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军二战机动能力强的原因是什么
userphoto

2022.10.25 北京

关注

首先二战时后勤补给和部队调动都是以铁路为主。战线拉锯的过程中战线铁路基本都会遭到损坏。苏德双方基本都会在确保新占领区域安全的时候抢修铁路以解决补给和调动的迫切需求。有时还会出现为了达到战役目标,在战区立刻开修铁路的状况。(例子,苏联在列宁格勒解围中抢修铁路,文献很多,非要推荐就格兰仕微波炉的那本就行)。铁路易毁不易修的特性和东线垃圾的公路状况。导致双方的战役目标一般不会超过快速兵团的最大行程。为什么要提这个,就是要确立二战东线双方这样一个沿着铁路线你来我回,目标工业区的基本思想。
确立了这样一个思想,剩下的就可以谈chui起niu了。
题主谈到了苏联的铁路调配能力逆天,还说应该不如德国,这句话前一半对了,后一半仍可商榷。先上一张图,做例子。。。从图可见,西伯利亚来的铁路线就那么稀稀拉拉几条,并且西伯利亚大铁路大多是单轨而不是双轨。就这么几根铁路支撑了苏联4年多的一切物资军队的东西周转。铁路调配能力可以说是逆天了。胡扯几句,共产主义下的计划经济体制可以说是最适合全面战争的调配体制了。反观德三,直到战败仍然没有一个高效简洁的行政体制,管理和资源调配一塌糊涂,文献有很多,里面最好玩的也许就是古帅回忆自己在担任装甲兵总监时文字了,里面的古帅不仅要选择合适的装甲装备,甚至还要插一脚底盘的去向,才能保证德三的装甲兵得到最应该有的装备。一个国家机器的运转如果需要一两个人的“英雄壮举”,那可以证明这个机器的运行规制是失败的或者说不科学的。德三行政冗余的问题在东欧和苏联占领区尤为明显。XTL把领土“分封”给了不同的机构和人,基本上 没 有 达到以战养战的既定目标。。。(在国外手头没这本书,大乾貌似出过一本讲第三帝国国内情况的,里面有一章节讲述了东方“分封”的混乱)。回到正题,至少在铁路调度上,苏联在东线的表现应该是比德国要好的。

第二,苏德战场中北部地形太烂,南部多平原,因此题主提到的多大少各种包围大多发生在南方战场(中部有一个巴格拉季昂比较特殊这个要后面单独说)。南方那些苏联打的大胜仗,斯大林格勒这种算是个特殊情况,整体上的频繁出现楼主所述现象,要从库战后的库图佐夫-鲁缅采夫行动开始(43初的哈尔科夫个人认为并没有出现那么变态的兵力对比,巴尔克曼不群他们在这里吹水吹的很严重)。这里还是要扯一句其他的。提到苏德东线,总是想到几百万人的厮杀。确实,库战前德及其仆从军队总数400w+,苏军600w+,但是一线可用坦克数一边才5K,一边才16k,比例算下来,两边平均300人都分不到一台坦克。因此一方面,二战东线双方主要作战力量,步兵,还是以骡马化为主,另一方面,作为主要突击力量的坦克,往往被双方集中使用,突破敌军防御或者作为消防救火队。就算单查数量众多的步兵,除一下苏联辽阔的南北战线长度,平均下来一方一公里1K人都不到。并且为了保证牢靠稳固的防御,双方都会进行梯次纵深配置,因此实际在南方平原,德军一个步兵师,填5-10KM的战线,是常有的事。苏军也没好到哪儿去,为何要填这个线,这个应该就不用解释了吧。。。因此,在这种地广人稀的情况下。双方其实都在绞尽脑汁的想怎么挤出来人来蓄力而发,德军挤人的手段就是在编制上下文章,装甲师砍一个装甲团,步兵师也砍砍砍,挤出来成立新番号师,一线基本不设置装甲力量,装甲兵集中使用。这也就造成,如果你看一个装甲兵指挥官或者装甲兵的回忆录,他永远在喊苏联人多少多少,因为他永远出现在局势最危急的地方(这个叫幸存者偏差???不懂乱讲的)。步兵的回忆录呢?不会有几个步兵有兴趣把长达几个月天天爬起来就盯着对面,盯一天然后睡觉的故事写进书里的,他们只会写自己挨揍了或者自己出去揍人了,而题主关注的“挨揍时永远喊苏联人多被包围啦”的现象,则要来源于苏军挤人数的艺术上。

作为大纵深进攻学术的运用方,集中优势兵力兵器,选定突击方向是基础中的基础,苏军往往会在进攻中把50%以上的步兵,炮兵集中在突击方向上,因此突击方向上的德军肯定会感觉到比例悬殊,而快速兵团在大纵深学术中要求行进间突破选定方向或者不投入战斗就从选定方向的突破口插入纵深(朱可夫在Seelow哪儿算是特例),这就加剧了突破方向上的比例悬殊程度。

还有一个因素值得注意,早起的苏军由于在进攻技巧上较为生疏,经常采用梯次密集队形进行冲击,这种队形极其相似添油战术,半数以上的突击兵力无法铺在第一线,经常在投入战斗前就被曲射火力大量杀伤,不过这个时段,苏军人是真多,人力远远没有耗竭的迹象。因此德军防御者会有感觉苏军进攻时人极其的“厚”,感觉怎么杀都杀不完(在东线狙击手等士兵回忆录中都有展现)。中后期,苏军装备逐渐变好,指挥艺术也有一些进步,虽然仍然集中兵力在突破方向上,但是冲击时把更多的团展开在了第一线,减少了第二线的团数量,这时的德军会感觉苏军兵线极其的“宽”,因此感觉多,并且后期苏军战役支援兵器的数量多到丧心病狂,因此会在进攻开始前频繁的进行大规模武力侦查,德军忌惮与苏军的火炮,经常会在炮击时撤出一线阵地,很多情况下苏军会凭借武力侦查就占领了一线防御阵地的诸多关键点,战斗开始后德军自然会觉得四面八方都是苏联人。

即使是这样,苏军的人力仍然在逐步枯竭,实际上,1945年苏联军队的武装力量人数也终于出现了下降。但是苏军的装备数量却真正的达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因此苏军活用筑垒地域这种模式,将一个师的火力兵器加强与一个团,在非突击地段大兴土木构建堡垒展开火力兵器,把多出来的人优先补给到快速兵团和近卫军中,而快速兵团和近卫军在反击阶段主要被投入在了突破敌军防御纵深或者迎击德军装甲部队的作战任务中,这也就造成了德军在苏军突破地域永远都会感觉苏联人多。

第三,上面只是分析了为何在一线苏联能集结起来更多的人力物力,这往往能导致德军的后撤或者苏军的战斗合围,但是43年秋以后,苏军越来越多的能达到战役合围。这里我要试jie着zhe谈chui几句战役合围中苏军的特点,题主谈到了美援的卡车,这个确实很重要,极大的增强了苏军机械化军的纵深作战能力。要知道,苏军不像德军,装甲部队里掺机械化步兵(一个装甲师里面一团坦克,两团装甲掷弹兵(虽然只有一个营-二个营半履带化)),苏联更多的是纯坦克装甲旅成装甲军的组织结构,导致苏军装甲兵可绕可突但不可强攻,强攻终究是步兵的活。因此苏军快速兵团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机械化军和骑兵部队这种装甲兵,机械化步兵,自行火炮的大杂烩。他们攻坚能力强,机动力出众,而机械化步兵的装甲车,基本都是美援,可以说,美援对于后期苏军的大纵深进攻,有着重大的帮助作用。但是,快速兵团只能扯碎战线,拉出战机,并且快速兵团的摩托小时和油料都是有限的,”装甲力量的唯一防御力就是来自于机动“(曼不群语),真正完成战役目标,还要填上快速兵团扯出来的空档,才能掐对面补给,吃对面的军队,同时和己方快速兵团建立联系给他们送上宝贵的补给让他们重新前进或者有机动力撤出战斗。而填这些空子,还是要靠苏军的诸兵种集团军,就是那些骡马化偶尔近卫了能坐坐车的步兵来完成的。但如前文所说,无论是步兵还是装甲兵,补给基本都是来源于铁路线,失去补给的军队很容易丧失突击力和行动力,其实这也就是XTL提出堡垒方案的一个重大原因,只要我有兵你的铁路枢纽,即使他们深陷重围,我也还有翻盘的希望。毕竟卡车跑公路是很难保证前线足够的补给的。更何况东线能用的路往往都是沿着铁路枢纽放射开的,因此在实际进攻中,为了维持补给,双方很多情况下要消耗摩托化部队宝贵的摩托小时来重新让一线突击力量重获活力。但是几个因素的存在让苏军能够打破这个窘境,在后期双方战法成熟,火力投射能力极强的情况下克服诸多补给上的困境。

A:苏军士兵超乎寻常的忍耐力和生存力,这个我觉得当时世界军队也就太平洋小岛上的日本陆军和TG的轻步兵能与之媲美(难道这就是政委和武士道光环的作用??大雾。。。)。以下段落打字太累决定直接摘抄梅林津的回忆录...

"俄国军人不受季节或周围环境的影响,无论在什么地方和任何条件下都是好兵。他们是指挥官手下的驯服工具,指挥官可以毫不踌躇地让他们经受欧洲人所远远不能忍受的痛苦。这在原子战争时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俄军的主要优点之一,就是他们经受得住大规模的破坏和屠杀,军队可以向当地居民和作战部队提出苛刻的要求。
  对俄军指挥部来说,给养问题是很次要的,因为他们的士兵实际上不依赖于军队的食物供给。别国军队几乎把野炊车奉为神明,对俄国士兵来说,如果它偶然看到炊事车,也表示欢迎,但是如果没有它,也可以几天、几周地过去,他们有一把玉米或大米就很满足了,甚至说大自然能提供给他们什么,他们就享用什么。他们是非常能适应自然条件的。俄国军人是进行伪装、掘坑、挖洞等土工作业的能手。在一般短得出奇的时间内,他完全可以藏到地里去,采取挖洞或巧妙利用地形地物的方法,使你几乎找不到他的阵地。俄国军人非常善于掩蔽,适应大地的环境并进行周密的伪装,从这方面看,俄军是加倍危险的敌人。有时甚至经过长时间的仔细搜查,都发现不了他们的阵地。因此,甚至在已经没有敌人的地面上,也要倍加小心。 "

俄军的一个特点是,即使是他们的坦克师,所拥有的车辆也要比西方军队少得多。如果把这归咎于俄国汽车工业的生产能力差,那是错误的,因为即使是装备有马拉运输车辆的步兵师,其牲畜和四轮货车的装备数量也是很少的。而且,俄军任何一个团或师在人数上,都大大低于西方军队的同级单位。但是,俄军任何部队中的战斗分队的人数,却同西方的水平差不多。这是因为他们的后勤和行政管理机构的人员要少得多。俄军除注意保持军官、军士和专业人员的额定标准外,不会为争别的人员名额而伤脑筋。当部队需要补充时,往往要补充大量的士兵。红军的后勤机关不要担心服装、帐篷和毯子以及西方军队认为十分重要的其它物资。在部队开进中,他们可以丢开给养不管,因为部队是“就地取食”的。补给部队的主要任务是运送油料和弹药。甚至这些物资也时常用战斗车辆来运送。在俄军的摩托化师里,士兵除了他自身携带的东西以外,再没有别的行李。但是,士兵却常常挤到运送油料或弹药的车上,聊以代步。
  缺乏运输汽车有双重的影响:战术上的和精神上的。由于摩托化师的车辆比西方军队少得多,因而它行动起来更加灵活,而且便于指挥、伪装和铁路输送。精神方面的影响也值得注意。每个西方士兵都与后勤休戚相关,因为后勤可以给他们带来食物和使他们得到安慰的东西,这样就使他们的艰苦生活能够过得去。若某部队在战斗中被歼了,幸存者常常聚集在野炊车或载有辎重的火车周围,一方面躲进一下,再者可以找些安慰物。甚至开小差的和患弹震休克的人通常也会以某种借口出现在这些地方。这一点跟俄军士兵是不一样的。俄军士兵只有他的武器,后方没有什么吸引物,没有野炊车,也没有行李车,能保护他的只有他的火炮、坦克或机枪,如果他失掉这些,就等于失掉了一切。如果是负伤到了后方,迟早也要再次被召上战场。
  这就是俄军装备车辆少给他们带来的重要好处。俄军最高统帅部深明其士兵的心理,并正在设法变其弱点为强点。 ”

虽然以上文字或多或少的带有一种“雅利安人的偏见”,但仍然可以看出梅参谋对于毛子还是认可的,此外,B 毛子兵的建造和渗透能力也是MAX,同来自梅参谋的评论...

"我已经说到过俄军渗透的天才。渗透是一种作战形式,搞这种活动,谁也比不过俄国人。我还强调过,他们对建立桥头阵地和其它的前进阵地,都有强烈的兴趣。我必须着重指出,俄军一个登陆场并不止起一次作用。一个登陆场将不断地接受新部队、新坦克、新火炮,直到它完全没用了为止。
  俄军喜欢让部队夜间转移,而且行动起来很高明。但是,他们不喜欢在夜间进行大规模的进攻,这似乎是因为,他们的下级军官还没有受过充分的夜间训练。不过,他们有时也进行有限目的夜间进攻,或者是为了收复失地,或者是为了更好地实施昼间进攻......俄国步兵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支军事力量,他们之所以那样难以对付,是因为他们最能适应自然环境。天然障碍对他们来说根本不在话下,他们在密林里、沼泽湿洼地以及在没有路的大草原活动就象在家里一样。他们用最简单的就便器材就可以渡过宽阔的河流。他们到处都能修筑道路,几天的功夫,他们就可以在难以通过的沼泽地修筑几英里的木排路。冬天,他们用横十人,纵百人的方队到积雪的森林里去开路,这一千人在半小时内就可以踏出路的痕迹来,然后再派一千人换班踏路,几小时后,就出现了一条道路。而根据任何西方的标准,这一地段似乎是不能通过的。他们有无数的人力,不要任何运输车辆,就可以在各种地形上拖运大炮和其它武器。此外,俄军的装备是非常适应他们的需要的。他们的汽车是最轻型的车辆,体积也很小,他们的马匹能吃苦耐劳,不需要多少照料,他们不受辎重的拖累,使西方国家军队受到拖累的那些物资,他们根本就不携带。 "

可以说,以上这两个因素让苏联军队在进攻时,同样补给条件下能够支持更多的作战力量在纵深发展胜利,扎口袋,打歼灭战。在苏联军队的指挥艺术和装备得到提升后,苏军完成战役目标的可能性必然会大大增加。实际上,巴格拉季昂行动就是这两点的完美体现。

从莫戈廖夫一直绵延到最下面Kovel哪一大坨浅绿就是罗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他的突击地带从地图上看简直就是日了狗了,铁路线基本用不上,能用上的方向还在德国人手里,地形还是清一色的沼泽湿地,本来计划是让白2白3把罗司机给拽出来,结果罗司机手下的猛男们克服了地形的困难(《伟大的苏粉战争》那个纪录片中有介绍),机械化军和坦克军神出鬼没地通过了河流和沼泽踏入了平原,吓尿了德军的同时也拽出来了督战的朱可夫,开启了“大放血之夏”的序幕。一路狂奔的苏军直到华沙城下才逐渐停了下来接受休整和补给。这一仗的后勤学问和苏军快速集群行军路线的把握和摩托小时的使用,仍然值得现在的爱好者分析和学习。

第四,吹了这么多,自然会有一个问题浮现出来,为啥德国人不能像苏联人这么做?难道只是因为没有援助,士兵忍耐力? 其实还有两点应该分析注意,这两个看起来比较虚的概念实际上导致了迥异的战争局面。
4.1 Maskirovka (Маскировка) 说白了就是伪装条例。前文提到,苏联人本身就善于伪装,而这个条例的出现把这个行为系统化和规范化。广泛的欺敌,伪装和欺骗,让德军很难洞察苏军正在集结的兵力和准备发动的攻势。虽然形如巴格拉季昂那样规模的攻势即使欺骗的再好也很难完全不露马脚。但是苏德战场庞大的宽度导致双方士兵长时间等待和对峙,但一旦开始战斗战争烈度却极高,这种情况让每名一线士兵的神经都长期处于一种紧绷状态,很容易忽略微小的变化和动向。这就造成了苏军屡次能够达成成功的战役欺骗——抽调非重要方向的部队来加强突击方向,秘密完成坦克军的再部署等等。
其实德军的战役欺骗也做了很多,但是由于苏军间谍和游击队出色的活动(毕竟是侵略者),导致很多情况下的战役欺骗都失败了或者大打折扣,此外,参谋部,XTL,一线军官长时间关系紧张也导致了重大战役往往决策出现反复,一线士兵到位而箭却不发,时间一长苏军自然有所察觉。


4.2
主动权的变化很多历史著作中经常提到,主动权归于XXX方,看起来很帅的一句话,说起来也很高端,但是实际上主动权到底有啥用,我本人也没法给出一个比较全面正确的答案。但苏德战场主动权的作用到是可以说一说。在本回答第一点里,我提到了库战,库战中德军(暂时)消耗掉了大批装甲力量,导致库战后主动权完全移向了苏军一方。至此,德军只能猜测防御苏军的攻势。而不能采取战略进攻来削弱苏军。前文已经说到,东线战场极为宽广,防御方为了保证能够应付整条战线的突发状况,不得不采取填满整个战线+预备队的策略来保证防线万全。而拥有主动权的一方则可以进行全战线的大规模调动,把兵力集结到自己想要的地方发动进攻。这样对应防线上的德军,永远都感觉苏军拥有惊人的数量优势。综上,前期苏军人力资源无穷无尽,中期苏军后勤调度做的更加优秀,后期有了主动权和大量装备苏军开始有的放矢。配合苏德双方此消彼长的战局和整体国家环境。导致了题主的印象。“苏军调动能力强”。

美援电台和卡车,是大纵深作战的基础。

1942年,苏联开始通过租借法案接受到无线电、电话、电池等设备。从1942年夏至1943年7月,进口的无线电设备量增长了10倍,电话增长了50%。根据军队编制,这些无线电设备足够武装150个师,而野战电话机更是可以装备329个师。比如盟国供应的400瓦特电台就完全覆盖了前线指挥部、军队和机场。而苏联类似的国产电台直到1943年才开始逐步生产,而且每月不超过3台。而1942年到来的美国V-100型电台,则使苏军可以在“师-团”间建立起可靠的通信。1942-1943年间进口的“19号电台”也装备了重型KV坦克。另外,由于租借法案,1941-1943年间苏军野战电话的缺额从80%降至20%。在进口的通信设备中还包括了电话线(33.8万公里),比苏联自己国产的2倍还要多。
通信设备的供应对战场上的军队至关重要。1944-1945年间盟国又提供了23777部电台,足够装备360个师;6663台电池充电器,足够装备1333个师;177990部电话,足够装备551个师。战争末期,苏军手中的盟国通信设备比例大概是80%。而部队的野战电话线几乎完全由租借法案提供,盟国总共提供了2百万公里,而苏联国产的仅23万公里。而说到质量,则更是不能比。按后勤部主任Spendiarova先生的话说,美国人的线圈传送速度是苏联国产的几倍。

应该指出的是,进口通信设备的很大一部分被投向了国民经济。例如建成的200个电话站于1944年在莫斯科和几个苏联大型城市如列宁格勒、哈尔科夫、基辅、乌里扬诺夫斯克、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萨拉托夫
等建立了稳定的联系,而生产这些电话站所需设备在当时的苏联是空白。另外进口的TTY电报机、电话交换机等民用设备确保了高速公路和边远地区与中央的联系。国内的3频道电话站也被扩充到12频道。而在战前,苏联也仅仅是实验性地建立3频道电话站,12频道根本不可能实现。美国的299号、399号和499号电台则被海上和河运广泛运用,并在陆军和海军间建立起联系。而全国性广播系统由2台美国产50瓦特无线电发射器“M-83330A”提供,另有4台被送往了内务人民委员部特别通信系统。
同样不能低估的是盟国提供的雷达,在苏联这一领域也很落后。战争期间,苏联一共造了775台各类型号的雷达,而盟国则提供了超过2000台,其中包括373台海军用和580台空军用雷达。而且,绝大多数苏联国产雷达也仅仅是对进口型号的仿制,如123台(一说248台)火炮雷达SON-2就是英国GL-2雷达的翻版。
结论是什么?通信,毫无疑问,经常被称为军队的神经,可以说在伟大卫国战争期间,苏军的神经基本是进口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20世纪最著名的5次巷战
一百八十张彩照还原最震撼的二战
跟着德军参战!从德军视角看惨烈的苏德战争:开战第一天苏联惨败
德国闪击苏联 苏军靠人海战术才勉强站稳脚根
苏联红军抓住纳粹德军之后 竟然友好的点烟抽起!
解密苏军政委:德军又恨又怕的角色,抓到二话不说,立刻枪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