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致70年前的半岛秋季:志愿军英雄辈出的最高峰
导读:阅读全文约需10分钟。
2022106日,是抗美援朝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战第二阶段开始70周年。一夜之间,志愿军7个军在180公里战线上全线开花,拿下23个预定目标中的21个。
这是时隔一年半后,志愿军在三八线上首次全线进攻,随之而来的,是联合国军在上甘岭摊牌式的报复性大反扑,组成了抗美援朝的第二个白热化阶段。
也因此,70年前那个秋天,成为志愿军顶级战斗英雄涌现的最高峰。11位被朝方授予共和国英雄称号的基层指战员,有5位都产生于9月到11月这两个多月间,其中4位是四川人。
邱少云和白马山,是大多数人对秋季战术反击战仅有的印象。鲜为人知的是,战争到这一阶段,志愿军对联合国军也用上了火海战术,甚至按美国人的标准,给敌军一个连3000发炮弹的待遇,体现了礼尚往来、一视同仁的国际主义精神
至于某些人抹黑志愿军三板斧之一的白马山,无非是历史虚无主义者的常用手法,将历史碎片化、孤立化、好莱坞化罢了。
谨此,以独特角度回顾70年前那个英雄辈出的秋季。

70年前的今天,即1952106日的夜间,抗美援朝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战第二阶段,在数百门大炮合奏的雷鸣电闪波尔卡中拉开帷幕。
经过近一年的相对平静后三八线在这一天再度全线沸腾。

抗美援朝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战要图
一说志愿军的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战,大多数人都有点懵,但要提起邱少云和白马山,多少应该会有点印象。
邱少云是早已刻入了新中国国家记忆的抗美援朝典范,牺牲于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战的391高地战斗中,这些,连小学生都知道。
白马山是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战中志愿军少有的失利,因而也成了非蠢即坏之辈抹黑志愿军的三板斧之一。
联合国军遭此重创之后,立即发起了代号摊牌行动的报复作战,这个行动的中国名称——上甘岭战役,在中国无人不晓。

八十年代小学课文插图中的邱少云形象
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战和紧接着的上甘岭战役,组成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二个白热化阶段。同时使这一年9月到11月的两个多月,成为三年朝鲜战争中,志愿军顶级战斗英雄涌现的最高峰。
200多万志愿军中,连司令员彭德怀在内,只有12名指战员被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了最高殊荣——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12名最高殊荣获得者中,有5名是在这两个多月里产生的。
其中2人(伍先华、邱少云)是在秋季战术反击战中、3人(孙占元、黄继光、胡修道)是在上甘岭战役中涌现的。
除胡修道生还外,其余4人,从最早牺牲的伍先华到最后牺牲的黄继光,时间间隔只有21天。
5名指战员中,有4名是四川人。
作为一个以此为荣的四川人,笔者去年写过这个话题,参看:清明致英灵:新中国所有对外战争,四川籍烈士总人数高居全国之首。

实际上,秋季战术反击战第一阶段,早在1952918日就开始了。
只不过,第一阶段作战,是在大方针下,由一线的各个军自定时间、自选目标、分头行动,多少还有一定的局部性质。
为了加大力度把对方再次打回到谈判桌上,秋季战术反击战第二阶段,改为在志愿军司令部统一命令下,于同一天在多个方向同时打响。
这是时隔近一年半后,志愿军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线进攻。
【顺便说明一下:上文的相对平静,仅指没有像秋季战术反击战这样大规模的地面攻防,并不涵盖这期间的空中绞杀和反绞杀作战、从未停歇的局部小型地面战斗,以及细菌战和反细菌战的斗争。】
于是,106日晚,在东起文登里、西迄临津江口的长达180公里的战线上,志愿军7个军按照精心制定的方案统一行动、全线开花,向联合国军第一线的23个要点发起了攻击。
一夜之间,23个要点中的21个即全部落入志愿军之手。
其中,16个点的守军被包了饺子,3个点的守军漏了点馅出去,只有两个点的守军全身而退——打都没打就跑了。
细说太琐碎,直接上一张表:
1952106日夜间志愿军全线进攻作战简况


接下来,进攻一直持续到10月底才结束,在近4个星期里,志愿军合计对联合国军”48个一线要点攻击58次,含美军9个,韩军36个,法军、荷军、加军各1个。除少数失利外,志愿军包饺子式地攻克了大部分要点,击退了敌军从排到团不等的数以百计的反扑,毙伤俘敌约18900人。
上面的统计表中,唯二标为失利的那两个——394.8高地与邻近的281.2高地,合称白马山。

白马山之281.2高地现状
在白马山,志愿军确实是失利了:
281.2高地打了一整夜,功亏一篑,没能攻下;
394.8高地的拉锯战长达八九天,双方均付出很大代价,最后,志愿军面对不利局面,从不能守住者放弃之,保持自己的主动的原则出发,撤出了战斗。
因此,白马山之战成了朝鲜战争中,韩军对志愿军少数没有失利的作战之一
于是乎,这一仗被别有用心者吹上了天,同砥平里、长津湖一道,成为抹黑抗美援朝必谈的梗。
顺带一提,白马山281.2高地,同近年归国的志愿军忠骨有很大关系,笔者去年已详谈过,参看:英雄回家背后:朝鲜战场两个『铁血三角』的历史风云(下)
这几个梗,无非是历史虚无主义者常用手法之一,即:把历史碎片化、孤立化或者好莱坞化,然后抓住一点,猛灌海吹。
它们会跟你滔滔不绝地吹白马山上的欧巴们如何英勇善战,绝不会跟你提同一天晚上,联合国军23个要点被志愿军一夜之间拿下了21个。
它们会跟你绘声绘色地谈砥平里战斗中国人如何血肉横飞,不会告诉你就在此战前一天,志愿军在横城反击战中,不到36小时,就打得韩军第8师所剩无几,逼退联合国军东线集团五十多里,缴获火炮100余门和汽车500多辆,并创造了一战活捉500多人的生俘美军最高记录。
【李奇微回忆录写到:脚踏胶底鞋的中国士兵如果突然出现在南朝鲜军队阵地上,总是把许多南朝鲜士兵吓得头也不回地飞快逃命,说的就是横城反击战中欧巴们的表现。】
它们会跟你悲天悯人地讲长津湖之战志愿军怎样在美军炮火和极度严寒下大批伤亡,而把这期间联合国军从清川江溃退到南汉江、从平壤跑到汉城的事,说得跟自己良心发现一样。
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反正翻来覆去就这三板斧,懒得多说。

志愿军上一回像这样全线出击,还是19515月中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事了。
这前后两仗的不同之处,在于两点:
一是改批发为零售。
五次战役,志愿军打的是的运动战,目标是整师整团的敌军。
尤其五次战役第二阶段县里围歼战,三天内组特韩军第3、第9两个师大部。血染长津湖的九兵团此战尽显英雄本色,长出一口恶气。【这也是志愿军抗美援朝最后一次对敌师级部队成建制的歼灭战。】

五次战役第二阶段要图
秋季战术反击战,志愿军打的则是阵地战,目标多数是连以下部队守备的阵地,少数为营级部队阵地。
106日打的23个点,守军最多也就两个营,大多数为连级、排级守备阵地。
但志愿军的胃口绝不限于阵地上这点守军,而是要吸引敌军来反扑,再在争夺中大批杀伤其有生力量,然后视情况固守或放弃阵地。
说得不好听点,就是小切口、大放血。
这属于抗美援朝中期,志愿军典型的零敲牛皮糖抓一把、连续抓战术。
无论批发式的运动战还是零售式的阵地战,都能歼敌数以万计,中国兵法的精要就在于这种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二是采用火海战术。
火海战术,本来是第四次战役开始,联合国军第二任司令官李奇微,为火力贫乏的志愿军量身打造的。
简单说,给志愿军一个连的标准待遇是20003000发炮弹,坦克、飞机另计。
而那时志愿军的炮火,可怜到什么程度呢?
19511月第三次战役,联合国军全线败退,志愿军从三八线推进到三七线,并占领汉城。
这一仗,全军共动用了预备炮兵7个团106门压制火炮,发射炮弹合计4287发。而且,这已经是前两次战役发射炮弹总和的4倍,3个炮团还因此而被通报表扬。
时过境迁,20个月以后的秋季战术反击战,剧本居然如此反转:联合国军一个连,一天之内被志愿军暴轰了3200多发苏制122毫米榴弹
这正是礼尚往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所以,说共军土可以,但是要分清时间地点,确定是土鳖还是土豪。】

志愿军的苏制M-1938式122毫米榴弹炮
当然,这种过于壕的打法受到了志愿军司令部的批评。
106日的全线出击后三天,志司就修订了反击作战炮弹预算标准,规定攻歼敌军两个连,预算炮弹应以5000发为宜,大口径榴弹炮尽量少用,多打迫击炮和山炮炮弹。
【时任志愿军代司令员邓华,曾经亲自制定反击作战的炮弹预算,并在电令中强调节约弹药,尤其是苏式炮弹进口不多库存将尽,各军须将炮弹预算报志司审批。】
不过,平均一个连招待2500发,也没好到哪儿去,还是按照李奇微火海战术的标准操作的。
虽然火炮的种类和口径赶不上,但至少炮弹数量要看齐,我们中国人,就是妥妥的国际主义一视同仁。
所以,参加106日全线反击的虽说有7个军,但当晚实际投入一线阵地攻坚的,只有1个团另13个连又23个排、35个班。
关键在于,在这些步兵分队后面,除了各级指挥员掌握着的准备增援的大量机动兵力,还有760门火炮和数十辆坦克。
战争中,双方向敌人学习的速度都很快。志愿军学了联合国军的洋办法——火海战术,而联合国军也学了志愿军的土办法——坑道战术。
【到1953年时,志司已经训令各兵团:敌军阵地若是有修得好的坑道,攻克后要坚决守住,与敌争夺到底。】
土也好,洋也好,都是因地因时制宜。只不过联合国军学志愿军没有志愿军学他们的成绩那么好罢了。

十多天后,伟人向志愿军发出了出国作战两周年贺电,对这次战术反击战的精髓,给予了经典的概括和极高的评价:
此种作战,在若干个被选定的战术要点上,集中我军优势的兵力火力,采取突然动作,对成排成连成营的敌军,给以全部或大部歼灭的打击;
在敌人向我军举行反击的时机,又在反复作战中给敌以大量的杀伤;
然后依情况,对于被我攻克的据点,凡可以守住者固守之,不能守住者放弃之,保持自己的主动,准备以后的反击。
此种作战方法,继续实行下去,必能制敌死命,必能迫使敌人采取妥协办法结束朝鲜战争。

谨此,致70年前半岛上那个英雄辈出的秋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跨过鸭绿江:演员演技很到位,但缺点太多,揭露了影视行业的通病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后,陈赓紧急向国内索要一奇才,战局得以逆转
抗美援朝惨烈战役,营长战死,教导员抱着炮弹和美军同归于尽
朝鲜战场上,我们打败了联合国军,但是其中还有一件事情,只有中国人能做到,堪称战争史上的奇迹。
朝鲜战争结束后,各国都在研究我国步兵,我国步兵强在哪里?
战士蔡兴海发明“打空爆”,9人干掉400人,美军误认为是高科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