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明执着于朝贡和海禁的时候,葡萄牙人来了

“明朝故事”公众号,创立2个月以来,受到了很多明史爱好者朋友们的喜爱,目前订阅用户已经超过了500人(当然有五分之一是被生拉硬拽、强迫订阅的亲朋好友),受到讲课邀请一次(本科毕业十周年,登上了大学讲台,不管听众同学们骂不骂,自己好激动呢),受到媒体约稿两次(终于有机会在《国际石油经济》以外的期刊写稿了,写自己感兴趣的,而不是擅长的)。希望通过公众号结识更多的历史爱好者朋友,一起为工作之外的时间添点色。

近期的文章,是在讲课讲稿基础上整理的,主题是“万历十五年前后的东亚与世界”,尝试着在一个77年乃至191年的时间范围内,讨论东亚和世界其他地区主要国家间财政货币政策贸易关系战争外交等三个主要问题,希望大家喜欢。

当大明帝国勉力维持朝贡体系和海禁政策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于“五海三洲之地”,限制了东西方传统贸易交通。处于亚欧大陆最西端的葡萄牙和西班牙恰好在这时拥有了“另辟蹊径”的能力和自信,他们放弃地中海,从大西洋出发,试图“平分”全世界。

生丝、丝绸、棉布、瓷器、茶叶和书籍!中世纪时期,经济水平落后的欧洲人对精致的中国商品有着一种极为疯狂的热情,从事与中国之间的商品贸易甚至比直接挖到黄金的利润率还高!在十五世纪以前,欧洲与东亚之间的贸易路线经由地中海和中东地区,这条贸易路线先后被阿拉伯人和意大利人控制,千百年来攫取了巨额利润。

1453年5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攻占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进而控制了地中海东部的广大地区。土耳其人的战斗属性远高于商业技巧,更热衷于征服占领而不是贸易获利。随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彻底控制了东欧、西亚、北非的大片领土,西欧诸国通往东方的传统贸易交通线不断萎缩,寻找新贸易路线的需求变得愈发强烈。恰恰在这时,处于欧洲最西部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拥有了“另辟蹊径”的能力和自信。

在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统治伊比利亚半岛(今葡萄牙和西班牙地区)的五百年时间里,阿拉伯航海和造船技术广泛传播。十五世纪初,重获独立的葡萄牙人把阿拉伯造船技术和欧洲造船技术相结合,造出了一种“超级大帆船”——葡萄牙大帆船(Caraval)。这种帆船同时拥有阿拉伯大三角帆机和欧洲横帆机,还配备了数量更多、质量更佳的火炮,不仅航速更快、操控性更好,而且作战能力更强。

不仅如此,西欧海外探索活动得到了国家力量的有力支持。当大明王朝早已完善了中央集权的政治经济制度后,同时期的欧洲仍处于封建阶段,王室的力量十分有限,封建领主则拥有更大的经济权利和政治自主性。为了摆脱对属下领主们的依赖,王室千方百计地想要扩大财政收入,自然而然地将目光盯上了方兴未艾的海外贸易,这个没有领主染指的新财源。因此,王室以特许经营的名义向民间海外探险和贸易发放执照,收取特许经营费,还时不时地投资或直接赞助商队,派遣军队提供保护和支持,使西欧的海外探险从一开始就获得了有力的国家支持,走上了一条与东亚国家完全不同的海洋发展之路。

就这样,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在宗教的名义下,在财富的感召下,在自我催眠中,打着God, Gold, Glory的3G招牌,从大西洋出发,试图“平分”全世界。

1418年开始,葡萄牙陆续探索了南大西洋沿岸的非洲地区,建立了诸多贸易点和军事基地;

1488年,葡萄牙人迪亚斯(Bartolomeu Dias)成功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欧洲人第一次获得了从海路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

1492年10月,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代表西班牙,向西航行穿过大西洋,抵达中北美洲

1494年5月,在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协调下,葡萄牙和西班牙签订《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以非洲西海岸佛得角群岛西侧的经线为界,将基督教范围以外的新世界一分为二,葡萄牙获得东部世界的贸易和殖民权利,西班牙则获得西部世界的相应权利。此后,经过不断协商和调整,两国将全世界的海洋和殖民地完全平分。


1498年4月,葡萄牙人达伽马(Vasco da Gama)绕过非洲好望角,随后利用当地矛盾,借助部分当地人支持,占领了波斯湾地区的马斯喀特(今阿曼首都)和霍尔木兹(今伊朗),并在在印度建立了第一个欧洲殖民据点,果阿(Goa)。

1511年,葡萄牙人阿尔布克尔克(Afonso de Albuquerque)故技重施,借助当地华人的支持,占领了满剌加(今马来西亚马六甲海峡地区)——中国人、印度人、马来人和日本人共同建立的区域交易中心——和“香料群岛”(Moluccas Islands),大举侵入了东亚原有的贸易网络。

占领满剌加之后,1514年(明正德九年)6月,葡萄牙人欧维士(Jorge álvares)跟随中国船只来到广东珠江口的伶仃岛,想把香港屯门作为据点,打开中国贸易的大门,并未成功。1516年,哥伦布妻子的堂弟,佩雷斯特雷洛(Rafael Perestrello)第一次登上中国大陆,在广州进行贸易。1517年,葡萄牙国王曼努尔一世正式派遣外交使节访问大明帝国,希望正式确立外交和贸易关系

然而,西方和中国的第一次交流并不愉快。尽管从唐朝开始,就有大批外国商人来华贸易,但是多为南亚的印度人、西亚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等“胡贾”和非洲的黑人,这些身材高大、红头发或黄头发的西欧人还是第一次出现。按照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称呼,明代中国人管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叫“佛朗机”——波斯语对中世纪前期占据西欧的日耳曼部族法兰克人(Franks)的称呼转译——至始至终都没有搞对他们的真正来源

出于保守的惯性,明朝政府在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绘制的《大明混一图》中没有找到葡萄牙的位置,因此觉得葡萄牙不属于中国的周边藩属国家。出于对未知的恐惧,广东沿海流传着佛朗机人吃小孩的传说,而亦商亦匪的葡萄牙船员抢劫村镇,劫掠妇女的行径让地方政府极为恼火。更关键的是,1520年,被葡萄牙人驱逐的满剌加国王遣使求援,希望大明能够派兵帮助他复国。

因此,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对外思路和怀着对葡萄牙人真实动机的质疑,明朝政府拒绝了葡萄牙人的外交请求,没有把葡萄牙纳入到朝贡贸易体系之中,不允许葡萄牙商队来华进行贸易,并进一步将安南、满剌加等地与佛朗机人有关系的贸易全都禁止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必修2第5课《开辟新航路》知识体系
面对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东西方为何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 | 循迹晓讲
海禁再严也阻止不了“走广”
列强崛起之葡萄牙:在星辰和大海之间征服欧洲的味蕾
简说 | 航海史和西欧的扩张
西欧三百年(三)西葡帝国的恶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