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装修工老杨

装修工老杨

(2014-09-26 11:14:25)

老杨干装修有20多年了,在北京也差不多有十年了。从哥几个零打碎敲路边揽活开始,到现在几十号人可以包揽整个酒店的装潢,队伍是越拉越大,业务也越来越多。当年的木工小杨,如今成了包工头老杨。

老杨其实不老,四十大几吧。老杨有时会感慨日子过得快,不过表述很笼统,像是“又要种玉米了”、“又要割麦子了”什么的。记得第一次与他打交道时恰逢麦季,正装得热火朝天呢,他突然提出来要请假回家收麦子。我深表诧异,他却不以为然地开导我:“去几天就回,耽误不了工期”。我还没来得及与他理论呢,这哥们已经和弟兄们在老家的麦地里挥汗如雨了。

在我看来,装修关乎我对“家”的美好愿景能否实现,兹事体大;在他看来,收麦子是农民本分,天经地义。我无话可说,只好接受停工的现实。那一次,我清楚地意识到,“老杨们”是装修工人不假,但确有必要在其前面加一个定语“农民”。

曾几何时,“农民”成了一个刺耳的称呼。它甚至会当作形容词来用,落伍、保守、不入流等等,都可用“农民”一词蔽之。至于“农民工”,当然也无法逃脱他被刻薄的前身。不过抛开无知无耻地泼污,细想想,还真没有一个称谓既能概括“老杨们”劳作的复杂性,又能交代这一群体的身份转型。

老杨虽然常年在城里打工,可心里总惦记着老家那几亩地。尽管那地里的收成与装修的收入根本没法比,一家人也早不指着庄稼过活了,可他就是放不下。不管在城里装了多少个“家”,对那座城有多熟悉,老杨似乎从未动心要在城里安个家,他的兄弟们也是。我曾经问过老杨这问题,他说待在城里不自在。具体怎么个不自在,他语焉不详。

老杨所在的村子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木工村,当年几乎家家都有精通斧锛锯凿的后生,是个建筑工人输出大村。百多年来,他们的传统手艺不仅惠及乡里,也造福城市。“老杨们”20多年来装过的房子,都有显著地巧工痕记。明眼人一看即知匠艺精湛。即使成为包工头,老杨的手艺也没荒疏,人手紧的时候,他依然可以熟练地顶替各个工位。不过,老杨的好手艺没往下传。

老杨有一儿一女。女儿是老大,护校毕业后在当地的镇医院工作,从工作到生活基本脱离了农村。儿子大专毕业快一年了,还在找最适合他生存发展的那块“地”。老杨告诉儿子,不是啥“地”都能长庄稼。因此,挑块儿好“地”很重要。不管怎么挑,小杨是不会面朝黄土背朝天了,也不会成为有手艺的“农民工”。老杨愈来愈明白,他奔波苦辛20余年,一个最大的收获是儿女的境遇终于改变。他们不仅仅可以成为名正言顺的城里人,他们还永远不会被称为“农民工”。

老杨最近出事了,进建材时被砸到,伤的不轻。弄不好一条腿会落下残疾。这是工伤,可他就是包工头,医药费再没上家能管,只能自理。业主倒是通情达理,主动给了笔营养费,算是贴补。

“老杨们”面对这类事故通常都很淡定,不会怨天尤人。老杨挂在嘴边的话是:“碰上了,算咱倒霉!”我建议他上个保险什么的,他不以为意,认为既麻烦还管不了大用。

我问老杨将来有啥打算,他呵呵笑,说还能有啥打算,孩子都大了。等再干两年,回家把老的伺候走了,就出去转转看看,享受享受。我说那地谁种呢?他沉吟半晌说:“是呵,还有地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结高:乡人入城(2)
工地都是活,1天300却招不到人,包工头:农民再不来我们要喝风了
战旗永红|回忆我的父亲 ---纪念父亲去世六周年
现在的农民工没有点手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农民工啦!
包工头有钱不发工资,欺压农民工,看哭了!
施工现场 非洲农民工卖力干活 却被包工头大骂 他值得同情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