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阳古桥亟待保护
荒凉的青阳县陵阳镇三溪桥。

  古桥建筑在池州的发展历史上,功不可没。但由于战争破坏,加上岁月风蚀,古桥遗存数正逐年减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在青阳县境内遗存的古石桥就有147座。
  古桥作为古代工程的实体,既是宝贵的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历史资源。经历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风雨洗礼,公路扩建等种种原因,大部分古桥已被毁坏,记者希望有关部门能引起重视,加固修复,重现古桥风采。
  美丽石拱桥景象荒凉
  11月18日,记者驱车前往青阳县陵阳镇三溪桥。三溪桥又名“五洞孔”。桥为5孔石拱桥,跨径14米,全长100米、宽4.5米、高15米。由于年代久远,此桥已倒塌1孔,行人无法通行,是青阳县存留的最长石拱桥。   
  据《青阳县志》记载,三溪桥俗称五洞桥,位于青阳县南阳乡三溪村的三溪口,跨三溪河三支流汇合处。昔为祁门、石埭经沙济乡杨梅、梅山、山南至九华山古道上的重要桥梁,系五孔石拱桥,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由陈圣撰倡议,鲍本贤领头,陈、鲍两族合资修建。为区境内现存最长的古桥。1978 年西侧一孔倒塌,现已不能行人。
  三溪桥由大块的条石为材料砌成,环形的桥身倒映在清澈的水中,非常美丽。整座桥除两个桥孔倒塌外,其余三个毅然耸立,其余桥的外形看上去比较完整,就是桥上长满杂草,有些荒凉。
  一座桥一个美丽传说
  一座桥,演绎着一段历史,传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反映着一个古镇的兴衰。
  世荣桥坐落在青阳县杜村乡龙华村,位于县城西南17公里处。据《青阳县志》记载,世荣桥系宗文罗荣山和罗世显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年所建,民国三十三年重修。从桥中孔条石上刻写“世荣桥嘉庆十四年十二月吉日告竣”和“范村罗世显公堂、宗文罗铭字荣山合造”等字样,也可考证建造时间和“世荣桥”取名的来历。
  世荣桥架八都河之上,东西走向,桥长35米、宽1.65米,为条石结构5孔平桥,桥面由4块长条石跨孔搭建,宽而平整。世荣桥的4个桥墩是由规则的长形或方形条石垒砌而成,也许是为了汛期便于排涝,它的造型设计非常独特,形如船舰,墩首两侧弧形收拢。远望,犹如四艘待发船舰,静静地停泊在八都河清澈的水面上。
  世荣桥还被当地人视为“感恩桥”。相传杜村龙华本没有桥,两岸人往来非常不便,山里人出行都是趁八都河水浅时淌水而过。有一年,山里来了两个穷困潦倒的陌生人,落住在村后山间看护庄稼的茅棚里,好心的村民时常接济他们。后来得知,他们原为强盗,只因落泊才躲进山中。但山里人纯朴善良,不计前嫌,继续收留并帮助他们。“人之初,性本善”,两强盗羞愧万分,从此改邪归正,行善做人,发迹后,为报答山民,两人合力在八都河上修建了这座桥,取名“世荣桥”,祝福善良的人们世代荣华。桥建好后还在桥西建造了“静波亭”供人休息。两百年来,承载着风风雨雨,世荣桥依然与静波亭不弃不离,相依相偎,稳健地横卧在八都河上,如今,亭桥联袂,它们已成为当地一道绝妙的风景。
  古桥众多亟须加强保护
  河是自然,桥是文化。古桥是徽文化的一个折射。
  我市古桥众多,出门见桥,舟泊桥边。桥态各异,或挺拔秀丽,或雄伟屹立,或长虹卧波,或桥桥相连,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都很丰富。许多古桥经历了千年风雨,很多地方已经破损。如果不加有效的保护,这些美丽的千年古桥很可能就会毁坏在我们这代人手里。
  古桥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地理、建筑、风俗等信息,它既是宝贵的历史素材,同时又是可挖掘的旅游资源。希望有关部门能引起高度重视,抢救保护这些不可再生的历史遗存,从而使得大家能更深刻地感受古桥文化独特之美,打造历史文化名城,促进山水文化名市建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溧阳古桥,你知多少
福州古桥⑻【长乐区9座】
细说平江路上的17座古桥 ...
嘉善这62座古桥“价值不菲” 你熟悉的有哪几座?
常熟古桥(33)——盛稼桥
福州古桥之白马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