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利用生物饵料生态高效养殖泥鳅技术

    利用生物饵料生态高效养殖泥鳅技术

     利用生物饵料生态养殖泥鳅,成本低、品质好、效益高,是一种健康、生态、省料、高效的养殖技术,极有推广应用价值。这里介绍三种生态高效饲养技术:

      一、秸秆养泥鳅。用砖头、水泥砂浆砌成深1米的泥鳅池,池底铺一层15厘米厚的肥泥,肥泥上铺一层10厘米厚的稻草秸或麦草秸,上覆几排筒瓦形成泥鳅窝,然后放入40厘米深的水,一星期后即可放入泥鳅苗养殖。泥鳅苗的规格为3厘米长以上,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30~40尾。除投饵减少外,按常规饲养管理,6个月即可捕捞上市。
      二、遮荫养泥鳅。在深1米的水泥池中,铺设一层无结节的编网,网口高出池口30~40厘米,并向内投饵,用木桩固定。池底网上铺一层40厘米厚的泥土,栽上水生植物,保持水深在20~30厘米,然后放入泥鳅苗养殖。此法养殖泥鳅不需经常换水,池水中的水生植物可吸收水中营养物质而防止水质过肥,茎叶在夏季还可遮荫,净化水质,为泥鳅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且易捕捞。
      三、诱虫养泥鳅。在l米深的水泥池中,用土堆成若干条宽1.3米、厚20厘米、间距20厘米的土畦,保持水深15~20厘米,然后每平方米放入规格5~6厘米长的泥鳅苗30~50尾进行养殖,同时在池的上方装数只黑光灯诱虫,每晚7时至次日晨5时开灯,诱得的虫子即可满足泥鳅生长对饵料的需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泥鳅都经历了什么?“涨姿势”机会来了!
黄鳝生态养殖技术
河蟹池套养泥鳅生态高效技术经验分享
泥鳅难养 中科院博士进村开“药方”
泥鳅养殖技术要点
养殖稻花鱼人数为什么越来越少,多方面原因使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