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洞见】面对送礼,清官们是如何做的?|394



中国古代的清官廉吏,各有清廉之节,于青史中留下很多佳话,今仅择几事而记之,以为后人楷模。

杨震暮夜却金。《后汉书》记载,杨震,字伯起,东汉弘农郡人,自幼聪明好学,拜桓郁为师,深入钻研《欧阳尚书》,通晓经史,博览群书,对各种学问无不探根究底。自中年起从教数十年,门下弟子三千,人称“关西孔子杨伯起”。大将军邓骘听说他是个人才,举他为茂才,官至荆州刺史,后迁东莱太守。在他前往东莱郡上任途中,路过昌邑县,县令是他任荆州刺史时举荐过的茂才王密。为报他的知遇之恩,王密在白天拜谒杨震后,晚上又再次拜访,于夜深无人之时将带在身上的十两黄金送给杨震。杨震说:“我和你是故人,我了解你的为人,你却不了解我的为人,这是为什么?”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无人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无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出。“四知却金”的故事自此流传,杨震也因此被后人成为“杨四知”、“四知先生”、“四知太守”。

羊续悬鱼。羊续,字兴祖,东汉泰山平阳人。《后汉书》记载,羊续任南阳郡太守后,他手下的一位府丞得知他爱吃鱼,就特地给他送去一条名贵的大鱼。羊续将这条大鱼“悬于庭”(挂在屋外的柱子上),经风吹日晒,成为鱼干。过了不久,这位府丞又送来一条更大的鱼。羊续将他带到屋外的柱子前,指着悬挂着的鱼干说:“你上次送的鱼还没有吃,请你一起拿回去吧。”府丞甚感震惊和羞愧。这件事情传开后,南阳郡的百姓无不称赞,他们感念羊续之高洁,称其为“悬鱼太守”。从此再也没有人敢给羊续送礼了。后世的南阳太守、知府,有很多以羊续为榜样。清人蒲松龄以《官吏听许财物》赞之曰:“不见裴宽瘗鹿,且看羊续悬鱼。省识封建官吏真面目,清官廉吏也难为!”

包拯不持一砚归。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北宋名臣,人称“包青天”。宋仁宗康定元年,包拯任端州知州。端州出产砚台,端砚名贵,大多用于进贡朝廷。《宋史》记载,此前的知州都趁着进贡大肆敛取进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的权贵们,砚工苦不堪言。包拯命令工匠只按照进贡朝廷的数目制造砚台。他在任职期满离开端州时没有带走一方端砚,民间亦有包公“不持一砚归”的传说。一代名臣包拯成为清官的化身,成为“青天文化”的核心人物,在他身上也寄托着中国人绵延千年的“清官情结”。

况钟作诗拒礼。况钟,字伯律,明代江西靖安人。《明史》记载,明宣宗宣德五年,况钟得到尚书蹇义等人举荐,升任苏州知府。他在苏州知府任上清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几任苏州知府没有能比得上他的,被苏州人民誉为“况青天”。明英宗正统六年,况钟任期已满赴京述职,苏州大小官员和百姓纷纷赠礼送行,况钟全部拒收,并作《拒礼》诗:“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泪注如泉”。况钟以诗明志,对百姓的送行深感惭愧,尽显清官本色!以“两袖清风”比喻为官清廉的,也是源于况钟的这首《拒礼》诗和同时代于谦的《入京》诗。

于成龙立檄拒礼。于成龙,字北溟,清代山西永宁州人。身为康熙时的“天下第一廉吏”,他对官场上请客送礼、贿赂公行之风一直深恶痛绝。康熙十九年,于成龙任直隶巡抚。辖区内大名县县官遵循旧习,按照当时官场的规矩在中秋节前给他送了一份“中秋礼”,于成龙当场严词拒收,并随后颁布了《严禁馈赠檄》,对那位给自己送礼的大名县县官进行通报,并严令所属官员,今后如发现逢年私送者,决不宽恕。后来他在两江总督任上制定了以“勤抚恤、慎刑法,绝贿赂、杜私派,严征收,崇节俭”为内容的《新民官自省六戒》,作为地方官的行为准则。时人称凡于成龙所到之处,“官吏望风改操”。治国先治吏,一代廉吏不仅自己做到了为官清廉,还整肃吏治,使官场风气和社会风气焕然一新。

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贪污腐败的毒瘤在中国已存在数千年,一直是历朝历代统治者的心腹大患,即便是心狠手辣的洪武皇帝朱元璋用尽各种极致手段也无法彻底根除。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廉与贪、清与浊两种力量总是此消彼长,而吏治的清廉与否则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正是深谙此道,所以治理国家首重廉吏,管理官吏先从廉政抓起,因此康熙王朝在反腐倡廉的道路上也就走的更远。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为官当以清廉为先。几千年来,清慎勤一直是封建时代的士大夫为官从政的箴言,他们以此坚守为官之道,坚持个人操守。这些清官廉吏不仅给当世的百姓做出了表率,也成为史学家笔下廉吏的典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以史为鉴,养清廉之志,养浩然正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史上九大清官廉吏:他排第一 实至名归2
中国历史上九大廉吏 你知道几人?
[清官廉吏]聊聊两袖清风的“于青菜”于成龙
【原创】点赞,为清官廉吏于成龙(散文诗之一)
古代清官廉吏故事集萃
【廉吏】包拯:清廉如青天,勤政恤百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