏水,男孩子小时候都喜欢蹦蹦跳跳的,回家时一路上互相打闹,到家了文具盒里一片狼藉。但钢笔的这种劣势却使得它成了一件武器,怎么使用?就是在打架时拔开笔帽,用力甩,钢笔水会成为暗器飞向对方,不过这种行径有些卑劣,一般不用,会被人耻笑。

五十年代的呼市,冬天很冷,从家走到学校要一个小时。走到学校,钢笔囊里的钢笔水都冻上了。到了学校,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拧开钢笔管,用手的温度把胶囊里冻了的钢笔水焐化,才能不耽误写字。后来有经验了,常常在出家门时,把钢笔从铅笔盒里拿出来,塞进自己的棉手套里。有了手的温度,即使外面再冷,钢笔里的墨水也不会冻了。 

那时,我经常丢钢笔,每次丢失,都会招来母亲的责骂。母亲常常说:脑袋要不是长在脖颈上,也早就丢了。

我的第一支钢笔,没有用它写过一回作业,只是在几个同伴眼前炫耀了一下,只是在上衣口袋里别了一天,就不见了。

还有一次,人民公园门前围着一堆人,我挤了进去,只见是一个卖狗皮膏药的人,在拍着胸部沙哑着嗓子耍小把戏。可是当我感到尿急要挤出人圈时,突然发现别在胸前的钢笔不见了。看了看地面,没有;把衣服口袋摸了一遍,也不见。我一下子急哭了。好心的人知道我是丢了钢笔后安慰我说:娃娃,别哭了,哭也没有用,哭不回来,偷你钢笔的人大概早已走了。

那次,我丢失了钢笔,不敢和大人说,午饭时,泪珠扑簌扑簌地往下掉,母亲追问,我只好如实相告。我说出来后,父母竟然都没有骂我,父亲立即放下碗筷,用自行车带着我去联营商店买笔。那支笔叫关勒铭,花了两块多钱。

陪我时间最长的是父亲送我的一支又大又粗的“大金星”钢笔,笔头是五成赤金,写字时非常圆润、流利,那支笔父亲用了二十年,七十年代,他还请修理匠在笔头上再次点过一次金。父亲过世已经六年了,我只要拿起那支金笔就会想起父亲。因为那是最珍贵的纪念。

在键盘已成为主流的今天,已经很少人用钢笔了,即便是在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用的中性笔。钢笔,已经慢慢的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但是对于我,一支小小的钢笔,拥有了太多的记忆,我一生都不会放弃它。

上周我出去买墨水,有人听说我要去买墨水,竟然吃惊的张口结舌:“你,你怎么还用钢笔呀?太老土了吧?”我说:“咋啦!为什么不呢?”

请大家也不要哂笑我,怀旧,是每个老年人的正常心态!许多看似卑微的物件,它承载着历史,也承载着我们的情感,因为它曾伴随着我们的生命一路走来。睹物思人,我们常常会发出深深的叹息,眼睛里会涌动出莫名的热泪,因为它撞击到了我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卧🐯湾】李进章|童年那些事之五:文具●听校长讲过去的事儿
蓝手指(阿成 )
新买的钢笔,书写不流畅,怎么办?
老物件|钢笔忆
承载着书写记忆的钢笔
怎样选笔和墨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