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窦建德为什么不直取长安,反而打易守难攻的虎牢关

武德四年,李世民领衔的唐军与前往洛阳挺进的窦建德军队在虎牢关进行决战,最终的结果大家都清楚得很,窦建德兵败被杀。

这次虎牢之战的原由还是救前往洛阳救王世冲。武德三年开始,李世民便领军东攻洛阳,战斗虽然艰苦,但也消耗了王世充的实力,并形成围攻的态势。被围困的王世充想到了河北的窦建德,向他发出了求救的信号。这窦建德是河北农民起义军领袖,王世充是河南割据势力,他们与唐是中原的三股势力。

武德四年天下形势图

救王世充是必定要救的。很明显,李世民一旦攻下洛阳,下一个目标便是打击窦建德。在实力较弱的情况下,独木难支。但假如王世充还能存活,那窦建德和王世充互相扶持,最后鹿死谁手就还难说得很。为了防止李唐势力壮大,也为了保全自己,窦建德没有犹豫,很快便出兵。

窦建德是一个蛮有贤德的人,深受河北人民爱戴。他早年是跟随高士达,因为才能突出逐渐受到重用,最后成为领袖。窦建德的军队战斗力也十分强,在往洛阳的路上顺风顺水,很快便推到了虎牢关。在虎牢关,窦建德有两种选择:一是将正兵,领军攻破虎牢关,将洛阳城下唐兵赶走;二是将奇兵,仿照孙膑绕过直取长安,来他个“围魏救赵”。

比较下这两个方案,明显“围魏救赵”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当时,唐朝为了统一天下,将兵马分为了两路,一路由李世民率领攻打中原,另一路由李孝恭、李靖率领经略江南,长安附近的兵马不多,还得防范北方突厥人,可说是十分空虚。窦建德如果引兵西击长安,李世民为了保全京师长安,毕竟那里是基业,家都没了谈什么统一。

“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

当时的局面很明显,虎牢是决战,是硬仗。窦建德的夫人和手下都看得明白,不断向他提出西进长安的想法。特别是谋士凌敬还提出了一石三鸟的计划,现在看来十分的有创造性。窦建德不是一个傻子,反而有大才,人人都能看到的东西,他不会不知道。但是,他始终没有改变主意,坚持东进洛阳。

窦建德为何如此固执呢?在虎牢关窦建德的军队是十分不利的:一方面虎牢关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强攻虎牢关即便侥幸的胜也是惨胜;另一方面,窦建德的军队以步兵为主,李世民的军队骑兵较多,而且居高临下,一旦冲杀下来很难阻挡。这些因素都是明摆着的,只能说明当时有更重要的东西吸引窦建德,他一定要去洛阳而不是长安。

洛阳到底有什么值得窦建德不惜损兵折将也要拿到。不是别的,正是皇宫。窦建德本身是农民出身,他手下的将领也基本上是农民以及隋朝中下级官吏,实话说大场面见得不多。洛阳城是隋炀帝花费多年建立的东都,里面的宫殿设置、经济繁荣程度都要高于当时的长安,窦建德对这个应该是比较垂涎的。

当然,如果仅是想这些东西,窦建德也做不到起义军首领。窦建德想享受是一方面,占据天下之中更是其梦寐以求的。请神容易送神难,窦建德一旦成功解洛阳之围,恐怕没那么容易走,直接赶走王世充自己坐镇洛阳的可能性很大。洛阳地处天下之中,是争夺天下的首选之地和优质的后方,志在统一的窦建德也肯定想这样。相比较而言,长安虽好,却经常会受到突厥的袭扰,不如洛阳自在,可以一心一意打天下。

还有很多其他的解释,比如电视剧上说的冠冕堂皇的仁义为先的借口,这些都是不重要。“围魏救赵”的故事距离这场战争将近千年,放着一千年前先人便设计好的有效战术窦建德不用,最后兵败被俘,身首异处,何其悲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虎牢关之战:唐朝统一中原决定性一战,李世民大战窦建德、王世充
【虎牢关之战】最终结果如何?带来了哪些影响?
战神李世民是如何练成的?
话隋唐77|隋末这位大佬兵败被俘,只因没听老婆的话
倘若他不死,李渊就没资格称帝,百姓给他修庙纪念,名字人人皆知
李世民在玄武门开了一场团结的大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