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王鹦鹉三个品种详述及亚种介绍「百科」

澳洲国王鹦鹉

学名:Alisterus scapularis

身长:依照不同亚种分别为38到42公分不等

栖息地:澳洲东部,从维多利亚省南部起,到昆士兰的北部。

亚种:目前有一种已知亚种为Smaller Australian King Parrot

外型:鸟体为红色,颈部带有一条细窄的蓝色羽毛;背部和翅膀覆羽为绿色;肩膀部份为浅绿色;尾巴和尾巴上端覆羽为青蓝色;尾羽中央为黑色,外侧黑绿色;上鸟喙红色,尖端黑色,下鸟喙黑色;虹膜黄色。母鸟头部和胸部皆为绿色,肩膀没有浅绿色的羽毛,鸟喙棕色。幼鸟体色和母鸟相似,年幼的母鸟胸腹仅有少量的红羽,鸟喙带有黄色,虹膜深色。

简介:澳洲国王鹦鹉是Alisterus属中体型最大的种类,属于澳洲宽尾鹦鹉。公鸟和母鸟的性别从羽色就可以轻易辨别出来。公鸟的头部为火红色,非常鲜艳亮丽;母鸟则为浅绿色,较为朴素。澳洲国王鹦鹉是澳洲当地最普遍的鸟种之一,因为他们外表美丽,加上生性相当温驯友善,因此也是澳洲最常被人饲养当作宠物的种类之一。澳洲国王鹦鹉并不算十分吵杂,个性十分安静内向,他们的语言能力并不佳,有些澳洲国王鹦鹉可以学上一两句简单的字汇,但绝大多数的以美丽羽色取胜的澳洲草原鹦鹉均不擅长模仿和说话;他们的个性相当温和,养在宽广的笼舍中,刚引入新环境的澳洲国王鹦鹉会比较胆小怕人,时常缩瑟于笼角,经过一段适应期后,他们就会比较容易信任饲主,也会成为相当强健好饲养的鸟种。他们的啃咬力道不强,但是饲主仍然需要定期提供新鲜的树枝给他们磨嘴玩乐。

栖息环境和习性:澳洲国王鹦鹉主要栖息于浓密的森林、雨林区、桉树林区、开阔的林区,约1650米高的地方;在繁殖期以外也曾发现他们前往农耕区、公园、果园和市郊等地活动。平时他们大多成对或是以小群体活动;在秋季,许多未成熟的幼鸟会聚集成一个约30只左右的族群一起行动。

食物:澳洲国王鹦鹉主要以水果、坚果、草类植物的种子、植被、花朵、植物嫩芽、昆虫以及其幼虫等为食;偶尔聚集庞大的数量也会造成农作物相当程度的损害。

繁殖:在野外他们的繁殖季为9月到1月,会将巢筑在枯死的树洞中;人工饲养的澳洲国王鹦鹉繁殖难度并不高,但是公母鸟最好从年幼时期就开始配对,让彼此熟悉,以免发生互相攻击的情况。可以提供30*30*120公分的厚木巢箱。他们一次会产下4到5枚卵,曾经有过高达7枚的纪录,但是并非每枚都有受精;孵化期为20天,幼鸟羽毛长成约需50天。

绿翅国王鹦鹉

学名:Alisterus chloropterus

身长:36公分

栖息地:新几内亚东北、胡安半岛、巴布亚等地

亚种:目前共有3种已知亚种,分别为:

1. Green-winged King Parrot(Alisterus c. chloropterus)

2. Salvadori's Green-winged King Parrot(Alisterus c. callopterus)

3. Moszkowski's Green-winged King Parrot(Alisterus c. moszkowskii)

外型:鸟体为红色,颈部和背部上方分布着程度不一的蓝色;背部和肩膀的羽毛为黑绿色;翅膀外侧覆羽中间带有一条浅黄绿色的条状,翅膀其余的部份为深绿色;背部下方、尾巴上方覆羽和尾部为蓝色;尾巴内侧覆羽鲜红色,并带有深蓝底色,上鸟喙橙底黑色,下鸟喙灰黑色;虹膜橙色。母鸟的头部、胸部、背部、翅膀、翅膀内侧覆羽均为绿色;胸部羽毛带有很宽的红棕色滚边;幼鸟的羽色和母鸟相似,公幼鸟的腹部和胸部下方仅有少许红羽,鸟喙黑棕色。

简介:绿翅国王鹦鹉也是Alisterus属中的成员之一,公母鸟也轻易的能够从外型分辨;公鸟的头胸腹部均为鲜艳的大红色,母鸟则为朴素的绿色。他们的外型和体型最大的澳洲国王鹦鹉相当神似,但是绿翅国王鹦鹉的公鸟翅膀部份明显带有黑色以及黄绿色,尾部和颈部为蓝色,比起翅膀皆为绿色的澳洲国王鹦鹉则鲜艳的多;此外绿翅国王鹦鹉的体型也比澳洲国王鹦鹉小上一号;绿翅国王鹦鹉在新几内亚以及巴布亚当地的数量并不多,因此在宠物市场和繁殖界比较少见。绿翅国王鹦鹉生性相当温驯友善,并不十分吵杂。对于温度,他们非常敏感,饲养环境至少必须维持在摄氏20到25度以上。绿翅国王鹦鹉的个性比较内向,对新食物的接受度不高,因此更换食物需要循序渐近。此外,他们的啃咬力道不强,但是饲主仍然需要定期提供新鲜的树枝给他们磨嘴玩乐;由于平时他们相当喜欢到笼底捡拾食物,因此比较容易感染寄生虫,需要定期驱虫。

栖息环境和习性:绿翅国王鹦鹉主要栖息于浓密的林区、雨林区等地;他们主要会在低矮的林地活动,偶尔也会前往高达2600米的地区;有时候他们会前往更高纬度的农耕区。他们通常都是成对或是组成至6只左右的小群体;大部分都是在较低纬度的森林地区中的浓密枝叶间。在觅食的时候相当安静,但是在飞行的时候偶尔会发出刺耳的叫声,在栖息的树木上也会以尖锐的叫声来彼此呼唤同伴。

食物:绿翅国王鹦鹉主要以种子、水果、浆果、坚果、植物嫩芽、昆虫以及其幼虫等为食。

繁殖:在野外他们的繁殖季约为8月开始;人工豢养的绿翅国王鹦鹉繁殖难度并不高,但是因为数量比较稀少因此成果和纪录都相当有限。人工饲养的绿翅国王鹦鹉约在每年3月开始繁殖,可以提供30*30*150公分的厚木巢箱。他们一次会产下2到3枚卵;孵化期为20天,幼鸟羽毛长成约需50天。如果照顾饲养得宜,一年可以繁殖2次。

安汶国王鹦鹉

学名:Alisterus amboinensis

身长:依照不同亚种分别为33到36公分不等

栖息地:印尼的安汶和瑟瑞岛

亚种:目前共有6种已知亚种,分别为:

1. Amboina King Parrot(Alisterus a. amboinensis)

2. Sula Island King Parrot(Alisterus a. sulaensis)

3. Peleng Island King Parrot(Alisterus a. versicolor)

4. Buru Island King Parrot(Alisterus a. buruensis)

5. Halmahera King Parrot(Alisterus a. hypophonius)

6. Salawati King Parrot(Alisterus a. dorsalis)

外型:鸟体为红色,翅膀的小覆羽、翅膀内侧覆羽、颈部、背部、尾部、尾巴上方覆羽均为蓝色,翅膀其他部分为绿色;尾巴内侧覆羽为黑色,每片羽毛均带有很宽的红边;上鸟喙橙底黑色,下鸟喙灰黑色;母鸟外型和公鸟一样。幼鸟背部绿色,上鸟喙黑棕色,下鸟喙带有红色。幼鸟需要12个月才能长成像成鸟般体色。

简介:安汶国王鹦鹉原产于印尼,他们是Alisterus属中体型最小的一种国王鹦鹉,也是国王鹦鹉中,唯一公母鸟外型颜色均相同的品种。他们在安汶和瑟瑞岛的栖息地由于农业兴起,许多林地都被开垦种植稻米香蕉椰子等农作物,因此他们的栖息地不断的大幅减少中,加上美丽的外表被当地人大量捕捉贩卖作为宠物,使的他们的数量逐年递减,处境相当危急。

安汶国王鹦鹉生性温驯友善,平时非常安静,仅有繁殖期会发出比较尖锐的叫声。刚引入新环境的鸟,会非常胆小怕人,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才能适应新环境;在这段期间他们极端容易染病,尤其是霉菌类的疾病,死亡率相当高,是最难饲养的国王鹦鹉,对于温度,他们非常敏感,饲养环境至少必须维持在摄氏25度以上。此外,因为他们在野外栖息的地区较为潮湿,因此环境的湿度必须特别注意,在过于炎热干燥的气候下必须提供适当的水来降低温度和增加湿度。

栖息环境和习性:安汶国王鹦鹉主要栖息于森林地区,主要活动范围为低第林区和小山脉地区;但偶尔也会前往1450米以上的地区活动。平时他们大多成对或是小群体活动,在飞行的时候会发出刺耳的叫声,因此相当显而易见。

食物:安汶国王鹦鹉主要以种子、水果、浆果、坚果、植物嫩芽等为食。

繁殖:在野外他们的繁殖季介于2月到4月之间;人工饲养的绿翅国王鹦鹉繁殖难度并不高,但是因为数量比较稀少因此成果和纪录都相当有限。人工饲养的安汶国王鹦鹉约在每年5月到6月开始繁殖,可以提供30*30*150公分的厚木巢箱。他们一次会产下2到3枚卵;孵化期为21天,幼鸟羽毛长成约需7周。在育雏期间,公鸟有时会对母公鸟发动攻击,因此必须适时的将公鸟移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腰鹦鹉
每日一鸟(193期)——国王鹦鹉
折衷鹦鹉的鹦鹉习性、体形特征、繁殖和饲养等资讯
风之羽:主红雀(北美红雀)+蓝八色鸫+澳洲国王鹦鹉+黑脸噪鹛+栗头蜂虎
动植物的灭绝惨祸
尼亚加拉鸟类王国随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