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汉“七国之乱”何以速死?




西汉文、景两帝时期,各诸侯王日益骄横,当时大臣晁错屡次建议削藩,诸侯王常常因为微小的罪过就遭到削地的处罚。

  景帝三年(公元前155年),御史大夫晁错又建议削吴,吴王濞于是联合齐、淄川、胶西、胶东、济南、济北、楚、赵八个诸侯国,共谋发兵击汉。但齐王悔约背盟,济北王则因被郎中令软禁而不能发兵,实际上只有七国发兵叛乱。汉廷发兵平定,只三月就取得胜利。七国之乱何以这么快就被平定?



吴国的野心



  西汉初年,刘邦在翦灭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分封了大量同姓诸侯王,除朝廷直辖一部分郡县外,将全国大部分郡县分封给刘姓子弟,建立起楚、齐、赵、代、梁、淮阳、淮南、吴、燕等九国,将统治天下的政权分给各同姓诸侯王,希望利用血缘凝聚力共保天下。这就是刘邦在汉初所确立的郡国并行的政治体制。

  然而,此举虽然排除了异姓诸侯王的割据,但也给同姓诸侯王割据大开了方便之门,同样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据统计,至景帝即位时,西汉全国54郡,同姓诸侯王分去39郡,加上异姓长沙王的分封,共达41郡,而汉廷中央直辖仅剩13郡。

  王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其中齐、楚、吴三国辖地几乎“分天下之半”。而汉廷中央辖郡范围,大概相当于战国后期的秦国,且其东、南、北三面,均为诸侯国封域,形成“诸侯比境,周匝三垂”之势。

  各诸侯王国虽属汉王朝的一部分,必须效忠于皇帝并接受朝廷的领导,但又享有许多特权——“自置吏”,自行任免两千石以下的官吏,从而拥有独立治理本国的行政权;“得赋敛”,可自行征收赋税,从而拥有独立支配本国经济的财权;“伤武备”,可自行管理本国的军队,有协助皇帝镇抚本国的军权“宫室百官同制京师”,诸侯王享有与皇帝大体相类似的各种政治待遇。此外,王位世袭,代代相传。

  这些特权与诸侯国的封域相结合,极易发展为独霸一方的割据势力,而汉初大力实施休养生息的国策,客观上也为诸侯王发展自己的势力提供了土壤。

  随着同姓诸侯王在血亲上与中央逐渐疏远,割据一方的诸侯王经济实力日渐雄厚,不甘心在屋檐下受命于人,自为天子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吴王刘濞(刘邦之侄)就是其中的代表。

  公元前195年,刘濞受封会稽、东阳、豫章三郡53城,相当于今江苏中、南部,浙江北、东部,安徽东、南部,包括太湖流域、长江三角洲在内的富庶地区。利用优越的自然资源,刘濞“即山铸钱,煮海为盐”,使吴国经济达到“富埒天子”的水平。

  此外,他依恃雄厚的财力对内实行轻徭薄赋,以收买民心,对外“诱天下豪杰”,以培植私人势力。

  刘濞的影响逐渐扩大,汉廷的警觉也与日俱增。



诛杀晁错



  针对同姓王势力的恶性膨胀,不少有识之士曾提出过解决问题的方案。文帝时,贾谊提出“众建诸侯”的主张。即在诸侯国总体所占地盘不变的前提下,让诸侯王的子孙都为王,从而增加王国的数量,以减少单个诸侯国所占的地盘。由于诸侯国越分越小,便不再构成对中央的威胁。但坚持“无为而治”的文帝并未普遍实行众建,仍主要实施延续安抚控藩的政策。

  与贾谊温和的“众建诸侯”的方针相比较,晁错的“削地”之策无疑是相对激进的削藩方案。晁错对诸侯王阴谋作乱进行分析认为,诸侯王叛乱与否与血缘关系的亲疏无关,而与诸侯国的实力有关,也就是“大抵强者先反”。公元前155年,晁错进言《削藩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也就是说,长痛不如短痛。此外,晁错还主张:不隐晦,不迂回,直接削诸侯国的封地,削弱诸侯国的实力。很显然,这种快速、直接、激进的操作手段,就像虎口夺食,很容易招致诸侯国的反抗。然而,汉景帝却认为削夺诸侯王的封地,既可一劳永逸地解决中央直属郡县不足的问题,又可消除诸侯国尾大不掉之患,有一箭双雕之效。毕竟,这些前封的诸侯王与汉景帝的血缘关系日渐疏远,动起手来也无切肤之痛。故无论是出于解决分封问题的现实考虑,还是为消除隐患的长远打算,景帝都需要“削藩”之策。

  汉景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56年)至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先后以种种理由削夺楚王刘戊的东海郡、赵王刘遂的常山郡、胶西王刘卯的六个县。景帝三年正月,当决议削吴王刘濞的豫章郡、会稽郡时,刘濞公然反叛。

  当时吴国仅有三郡,而会稽、豫章两郡是铸钱之地和煮盐之会,是刘濞赖以自保的根基。要是这两郡被削,就等于要割断吴国的经济命脉,从而彻底解除刘濞在经济上对朝廷所构成的威胁,要不了多久吴国就会成为“唯得衣食租税”的郡县。刘濞显然无法接受,遂与赵、楚等六国起而相应。

  “削藩”成了“七国之乱”的导火线,同时也给晁错招来杀身之祸。

  七国叛乱后,景帝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以较小的代价尽快平叛。七国是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名义发动叛乱的。据此,景帝认为,既然他们打着诛晁错的名义,索性就把晁错杀掉,“错已被诛,理应罢兵”。如果诸侯王果真因此而罢兵,就算削弱诸侯王的目的未能达到,至少可暂时平息叛乱。如七国仍不罢兵,那他们的野心便暴露无遗,朝廷平叛的正义性亦不言而喻。就这样,尚未做好战争准备的景帝先杀了晁错,以为缓兵之计。于是,这位削藩的始作俑者便成了战乱的牺牲品。当然,景帝诛晁错,在去掉了七国起兵的借口后,七国并未罢兵。



击败吴楚



  当时,反叛的七国其区域遍及今天的江苏、安徽、山东、河北,是汉王朝的半壁江山。如果七国军队合兵一处,形成率然之势,则汉难以制也。因而,汉廷根据既定战略——命太尉周亚夫率36将军击吴楚;遣曲周侯郦寄击赵,将军栾布击齐,大将军窦婴屯荥阳监视齐、赵。这样,就从战略上完成了对叛军力量的分割。分割敌人的同时,也牵制了诸齐和赵军,为汉主力军击吴楚创造了条件。具体到战术,七国叛乱事起,周亚夫出兵前向汉景帝建言:“楚兵勇悍,正面交锋恐难取胜,希望弃梁国之地,然后断绝吴楚粮道,就可以平定他们了。”此计是以暂时放弃某些空间来换取时间,达到牵制叛军、挫其锐气的目的。后来战事发展完全证实了周亚夫的判断。

  其实,在未参与叛乱的诸侯王国中,除上述七国外,还有以梁为首的八个诸侯王国。此八国的诸侯王,皆为文帝和景帝的儿子及其后代,同景帝的血统关系及政治关系极为密切。他们坚决拥护朝廷、积极参战,是汉朝平叛的重要力量。

  其中,梁国乃汉廷之东部屏障,既是抗击七国的前沿,也是拱卫京洛的要地。梁孝王刘武是景帝的胞弟,绝对忠诚,始终以屏卫朝廷东方为己任,高筑城、深挖池、严壁垒。吴楚叛军犯,梁王刘武“饬车骑、习战射、积粟固守”,还登城参加战斗,终使吴楚不能越梁而西,从而有力保证了汉军在战略全局上的主动。

  事实上,吴楚七国反叛之初,吴将曾劝吴王西进,绕过梁国,直接控制敖仓和荥阳地区,不仅可占据“地利”,还能利用敖仓的积粟来供给大军。可惜,吴王并未听从。吴王不占荥阳,周亚夫却率军迅速出关,与窦婴会兵于荥阳。汉军固守荥阳,北可抗赵,南能御吴楚,东又可抵御诸齐进攻。若遭攻,则可以荥阳为中心,组织军队抵抗,为中央政府增派援兵赢得时间。若敌退,又可以荥阳为中心,组织军队进军。因而,荥阳成了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占领或固守此地,扼住吴楚军队西进关中的要道,先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掌握了战局的主动权。难怪周亚夫说:“吾据荥阳,荥阳以东无足忧者。”

  对于周亚夫这一弃地劳敌的战术,当时有贤士对周亚夫曰:“吴兵锐气正盛,和他交战很难取胜。楚兵浮躁,锐气不能保持长久。现在为将军提出一个计策,不如率军在东北的昌邑筑垒坚守,把梁国放弃给吴军,吴军一定会用全部精锐军队攻打梁。将军深挖沟高筑垒坚守,派轻装的军队断绝淮河泗水交汇处,阻塞吴军的粮道。吴梁之间因相持疲敝且粮草耗尽,然后用保持强盛锐气的军队制服那些疲敝已极的军队,打败吴国是必然的。”

  正当吴楚围困梁国之时,出于战略全局的考虑,周亚夫并未急于救梁,而是一面命梁国死守,牵制并消耗吴楚军队,一面听从贤士之议,率军疾趋昌邑 (今山东巨野西南),筑城固守,多备器械、粮食。周亚夫此举,一则可阻挡当时已攻占了梁地城阳(今山东淮县东南)的吴将周丘所部的西进;二则吴军当时锋芒正盛,仓促出战,必遭失败。果然,吴楚军队攻梁不下,转而想与汉军主力交战,周亚夫坚守不出,吴楚军队攻又攻不下,战又战不得,逐渐陷于被动。周亚夫看到时机成熟,遂派骑兵侧击淮泗渡口,截断了吴楚军队的粮道,直指吴国的老巢吴地,刘濞大惊,连忙率军后撤,周亚夫乃出精兵,遂大破之。



齐国的作用



  吴王刘濞在策划叛乱时,曾遣使四方,遍告各诸侯国,制定一个四路进军、二面包围关中的战略部署:南面衡山王,军队攻占长沙以北地区,然后西取巴蜀、汉中诸地;吴军主力直下徐州,由此进击中原;赵王由北面进击云中、代郡,与匈奴大军会师南下;胶西王、胶东王、淄川王和济南王稳住山东大局后,首先攻占河间、河内,准备进入中原;吴楚在徐州会师,并与各路大军组成联军攻破梁国,剿灭梁王,最终夺取函谷关,直下长安。

  然而,以刘濞为首的诸侯王反叛联盟极不稳固。参加通谋的诸侯王均为高祖子弟及其后代,他们与景帝的血统关系疏远,矛盾积累很深,在反对削藩这一点上,态度是一致。但他们之间也有矛盾,且吴王只是为了实现自己兼并天下的目的,其他诸侯并不甘心受制。因此,这一计划的绝大部分都成了泡影。

  其中,齐地诸国叛军是吴楚最重要的配合,约定齐、赵、胶东、胶西、济北、济南、淄川、城阳等八国攻取黄河以北各地,配合吴楚从东面威胁关中。不过,齐地的形势很糟糕。齐王刘将闾开始时允诺应叛,后被群臣谏阻,背约守城。济北王刘志本欲应叛,但被他的郎中令劫持软禁起来,起兵未成。

  这样,齐地原来约定起兵反汉的六国,最终只有胶西、胶东、淄川、济南四国起兵。四国虽皆起兵,但受齐国的牵制,无法西进,不得不改变与赵王“定河间、河内,或入临晋关”,与吴王会师洛阳的原计划,首先围攻齐国都城临淄。齐王与其将相一面坚守,一面派人向汉廷求救。此时,汉廷也做好了平乱部署,“天子乃遣将军栾布击齐”。

  其实,诸侯国在助汉平乱的过程中起到重大作用,齐地诸国亦不可忽略。如前所述,叛乱爆发后,齐国、济北国没有按约起兵,而是坚守城池。西汉初年,谋士田肯曾对刘邦说:“秦地险固,和关东诸侯相隔千里,二万秦兵足当诸侯兵百万兵。齐有山河之限,地方二千里,且与中原相隔千里,二十万齐兵可阻持戟百万之众。这等于是东西二秦。”由此可见,齐地居东方,秦地居西方,战略位置都很重要,与关中形成东西呼应、制衡诸侯之势。齐国的重要地理位置,吸引了胶西等诸国叛军的围攻。

  可齐国又是当时的强国。据《汉书》记载:齐国由受封之初的七郡,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吕后擅权时期虽被割出三郡,但齐国在西汉前期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仍然很强,不失为大国。同时,齐都城临淄城东临淄河,西依系水,南有牛、稷二山,北为丘陵,地势南高北低,淄河、系水应该说是位于临淄城的一道天然屏障。

  从地理位置上看,临淄城居于齐国疆域的中心位置,利于军事防御和保障都城的安全,又驻有数量可观且训练有素的常备军。因此,齐国在地理条件上算得上得天独厚,海、河、山构成其天然的防御屏障,决定了临淄城为四塞之邑,在军事上易守难攻。结果,胶西、胶东、淄川三国叛军围攻齐都临淄,三月不下。栾布率军进逼,三王便退兵回到封国,不战而降。

  在赵地,郦寄领兵进攻赵国,赵王刘遂坚守邯郸,郦寄久攻不下。栾布平定齐地诸国后,还军与郦寄会师,水淹邯郸城,邯郸城破,赵王刘遂自杀。

  历时三个月的“七国之乱”被平定,随之景帝以惩办参与叛乱的诸侯为由,对国内多数刘姓诸侯进行了严厉制裁,楚王刘戊兵败身死,吴王刘濞逃亡,参与叛乱的胶西王刘昂、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东王刘熊渠,以及齐王刘将闾相继自杀。 

(摘自《世界军事》 文/汉卿)



新刊推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武帝用推恩令削弱诸侯,为什么没人起来抵制呢?
西汉战争:汉景帝削藩引爆七国之乱,阴差阳错,大乱成就大治
西汉“七国之乱”,七大诸侯王因何参与叛乱,最终结局又是如何?
七王之乱你不知道的那点事
第三节 七国之乱被平定
【景帝】四、吴王的串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