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的太极,差的只是这個!

完整动作示范欣赏


2010年,我在北京因缘寻觅到王秀田先生。向他学习杨式太极拳有两年余,而后又偶遇李俊疆先生,对杨式太极拳又有了深入的掌握。


这一杨式支脉上溯可追至北京通州区张虎臣先生。张先生的杨式太极拳是和杨少侯和杨澄甫昆仲学的。因此,他既掌握着杨式家传小架的精妙,又继承了杨式外传大架的舒展特点。


因杨少侯不收弟子。所以,1924年,在北京致美楼(中山公园内),由杨健侯唯一弟子许禹生主持,张虎臣先生拜在杨澄甫先生门下。这是我学的杨式太极拳的由来。


杨式太极拳之所以能够在武术界历史上能声名赫赫,是与它的深厚内功和精湛技术并俱息息相关的。


正宗的杨式太极拳是拳功一体的。拳,即技法,用法。每个动作都有实际使用意义,如此才能无人之时似有人——手的往来不至于空翻,脚的拿放不至于无端。功,即内功,气功。每个动作里面都有神,意,气在内里的贯穿。拳是有形的,功是无形的。有无即为阴阳。而阴阳缺少任何一个都是练不出来的。这就是太极拳。


现应广大杨式太极拳爱好者的要求,我将杨式八十五进行了拳照,视频的拍摄,又结合了文字简要说明与单独的视频演示讲解。目前已经开始陆续在荔枝微课上传。望能给真正对杨式太极拳八十五式喜爱者继续提高技艺,感受内里不空,拥有更健康的身体带来超值的帮助。


左搂膝拗步


要领】:

1.接上式。顺着松腰落胯的同时,身体向左转动。带动右手向右顺缠滚转,左手顺势向左外划弧。注意外三合。

2.右手翻掌心向上,并在胸前向下划弧,左手经体外向胸前划一大弧。

3.随着身体以腰为轴的向右旋转,两手如捧球状等距与之转动。顺势屈膝提左腿,右肩右背充分向后打开,掌心斜向内。此为蓄劲如张弓。

4.左脚向体前轻轻落下,逐渐变为全脚掌着地,顺势松腰落胯,裆走下弧,向左带动身体旋转的同时,左手立掌下垂,从右向左搂膝,右手掌心向下经耳侧逐渐向提前伸。周身节节贯穿,将地力传到两手梢节,坐腕舒指,劲达梢节,目视正前方。动作完毕。


要点】:

1.松腰落胯,旋腰转脊。

2.欲右先左,欲放先收。

3.提放轻灵,缓如猫行。

4.左右对称,动如车轮。

5.此动作重在拉弓射箭的蓄势和松腰搂膝之后的挒劲练习。切记松肩坠肘,松腰落胯,含胸拔背的从始至终,如此才能始终保持气沉丹田,气贴脊背。蓄满如张弓,发放之时,借地之力,节节贯穿,掌心微吐,形于指端。更多动态观摩请点击下方视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班侯大架之搂膝拗步
杨式太极拳四段单练教学摘要
杨班侯一百零八式中平大架太极拳之“搂膝拗步”
108式传统杨式太极拳拳理探秘(1)
陈式太极拳基础22式【图文及视频】
24式太极拳练习方法-中国太极拳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