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谈三教(节选)
转过一个弯,不知不觉已来到道教的圣殿----三清殿.三清殿是道教的最高圣殿,相当于佛教的大雄宝殿,供奉着道教的三位尊神:太清,玉清,上清.老子为太清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另二位是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即太上大道君),他们各主一方,是道教统治一方的尊神.
 
      三清殿大门前有两根大柱,书着一幅对联:五千言无穷奥妙为自然,八百岁不朽精神是仁义.
 
      "五千言"当是指老子的<<道德经>>有5千字,它的精髓是"道法自然";"八百岁"应是说(另一说二百多岁)老子活了八百多岁,但老子的思想主要有"道德仁义礼",为何只取中间"仁义"这两字呢?
 
      "仁义"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只不过是下德中的上中流(下流是礼),连上德都算不上,也许是"仁义"受儒家孔孟的推崇,孔孟又是中国的"圣人""亚圣",他们的学派儒家思想文化又是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道统",所以把"仁义"与"自然"并列吧?
 
      如果真是这样,那写这幅对联的人的那种舍本求次的心理是不是太市侩了?老子地下有知,不知当作何感想?
 
      中国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几大宗教共存并进,有人信佛祖,有人信上帝,有人信真主,但对于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却有日渐式微的趋势.究其原因,不外以下几点:
 
        一,道家宣扬的"清静无为"与世俗人性相悖.
 
       那么,什么是世人的天性呢?
 
       巴尔扎克说:"社会上哪个阶层的人没有这种眼睛往上看的小毛病?就是天生的圣人也得服从这种天性".
 
       世人大都追求的是荣华富贵,讲究的是名利地位,获取的是感官享受;而道家却要人甘于淡泊,处于宁静,顺其自然,最终无为而无不为.你想,世间能有几人甘于清贫?有权有势的人会放弃手中的权势吗?有钱有财的人会抛弃家中的财富吗?
 
        就是出家的和尚,都有想坐拥美女,食有酒肉的生活,何况凡尘俗世的芸芸众生?
 
        由此可见,任你老子的<<道德经>>有多玄妙,任你张天师的神通再广大,也难以使众多的世人放弃功名富贵,去追求虚无的"天人合一".
 
        再说,<<道德经>>虽然精妙,奈何曲高和寡,古今中外有几人看得懂?识得透?
 
          二,道教的"得道成仙"不及佛教的"因果报应"能拢络人心.
 
        道教的最高境界是"得道成仙""天人合一",看家本领是"练丹术"和"坐息法".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得道成仙的有几人?"长生草""不老丹"就连贵为一国之君的秦始皇都求不到,何况你我凡夫俗子?要想得道成仙,除了为数不多的有"道骨仙缘"的"奇人异士"外,世人只能是"菜蓝打水一场空".
 
        在这里,就算你能练到张天师的道行,能撒豆成兵,能剪纸成人,能驱魔赶鬼,又有什么实质性的利益可得呢?如果你真的想用身上的法术去获取金钱美色权势的话,结局只能和"崂山道士"一样:只要你邪念一生,法术就失灵了.
 
        所以,对于凡事讲究实质利益的世人来说,信道教得不到什么实质性的利益,或者说没有什么令人心安理得的大实惠可得.
 
        相比之下,印度佛教自汉明帝时传入中国,首先就遭到了北魏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三个皇帝的毁灭性打击.这三个皇帝当时都在他们管辖的国度里进行全国性的清灭佛行动,凡是一切和佛教有关的佛像,佛具,佛经和言论一律销毁,禁止;凡是和尚尼姑抓的抓,杀的杀,还俗的还俗,违者格杀勿论.史称"三武灭佛".
 
        但佛教并没有因此而退出中国的历史舞台,反而向中国化发展,同时向儒教,道教渗透,形成了三教并存,"互存互利"的现象.
 
        原因何在?本土化是其第一决定性的因素.
 
        如观音菩萨,在佛教的创始国印度是男性,在中国即成了送子观音,观音娘娘,变成了女性,这对于深受男尊女卑,夫权,男权思想压迫蹂躏的广大中国妇女来说,无疑于一根救命稻草;又如大家都熟悉的关羽,最终被神化后也成佛了;等等.这种本土化最具亲和力和说服力,消除了国人对外教内传的排斥力,加上历代统治阶级,在发现消灭不了时转而利用它,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在这一点上,其它宗教都做得不如佛教.
 
        虽说佛教的最高境界"菩提非树,明镜非台",也即"无色无相",与道教的"无知无欲"同出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佛教 "因果报应"和"转世轮回"说却更能深入人心,获得一些人的认同.
 
        对于一个有钱人来说(不管他这些钱是从何而来),他会认为他有钱是"佛"保佑得来的,所以他会更加信佛;对于一个穷苦人来说,他烧香拜佛了但仍然贫穷,他会安慰自己这是他前世种下的因,今世只有这个命,他还是会信佛,以求来世的富贵.
 
        某一个人突然发迹了,人们会说他祖上有阴德;某一个坏人出意外了,人们会说他遭报应;对于好人好事,总想善有善报,对于恶人得逞,总说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
 
        而对于转世投胎,却更是一些人的精神寄托,它使一些在当世受苦受难的人幻想来世翻身发达成为希望的可能.如此,凡是种种,所谓的"信则灵"在这里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这对于大都数被"愚民"化了的中国老百姓来说,还有什么比这种观念更能让他们接受更能让他们认命的?
 
        自然,不信佛的大有人在,但于大势无碍也.一则你找不出一种能让大都数人信服的证据,来证明因果报应是假的;二则有碍于统治阶级统治的事你还未来得及做恐怕先就没命了;再则中国人都明哲保身,纵使一些半信半疑的人被你说服了,却没人愿意为此去犯众怒,担风险,你又能奈何?!
 
        再说"转世轮回"的事谁也无法证明是真的,谁也无法证明是假的,这种亦真亦假的事反而给世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三,中国文化的守旧落后限制了道教的发展.
 
        中国文化最为兴旺发达的时期是先秦诸子的百家时代,最具代表的有法,道,儒,墨和兵.法家崇刑法,道家谈自然,儒家讲仁义,墨家重博爱,兵家论征战;一时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成为中国历史上言论最自由,学术最发达的时代.
 
        后来,秦统一中国,秦始皇为了他的万世帝业,要统一思想,于是焚书坑儒,大搞"文字狱",百家传人既作鸟兽散,其作品或毁,或亡,或绝,一片凋零惨像.至汉武帝表彰六经,罢黜百家,独尊儒家.自此之后,孔孟学说就成了中国二千年封建社会的学术样板,儒家思想就成了治国安民的理论指导,延续至今.
 
        但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为了自身的即得利益,为了他们的长治久安,不断的朝儒家创始人----孔子脸上贴金,排斥压制其它学说的发展,以至于出现了一个怪象:孔子之后无"圣人".
 
        在这种极端专制的文化封杀之下,中国文化在扭曲中畸形发展,形成了一代不如一代的守旧,落后,偏激自闭的思想体系.
 
        二千多年的时光就这样流走了,在时光长河中,有什么不会被流走的吗?
 
        世上没有一种学说一出世就是至善至美的,它需要后人不断的改进,完善;也只有不断改善,这种学说才能得以延续发展,才有生命力.
 
        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后,如果不加以改进发展,我们今天的世界能有这样的五彩缤纷?!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如果不加以研究推行,何来今天的宇宙飞船?
 
        令人可悲的是,中国文化却走着一条截然相反的路:一种学说,一旦被当权者定为样板,你只能崇拜,不能超越;只能顺从,不能怀疑.这种把创始人神化,且高高挂起的做法,极大的损害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导致了因循守旧,难怪二千多年过去了,我们的指导思想仍然是公元零世纪的.
 
        记得以前和一位网友聊天时,我开玩笑的说:"你就当在和圣人说话吧",对方马上质问:"你是圣人吗?你有资格当圣人吗?"
 
        原来"圣人"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是这样的"神圣不可侵犯",只能仰视,不能平看,连说都不能随便说的;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生活在"圣人"的阴影里:"圣人"允许的事,我们才能做,"圣人"允许的话,我们才能说.只是,这样,中国只要有"圣人"就可以了,还要我们这些"木偶"干什么?
 
        为什么我们不能说"我是圣人","你是圣人","他是圣人"?人人都是"圣人",人人都超越"圣人",难道不好吗?
 
        保持了二千多年的传统纪录,没有人能超越,是先人的伟大,还是后人的无能?!
 
         二千多年的时光就这样流过了,但我登山的路还未曾走完...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教诸神背后的真实故事——太上老君
以道为教 多元通和
道德经——快乐课堂经典古籍必读
转:译读:韩愈《原道》
道家的追求
道和佛的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