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严复漫步过的土地上反思他思考过的中国

在严复漫步过的土地上反思他思考过的中国

在英国旅游期间,专程前往伦敦的格林威治。格林威治以其天文台及世界标准时间闻名于世。天文台位于小山丘上,山下则是前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皇家海军学院现已经搬迁到泰晤士河入海口的朴次茅斯市,前皇家海军学院的校舍,一部分被格林威治大学接管;还有一部分是如今的英国海事博物馆。

以前的军舰吨位小,为了安全,军港多建在内河深处,沿着内河向下游航行才入海。皇家海军学院的正门外是泰晤士河的码头,它表明当年来这里必须乘船,河对面则是世界大都会伦敦。

当自己踏进皇家海军学院校址,站在宏伟的古建筑群旁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100多年前曾经在这里学习并生活过的中国人的身影,中国近代海军的几个精英人物,严复、萨镇冰、刘步蟾、叶祖珪等,他们受大清政府委派曾在这里度过了两年的留学时光。托中国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之福,作为一个中国老百姓,我如今也能自费从万里之外来到这里观光旅游,漫步在当年留英学生漫步过的土地上。

100多年前,留着辫子的中国年轻人在这里学习;100多年之后,大清帝国消亡,帝国海军的军舰也早已化为岛礁,但没有登舰打仗的严复的思想,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依然鲜活。严复当年在这里留学时,他不单努力学习航海方面的知识,还对航海背后、也就是英国何以成为世界强国充满好奇。他尽可能地深入到英国社会中的各个角落,观察英国及英国人,反思中国。

他对英国之强归纳了以下几点。一、英国人筋骨强,二、敬业、专业,三、讲求实际,不矫情。

   严复年代在大英帝国,中国人除了几个盘辫子的公派留学生、外交官之外,恐怕就是人数不多的苦力了。如今的中国远比100多年前的严复时代强盛了许多,无论是伦敦街头还是格林威治,到处可以看到中国游客的身影。中国国力强了,中国人的口袋鼓了,造成到西洋看西洋景的中国游客人数增加了。但是,如果深入思考一下中国人,就会发现严复曾批评过的“中国病”依然困扰着今天的中国人。

首先,中国有十三亿人,而英国仅六千万,但这六千万人很有干劲。

到达格林威治的那天早晨,阳光明媚但气温很低,可在山上、山下,随处可见英国人健身的身影。有沿着山路跑步的;还有在草地上打橄榄球、踢足球的,还有骑自行车锻炼的。

在皇家海军学院正门外的不远处,看到许多匆忙骑自行车的人都消失在位于河边的一栋建筑物中,不解,专程进入观看。原来这里有一个竖井,电梯下到底,连通着一个穿越泰晤士河的地下隧道,许多骑车人,他们要骑自行车进入伦敦市区,建筑物外的金属铭牌上的文字表明,该隧道建于1902年。上百年的建筑,如今依然在使用。

相比中国,如今骑自行车上班的人被讥为穷人,而跑步去上班的人几乎没看到过,不少所谓的“成功人士”,他们只想自己家有几辆大排量路虎,外加几台奔驰越野,用开着豪车出门的方式,显现自己的“成功身份”。对于自己身体内部有“几高”,那只有自己清楚了。

在格林威治天文台内外也看到许多中国观光客。

天文台的展馆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免费,它展示英国近代的天文、地理、航海成就,文图并茂,还有许多做工精良的天文、航海器具。另外一部分主要在室外,就是地上的一条金属线,这条学名为“子午线”的线,为了醒目,用不锈钢制成,这里没有什么文字介绍,但这条线是看点,许多人聚集在这里,就是要以该线为背景,照一张像,这个展区要收费。

英国人在这里划了一条线,就将地球“一分为二”,好似英国人拿刀切西瓜,英国人一刀下去,将地球“劈”成南半球和北半球两个部分。其实,只要知道地球是圆的,从这里劈开与从天安门广场劈开都一样,在我宿舍里画条线,将房间分为南北两边,同样可以作为南半球、北半球的分界线,它理论上成立,但实际上无人认可则不成立。分割南北半球的这条线,不在其他地方而在英国的格林威治,正表明全世界都承认英国是权威,当时的英国具有强大的科技及工业能力,这条线划在英国才大家才接受并认可。

他们将360度的圆形地球用24除尽,由此划分出24小时的时区,制定了格林威治世界标准时间。当中国的贵族们遛鸟、斗蛐蛐、听戏、喝茶的时候,英国的贵族们研究如何让英国的疆域不断扩大,如何使自己成为世界强国。

经历了几百年风雨的房子至今仍完好,且没有一栋式样重复,各具特色又功能齐全,经济实用。几百年前的钟表至今还在准确无误地报时。

中国游客对免费展馆多无太大兴趣,大家的兴趣都集中在收费的那部分上,脚跨地球经线照相上。

山下的海事博物馆也免费,布展相当专业,与航海相关的,无论巨细,都有介绍。最初的海船多要借用风力,风帆船上要用各种不同粗细、不同材质、不同用途的绳子,它们打结的方式方法都很有讲究,博物馆中连这个都有详尽的介绍。

博物馆中鲜见黑头发、黄皮肤的面孔,与伦敦的购物街、骑士桥街、哈罗德百货商场、英国的巴宝莉名品专卖店等地中国游客云集形成强大反差。巴宝莉专卖店好似巨大的磁铁,将中国游客都吸引走了。

海事博物馆展出了当年英国水手的“工作服”,看了它们我才搞懂什么叫水兵呢、水兵服、水兵蓝。水手在寒冷的海上作业,风浪大,还时常有雨,因此衣服的作料多是厚呢子,帽子也与衣服一体。扣子用牛角制成,而扣搭子用牛皮或绳子,方便冻僵的手指解系。深色是为了耐脏,口袋深并结实是为了方便放各种工具。水兵呢大衣上没有多余的装饰,一切都是为了实用。

巴宝莉专卖店为呢子大衣精选的广告词是“尽显贵族风范”,而当我看到这些所谓“尽显贵族风范”的呢子大衣前身就是水手们的“工作服”时,兴奋程度远超过自己买一件动辄上万人民币的“巴宝莉”名牌呢子衣服,感觉远比把那件衣服套在自己身上还甜蜜。

日不落帝国没了,但英国人的务实精神仍在。6千万人的国家,据说每年到访英国的外国游客就多达6千万,平均每个人接待一个外国游客。带着礼帽的门童为你叫出租车,系者领结的服务员让你享受英式下午茶,商店的人陪着你试鞋,卖羊毛围巾的服务员为你准备镜子,还有各个博物馆、景点的人员为你提供各种咨询服务,所有这一切,都是通过诚实劳动从游客的口袋里掏出英镑。

日不落帝国的继承人都可以放下身架,把游客“伺候”得像贵族一样,相比之下,中国人口袋里才刚有几个钱就要“扮富”,在伦敦只知道拼命地买、买、买。英国的不少厕所要收费,但许多博物馆却免费,英国“抓小放大”思维,值得中国人深思,如何让更多的中国人富裕,让下一代、下下一代也能过上好日子,这才是中国应该向英国学习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英国十日游记13,格林威治小镇
英伦印象(七)——格林威治
格林威治天文台
【10.27】严复的人生,为何最终会拐个弯?
英、法、瑞、意欧洲14日精华游之2 伦敦篇(下)
【转】双脚同时跨东西半球奇观:闻名世界的格林威治天文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