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阴阳动态变化太极图
阴阳动态变化太极图
——谈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介绍“河图洛书”和“伏羲八卦”
史载六七千年前,有龙马身负“河图”跃出黄河,伏羲氏依龙马之图画出了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为内容的卦图,后人称为伏羲八卦图。又传太极图是伏羲观泾水清渭水浊两河交汇旋流而仿绘。《尚书·顾命》孔安国传谓:“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尚书·序》载:“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治,由是文籍生焉。”
《周易.系辞传》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是说大禹治水时,洛河水中浮出一只大龟,龟背上有图,人们称之为“洛书”据说大禹据此而划九洲,铸九鼎。
据传说“河图洛书”是.燧人氏发明,燧人氏.结绳计算,又能够钻木取火,将数学的一些规律绘制成“洛书”,用工具刻到可以保留长久的龟背壳上也应当无疑。燧人、伏羲、和尝百草,开发农业的神农史称为.三皇。《尚书大传》云:“燧人为燧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也。燧人以火纪,火,太阳也。阳尊,故托燧皇于天。”
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已经有了奇数和偶数和九为大数,开始有了十进位的概念,只是零的出现还要较晚。
“河图洛书”五点居正中央之位,一到九,五为中。“河图”奇偶相对,顺时针排列;“洛书” 奇数在边,偶数坐角,“洛书”中用圈点及其数目表示九个数,用九个数依此排列起来,就得到一个数字方阵,这就是著名的九宫图,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幻方。“洛书”方阵中每一行三个数相加之和皆为15,不论纵横对角之和都等于15。“河图”上有黑白点共55个,排列成一个方阵。古人认为此为天道运行模式。“洛书”龟背图上共有黑点45个,按图序排列。古人认为此乃地道运行模式。
伏羲氏演绎的阴阳八卦太极图。
“伏羲八卦”没有继续“河图洛书”的数学发展方向,而是确定了旋转的阴阳,并为阴阳定了八个旋转方位,定四时,设八卦。周文王,发展了“伏羲八卦”,增加了卦辞爻,具有人文思想学说,后来成为儒家四书之一。
二、我的《阴阳动态变化太极图》的设计由来
伏羲时代认识事物,分阴阳,没有阴阳之间的中间态认识。到黄帝时代时,阴阳认识开始丰富起来。《黄帝四经》中说:“天执一,明三定二。”《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黄帝四经》的“明三定二。”显然有了中间态,三是先有,而后定二,应当是对天地人的直接表现;而《道德经》的“一生二,二生三。”也明确肯定了阴阳之间的中间融合状态,先二,后生三,反映了事物的发展过程认识。结合老子万物生于“无”的观点,宇宙的发展于“无”。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宇宙发展于.“无”的观点,要优于霍金的宇宙爆炸说。我在《创世记(新说)第一章成天地》中用小说形式另有描绘。
结合毛泽东的“一分为二”说,和事物的“左中右”说。事物是运动的,这在“伏羲太极图”已经有所表现。阴阳有变化,从量变到质变,前人还没有图示。事物是运动的,在运动中发展变化,变化在哪里?变化在中间融合部分的发展扩大中,阴阳两极融合影响,从而实现旧矛盾解决,新矛盾又出现的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为发展中华阴阳学说,我绘制的阴阳动态变化太极图如下:
阴阳动态变化太极图的三种形态.
左图为阴阳动态太极图的初态,蓝为天,为阳;地为黄,为阴。在阴阳的头端的中心绘有小太极,表示阴阳之中自有阴阳,矛盾之中也有矛盾。中图为阴阳动态太极图中态,表现出中间部分量变的过程,矛盾融合解决的过程。右图为阴阳动态太极图末态,是事物发展开始质变的前期。
三、用《阴阳动态变化太极图》解释人类社会的形态变化原理。
首先,太极图表现的是两股动态的水流。
太极图不是相互追逐的雌雄鱼,如果理解为两条游戏的鱼,就无法解释事物的量变到质变的原理。太极图是两种不同颜色的水,表现了事物在运动中矛盾相互作用逐渐融合解决的过程,中间部分表示中间的量变。“伏羲太极图”已经表示出阴阳的动态的形象,阴阳两极围绕大圆之心而旋转的转动。而中间部分,相互交汇,不断扩大,而逐渐融合,“伏羲太极图”无法表示。另外,阴阳相互交融,而不应当是一方压倒对方,否则就是失衡,而至混乱。(如下图:阴阳动态变化太极图的失衡态)
阴阳动态变化太极图的失衡态.
人类社会是阶级社会。阶级社会的发展是中间力量不断扩大而实现社会性质的量变到质变。
在原始社会,两个部落,各自生存,矛盾在自己内部。在原始社会,内部矛盾会有为争取首领职务的竞争,竞争者的当选,多数是由中间者的支持程度决定的。这种民主选举的原始社会形态,尤其是依靠集体力量的时期,社会形态是《阴阳动态变化太极图的三种形态》末态。
当部落之间不断发生兼并战争时,胜利一方强迫失败一方的人为奴隶,胜利一方成为奴隶主,而失败一方成为奴隶,奴隶制国家开始出现。在奴隶制国家中,社会矛盾主要是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社会形态是 《阴阳动态变化太极图的三种形态》的初态。奴隶制国家之间发生战争,战争迫使国家政权强大军队,鼓励士兵士气,扩充兵员,制定了奴隶从军有战功可以改变身份和分配土地的法律,奴隶制国家开始有了中间平民阶级,兼并战争不断,奴隶制国家的.中间平民阶级的也不断扩大,奴隶制国家的社会形态是《阴阳动态变化太极图的三种形态》末态,奴隶制国家自我的.改良的进入封建社会。顽固不化,拒绝改良的国家灭亡。社会变革的内因是生产力发展,剩余劳动的出现,掠夺也是一种聚集财富的手段,战争又迫使国家变革,追求战争胜利和国家强大是外来动力。中间平民阶级的强大和富裕是国家强大的必须条件。
人类社会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国家内部,开始时,是封建贵族和平民的矛盾。封建社会的社会形态又回到《阴阳动态变化太极图的三种形态》的初态。
封建社会国家内部,如果出现土地兼并,社会开始失态、有压迫就有反抗,社会矛盾激化,改朝换代的内战开始。此时的社会形态是《阴阳动态变化太极图的失衡态》。有理智的封建社会国家继续改良,实行变革,平民科举选士是一个办法,国家矛盾趋于平衡。封建社会出现了除贵族之外的士族,中间阶级的士族和平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封建社会内部开始出现资产阶级,中间阶级的经济地位不断扩大。同样是社会矛盾变革要求的内因和国家强大抵抗外敌需要的外因,能够改良的国家实行了君主立宪,君主立宪的国家是;顽固不化的国家出现资产阶级革命,实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成为共和制国家,改良的和内战的都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矛盾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社会正常发展是不断扩大和发展中间阶级,社会进入平衡态。如果资产阶级镇压工人阶级,社会出现失态,到乱态。暴力革命又出现,社会出现新的社会主义形态。满足中间平民阶级的要求是国家平稳发展的必须条件。
社会主义形态的主要矛盾是官僚阶级和平民的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矛盾是次要的,矛盾在于话语权,正常状态是扩大选举规模。社会主义形态的全民的选举逐渐适应之后,人类社会才有可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而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将可能是勤劳无私和懒惰偷窃的矛盾。
当今时代的社会主义实验都没有坚持下来的原因是没有满足中间平民阶级的选举要求,没有.选民阶层。所有的社会主义实验者都恐惧中间平民阶级的选举意向,也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不具备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当今时代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还不能适应理想社会主义的形式。
当今时代的资本主义国家从君主立宪那里学会了不断改良,欧洲国家的中间阶级发展壮大,当今时代的资本主义正处在平衡态之中,大资产阶级和贫困的无产者都是少数。在资本主义消灭贫困无产者的任务,靠少数贫困无产者完成是不可能的,这一任务要靠工人阶级因为随时可能带来的失业危险,迫使工人阶级走上竞选或者革命的道路。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
当今中国处在资产阶级大富、农民贫困,中间阶级所占少数的《阴阳动态变化太极图的三种形态》的中、初态,而政治制度是.《阴阳动态变化太极图的三种形态》的初态。我们的任务:一、是发展经济,扩大中间阶级,保障失业者的福利。二、是实行政治体制改革,也就是扩大中间选民阶层的规模。实际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只有走宪政社会主义的道路。
当前,我们提出的宪政社会主义的影响很小,缺乏广泛的理解群体。如果国家认为,政党竞争和民主直选时机不太成熟,至少也要考虑扩大政协大会,让平民身份之中,关心国家命运的人们进入政协大会参加政协代表和人民代表的选举。而阻止工农群众、平民百姓的参与热情是自取《阴阳动态变化太极图的失衡态》。同时,作为工人阶级的利益保障也难于反映上来,使政策不利于支持中间阶层的发展。工人阶级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宪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在《探赜索隐太极图》的一文中 ,
2009年3月26日,《光明日报》“理论综合”专版(第12版)刊发了明赐东先生太极图研究文章——《探赜索隐太极图》。
作者将太极图解释为阴阳鱼太极图,固然不是作者的发明。但是,太极图描绘的却是两股可以相互交融的水流。
作者又提出了:“其中‘太极和’辩证法是太极哲学体系的核心。‘太极和’思想认为,事物发展的终极目标不是事物的矛盾对立,而是事物之间的包容与妥协、共存与共容,共容与共存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的观点。这种静止的和谐观点,曾经是历史上任何时代的统治者都主张的愚民理论。作者提出:“包容与妥协、共存与共容,”而选择“共容与共存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最宝贵的“妥协”却被忽视,作者身为某企业集团的董事长,不知工人阶级要求话语权的问题是谁妥协好呢?
《光明日报》是由中共中央领导和主办的全国性、综合性党报,是有着辉煌历史的权威性报刊(如举世闻名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最早就是由《光明日报》公开刊发)。此次《光明日报》刊发明赐东先生此文。可以看出目前学术理论界对“太极图”的运动变化的基本认识尚不清楚,也能够折射出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的摸索状态。
附原文:
探赜索隐太极图
太极图是中国古代先民概括阴阳易理,探讨宇宙人生变化发展规律的图式。千百年来,它以博大精深的内涵,千古永辉的义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研究者对其寻根溯源,探赜索隐。
后世所绘太极图种类有很多,如天地自然河图、唐朝的太极先天图、北宋周敦颐的周氏太极图、明朝来知德的来氏太极图、明朝左辅制作的景岳太极图与左辅太极图,清朝胡煦所制的循环太极图等。但一般认为,真正的太极图应当是以阴阳鱼相互涵容交感的圆形图案为主,外套八卦或六十四卦的环形图案。今日所见太极图为纯粹的阴阳鱼图,并无外套的八卦,实为时代发展要求图形日趋简明的结果。
太极图起源何时?最早由何人之手绘制?学界对此各持己见,难有定论。常见的有四种说法。一说太极图起源于远古的伏羲根据河图和洛书图研创的简易图,这种说法在古代典籍中有广泛记载。二说太极图起源于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轮纹、漩涡纹、鱼纹等;三说太极图起源于东汉魏伯阳所作的《周易参同契》;四说太极图为宋朝前后的大师如北宋周敦颐、五代宋初的陈抟、宋元之际的佛徒寿涯等人所绘。持四说者颇多,因有大量的古文献可以作证。
实际上,太极图起源之争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周易与太极图何者为先的问题。前两种说法认为在易之前太极图就产生了,后两种说法则认为在易之后才产生太极图。言先有易后有太极图,证据好找;若说先有太极图后有易,证据难找。故而,对太极图的起源太多数人更容易认同后两种观点。但笔者以为前两种说法也不无道理。理由之一是,图形虽是对思想的反映,然记载思想的文字却产生于图形之后。先民的阴阳思想当源于对自然界的观察,而最早记载先民阴阳思想的当是图形。换言之,阴阳图与阴阳思想的次序当为:自然界阴阳现象——早期阴阳对称图形——阴阳思想——阴阳鱼图形。考古发现也在证明这一种推断的有效性:阴阳对称的图案在河姆渡遗址有出土;距今已七千年;新石器时代有大量的与阴阳鱼相近的图形。因此,这些图形当视为阴阳鱼图的早期雏形。亦即是说,若认同太极图的产生得益于中华先民阴阳易理的宇宙人生观念的滋养,就需承认原始时期那些蕴含着阴阳易理观念的图形是阴阳鱼太极图的图形渊源。理由之二是,周易作为阴阳易理思想的集大成者,它的产生除了得益于撰写周易的三贤对先民阴阳思想的概括、总结与诠释外,还来自于周易三贤对先民阴阳对称图形的领悟与研读。因此,原始时代那些蕴含着阴阳易理观念的图形也应为阴阳鱼太极图的图形渊源。
如此,人们对太极图诠释历史的溯源常常追溯到《易传·系辞上》,就显得合乎逻辑了。一般认为,“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传·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孔子认为“太极”不仅是宇宙之“本”,也是宇宙演变之大道。宇宙之“本”运行,使阴阳相分并产生天地两仪。阴阳不断相分,便产生春、夏、秋、冬四象与宇宙万物。《老子·四十二章》也同样表达了一元论与变化论的“太极”哲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太极是“一”,是宇宙万物之根;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运动与发展是太极之真性。与孔子不同的是,老子参透了太极法则中的矛盾论与和谐论。太极之“道”天然包含着对立的阴阳两面,但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与矛盾运动最终成就了宇宙新的和谐体。后世人们据老子、孔子的太极哲思而图解太极图,并逐渐推演出成熟的太极观念。三国的魏孟康以“太极元气,含三为一”(《三统历》)解释太极图。“三”指阴阳鱼太极图中的白、黑、及白黑的分界线。“含三为一”的字面意义是指白、黑及其分界线都包含在太极图的大圆圈内。实际上,后人认为“含三为一”既指事物由正、反、合三者组成的矛盾整体结构,也指天、地、人“三极”合一的宇宙结构。魏孟康之说既继承了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太极思想,同时也将前人的太极观念从宇宙万物链接至社会人生。到了宋代,儒学大师以人学视角解读太极图,把太极法则设定为人的一切行为的标准,从而把“太极”学说发展为“人极”学说。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如是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之至矣。”该文承继了前人太极学说中的一元论、发展观、矛盾论与和谐论等思想,但特别强调人作为万物之灵对太极之道的参悟,并提出“立人极”即树立“中正仁义”的做人标准。周敦颐的人学解读理路影响了后人对太极图的诠释,北宋邵雍,南宋胡宏、陆九渊,乃至清代的戴震都从太极图中阐释了以人为万物之秀,以人为天地之心的思想。
由上可知,太极图虽简单明了,一个圆圈、一条曲线、两个圆点,两条黑白鱼图形,但经过历代的图解与诠释,它构成了一个涵义丰富深邃的庞大的“太极哲学”体系。这个哲学体系的关键词就是阴阳。阴阳既蕴含着形而上的宇宙之道与天人之际的大法则,也包括形而下的人生法则。其中“太极和”辩证法是太极哲学体系的核心。“太极和”思想认为,事物发展的终极目标不是事物的矛盾对立,而是事物之间的包容与妥协、共存与共容,共容与共存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简言之,圆润的太极图形启迪我们,在一个矛盾对立体中追求平衡,在众多矛盾平衡体中追求相互的包容、化合,在矛盾对立中最终走向多元的和谐统一,这才是事物发展的终极目的与永恒动力。在此意义上说,“太极和”理论较之近代哲学中的“只有对立才有统一”的对立统一规律更为科学合理。
太极哲学作为一种高屋建瓴的宇宙观,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华哲学与文化的发展。千百年来,中华各种哲学、文化派别,包括中华科技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传承关系。其传承的纽带正是太极哲学对世界的理解与认识。如易学、儒学、道学、诸子学、中医学、武术、堪舆等,都体现了在对立统一中谋求圆融和谐的太极世界观。
不仅如此,太极图还揭示了阴阳平衡原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其实质是诸多思想的碰撞。在碰撞中,为什么儒道能胜出,成为中华文化儒道阴阳平衡的两大思想体系?其后为什么又与外来的的佛教文化形成三教共存的局面?从太极图揭示的阴阳平衡原理上,我们就会自然地找到它们的答案。这就是因为儒道佛三家在学理上阴阳互补、相互平衡,使中国文化格局臻达了和谐的太极境界。
作为哲学图形,远在文字还未出现的六七千年前,太极图腾通过图形语言揭示了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它内含的阴阳两仪,其实质就是当今辩证矛盾学说最直观、最简洁的表达。太极图以均衡对称的图形方式,揭示了追求阴阳平衡观点,鲜明地强调阴阳变化(矛盾运动)以平衡、“和谐”为根本目的,从而揭示了宇宙万物在运动中平衡发展的规律和人类进步、社会发展在于求“和”这一根本目的。
中国的文化是多元的,世界文化也是多元的。中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综合体,同样,世界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综合体。至此,我们可以解释中华文化 “百家争鸣”、世界文化 “动乱纷争”的原因,都是因“和”而“不同”所致。所谓“和”,即和平、和谐的根本目的一致。“世界大同”就是指这一根本目的一致性。所谓“不同”,即实现“和”这一根本目的所代表的阶层、所站的角度、所走的方向路线、所处的习性的不同.中华民族是一个包容的民族,“和而不同”使中华各民族和谐相处、各个文化派别相互学习借鉴。“三教平衡”、“中国不称霸”、“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等等,正是中国追求“和”的世界典范。世界各个民族、各种文化虽然“和”的目的性一致,但对“不同”的包容程度则大不相同,从而导致争议、争执,进而指责,甚至大动干戈!无可非议,太极文化的实质就是和文化。太极“和”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主脉,同样也是世界文化的主脉。
通过以上溯源我们大约可以推断以下两个结论:其一是太极图以简易的图形语言涵盖了中国“百经之首”――《易经》的大义要旨,创造了一个庞大的、根深叶茂的太极哲学体系,彰显了中华先民领悟宇宙万物变化之道的非凡智慧,因而享有“中华第一图”之美誉。其二是我们的祖先早在六至七千年前就已通过太极图阴阳这一辨证矛盾来概括宇宙万物的起源与变化,比2600年前的古希腊哲学起源至少早了两三千年,这充分说明太极图是中华哲学的起源,同时也是世界哲学的起源。
太极图不但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思想文化观念和人文性格,也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在韩国、蒙古国的国旗上;在联合国种族歧视委员会大会会徽上;在新加坡、安哥拉空军的机徽上;在韩国、德国奥运会、韩国亚运会会徽上;美国研制的世界第一台计算机商标上;在美洲印第安人的绘画和服饰上……太极图光辉无处不闪烁着人类的智慧和哲学的光芒。太极图是人类瑰宝,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世界的共识。同时,太极图还是当今社会建构和谐世界和谐人文的重要哲学依据。
然而,由于太极图玄奥精深,以致被历代巫术所利用,加之受近代极“左”思潮的影响,太极图在许多现代人眼中仍是“迷信”的符号和文化的异类而不屑一顾。这种现状,对于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来说,无不痛心疾首;对于最具包容品性的中华民族来说,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有责任来改变这一现状,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还太极哲学光辉。在大力提倡文化复兴的今天,我们更要高举保护太极文化的大旗,踏踏实实地传承、研究和普及太极文化,让世人,尤其是年轻人都知道中华民族不仅有流传世界的儒学、道学,还有流传世界的太极图和伟大的太极文化!为此,笔者呼吁迅即开展对太极图申请世界非遗的行动,以便更好地承继太极文化,弘扬太极哲学,留住人类文化共同的根脉。
欢迎您莅临“红色5领袖”的魅力空间
http://34211593.qzone.qq.com
http://jiliuhui.360doc.com
http://www.360doc.com/userhome/10486553
http://jiliuhui.blog.163.com
http://www.ituite.com/?966888
★★★★★欢迎您的光临★★★★★红色♂领袖★★★★★感谢您的关注★★★★★
★红★色★领★袖★
★吾一日三省★
★抛开无尽烦恼,追求至上情智 ★ 挥洒五彩青春,缔造幸福人生★
“留辉俱乐部,微信天下事”
【资源5天下】这里是您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源泉,更是您迈向成功的阶梯!
【敬请5关注】微信公众号:jiliuhui-5;    微信号:jiliuhui5、jiliuhui;
 常用QQ:2051919812、2933525300;人脉QQ:1023684858;国学QQ:1499374526;QQ群-CEO:212409388、88679728。
 360图书馆:http://jiliuhui.360doc.com  群友通讯录:http://qun.hk/l/Ydurug7C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图:世界哲学的起源
(16)转载光明日报刊发明赐东先生《探赜索隐太极图》一文
“太極圖”是世界哲學的起源 WORD
学地理学必备的基本知识:太极、阴阳、河图洛书、先后天八卦、象数(收藏复习巩固为美)
周敦颐《太极图》及《太极图说》
学习易经要从太极入门,今天讲太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