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氏家风家训

杨震(?——124),字伯起,东汉弘农郡(今陕西省潼关县安乐镇水峪口杨坡村)人,幼通经史,博览群书;中年从教,有弟子三千,多成栋梁之材,人称“关西夫子”、“关西孔子”;五十岁入仕途,官至太尉。一生刚正不阿,勤勉清廉,调任东莱太守路经昌邑时,昌邑令王密为答谢杨震知遇推荐之恩,深夜以10斤黄金相送。杨震不受,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何谓无知!”“四知拒金”的故事从此千古流传,后人称其为“杨四知”、“四知太守”、“四知先生”。

杨震典故

“四知”美名留青史

杨震一生为官清廉,不谋私利。每每被人们说起的便是,他在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也就是他在任荆州刺史时举"茂才"提拔起来的官员,听说杨震途经本地,为了报答,特备黄金十斤,乘夜深人静,打算送给杨震。杨震不但不接受,还严厉批评了王密。

王密说:“三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更不会影响到老师的人品。”杨震说:怎么会没人知道。你顶天而来,天知道;踏地而来,地知道;携金而来,你知道;赠金与我,我知道。既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为不知。而从此“四知却金”的故事,就传为千古佳话。

杨震“暮夜拒金”的故事,流传至今,影响很大,后人因此称杨震为“四知先生”。后来杨震官至太尉,依然秉承清廉的作风。

“四世三公”守家训

翻阅杨震后裔的人生轨迹,他的子孙们深受做“清白吏”的家风影响,个个都博学而清廉。他的五个儿子都以“清白吏”而誉满天下,特别是杨震的三子杨秉自律极严,尤以“三不惑”即不饮酒、不贪财、不近色而闻名于世,人们赞其为“淳白”。据《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代代“能守家风,为世所贵”。杨氏宗亲点击加入全球杨氏群

杨秉之子杨赐,官至司徒、司空、太尉,同样具有杨震清正廉洁、慷慨激昂、无私无畏的气概。《后汉书·杨震列传》中载有杨赐的奏章。在文中他弹劾贪官,锋芒毕露。杨赐从政前,“退居隐约,教授门徒,不答州郡礼命”,从政后“切谏忤旨”,人生轨迹和人格追求都继承了杨氏祖上做“清白吏”的家风。杨赐之子杨彪,亦官至太尉。公元179年,杨彪时任京兆尹,毅然决然地处死了宦官黄门令王甫。公元189年,相国董卓想迁都关中,百官无敢反对者,司徒杨彪挺身而出,唇枪舌剑,董卓脸色大变,随后杨彪便被董卓上奏免官。杨奇是杨震长门曾孙,“少有大志,不以家势为名,与英才俊杰为友,不和豪强富贵者来往”,又精通经学,“才情聪明敏锐,门徒常有二百人”,汉灵帝时为侍中。他不献媚求荣,敢于直言,汉灵帝曾说他:“你脖项硬直,不低头屈项,真正是杨震的子孙,死了后一定也会把大鸟招到你的墓前。”

清白家风代代传

天下杨氏出弘农,弘农是天下杨氏的发源地。杨震被公认为是杨氏家族的发脉始祖。其“清白吏子孙”的家规,也成为杨氏家族代代相传的家风,不仅影响着杨震的后人,也对整个杨氏家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杨姓后裔活跃在中华民族的舞台上,其文韬武略,载入史册者,历代不乏其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大师杨时,一生官显名扬,但他非常廉洁,奉法爱民,“不枉费公家一钱”。他一生没买过一亩地,没盖过一间好房子。南宋爱国诗人杨万里,也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他退休回乡后,家里只有父亲留下的一栋老屋,仅可遮风避雨。宋宁宗看后非常钦佩,称他为“当今廉吏”。杨士奇,曾辅佐明朝四位皇帝,可谓官高权重,可他从来不谋私利。他虽在京为相几十年,但他的妻子却一直在老家以农耕为生。北宋抗辽名将杨业也是杨震的后裔,以杨业为代表的杨家将,精忠报国,满门忠烈,个个都是清明正直的英雄。

杨氏后人都以“清白传家”、“四知家风”作为祖训,制定悬挂了形式多样,内容相近的家规家训。以杨震“四知”典故命名的“四知堂”、“清白堂”,遍布海内外各地。如浙江、福建、广东、河南、重庆,甚至在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国都有杨氏后人为纪念杨震所建的祠堂,杨震精神早已超越了国界。

杨震家风家训

尚学篇

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①于太常桓郁②,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摘自《后汉书·杨震列传》

【注释】

①《欧阳尚书》:亦称《书》。儒家经典之一。为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书中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事实上其中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

②桓郁:(?~93),字仲恩。东汉沛郡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人。桓郁是当朝九卿之一的太常,主管宗庙礼仪和选试博士,曾为汉章帝和汉和帝讲授儒经,是当时既显赫又有很高学术威望的经学大师。

【释义】

杨震从少年起就特别聪明好学。他拜桓郁为师,深钻细研《欧阳尚书》。在桓郁的教授下,他通晓经传,博览群书,对各种学问无不探根究底。所以,当时人们就称杨震为“关西孔子杨伯起(后人亦称其为'关西夫子’)”。

清廉篇

(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①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②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摘自《后汉书·杨震列传》

【注释】

①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

②遗:给予;馈赠。

【释义】

杨震在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今山东巨野县东南)时,昌邑县令王密,是他在任荆州刺史时举“茂才”提拔起来的官员,听说杨震途经本地,为了报答杨震的恩情,特备黄金十斤,于白天谒见后,又乘深夜无人之机,将黄金送给杨震。杨震不但不接受,还批评说:“我和你是故交,关系比较密切,我很了解你的为人,而你却不了解我的为人,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现在深夜无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无人知道呢!”受到谴责后,王密十分惭愧,只好作罢。

治家篇

(杨震)后转涿郡①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②。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③之,不亦厚乎!”

——摘自《后汉书·杨震列传》

【注释】

①涿郡:治涿县,即今河北涿县。

②私谒:因私事而干谒请托。

③遗:给予;馈赠。

【释义】

杨震为官,从不谋取私利。在任涿郡(今河北省涿县)太守期间,品性公正廉洁,不接受私事请托。他的子孙们与平民百姓一样,素菜为食,徒步往来,不乘马车,生活十分简朴。亲朋好友劝他为子孙后代置办些产业,杨震坚决不肯,他说:“让后世人都称子孙为'清白吏’,这样留给他们的遗产,难道不丰厚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陕西潼关杨震:"四知"拒金 清白传家
却金暮夜
渭南市,潼关县,秦东镇,四知村
【徽州名族家风】芳溪杨氏勤廉爱民重学养
暮夜却金 清白传家——杨震
【姓氏文化】 兰溪杨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