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落纸寄情深 风流散金石】许雄志书法篆刻欣赏

穆如清风 雅人深致 ——记学者型印人许雄志

文/张汝佳


  许雄志何许人也?太白有诗曰:“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许先生虽对楚文化情有独钟,可是较之李白诗里的“楚狂人”,未免就缪以千里了,莫若“穆如清风”一句来得妥当。

  先生之性情,若说“狂”,委实有些牵强,不过又非一味的“敛”,酒逢知己之时,先生推盏更酌,兴致高涨,依稀得见晋人手持麈尾、畅言清谈之丰采气度。对于新事物,他没有全然摒弃,相反,是以一种开放的、包容的目光来审视、来扬弃,去伪存真,最终纳入自家理论体系。思来想去,就我看来——先生是一位学者型的艺术家。


许雄志 胡抗美艺术馆

  历代谈艺术,向有“工匠”与“艺术家”之别,尤其经由苏轼之品读,愈发深入人心。“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苏轼《又跋汉杰画山二首》)

  东坡先生讲的是绘画之道,许雄志致力的是篆刻与书法,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就艺术内核而言,二者实则是共通的。“匠”者,强调技巧之纯熟,流于形式表象,罕有“灵魂”可言;艺”者,则偏重作品蕴涵的“气”与“神”,是一种形而上的、决定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本质所在,从许雄志身上,我嗅见一股久违的士大夫气息,一种与两宋知识分子隔代共鸣的人文情怀。宋诗素有“学者诗”之谓,这绝非士大夫闲暇时的文字游戏,而是与天水一朝文官精英群体丰沛的知识储备与深厚学养息息相关,许先生亦然。


许雄志 跋《汉海内皆臣十六字砖》


  很多人说,许雄志是出了名的收藏家、篆刻家与书法家。可是从先生作品中,我最先品读到的是浩然学力,以及厚积薄发的沉郁高古之气。窃认为,先生是一名学者,其次才是篆刻家、书法家与收藏家。他的收藏固然是兴趣所在,不过更多的时候,还是服务于篆刻与书法的研究创作,他的篆刻与书法,又统归于学术研究之终极目的。学问之余,既刻且书,佐以收藏,不亦快哉?

  既云学者,当然要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与学术主张。许雄志理论体系的主心骨是一以贯之的,概言之:师古而不泥古,出新而不逾矩。他且学且创作,于金石、篆刻、书法无所不包、兼收并蓄;拿今人的眼光观照古人,出入三代、上溯汉魏、下达明清、以先秦文化为旨归,形成独特的自我审美视野,遵从法度又跳脱规矩之外,糅合秦印之刚劲骨气与楚帛书之灵动奇诡而自成一家。他师古的同时又求新求变求突破,他的新与变建立于深厚的旧学功底之上,是吃透了传统的新、承继着衣钵的变,传承有序、其来有自。

  卅年学涯,许雄志早年自行摸索,师法古人,与宗师大家为友,得益于齐白石、吴昌硕、来楚生尤多,齐之用刀狠爽、吴之遒劲淳厚、来楚生之斑驳生辣,影响至今。后又受教于徐学萍、李刚田、韩天衡、黄惇、马士达等人,转益多师,终证其道。一路走来,许雄志慨然满怀:艰辛有之、欣悦有之、瓶颈有之、挫败有之,百感交集,不一而足,唯一庆幸的是,没走弯路、没走错路,秉持一个恒定的治学方向。之所以这样,除却名师指点外,与他师法巨擘、推崇道统的理论主张也息息相关。法乎其上,得其中也。不论何种技艺,初学者须把定一个正确方向,以大家为师、以传承为己任,咬定青山不放松,自有源头活水来。譬如江西诗派之宗法杜甫,因其有法度规矩可依。书法篆刻亦情同此理。只是遵循法度之时,万万不可被规矩禁锢住手脚,须突围、须新变,融汇一己独立之思想与精魄,方能挥开遮眼浮云、得见洞天福地,遂成一家面目。

  收藏、治印、书法,于刀与笔、笔与墨、形与神、金石雅玩的交织穿梭之间,许雄志的艺术世界于焉搭建。

  先说说收藏。许雄志的收藏决非一般意义上的保值投资,拿他的话说,收藏之目的,一来实现“与古人的零距离对接”;二来供观摩学习之用,“知行统一”也。此外,他的收藏亦有美学上的审视与考虑,是一种匠心独运的诗意栖息方式,所谓的雅人深致是也。这一点,颇见先生的高士情性,在他看来,古董文玩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再昂贵的物品,倘若终年不见天日,无法予人以美的愉悦、学识之增益,进而陶冶情趣,增广见闻,岂非失掉了原初本意?

  初次拜访许先生书斋的人,难免要大吃一惊,多宝格中的历代古瓷,书房中的明清酸枝木家具,壁间悬挂的卷轴,触目生辉、俯仰皆是。这些碣石碑版清玩古董到了许先生这儿,没有藏之宝山、束之高阁,而是忠实地履行本身的实用价值。不像有些市井藏家,恨不能将古董锁入保险箱、寄存银行才安心。恰恰相反,椅子是拿来坐的,书画是悬挂品鉴的,印章是观摩把玩的。天暖日丽、和风荏苒,旧雨新识,安坐于明清家具上,赏古砚,观铜印,待茶熟香温,手持越瓯建盏,细品慢酌,不觉乌飞兔走、月上柳梢。

  许雄志的收藏不止为了满足个体研究与嗜好,而是飨之大众,先后编撰《鉴印山房藏古玺印菁华》《鉴印山房藏古封泥菁华》等专著,将积年所获之古印封泥依朝代顺序,编次成册,量多而质优,从而弥补了近几十年以来,个人印章与封泥收藏这个领域的一个空缺,为广大印友及爱好者奉上一席饕餮盛宴。此外,先生还说,等瓜熟蒂落、时机成熟,建一个印章题材的博物馆,将历年珍藏之印章示之于众,与同道好友品评赏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也。

  收藏之外,许雄志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篆刻家与书法家。先生闲时自叙平生两大得意事,一曰篆书,一曰治印。观先生之字,奇崛通神、高古灵动;观先生之印,沉着痛快、苍劲浑厚。


许雄志 跋《秦始皇二世铜量


  许雄志以篆刻扬名,于篆书一途,自是功底深厚。许氏篆书,结体端秀、线条密致,布局井然、法度规整,如春蚕吐丝、甲兵列阵;又如子美之诗、美成之词,字与字、列与列、行与行之间,章法整饬、气脉如注,随机生变中有神韵生焉。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许字之型体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伴同作品题旨与书家心境摇曳生姿,情随笔移、境发乎心,从而意旨渊永、寄托遥深。观《李太白秦王扫六合诗》之篆书中堂,杀伐之气、金石余响不绝于耳,“荒荒油云,寥寥长风”,秦人气拔山兮、横绝江海之赫赫威势呼之欲出。而到了明人山水诗,笔致顿时一转,变刚劲为宛转,柔丽了许多,“晴雪满竹,隔溪渔舟”,江南之秀雅冲淡跃然笔端。于隶书、行书诸体,先生亦有可观之处。隶书之大开大合、古拙雄劲,行书之气韵生动、一气呵成,蔚为大观。

  再及篆刻,许雄志且研究且创作,于学术建树与力行实践两方面硕果累累,他之研究成果,突出表现为两大版块:一曰引楚简入篆刻,一曰填补秦印研究之空白。上世纪80年代,大批战国帛书、竹简出土问世,学界震动,在系统地、全面地掌握殷商甲骨、钟鼎籀文之余,许雄志将目光投向知之者寥寥的楚简文字。

  楚简乃战国时期楚文字的实体遗存与记录,就文字学划分,属篆书的一种,乃上世纪考古界的重大发现。楚国因地处偏远,加之本土的浓厚巫风,故而形成一种有别于中原礼乐文明的楚文化体系,举凡诗歌、文字、绘画、服饰、器具、饮食,莫不泽披沾溉,奇丽邈远、情致宛转。

  许雄志对楚文化情有独钟,他对此坦言不讳,楚文字有趣、灵动而别致,初见之下,便深深吸引了他。为此,他投入许多心血与精力遍览、钻研楚简文字,不仅在篆书方面造诣颇深,并且学以致用,书印合一,创造性地将楚简文字的幽美、灵动与匀称引入印章,令人耳目一新,乃名副其实的先行者与实验者。

  许雄志的另一贡献是填补了秦印研究史上的一个空白,印学之路上,他另辟蹊径,专注于秦印——这一神秘而罕见的印史领域。历代说印,多重汉印。秦之印章,一则行世短暂,二来出土者寥寥,于鉴别方面阻难较多。许雄志结合出土实物,数十年如一日,殚心竭虑、孜孜不倦。相继有《秦代印风》《秦印文字汇编》《秦印创作技法解析》等专著问世,弥补了篆刻史的多项空缺,为篆刻界及古文字界贡献良多。

  许氏治印,是一种多重复合的美学符号,将线条的力度美与空间的布局美合二为一,疏密有致、章法井然,以神驭形、以意摄貌,超形入神,不语斧凿、妙趣自生。观先生之“思离群”印,呈金字塔状,头尖底稳,似一把利剑铿然出鞘、直指长空,孤高不群之姿态了然在目。“思”之尖峭与“群”之敦重首尾呼应,淡化了首之锐气,使之迂回、舒缓,达成整体的中正谐和之美。再看“门无车马喧”一印,行刀犀利,走石若纸,布局则疏处可跑马、密处不容针,大开大合中得视觉冲击,怎一个“爽”字了得!

  话说了恁多,对篇首之提问,诸君想必也胸有成竹了。许雄志何许人也?不揣冒昧,窃以为先生学者也,儒士也,篆刻家也,书家也,鉴藏家也。不知诸君以为然否?


落纸寄情深 风流散金石

——许雄志印象

文/王彦芬


  见过许雄志先生其字,会被浓浓的古意和淋漓酣畅的韵味所吸引;见过许雄志其人,会被他的艺术情怀所打动。书法、印章、古器物,几乎成了他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许雄志 玉壶买春


  如约于许雄志先生的书斋,古香古色,布置精雅,通格书柜安静地占据着书房的半壁江山,里面书籍分门别类陈列,虽因读物多而参差不齐,但仍可看出主人对他们的用心归置。环顾四周,风雅至极,书画真迹、碑帖原拓、古籍善本显而易见,金石彝器,以及多宝格中的各朝陶瓷、壁间精雅考究的古代名家书画、清明古董等摆放有序。整个书房笼罩着书香、墨香,也生出一种古意,升起一缕烟云。案头是厚厚一沓未完成的书稿,可知,许雄志先生已是文债高筑。

  众所周知许雄志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古玺印收藏家,收藏丰富且著述众多,在圈内享誉盛名。他坦言,自己一生得意之处为两事,篆书和印章!

  他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不得不提及他把楚简引入篆刻创作,楚简对于许雄志而言,有着特殊的感情。80年代初期,他即被楚简文字的别致、婉转、浪漫所吸引,当时国内写楚简人极少,许雄志写楚简属早期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其独特的楚简书法之韵味自然浸渗于篆刻创作中来,他对楚篆真可谓情有独钟。

  细品许雄志先生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用于入印之文字,与其篆书并无二致,他坚持“书从印入,印从书出”之道,充分发挥篆书在印章中的本质功能,这也是他的最可贵处。当然也能从印章中看出他对三晋古玺印营养的吸收,可谓别开一格。他善篆书,又能将自己的书风与印风融为一体,书法茂密浑劲、气度恢弘浑灏,老辣中透出劲峭与爽利,静心读之,一种莫大的艺术享受油然而生。

  把玩其印,既有汉印的雄浑大气,更得先秦之奇诡高古。线条厚重而坚实,姿态饱满,运转自如,刀法老道中有生趣,构成了其篆刻特有的圆活激扬、纵横捭阖的特点。

许雄志 前身长安一旧客

许雄志 相逢意气为君饮


  篆刻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艺术结合,一方印中,既有安雅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赏心悦目的绘画构图,更兼有刀法生动的镌刻神韵,于方寸天地中见乾坤。篆刻中蕴含着动人的风貌,在印面之内跌宕生姿,以一种有情有致的方式呈现,充满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美感。画论上有说“疏可跑马,密不通风”,许雄志先生深知个中玄机,将其引申为篆刻章法处理的要旨,可谓深得其中之奥妙。他在透析前贤的经验中,生发出自己的独立构想,从而达到了郁勃奋发,真力弥满的效果。他凭着其智性和悟性,将篆刻三要素发挥得淋漓尽致,复又将三者结合,浑然一体。

  真正的金石篆刻家必先遗忘自身,而后把灵魂再生的使命纳入胸怀,许雄志先生对中国古文字学的深入研究,为攀登艺术巅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痴心探研中国传统文化,浸淫于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海洋中,为他的书法篆刻创作大大拓宽了眼界。他钻研金石篆刻,使他的头上获得诸多耀眼的名衔。他先后成为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秘书长,西泠印社理事,河南省书协副主席,河南印社社长等。陆续有《许雄志书法作品集》、《当代著名青年篆刻家选集》、《当代著名篆刻九家-许雄志卷》等作品集出版。透过那些古朴雅致的作品,仿佛能看到长夜无眠万籁俱静中,他在灯影阑珊中操刀如笔默默创作,静默清寂的夜空中,似乎能听到石屑迸飞的声音。

  回眸艺术之路,许雄志得益于诸多古今名家。从作品中,能看到他对齐白石、吴昌硕、来楚生诸家的迷恋。又得徐学萍、李刚田、韩天衡、马士达、黄惇等诸先生的亲炙与点拨。更为重要的是他对古典文化的深刻汲取,故他的作品中处处源头活水,意韵悠远、生机无限。

  除了书法与篆刻,许雄志先生的古玺印收藏于当今独树一帜。而集书法、篆刻、古文字于一身的许雄志,多年来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将他对印学的研究与探索、印论的阐述倾注于一本本著述中,《秦代印风》、《秦印文字汇编》、《秦印创作技法解析》等为篆刻界增益良多,填补了印章史的空白。

  翻看许雄志的朋友圈能发现他生活中极富性情的一面,会因新入手魂牵梦萦的来楚生之印而欣喜若狂,亦曾因未曾拍到心仪书法而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至于购买书画艺术品,先生也是稳准狠,目睹整个过程,大快人心。

  应约釆访的中午席间,某古玩商王先生手持锦匣推门而入,许雄志先生也不多寒暄,直接了当请王先生打开锦匣,一个粉彩棒槌瓶映入眼帘,短颈,筒形,圈足,瓶身绘各种花卉,绘灵芝、凌霄、菊花、牡丹,争相开放,色彩艳雅,胎质细腻,釉面光洁,制作精巧,寓意吉祥。许先生带上眼镜,一手托底,一手扶瓶,神情专注。而后,许先生直赞瓶子“大开门”,认为该瓶出自晚清民初,品相完好,乃是回流的精品,值得收藏。两人于席间便谈妥价格。整个过程不足十分钟。许先生坦言,平时多喜欢唐宋高古陶瓷,而明清瓷器一向不多染指,若非特别喜欢一般是不买清代粉彩的……


许雄志 一镞破三关


  收藏对于许雄志先生绝非一般意思上的保值投资 ,许先生说:“碰到自己喜欢的古代艺术品,只要是经济上允许,没考虑它是否升值贬值,就是纯喜欢,是一种文化消费”。我觉的这是对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的一种喜欢与敬畏,这是一种至纯至真的文化精神境界。  

  近年来,他把所藏古玺印和封泥,依照朝代顺序,编次成册,以飨大众。先后编著《鉴印山房藏古玺印菁华》、《鉴印山房藏古封泥菁华》等论著。他还有“奢想”,等待时机成熟,建立一个古玺印专题博物馆,将历年珍藏的古玺印封泥示之于众,与爱好者共同品评鉴赏。关于许雄志先生生活艺术中的逸闻趣事仍有许多,说不尽也道不完,惟愿许先生雄风劲吹,艺术长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许雄志:涉古浩然 神志雄魄
落纸寄情深 风流散金石——许雄志印象
[转载]【学篆刻?之?第十章?篆刻艺术欣赏】
铁笔
宏大的气度——马士达篆刻艺术的得与失
绵绵为学路 振振老墙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