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皇帝称呼大全:别再相信古装神剧的误导了!

作者:何志浩

 

小编最近听到江湖传言,说本溪男子陆某酒醉后走错家门,因误把屋里女主人当成妻子,摆出了皇上的架势,自称为朕,叫嚣要诛别人九族。结果装逼不成,反而被女主人一顿胖揍。


 

我相信这位老哥一定是cosplay了一些自己看过了电视剧,而咱们天朝古装剧在历史细节方面,基本上只能是呵呵。这位老哥的装逼水平,可以说是图样图森破,有时还有些有些naive


 

简而言之:太low了,一点也不专业。

 

那么,究竟怎么样假装皇帝才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呢?

 

这里面的学问可多了去,单单一个称呼,就已经非常复杂。



汉语里面的称呼可是博大精深。对皇帝的称呼更是多种多样,就拿各种“号”来说,有徽号、庙号、谥号、陵号、年号五种。


这其中,徽号和年号,是皇帝生前的尊称。一般而言,徽号随年号而变化,例如唐玄宗开元年间,尊号是“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到了天宝年间,尊号是“圣赐灵府天宝皇帝”。


到了明朝,尊号已经被玩烂掉了,所以皇帝不再给自己上尊号,民间要称呼皇帝,就以年号称之。于是,年号和尊号就此混为一谈。


年号大家想必都熟悉,是纪年用的。


所谓陵号,就是皇帝的陵墓的称号。比如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叫明孝陵;明神宗的陵墓,叫明定陵。很显然,既然是陵墓的称号,那必然是得等皇帝死了再由大臣们议论出一个。


上图:明孝陵



皇上还没死,你要是上个奏折说:咱先把陵号定一下吧。那估计就算不死也是发配到老少边穷地区,永不录用。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谥号和庙号也是死后才能议定。记得某部评价颇高的电视剧中,出现了“当今皇太后孝庄”;还有部雷剧,李世民坐那儿好好地,太监端着个圣旨念“庙号太宗”。真不知道那些编剧脑袋长在了哪里,穿越回古代最多活两集。


 

谥号不仅皇帝有,武将、文臣、诸侯、名士都有。谥号是一个人死后,大家根据他生前的言行,给他上的尊号。比如岳飞谥号“武穆”,追封为王之后改谥号为“鄂忠武王”;范仲淹谥号“文正”,等等。


谥号有好有坏,好的叫善谥,坏的叫恶谥。比如秦桧的谥号,叫“谬丑”。


 

皇帝的谥号会很长,但是会简单的用一两个字概括,称为谋朝某帝,比如汉武帝,唐文帝,明高帝,清纯帝。唐朝以前,一般都称呼皇帝的谥号,唐朝以后一般都称呼皇帝的庙号,清代一般称年号。

 

所以我说唐文帝,明高帝,清纯帝,你肯定会纠结:这尼玛说的是谁啊,还清纯,装什么装。但是我要说,唐太宗,明太祖,乾隆帝,你肯定就会点头:哦,是这哥几个啊。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从唐宋开始,皇帝的恶谥几乎绝迹;尤其是宋代,更是严令禁止大臣给皇帝上恶谥号。所以,谥号没了意义,反而庙号负担了一字之贬褒的作用。


在这些称号之中,庙号出现最早。年号起源于汉武帝时期,徽号起源于唐朝,陵号起源于战国,谥号起源于西周,而庙号则是在商代就已经有了。

 

商代那时候还不叫皇帝,最高统治者叫天子、王,这些王会经常去太庙祭祀自己的先祖,对于有特别大功绩的祖先,就会给他上个庙号,称之为某某祖,某某宗。


上图:明孝陵刻字:此山大明太祖之墓

 

比如商朝开国的汤王叫商太祖,让商朝达到鼎盛的武定王称之为商高宗。在早期,庙号可不是随便给的,一定要有非凡功绩才行。

 

比如说在西汉,那么多皇帝,庙号被承认的只有四个:刘邦有开国之功,庙号高祖;汉文帝开创文景之治,庙号太宗;汉武帝征讨四方,开创制度,庙号世宗;汉宣帝时期,汉朝达到鼎盛,庙号中宗。

 

但是后来,庙号也变得不值钱了,只要是个皇帝都有,所以后世才习惯用庙号称呼皇帝。


一般而言,只有开国、开创功绩的才能称之为祖。比如汉代除了刘邦是汉高祖之外,东汉刘秀庙号世祖。朱元璋建国,称之为太祖,永乐皇帝开创远迈汉唐的盛世,谥号为成祖,而且还是后世的追谥号,刚刚死的那会上的谥号是“太宗”。


但是到了清代,祖这个字也不值钱了,努尔哈赤是“太祖”,顺治是“世祖”,康熙是“圣祖”,一个朝代三个祖,绝无仅有。


 

然而这些都是相对官方一点的称号。一般情况下写文章提到皇帝,一般就称之为“皇帝”“上”,如果是当今皇帝,那拍个马屁,称之为“圣人”“圣上”。

 

见到了皇帝,或者皇帝作为第二人称出现,在官方场合,尤其是给皇帝作报告的时候,要称之为陛下。但是在私下的口语,还有很多卖萌的称呼。

 

这个称呼每个朝代不同,比如说西汉的大臣、宦官管皇帝叫“县官”,东汉叫“国家”,晋以后叫“官家”,类似的还有“宅家”、“大家”;

 

唐朝开始,万岁成为皇帝的专用祝福语,所以“万岁爷”这个称呼慢慢取代了“官家”之类的称呼。


上面说了这么多,都是别人对皇帝的称谓,那么皇帝如何自称呢?在电视剧中,皇帝动不动自称为“朕”,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在秦始皇称皇帝之前,“朕”不是一个专有称呼,人人都可以用。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说先秦汉语的语法了。那会儿,汉语的语法比较原始,有点类似英语。

 

比如说第二人称,单数形式为汝,复数形式为尔。到了后世虽然没了这个区别,但是也只有“尔等”,没有“汝等”。

 

第一人称,单数形式为余,复数形式为我,吾不分单复数,而朕则是第一人称所有格,表示“我的”。


 

周代已经出现了大一统思想的雏形,诗经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了秦朝,秦始皇更是非常讲究这个。既然天下都是“我的”,那我自然应该自称为朕。


 

这个称呼也被后世因袭,流传下来。但是,后世很多皇帝很多时候并不喜欢自称为朕,比如说刘邦平常就自称为“吾”,还有的皇帝会自称为“我”,明朝皇帝更是喜欢自称为“俺”。

 

在很多时候,一些真性情的皇帝也会自称自己的名字,尤其是写书信的时候,以示对对方的尊重。比如朱元璋给自己的把兄弟田兴的书信就写到:“皇帝自是皇帝,元璋自是元璋。元璋不过偶然做皇帝,并非一做皇帝,便改头换面,不是元璋也。”

 

说到皇帝自称,就不得不说一下圣旨、诏书什么的了。在国产影视剧中,只要太监一读圣旨,那么必然要出错:“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首先,并不是所有朝代的圣旨都是这样的开头,也不是所有的圣旨都是这样的格式,也不是所有的圣旨都叫“诏曰”,这句话做大的讹误在于——断句根本不对!


上图:圣旨的开头

 

在很多传世圣旨文物中,“奉”字开头,随后“天承运”另起一行,“皇帝诏曰”又另起一行。这是为了表示对“天”和皇帝的尊重,而不是断句,这八个字的断句应该是: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奉天承运皇帝,是皇帝的一种自称,说明自己是奉天命,承五行之运行的正统,天下无二的君王。


而且,圣旨是一种很口语化得东西,并非一定要“之乎者也”。所以“奉天承运皇帝”有时候也加个“的”,称之为“奉天承运的皇帝”。“诏曰”,有时候也说“告诉于某某知道”。


比如说这篇明朝太祖的圣旨,通篇都是当时的大白话:

 

奉天承运的皇帝教说与西番地面里应有的土官每(“每”是明初口语,就是今天说的“们”)知道者:

 

俺将一切强歹的人都拿了,俺大位子里坐地有,为这般头,诸处里人都来我行拜见了。俺与了赏赐名分,教他依旧本地面里快活去了。似这般呵,已自十年了也。

 

止有西番罕东毕里一撒,他每这伙人,为甚么不将差发来?又不与俺马匹牛羊?今便差人将俺的言语开与西番每知道:若将合纳的差发认了,送将来时,便不征他;若不差人将差发来呵,俺着人马往那里行也者。

 

教西番每知道:俺听得说,你每释迦佛跟前,和尚每跟前好生多与布施么道?那的是十分好勾当。你每做了者那的,便是修那再生的福。


有俺如今掌管着眼前的祸福哩!你西番每怕也不怕?你若怕时节呵,将俺每礼拜着,将差发敬将来者,俺便教你每快活着,不着军马往你地面里来,你众西番每知道者。


大致意思就是说:你们当中有一伙儿人就是不给我大明政府交税,你丫的要是再偷税漏税,信不信我满朝文武分分钟弄死你?

小编在此感谢大家的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号、尊号、徽号、谥号、庙号
谥号、庙号、尊号、徽号哪些用在生前?哪些用在死后?传统不能丢
名、字、号、庙号、年号、尊号、徽号区别
文化常识|皇帝4号(谥号、庙号、尊号、年号),有何区别?
为什么唐朝以前皇帝称为帝,唐朝以后就称为宗?原来是这么回事
熟记纵横九百字 略知上下五千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