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2012年*1期)“父母成长与育儿”主题学习之父母成长的学习路径图(悠妈)






 

悠妈201012  9:26:22 

呵呵,大家上午好,言归正传,先说说想到做这个分享的缘由吧。
引言【为什么做这个主题?】

这里想引用雅匀妈妈前天说的一段话,也曾是我的心路历程“我觉得我生孩子之前所有学习的东西到现在都已经不够用了从怀孕到新生儿基本到1岁我还觉得自己很有信心因为前面做了很充足的准备和学习但是我觉得现在孩子发展很快我有点跟不上了,只知道一些大的方向具体怎么做很茫然”——这,可能也是许多好学父母的心声

通过群在接触许多朋友之后,我欣喜地发现,现在大部分父母学习的意愿已经非常强烈

但是,意愿强烈,在方向和方法上却急需指导。

在我自己学习的历程中,最早是接触到是《告诉孩子你真棒》,作者大家应该很熟悉-知心姐姐。不过这是N年前的事儿了(那会还没恋爱,用在弟弟身上了)。

这本书,现在从系统性的角度来看,仍有许多不足,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仍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奠定了“正面管教”的基调。

之后,“爱和自由”、“捕捉儿童的敏感期”……然后是李跃儿的“谁误解了孩子的幸福”系列……小巫系列……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以及等等然后从蒙氏到华德福……从传统国学到北美教育……我却越来越困惑

我想这些,可能也是大多爸爸妈妈们经历过的吧

学了这么多,好像还是不知道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 

直到最近,在工作中需要梳理公司的培训课程体系时,我若有所悟——书与书之间各种流派与理论之间,它们的关系并不是平行的,不是非你即我的而是立体的、之间有着各种逻辑关联的

呵呵,引言太长,下面进入正题。

内容.上【父母自身提高】

上图



要教育好孩子,最最基础的是良好的家庭环境而家庭环境中最核心的是你本人只有当你是一个成熟的、平和的人时,才有能力打理好自己,进而才能处理好夫妻关系

这是核心

而在中国,仅仅是处理好夫妻关系,也是不够的当你成家生子后,你的角色就不仅仅是母亲、妻子,更是儿媳、大嫂、舅妈、婶婶……

时,融洽的夫妻关系又是大家庭和睦的基础



所以,我们常常发现,有的父母也没成天研究这个,研究那个,似乎很轻松,可孩子依然成长得很好

原因是否就在于,他们的核心基础



再看右边

这个其实大家并不陌生了我们大部分朋友学习和接触到的书都属于这个范畴大家可以从书单里找找属于这部分的书



这个其实大家并不陌生了我们大部分朋友学习和接触到的书都属于这个范畴大家可以从书单里找找属于这部分的书

 


从上图可以看到,咱把这些需要学习的内容粗略分为应知和应会两部分。

    

先看左边——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这里包括两个方面,身——喂养、护理;心——发展(儿童)心理学(自然规律)。之所以归到应知,是因为,这些内容知道就好,要掌握到自己运用,很难。

    
再看右边,

这个其实大家并不陌生了。我们大部分朋友学习和接触到的书都属于这个范畴。大家可以从书单里找找属于这部分的书




 

这个四层的椭圆形就是我整个图里的大核心。打个比方,如果把这椭圆形比喻成一个“蛋”,家庭环境就是里面的“蛋黄”,而外圈的红绿两块“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抱持正确的心态”则是“蛋白”。

在这个蛋的外围,我又添上了许多触手,让我们来慢慢填上吧。



首先,“蛋”的第一个触手,就是大家常接触到的各类妈妈们写的成功指导书,例如早期的《哈佛女孩刘亦婷》


 

而这类书里目前为止最经典的莫过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还有许多妈妈自已写的心得书也属于其中之列。

l      好,我们来说“蛋”的第二个触手,我把它归为亲子沟通类

 大家刚刚提到的

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作,大家可以看到,亲子沟通类我又画了5个子分支,我们来把5个分支填上

 


 第一个小分支,日常沟通基本原则



——其中的经典书:《如何说孩子才肯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第二个,日常交往基本方法(措词不一定准确)——其中的经典书:《游戏力》;

第三个,说服与协调——其中的经典书:《故事知道怎么办》、《游戏力》;

第四个,冲突的判定与解决——其中的经典书:《PET父母效能手册》(我看的是钟思嘉老师写的,这书不太好啃,我还是比较喜欢听山雨老师来讲)、杨杰的《我身边的家庭教育故事》

第五个,纠偏与预防——其中的经典书:《儿童纪律教育》、《正面管教》。

说到这里,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看的书其实很多都仅仅是集中在某个点和方向上?

l      接下来,我们来说“蛋”的第三个触手,第三只触手是教育流派





许多深入学习的父母,往往钻研得比较深,目前国内最流行的就是这两个教育流派

了,例如《童年的秘密》属于蒙氏类书。我在图中简单列了几个流派(不一定全),有兴趣的可以去分别百度。

  在这个触手中我把东方传统教育也列了进来,有些朋友很是质疑。我想说的是,我们往往对远方的事物因浅显的了解而认同,而对身边的事物也容易因距离太近而放大缺点、进而忽视。我们身在东方,往往羡慕西方的自由与独立;而身在西方的人,又羡慕东方的谦逊、服从与自律。

如果想大致了解西方的主流教育流派的,愿意啃枯燥书的,推荐一本书:《发展适宜性实践》,号称美国教育界的绿色圣经,呵呵。从各个年龄段阐述了孩子的特点。


 

这本书的第一十八章里,介绍了目前全球当前影响较大的5个主要教育流派。

顺便说一下我读此书的一个惊讶。其中,各种流派至少都用了45页纸来介绍,同时在其他章节中被引用。而华德福在书中只有不到半页纸的篇幅,被一笔带过。

从这些介绍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国人崇尚蒙氏、华德福的因素,其实书中所提到的各个流派也都具备:爱、尊重、因材施教、低幼阶段推荐主题课程而不赞同课程分科……以书中所说,华德福在世界中仍属于小众流派。这让我不禁思考,为什么华德福在现在的中国特别受欢迎呢?

思来想去,原因是否是“它”提出的理念满足了我们的心理缺失呢?

我们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太缺乏爱和自由了(因此蒙氏吸引了我们);人定胜天的谬论席卷大地,太缺乏自然之道了(所以亲近华德福)。所以,我反过来又想,到底我们学习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缺失,还是为了孩子本身?

呵呵,打住。这个话题太大,咱今天就不展开来聊了。

l      除了从一怀孕(或者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学习的朋友,还有一种家长,是当孩子长到一定年纪后,开始发现不对劲,开始反思和学习的。到我的第4个触手:纠偏。



纠偏的反思——经典书目:李跃儿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包括林克妈妈《我陪孩子学英语》的前言部分,《孩子来自天堂》。

l      现在来总览一下这个图吧,整个图我把它分为了上下两个部分



我们刚刚一直在说的都属于父母自身提高这一部分

l      而其中的第五个触手【父母之】,我认为是上半部分学习的终极目标,学习了以上所述方向之后,必须要能提炼出自己的理念和方法。



一本好书,要把书读厚,然后再读薄。

一本书是这个道理,一百本书也是这个道理。

 方面,暂时没有教育方面的书籍推荐,这已经属于“自我管理”的范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看看。

说到这第五个触手,其实又和的最核心联系起来了,有没有发现,又回到了之前说到“蛋黄”部分

的时候没有展开来,“我”这部分包括身心灵的书、理念、方法类的书等等。其中身心灵方面遇见未知的自己一本简单易读的经典著作

为什么我平时在群里很少提身心灵方面,甚至有些回避呢?借用张德芬书中的一句话,有些人是借宗教作为避难所,不是真正的信仰。呵呵,因为,所以。

内容.下【指导孩子提高】

时间有点紧,接下来我们看下半部分——指导孩子提高


指导孩子提高的第一个触手素养方面——推荐余世维的讲座《家教与竞争力》也有叫《家教与企业竞争力》陈丹青有篇文章“教育的人文素养”,也不妨参考参考




生活常识我就不多说了




再来看生存能力和传统之美

生存能力——这里是泛指,指基本的生活技能,包括生活自理和理财等等。犹太人的生存能力在全世界是极强的,没有找到合适的书(有本妈妈心得书,参考着看看吧《特别狠心特别爱》)

传统之美——我们现在的国学热也是对过去几十年错误的一种反思经要不要读,会不会误人子弟?

其实我觉得过虑了,如果家长本身的学习是全部集中在某个点上而不够全面的话,都会发生问题不论是国学,还是某个教育流派,还是知识启蒙都是如此。

顺便说下读,引用牟钟鉴先生(冯友兰先生的学生)的一句话,旧时代旧教育的根本缺陷不在读经,而在崇信不疑!

这是他不多的几篇博文

http://blog.sina.com.cn/mouzhongjian

这是他在国家图书馆做的一个讲座

http://vod.nlc.gov.cn/show.php?id=739

我们说了,读经只是其中小小的一个部分。那么回到传统之美,那么它还包括什么?大家来说说

(群友发言:中医诗词散文繁体字琴棋书画 传统节日 祭祀礼仪建筑形制 习俗文学和艺术方言民俗 传统工艺 神话传说 传统的技艺戏曲 舞蹈 儒释道 宗教 武术太极……)

是的,这些都属于传统之美。这部分要展开的话,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话题,时间有限,今天就不细说了。



只说了要学习的目标,没说怎么实现对不对?

也就是说,我们刚刚理顺了需要学习的方向和总体布局。但是,读完书,进行了【父母自身提高】后,通过什么做为载体来实现【指导孩子提高】呢?

大家来想想,都有些什么样的载体?

(群友发言:锤子妈090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雅匀妈妈201108 我觉得就是生活了 日常点滴 无处不是教育 给孩子创造一个活生生的 生动的生活环境 很多东西 自然就成了 

果果妈071022  每个孩子也都不一样,从孩子本身入手,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

乐乐妈0801G自身的修炼,及家人所有成员营造的家庭环境很重要

特聘*小碗老师 渗透到一言一行 榜样的力量~

雅匀妈妈201108 老百姓说 龙生龙 凤生凤 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呵呵 其实也就是这个道理

果果妈071022 言传身教啊

雅匀妈妈201108 说到底又回到了刚开始那个我了 大道归一天人合一

悠妈201012 呵呵,梳理下大家提到的载体——

生活)再细化——家庭教育)再细化——亲子交流)再细化——亲子阅读、亲子游戏)再细化——陪孩子去体验生活中的各种真实与美。这就涉及到具体该怎么做了,也是一个庞大的话题。

好在我们今天的主要任务不在于此。假设今天的分享结束后,咱画的这个“地图”大家觉得还算清晰,能够了解到作为父母需要在哪方面、朝什么方向努力。这,也就达到我的初衷了。

同时,由于这张图仅仅是我自己的一点思考,想来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欢迎大家加我QQ补充交流,在此先谢过了。

朋友们,别忘了还有课后作业哟请参照图中【父母自身提高】部分的触手分支,列出你已经看过的书单,和准备学习的书单,我们明后天来讨论学习!

 

引用我非常喜欢的周国平一段话来做今天的束语

为孩子一生幸福奠定基础:一、舍得花时间和孩子游戏、闲谈、共度欢乐时光,让孩子享受到活生生的亲情二、尽力抵制应试教育体制的危害,保护孩子天性和智力的健康生长三、注意培育孩子的人生智慧和独立精神,不给孩子准备好一个现成的未来,而是使孩子将来既能自己去争取幸福,又能承受人生必有的苦难。

 

谢大家花费整整一个上午时间陪伴并听我唠叨今天对时间估计实在不充分,很多内容没有展开来,以后有机会再接着聊吧。另外还有另一张图,是以孩子为中心来画的,也留到下次再分享吧。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年50本育儿书阅读收获与弯路
决定孩子一生成就的,不是智商,也不是情商,而是......
华德福父母书单
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妈妈优秀,孩子才会更优秀
《父母爱情》除了人人羡慕的婚姻,还藏着3个育儿真经
#育儿教育 #家庭教育 #育儿知识 #育儿 #父母课堂 #育儿书单 #孩子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