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羊年话羊:盘点关于“羊”的历史典故

关于“羊”的历史典故

    “甲午”岁阑,“乙未”将至,羊年随着马年已从容走来。

羊和马都是人类的朋友,不过马年的吉利话儿张口就来:“万马奔腾”、“马到成功”、“龙马精神” 羊年就没这份幸运 您听过“羊到成功”的祝福吗?

不过在古人眼中,羊正经是吉祥的象征古文字中“吉祥”常常写作“吉羊”。在羊的身上,古人还寄托了不少美好的意蕴,如古代婚礼以羊为贽,取其“群而不党、跪乳有礼”之义羊的群体意识很强,却从不结党营私;而小羊喝母乳时取跪姿,古人认为这符合孝道。

羊又有美好之意,“羊大为美”嘛。这个“美”是指形象美还是味道美,不得而知,或许兼而有之吧?

不错,在古代,羊肉是屈指可数的美味。明、清以前,北方似乎不大养猪,牛又要留着犁田,因而餐桌上通常是羊肉当家。如北宋御厨中便“止用羊肉”。元代驿站接待“正使”的伙食标准是“日供米一升,面一斤,羊肉一斤,酒一升”。(《经世大典》)

 

不过那时一般百姓吃不起羊肉,馋了只能煮些“干羊脚子”下饭。肥美的羊肉属于财主的美食、官员的特供。元代富人一大早起床,“先吃些醒酒汤,或是些点心,然后打饼熬羊肉,或白煮着羊腰节胸子”。大宴宾客时则买“二十只好肥羊,休买母的、休要羯的”(《老乞大谚解》)。

 苏武牧羊

宋代苏东坡名动天下,读书人争着学他的文章,有口碑传诵:“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这里的“吃羊肉”,便是指做官。

 

苏武牧羊的典故
 
  汉朝建立以后,就不断受到北方匈奴的威胁。匈奴的侵扰惹恼了汉武帝。他曾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多次出兵讨伐匈奴。匈奴每次战败,就派使者求和。为了双方的友好,汉朝天子经常派使者。但匈奴常常借故扣留汉使。
 
  苏武被汉武帝作为使者派往匈奴。在草原上,匈奴单于宴请了汉朝使节。但因变故,苏武却被当成犯人审问。苏武为了维护尊严,拔出佩剑往脖子上抹去。
 
  苏武的剑伤痊愈后,匈奴单于千方百计劝其投降。苏武宁死不从。被关进地窖中的他没吃、没喝,寒冬腊月,他以雪解渴,撕下棉袄中的皮毛充饥。单于发令把他流放到北海放羊。从此,他与羊为伴,与羊对话;与寒冷为伴,与草原对话。
 
  这牧羊的生活持续了19年。苏武以顽强的毅力与命运抗争。公元85年,匈奴单于去世发生内乱,新单于派使者到汉朝求和。而汉武帝也已去世,汉昭帝派使者把苏武接回。
   苏武牧羊的故事,就像那首名曲一样,呜咽着悲凉的美丽。
 
叱石成羊
 
  出处为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指鹿为马,秦赵高之欺主;叱石成羊,黄初平之得仙。”传说黄初平14岁那年去山上放羊,遇到一位道士,道士把他领到金华山的石屋里传授一些神奇的本事,一晃就是40年,他的哥哥黄初起找到他,问他放的羊哪里去了,黄初平说在东山,兄长一看全是石头,黄初平叱石成羊,顿时就有几万只羊。

唐代宰相李德裕年轻时曾得一梦,梦见一面山坡上挤满上万只羊。有牧羊人前来拜见,说这些羊是您一辈子的食料!那时也只有当宰相的,才有这份口福!如今大不同,只要您吃得下,两扎啤酒,几十串羊肉串,小百姓照样能大快朵颐!

历代统治者大多骄奢淫逸,但其中也有个把俭朴克己的。有一次宋仁宗跟近侍说:昨天夜里饿得睡不着,特别想吃烧羊肉。近侍问:干吗不派人出宫去买?仁宗回答:我听说每次到宫外购物,外面便立为规矩。我怕夜间买羊肉,以后宫外夜夜杀羊预备,日久天长,不知要杀多少羊!我宁可忍半宿饿,也不能开这个先例。宋仁宗真无愧一个“仁”字!

有人因羊获誉,也有因羊贾祸的。春秋时,宋大夫华元杀羊饷士,因人多肉少,驾车的御者没能吃上。上了战场,御者发起“飚”来,说上回分羊肉是您说了算,如今登上战车,可就轮到我说了算了!说着驾车奔入敌阵,导致宋军大败。事关国运的大事,起因竟是一块羊肉!

若是换一种心态,这样的事或许就不会发生。东汉时,太常寺要在腊月分羊,可是一群羊有大有小、肥瘦不一,怎么分?最高长官提议把羊杀了分肉,博士甄宇表示反对太常寺掌管礼乐,是“高知”扎堆的地方,又动刀子又拿秤,成何体统?还有人建议抓阄,也被甄宇摇头否决。他走上前去,挑了一只最小最瘦的牵走,接下来的分配竟十分顺利。华元和御者如果有如此心胸,还会发生内讧兵败的糗事吗?

说来说去,始终没离开吃肉;其实古代养羊牧羊的典故也不少。

汉代有个叫卜式的,跟弟弟分家时,把田宅财物统统留给弟弟,自己只要了一百只羊,独自进山放牧。不出十年,羊群已超过千只。汉武帝听说了,委派卜式到上林苑给皇家放羊。一年以后,武帝见羊个个肥壮,不禁竖起大拇指。卜式汇报

牧羊心得,说碰上“恶者”要把它及时剔除,别让它害群,羊群自然安稳。养羊如此,管理百姓也应如此。武帝听了很吃惊,于是拜他为缑氏令,不久还封他为关内侯。

同是汉代,还有个苏武牧羊的故事。“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苏武持节牧羊、誓死不降的爱国精神,至今为人歌咏,值得我们在羊年重温。

此外,神话中也不乏牧羊故事。唐人小说《柳毅传》讲士人柳毅路遇一衣衫褴褛的牧羊女,出于怜悯,他帮牧羊女到洞庭送信。后来方知此女乃洞庭龙女。而柳毅也因助“龙”为乐,当上了“乘龙快婿”。

龙女所牧也并非普通羊,那叫“雨工”,是负责行雨的神兽如此说来,羊年无疑应是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在这一年结婚的小伙子,备不住还能娶到可爱的“小龙女”,也说不定。

冬去春来的时节,在《易经》中用“泰”卦表示。泰卦为“乾”下“坤”


上,表示阳气渐盛、阴气渐衰,整体意蕴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小往大来”、万事通泰。

由于泰卦中的“乾”是由三条阳爻组成,而“三阳”又与“三羊”同音,于是“三羊开泰”便成了新春吉语岁逢羊年,更是名副其实!

信不信由你,羊年定会比马年更好!

(本博客文章:http://yvdthh.blog.sohu.com/307939040.htm)

 

五羊衔谷的典故
 
  周夷王八年(公元前887年),广州海天茫茫,遍地荒芜,曾一度连年灾荒,田野荒芜,农业失收,民不聊生。一天,南海的天空上忽然仙乐缭绕,柔美悠扬。随后便又出现了五朵彩色祥云,上有五位仙人,身穿五色彩衣,分别骑着五色仙羊。每只羊都口衔着“一茎六出”的优良稻穗,降临楚庭(广州古称)。仙人把稻穗赠给了广州人,并祝愿此处五谷丰登,永无饥荒。祝罢,仙人骑彩云腾空飞逝。而五只仙羊因依恋人间,便化为石头留了下来,并一直保佑着广州风调雨顺。
 
  五羊衔谷这个故事最早见诸于晋代的《广州记》,但已失传,现在能看到的关于五羊衔谷的最早版本是宋人在《太平御览》中转述的。清代大儒屈大均在其著作《广东新语》中有详细的记叙。

 
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典故
 
“羊毛出在羊身上”,出自明·唐顺之《公移·牌》:“稍稍借贷度日,有收之年送还田主。谚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比喻表面人家给了自己好处,但实际上这好处已附加在自己付出的代价里
 

童话经典——《狼和小羊》的故事:

    我猜想,在一百个孩子中,要有九十九个孩子是听着《狼和小羊》的童话长大的。不论是中国外国,不论是城市乡村;不论是黑人白人,不论是古人今人;不论是男孩女孩,不论是好人坏人……《狼和小羊》的童话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周游了世界。尽管这个故事系出名门,但经过不同语言、不同国籍的流传,各种版本演绎得五花八门。

    这是《伊索寓言》中原汁原味的《狼和小羊》。

 
羚羊挂角的典故
 
  传说中羚羊晚上睡觉的时候,跟普通的牲口野兽不同,它会寻找一棵树,看准了位置就奋力一跳,用它的角挂在树杈上,这样可以保证整个身体是悬空的,别的野兽够不着它。关于羚羊挂角的出处,最早见于《埤雅·释兽》:羚羊夜眠以角悬树,足不着地,不留痕迹,以防敌患。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说:“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他还用“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来形容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空灵玄远的诗境。又:《景德传灯录》卷十六载义存禅师示众语谓:“我若东道西道,汝则寻言逐句;我若羚羊挂角,你向什么处扪摸?”再:《景德传灯录》卷十七载道膺禅师示众语谓:“如好猎狗,只解寻得有踪迹底。忽遇羚羊挂角,莫道迹,气亦不识。”后人们将其理解为禅宗用语,比喻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的“妙语”。引申开来,我们以“羚羊挂角”来比喻意境超脱,不着形迹。

 
 羊续悬鱼的典故
 
  出自《后汉书·羊续传》,汉羊续为南阳太守时,有府丞送鱼给他,他把鱼挂起来,府丞再送鱼时,他把所挂的鱼拿出来教育他,从而杜绝了馈赠。后遂用“羊续悬鱼、悬鱼、羊续悬枯、挂府丞鱼”等表示居官清谦、不受贿赂。
 
 

精彩回放——世界名著中一个美少女和山羊的故事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法国大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有一个经典的画面,使人过目不忘。

    河滩广场上,有个姑娘在跳舞。这姑娘是仙女还是天使?她可真像个超凡脱俗的精灵!诗人格兰古瓦心想:“真的,她是一个火精,一个山林仙女,一个女神,是曼纳路斯山的酒神祭女!”

    这个16岁的俊俏少女爱斯美腊达跳完舞后停下来,接着是一只漂亮的小山羊表演魔术。这小山羊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佳利”,浑身雪白,非常机灵。它头上的角和腿上的脚都是金黄色的。脖子上还戴着一条镀金的项链。

    美少女把手鼓递到山羊的面前,问现在是几月份。山羊举起前脚在鼓上敲一下。现今确实是一月份。观众鼓起掌来。少女问,今天几号。山羊用金色的小脚在鼓上敲六下。少女问现在几点,山羊敲七下。山羊还表演城防手铳队队长的样子,把那副贪婪而又假模假样的样子演得活灵活现。山羊还在少女的指挥下学教会法庭诉人布道的样子,把那一举一动、声调、姿态模仿得维妙维肖。

 

    《伊索寓言》——一口圈满羊群的神秘故事箱子

    《伊索寓言》相传是公元前6世纪一个被释放了的、后来又被摔死的奴隶所作。书里有关羊的故事数也数不清。像《落入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小山羊与吹箫的狼》、《吃饱了的狼和羊》、《牧羊人和羊》、《公牛与野山羊》、《狼、羊群和公羊》、《牧羊人与狗》、《山羊与牧羊人》、《站在屋顶的小山羊与狼》、《母山羊与葡萄树》、《乌鸦与羊》等等。看来,羊在寓言中演了主角。

    幼儿园的阿姨讲的那个《说谎的放羊娃》的故事,也许让人一辈子都忘不了。有个放羊娃赶着他的羊群到村外很远的地方去放牧。他总是爱撒谎,开玩笑,时常大声向村里人呼救,谎称有狼来袭击他的羊群。开始两三回,村里人都惊慌得立刻跑来帮他,反而被他嘲笑,只好没趣地走了回去。后来,有一天,狼真的来了,窜入羊群,大肆咬杀。牧羊娃对着村里人呼喊救命,村里人以为他又在像往常一样说谎,开玩笑,没有人再理他。结果,他的羊全被狼吃掉了。

 

关于羊年不宜生宝宝的典故与传说 在我们的民间存在着这样的观念:“十羊九不全”、“属羊命不好”等等。2014马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2015羊年也不远了。最近在易奇八字APP的易问平台上,许多网友向李泽顺老师提问:我怀了羊宝宝怎么办?我打算明年要个羊宝宝可以吗?我孩子快出生了,可出生时间是羊年怎么办?林林总总,关于羊宝宝命运好不好的问题,网络上已经有诸多的文章写到。今天,李泽顺老师也就“羊年是否适合生宝宝”这个话题来探讨一番http://rizhao.dzwww.com/hl/201410/t20141022_11229238.html
 
玩味文学——汉语成语中的羊 亡羊补牢。羊丢了,赶紧修补羊圈。比喻出了差错后要及时补救。《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郭沫若《悼闻一多》:“日本投降了,我们幸而免掉了亡国之痛。亡羊补牢,尚未为晚。”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67455.htm
羊年成语大全: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db1e20102vbjt.html
 
图片来源:网络整理羊年话羊:盘点关于羊的典故:http://crc.artron.net/20150127/n706984.html

羊年吉祥:十个与羊相关的历史典故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e77b480102vg72.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孝善·微国学】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羊年·羊趣·羊故事
乱弹:哥说的是文化,不是羊肉!
苏武、张胜、常惠出使西域
苏武牧羊的典故
每天认识一位古圣先贤149:苏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