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前言
 医乃仁术,治病救人,行善积德。投身于中医事业,冥冥之中也许正是天意,要让我继承祖上遗风。
 
  我祖籍青田,出身于有千年从医渊源的中医世家。先祖悬壶济世,名医辈出,其中尤以宋代国医陈言,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流芳百世。我幼承庭训,立志“不为良相,即为良医”,青年 时代拜于江浙名医毛达文先生门下,深得恩师医德医术之精髓。 先后在杭州市中医院和省肿瘤医院从事临床工作,转瞬间已有 40余年。
 
  40多年的中医生涯,有过成功的喜悦,亦有过失败的迷惘,其间经历了太多的艰难险阻,所幸始终勤勉不懈,未敢虚度一日。古 人云:“用药如用兵”,几十年来,我就像带领着千军万马的将军,与 癌敌浴血奋战,日日拼搏于沙场,从四诊、辨证、诊断,到确定治则 治法、立方施药等事项,莫不一丝不苟。如今年过花甲,闯过重重 难关,诊病四十余万,对中医诊治肿瘤有了 一定的认识。回首往 昔,感触深切:我欣慰自己能够秉承祖上医学之遗风,发扬恩师岐 黄之精微,使众多的肿瘤病人绝处逢生;同时也感慨,做一名称职的中医肿瘤医师难啊!
 
  这种艰难,不单是因为中医治癌在西医主导下的尴尬处境,不 单是因为中医政策在当前得不到应有的全面落实,不单是因为有 人对中医治癌心存怀疑与鄙视之心,更重要的是,到我这里求治的 病人,大部分是经手术、化疗或其他方法治疗失败后复发、转移的 晚期病人,或一经发现已属晚期的重危病人。在这样的急危重症 病人之中,不乏“因癌致贫,因癌返贫”的弱势人群,不乏已被明确 告知存活无望、回天乏术的濒危人群,他们往往是抱着最后一线希 望而来。面对这些十分棘手的病案,面对病人们求生的眼神,面对 家属殷切的期盼,为救危亡于顷刻,我唯有灵活运用祖传秘方,坚 持不懈探索、创制简便验廉的中医治法,亲尝有毒中草药,亲验药 物性能与毒副反应,做到心中有数,方能大胆用药。今日之临床所 得,实是我毕生心血所系!
 
  我一生忙于临床,所见病人多已生命垂危、奄奄一息,病情变化甚为迅速。为求有效治法,以解患者疾苦,我谨遵《内经》之医理 医法,借鉴医家成功经验,吸收大量民间治法;在此基础上,明辨药 之升降浮沉、寒热温凉,灵活运用正治反治、内治外治、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等多种手段,融汇变通,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我深 感:做一名称职的中医肿瘤医生,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 富的临床经验,不单精于肿瘤专科,更应具备全科医生的素养,才 能对癌症及其引起的并发症、后遗症明确诊断、鉴别治疗;不单要精于医术,更应诚于医德,切实做到辨证要准、立法要稳、选方要 精、用药要廉的中医治癌要求。
 
  肿瘤乃顽恶痼疾,非一时一方就能克敌制胜,而需医者付出一 生努力。我40余年艰苦磨炼,秉家学,承师传,先攻内科,再专研 肿瘤,无一日不兢兢业业,才摸索出诊治肿瘤的独到经验,取得良 好疗效。面对昔日生命垂危而今日康复如常人的肿瘤患者,我倍 受鼓舞,激励我直至今日依然未曾停歇,在中医诊治肿瘤的道路上 充满豪情,不断向前。人生乐事,莫过于此!今我不揣鄙陋,将几 十年来成功与失败之经验体会,挑灯苦作三年有余,汇集写成几点 感言与百例医案,不欲私藏,也仿效祖德,公诸于世。
 
  一、中医能够治愈癌症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类 平均寿命的延长,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污染加剧,恶性肿瘤的发 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已经超过其他疾病而成为人类死亡的第 一杀手。正因为如此,恶性肿瘤的防治成为世界医学界最为关注 的难题。
 
  攻克癌症、征服癌症是人类最迫切的愿望,人们为此投人了巨 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毋庸置疑,经过长期努力,随着科技的发 展,癌症的治疗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近几十年来手术切除和 放射治疗效果驻足不前,迄今为止的所有抗癌化学药物,几乎全部 有细胞毒作用,更何况占癌症大部分的实体癌,化疗效果多不理 想。美国某知名大学的权威人士曾在1998年沉痛地宣称:对死 亡的研究表明,在癌症的治疗上世界各国取得的进展极小。而且 我们不得不承认,因癌症的发病不是单一病因、单一机理、单一层 次所致,其发病原因极其复杂。以改进治疗方法为核心的35年的 努力都没有成功。治疗方法上的进展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每 年死于治疗不当的癌症患者占到51%,而并非死于癌症本身。
 
  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它凝聚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 来同疾病作斗争的宝贵经验。中医治癌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 治病的理论基础和所用的药物与西药有着根本的不同。中医理 论,对肿瘤病、疑难病以及其他方面的病症的认识是科学合理的, 中医的正邪学说、整体学说、辨证论治等理论高度概括了各种疾病 的发病机理,对病症的治疗,特别是对肿瘤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 义。许多中药本身对肿瘤细胞能够起到抑制、杀灭的作用,又能起 到固本培元、调节机体阴阳平衡、调动全身免疫功能的作用,从而 阻断或抑制肿瘤细胞的产生,帮助正常细胞强力生长,不向癌细胞转化,达到使患者康复的目的。
 
  许多文献报道了中医药治愈癌症的病例,许多单味药和复方 经实验证明有抗癌活性,中医药对于消除其他疗法的后遗症、并发 症,对巩固和提高疗效,减少复发、转移有很好的效果,对恢复体 质、劳动力也是甚为有效的。中医药为抗癌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 丰富的药物资源。一些中药成分的抗癌特点、治疗效果为现代医 学所称奇,如:以砒霜(As2〇3,三氧化二砷),研究成功的亚砷酸注射液,用来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 - M3型,简称 APC),有效率达90%,其中CR>70%,此成果震惊了整个国际血 液病医学界。如天花粉蛋白仅仅选择性地作用于滋养细胞。青黛 及其有效成分靛玉红在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癌细胞减少的同 时,却又不增加新的染色体畸变,这在现代细胞毒类化疗药物里简 直是不可思议的……中草药不仅是研制抗癌药的丰富资源,其有 效成分又为合成新药提供了新的基本构型。这些充分显示出中医药在抗癌研究中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潜力。
 
  当前,尽管中医政策还得不到应有的全面落实,尽管在现代医 学的冲击下,中医的生存空间遭到全面挤压,但是世界各地正在兴 起中医热,中国大多数的肿瘤病人在追求、接受中医治疗,为什么? 因为中医有疗效。我几十年来的治癌实践证明:中医药不仅能大 大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而且也能治愈癌症。一般情况下,早中 期局限性的肿瘤,首选手术,以消除或控制局部原发病灶,是“急则 治其标”的办法,同时需中医补虚扶正,清除残留癌毒,得到治本的 效果;在同样条件下,中医治疗成为年龄大、体质虚弱、晚期或已转 移的癌患者首选。
 
  为说明中医治癌确切的疗效,现举以下病例。
 
  例 一
 
  谢X X ,男性,72岁,农民,浙江萧山临浦人,五保户。2003年 5月9日病理报告(病理号:03-806): 1.胃大弯黏膜慢性炎;2.(体前壁)黏膜慢性炎伴炎性坏死组织(窦小弯、胃角、体小弯、 体前壁)低分化腺癌,部分印戒细胞癌。症见:上腹痞满疼痛,纳 食难下,勉强食人亦复呕出,触诊剑突下约8厘米X8厘米肿块, 质硬,固定。形瘦肉脱,神情萎靡,面色苍黄,皮肤干燥,头晕乏力, 大便色黑,舌淤苔黄腻,脉细涩。医生建议外科手术治疗,否则存 活期不会超过3个月。亲友闻讯前来商量:患者家徒四壁,无力 支付手术、化疗费用。应有关领导相请前往施治,采用中医治疗 18个月,病人服用1000多元中草药后,癌块消失,现在纳食通畅, 体健如常人,已良好生存3年有余。
 
  例 二
 
  徐X X,男性,50岁,家住萧山城厢镇西河160号。2000年5 月8日因肝病入住萧山医院,AFP持续升高。6月9日在萧山做 DSA检查,定为原发性肝癌,病灶有三枚,当天即化疗,甲胎蛋白 有所下降。7月14日再次化疗,甲胎蛋白定量不降反而升高,谷 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持续上升,黄疸指数成倍增加,白蛋白、球蛋 白比例倒置,肝功能严重不佳,出现腹水。在化疗失败、接近死亡 之时,患者经人介绍求治于我。症见:皮肤、巩膜黄染,神疲乏力, 头痛,寐劣,胸胁脘腹胀闷不适,纳食呆滞,大便不爽,小便短黄,舌 红且边有淤斑,苔糙,脉弦涩。经中医中药治疗4个月,面色红润, 体力大增,肝功能基本正常,AFP降到正常范围以内,CT复查报 告显示肿块消失,多发性原发性肝癌得到临床治愈。此后,患者每 月均做血象检查,甲胎蛋白全在正常范围,肝功能也基本正常,恢复上班已6年有余。
 
  例三
 
  林XX,女性,45岁,家住三门县海游镇后洋陈村。住院号: 95620。门诊号:2026446。患者于1998年10月16日人住浙江省 肿瘤医院手术治疗,11月9日出院诊断:左乳单纯癌。治疗经过: 术前 8 天予 CMF 方案化疗(CT X 0. 6d, MT X 30mgd, 5FU0.75d),10月29日在全麻状况下行左乳癌根治术,术中清扫腋上 中下三组淋巴脂肪组织,术后第五天再予CMF方案化疗。术后病 理报告:左乳疤痕乳腺内见少量低分化腺癌组织(3/11)残留,见 线结异物巨细胞反应。病理分期:Ila期。次年6月3日,患者再 次人院。6月25日出院诊断:左乳癌术后放化疗后两肺转移。 2002年6月26日,患者来我处求诊。症见:身体极度消瘦虚弱, 神情痛楚,面色苍白,夜寐不佳,前胸隐痛,夜间为重,偶有咳嗽,纳 少呕恶,舌淡红苔腻,脉细数。服中药3月有余,诸症缓解,2002 年10月16日X线摄片(片号:125805)报告:两肺基本清晰,无 明确占位,心膈无殊。
 
  这种经手术等治疗效果不佳,后经中医辨证论治后病灶消失、 健康存活的病例还有很多:宁波镇海聪园路的葛X X,患卵巢癌 ID期,主治医师告知仅能存活3个月。2001年2月22日来我处求 治,经服中药两年,食蟾蜍千余只,癌块消失,已良好生存5年余。 杭州武林门机械厂退休干部周XX,肾癌术后左上胸膜多发转移, 伴左胸腔积液,2001年6月14日杭州武林医院孙院长邀我出诊, 经服中药9个月,癌瘤消失,今年再次人院体检复查,体征全部正 常,治愈至今已5年余。
 
  ……此类癌症治愈病例,不下数百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二 中医治癌心得
 
  第一,用整体观念看待肿瘤肿瘤患者局部的肿物,是由淤血积滞、痰饮、热毒等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聚结形成的。不同部位 所主脏腑不同,病机也各不相同,如颈部、咽喉肿瘤多由气郁痰凝 而致,乳腺、子宫、卵巢肿瘤多由肝郁血结而致;以脏腑而论,肝胆 肿瘤多与湿热郁火化毒有关,肠胃肿瘤多与水饮不化、湿热结毒或 寒湿蓄毒有关。总之,任何部位肿瘤的发生都和所主脏腑生理功 能的失常密切相关,但又均可归结为肝的疏泄功能、肾阳的温化功 能、脾胃的运化功能等的异常。因此肿瘤虽在局部,实是全身发生 了病变。肿瘤的病机特点是局部肿块坚实,五脏功能低下,即貌似 强盛,实则正气虚赢,机体营养物质亏乏。认清了局部和整体的关 系,对治疗十分有利,局部为标,整体为本,治病求本:肿瘤的治 疗,必须增强整个机体的攻癌力度与抗癌能力。
 
  第二,从中医角度认识肿瘤的病因在病理因素方面,历代 医家大多归纳为淤滞痰湿,即肿瘤是由气、血、痰、食等病理产物相 互交结而成的,《灵枢?百病始生篇》说汁沫与血相搏,则合并凝 聚不得散而积成矣。”《丹溪心法》曰凡人上、中、下有块者,多是 痰。”但按照一般的气滞、血淤、痰凝、食积等来治疗,收效甚少;驱 邪不成,就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上理解,或攻补兼施,或以补为 主,但仍不能得到满意的疗效。为什么同是四诊八纲,同是活血化 淤、行气消积、扶正祛邪,但对于癌症治疗却收效甚微呢?这必须 从肿瘤在病因的特殊性上来认识。
 
  我从临床中体会到:恶性肿瘤是具有特殊本质的疾患,和一 般的内科病症不完全一样。淤滞痰湿在肿瘤的发病中确实存在, 但不能概括癌肿发病的全过程。多年来,我通过辨证施治结合辨 病应用解毒消肿的蟾蜍、蜂房,解毒清热的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解 毒止痛的蜈蚣、全蝎,解毒化湿的土茯苓、金钱白花蛇,解毒祛痈的 雄黄、冰片等治疗癌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以上药物有些是有剧毒的,用于恶性肿瘤,道理就是以毒攻毒,部分病人服药后肿瘤组 织脱落,自身并不受伤,这证明肿瘤病人体内确实有毒。这种毒区 别于中医学上其他的毒,如火毒、热毒、温毒等,称为癌毒。故古今 医家及民间尝试有毒之品,逐邪攻毒,往往收效,而一般清热解毒之品犹如隔靴搔痒,无法祛除癌毒。
 
  癌毒究竟是什么?它不同于一般所说的致病因素,而是一种 特殊的毒邪,是促使所有恶性肿瘤发生的特异性病因。系由外感 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及劳倦等诱因长期作用于机体,使经脉阻滞, 气血不和,脏腑失调,浊邪积聚,进而变生的强烈致病物质,待其力 量大于抗癌力时就发生癌症。癌毒内生于脏腑组织,破坏其功能, 耗损正气以自养。病之初期伤气,继则耗及阴血,终则耗损阳气, 导致气血阴阳俱虚。晚期癌症患者常可见形销骨立、大肉尽脱、大 骨枯槁、面色晦暗、双目无神、齿燥发稀等恶液质体征。癌毒之性 苛酷,消亡正气,不仅面广,并且迅速,若治不及时,常在短期内使 机体衰竭、精气耗散、阴阳离决而死亡。
 
  第三,从肿痛的病机确立治癌原则肿瘤是癌毒高度集中之 处,由邪毒凝聚而成,是一座顽固的堡垒。堡垒不能攻破,就谈不 上治疗肿瘤,更谈不上清扫体内的癌毒。历来治病都在扶正和祛 邪的关系上产生分歧。对于肿瘤更是这样,常常一发现即到了晚 期,攻邪为主还是扶正为主确实不好回答。认为为了求稳,宁可误 补,不可误攻的有之;认为补正、攻邪两不耽误的有之;认为扶正即 是祛邪的有之。要搞清扶正与攻邪的关系,首先要明确肿瘤的 病机:
 
  既有癌毒,机体必定产生抵抗癌毒的力量,抗癌力虽是正气的 一部分,但它的大小和正气并不一定成比例。我们在临床上看到 同样身体虚弱,有的人患癌,有的人不患癌;也有的人身体强壮也 患了癌症,原因在于患癌的人体内癌毒蓄积到了致癌的程度,就是 说,在癌症的发生中,癌毒力量的强弱是决定因素。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就中肯地讲过疾病的发生有因弱致病 和因病致弱两种,治疗重点自当不同。他说因虚弱而病,自当补 弱而病可痊;本不弱而生病,因病久致身弱,自当去病,病去而元气 自复。”癌毒致癌的过程就是不断消耗抗癌力直至抗癌力逐渐消亡 的过程,在此期间,癌毒作为一种长久蓄积于人体中的邪气,也迅 速地销铄了人体的精血阴液,导致正气的衰竭直至死亡。由此可 知,癌症的病机是因病致弱,癌毒是发病的主因。治疗上,攻邪才 是针对致病之因的,才有扭转险恶局势的可能,而以补法为主是起 不到这个作用的。但肿瘤之所以发病,体内抗癌力低下是不可少 的条件,随着病情的发展,正气亦愈来愈弱,攻邪为主应怎样体 现呢?
 
  中医的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精髓,是治疗的关键。中医在 临床上取得很好的疗效,可以说完全是辨证论治的结果。对于不 词的病、不同的肿瘤,在不同的阶段必定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治 法上不外扶正培本、活血化淤、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以毒攻毒、化 痰祛湿,即针对肿瘤病人的不同病机、病理、体质等,综合所有症 状,施以相应的方药。因此,中医治癌须以辨证论治为指导,谨遵 《内经》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之原则,辅以其他治法,突出 攻邪,以消除癌毒为首要目的。
 
  多年来,我经过认真筛选,从有毒中药里找出了几十种对恶性 肿瘤有攻击力的药,如蟾蜍、斑蝥、金钱白花蛇、守宫、蜈蚣、蜂房、 全蝎、雄黄、冰片、黄药脂、天葵子、紫草根、附子等动、植、矿物类 药,此外又广泛吸收民间不同医家的治癌经验,把一些对癌症确有 疗效的中草药用于临床,如人参、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藤梨根、白 鹅血、三七、仙鹤草等,形成了以陈氏祖传秘方“二参一仙汤”为 主,攻补兼施、以攻为主、以毒攻毒的治癌效方。
 
  现举以下病例来说明攻邪在癌症患者生命危急时刻所起的作用。
 
  例一
 
  施XX,男性,54岁,杭州某饮食服务公司职工。初诊日期为 2004年2月23日。患者被发现患肝癌5个月,当时癌块约8厘米X8厘米大小,人住浙一医院,行TACE术治疗10次。2004年2 月彩色B超检查报告为腹腔内大范围液性暗区,腹水大量。经用 速尿、双克无效,腹胀痞满日见加剧,举家惊恐万分,束手无策,后 经亲戚介绍恳切相求于我,前往医院探视救治。症见:腹大坚满, 脘腹撑急,腹壁脉络怒张,下肢浮肿,夜半发热,大便秘结,小便赤 涩,饮水难下,舌红苔黄,脉沉实。
 
  此例患者肝癌、肝硬化腹水脘腹胀满,在腹水日益严重的情况 下,若不及时消退腹水,将会进一步引起呼吸喘促,二便不利,乃至 全身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等功能紊乱,物质代谢特别是水盐代谢 失常,危及生命,当务之急先予大承气汤合舟车丸化裁,外用自制 甘麝膏消除腹水治其标,而后施以二参一仙汤加减专攻肝癌、肝硬 化治其本。治标是为了存生机,治标为了治本;治病求本原则中的 “探求病性之本,治其证”,即是此意。患者腹水迅速消退,继续中 药治疗,天天上班不请假,现在面色红润,行走自如,体健如常人。
 
  例二
 
  陈XX,男性,43岁,湖州市华圣医药药材有限公司职员。住 院号:286138。病史:2002年6月2日,患者因“呕吐,返酸10余 天”人住湖州市第一医院,胃镜检查报告为球部与幽门管交界处大 溃疡伴幽门不全梗阻。病理报告为低分化腺癌。6月13日行胃 85%切除术。7月7日起接受化疗,用胸腺肽针剂、氟铁龙等,共 住院7个多月。2003年3月21日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B超复査 报告为下腹壁壁层腹膜上探及0. 8厘米X0. 9厘米低回声实质性 团块,下腹腔内扫查探及多个境界清、边缘规则、大小不等的低回 声团块,测其中较大一个约1. 5厘米XI. 5厘米,呈串珠样排列, 下腹腔内探及少量液性暗区。提示:1.下腹壁及下腹腔内多发性 小团块,考虑转移性癌;2.腹腔内少量液性暗区。诊断为胃癌术 后广泛转移。患者拒绝继续化疗。2003年4月5日,由前任省卫 生厅厅长、现任省中医学会会长张承烈介绍来诊。症状:面色黧 黑,形体消瘦,神情倦怠,全身乏力,脘肋疼痛,四肢筋肉抽掣拘挛, 纳差,便干,舌淡苔白,脉细。
 
  本例患者脏腑、经络、肌肉之间,癌瘤结聚,须以性峻力猛有毒 之品攻之消之。蟾蜍倍用,效宏力专,直指病所,搜剔病邪,通经活 络,使癌瘤毒邪从肠腑畅泄而出。邪去则正安,阴阳调和,诸症自 却。守方服用一年半。2004年8月13日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B 超复查:1.下腹壁内小结节(大小约0. 7厘米X0.9厘米),考虑 良性结节;2.腹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及包块,腹水阴性;
3.肝、脾、胰、双肾无肿块。患者服药不辍,疗效日益明显,体重逐 日增加,精神饱满,且于2005年3月回到原单位恢复工作,能自己 驾车来杭就诊。
 
  陈XX的治癌事例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此后经陈X X介绍 或慕名前来的湖州胃癌与其他肿瘤患者络绎不绝,经我中医辨证 施治,验方二参一仙汤加减,配以蟾蜍与鲜鹅血,急攻癌毒,在一年 不到的时间里,已有湖州市民何X X、湖州妇幼医院的吕X X(皆 为胃低分化腺癌,部分印戒细胞癌,伴有转移灶)得以癌块消失,起 死回生,体健如常人。其余患者病情也皆有好转,癌瘤得到控制或 缩小,正在进一步巩固治疗中。
 
  例三
 
  高XX,女,66岁,家住萧山区市心路。病史:2001年5月22 日患者因“便血、大便变细2个月”人住浙一医院手术治疗,病理诊 断为(回盲部)局限溃疡型中分化腺癌,予化疗6次。2002年9月 CT复查示:结肠癌术后左肝转移,浙一主治医师劝其手术切除左 肝,患者拒绝。2004年于省肿瘤医院(住院号140391)诊断为结肠 癌术后复发,肝肺多发转移,行介人化疗。因疗效甚微,2004年6 月20日来诊。症状:形体消瘦,浑身乏力,脘腹疼痛,中度腹水,
 
  大便溏烂,舌淡红苔薄,脉弦。
 
  此系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中医认为此证与湿热内蕴、 湿毒滞肠有关,由于病情发展,手术、化疗后耗损正气,体质日渐衰 弱,导致湿热淤毒泛溢,流注于肝肺则成多发转移病灶,治疗当以 清利湿热、解毒散结为主,由于药味集中,药力较猛,顿挫病气,直 攻湿毒,使此晚期肿瘤患者得以带瘤良好生存,改善症状。该病人 目前正在继续治疗中。
 
  以上几例病案说明:对这些病情严重、生命垂危的病人,采用 速攻毒邪的方法,符合邪祛则正安的治则,不仅不会发生意外,而 且在较短的时间内病情明显好转,证明把肿瘤的病机认识为因病 致弱,以祛邪为主,标本皆顾的治癌方法,是符合肿瘤发病特点的。
 
  三结语
 
  目前,治疗癌症以消除癌块为疗效评价标准,以这种标准来衡 量中医,结果就是中医基本不能治癌。而据临床观察,晚期肿瘤患 者即使应用放、化疗使肿块缩小也未能延长存活期,未能提高生存 质量,相反造成病人巨大的身心创伤与经济负担。因此,癌症治疗 也应该爱惜生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 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作为治疗目标与疗效标准。病人只有得到生 机才谈得上疗效!中医药从整体观念出发,重视扶正、祛邪相结 合,调整机体平衡,既要控制肿瘤生长,使瘤体缩小,减少肿瘤对人 体的伤害,又要使机体适应新的内在环境,产生一个自稳的平衡状 态。我所经治的肿瘤病人从消灭癌毒人手,控制其发展,然后集中 力量歼灭,使其不复发,就是疗效;有的病灶虽未消失,甚至癌块转 移已相当广泛的病例,经治其病情不再发展,症状得到改善,带瘤 长期良好生存,也说明中医治癌确有疗效。
 
  几十年来,我以验方二参一仙汤加减或伍人复方中应用,治疗 手术、放疗、化疗后复发、转移的癌症患者,或一经发现未接受西医 治疗的晚期癌患者,根据追踪观察,总有效率在80%以上,其中不 乏长期带瘤良好生存及肿瘤消退、临床治愈者。是方以蟾蜍、人参 为君药,配以其动植矿物类药,为我陈氏二十几代人之结晶。长 期服用二参一仙汤能调节肌体阴阳,使气血、脏腑、经络功能平衡 稳定,增强机体抗癌能力,抑制肿瘤生长,缩小肿块。是方攻补兼 施,气血并调,既能益气生血、生精补髓、活血通络,又能解毒消瘤、 化痰散结、祛淤生新,直接杀灭癌毒。历经800余年,救人无数,在 长期反复的临床实践中,巳经千锤百炼,极具针对性。二参一仙汤 的内涵要求中医者必须“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切不可墨守成规, 若拘于一方一药,则无异于守株待兔;临证时必须善于加减变通, 使其对不同部位的癌瘤,对原发性、继发性、转移性的不同肿瘤病 人,对不同的并发病症皆有效用。
 
  几十年的治癌心得,使我感触深切:攻克癌症不仅需要决心 和信心,更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与高超的医术;中医肿瘤学是一门 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学科,必须明确诊断,鉴别治疗,并正确运用 治病求本、标本缓急、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辨 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原则,并以此来指导临床,否则稍有疏 忽将会铸成大错。
 
  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受到冲击、中医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背 景面临挑战的今天,西医兴旺发达与世界接轨,中医却日益萎缩退 化,如此境况,不能不让人对中医倍感忧心;但身为一名中医肿瘤 医’生,绝不可妄自菲薄、自怨自艾,一定要以疗效为本,走中医自主 发展的道路!我已年.老,在中医诊治肿瘤的道路上仅仅是迈出了 一步,冀望后学能够继承先祖们历经五千年之宝贵经验与财富,继 往开来,青出于蓝。相信通过数代人的艰苦努力,中医治癌必将取 得更大进步,为世界瞩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裕民:癌症只是慢性病——抗癌新视点(2)
中医药治癌的新要点
中药治疗癌症[2]
吴氏中医详解---癌症是不治之症吗?
什么样的肝癌可治
癌症病人发热,与普通的发热有什么不一样?切记别等同对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