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亿元全球“网罗”科学家 复星医药详解批量孵化模式

 

  中证网讯 7月7日,在复星医药F10个股资料科技创新孵化平台成立仪式上,复星集团联席总裁、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和复星医药首席科学顾问许田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下一步复星医药将紧扣目前生命科学领域的未知课题,在全球领域寻找顶尖科学家,主动创建公司。

  “与VC模式被动地去科技公司敲门不同的是,我们是以更深更前沿的触角,去感受这个领域的创新脉动。”陈启宇表示,希望未来能培育出生命科学领域类似于苹果手机的颠覆性项目。复星医药将投资不超过等额人民币5亿用于孵化平台的设立,平台采用类基金管理公司模式运行。

  技术创新模式新探索

  “以前我们的技术孵化是针对单个项目的孵化,现在要把这项工作系统化、批量化。”陈启宇表示,此前复星医药也有各种形式的创新,比如携手全球知名院校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合作设立VC基金,参股科技创业公司。目前已在上海、以色列、硅谷、波士顿投资参与了多个VC基金,在中国乃至全球设立了VC和天使投资网络。同时,与专业领域全球领先企业合作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如与细胞免疫治疗领域全球领先企业Kite Pharma在上海成立合营公司,合作研发CAR-T细胞免疫治疗技术,联手全球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的领导者Intuitive Surgical合作研发、生产针对肺癌早期诊断及治疗的产品。此外,直接引进优秀科学家或技术团队内部孵化,如复星医药的大分子生物类似药平台复宏汉霖,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内单抗领域的领跑者。

  而现在建立的孵化平台,是复星医药在技术创新模式上的新探索。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需要投资公司本身具有很强的行业背景和洞察,结合现有的科技、战略、商业和医学制定明确的创业想法,直接创立公司并进行投资,然后吸引世界一流的专家和管理团队加入运行公司。这种强专业背景和行业经验辅导、有明确创业目标的“深度孵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地缓解生物医药创业风险大、周期长的问题,也利于公司尽早抢占技术高点。

  陈启宇表示,技术创新驱动和服务闭环驱动是复星医药的两大核心驱动力,最近三五年公司越来越重视技术创新驱动,研发技术的能级在不断提高。“未来如何占牢中国市场并拓展国际市场,光靠资本对接和营销推进是不行的,更多有赖于科技创新。”

  关注四大前沿领域

  此次在科技创新孵化平台中担任重要角色的是耶鲁大学遗传学系副主任、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许田教授。他将全权负责孵化平台的整体运营管理,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发现和培育创新项目。

  早在2016年初,许田教授作为复星医药首席科学顾问,就已开始跟复星医药团队一起工作,为复星医药在产品开发和战略投资领域提供前瞻性指导。经过一年多的合作,双方共同协商决定设立一个更加系统、长期、稳定、高效的全球性医药创新技术“深度孵化”平台,从而促成全球创新前沿技术在国内快速落地。此前,许田教授作为美国罗斯伯格儿童疾病研究所科学委员会主席,曾参与投资孵化多个创业公司。

  按照计划,孵化平台将重点关注精准医学、再生医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资孵化。许田教授表示,目前重点关注四大领域,一是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的交叉领域,二是干细胞、基因治疗领域,三是合成生物学,四是个体化的医学检测诊断项目。

  谈到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的相互渗透,他表示,目前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生物医学的图像识别,人工智能的介入将深刻改变产业结构;二是新药研发,之前研发一款新药平均需要花费16年和400亿美元,而通过人工智能预测,能大大缩短实验时间。

  他进一步表示,科技发展的规律在于,前30年是缓慢推进期,后60年则进入爆发期,极大地改变社会和经济面貌。而现在的一轮科技创新浪潮发轫于1972年分子克隆和1980年代的机器深度学习,按照时间来推算,现在我们恰好处在技术爆发的初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复星医药:骤跌于眼前 落子在长远
专访幂方资本白旸:用专业性建立投资壁垒,“自建公司”成趋势
望石智慧:基于靶点AI筛选小分子化合物最优解,创新药物研发的模式
李开复:创新工场是不折不扣的投资机构
进博会创新孵化专区(医疗领域)连续三年再度开启
在新三板融资3.6亿,李开复要带领创新工场做人工智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