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原文化研究》2019年第4期 | 袁广阔:伊川盆地仰韶至龙山时代聚落变化原因探索

伊川盆地仰韶至龙山时代聚落变化原因探索

袁广阔

摘 要:伊川位于洛阳市南部,伊河从伊川县中部穿过,河道较为宽阔,自古以来为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利资源。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伊河下游沿岸仰韶至龙山时代聚落所处的位置与海拔高度并不一致。仰韶时期,伊川盆地的部分台地上才开始有人类居住,选址都在一级台地内侧;到了龙山晚期开始向更高的地方移动,聚落位置普遍距离伊河主河道较远。这一现象应当与龙山晚期降水量增加,伊河水流突然增大有关。

关键词:伊川;仰韶;龙山;聚落

作者简介:袁广阔,男,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48),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国家的形成研究。

伊川属豫西浅山丘陵区,县境四周环山,中间地势较低,因此素有“伊川盆地”之称。伊河发源于栾川县陶湾乡三合村闷顿岭,沿途流经嵩县、伊川二县,穿伊阙,东北流至偃师,与洛水汇合成伊洛河。《山海经》载:“蔓渠之山伊水出焉。”蔓渠山即今闷顿岭的别名。伊川是伊河流经的主要地区,伊河从其中部穿过,且下游河道较为宽阔,自古就为伊川提供了丰富、便利的水资源。可以说,伊川独特、优良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古代文明、文化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伊川县境内发现的古代文化遗址十分丰富,其中新石器至夏商时期的遗址共有40余处,它们主要分布在伊河及其支流两侧的台地上[1]141-143。
1986年至199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焦枝铁路复线工程的基本建设,对伊川境内铁路沿线的遗址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对伊川南寨、北寨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2]6-234,252-259。发掘期间,笔者同伊川文管会的杨海钦先生等多次对盆地内伊河沿岸的遗址进行调查,发现伊河下游沿岸仰韶至龙山时代聚落所处的位置与海拔高度并不一致,这一现象应当与该地区环境的变化有关。因此,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不妥之处,请方家指正。

一、伊川盆地的自然地理环境

伊川由山地、丘陵和平原组成,总体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伊河在龙门山受阻变窄,使之形成盆地状。伊川盆地东西两侧是黄土堆积形成的浅山黄土丘陵,一般高度约海拔250—300米。伊河两岸因这些丘陵的存在,使河道从古至今摆动幅度不大,形成的河谷台地一般不是很宽,这从仰韶、龙山文化遗址所处位置可以看出(见图1),下文将详细介绍。
伊河从伊川盆地中部穿过,发源于两侧山脉的众多河流呈羽状汇入伊河,形成其支流,主要有白降河、顺阳河、杜康河、银河、曲河、穆河、李圪垯河、干河、阎沙河、沙河、永定河、丁惠河、江子河、张绵河、府店河、小黄河、马营河等十几条[3]46-59。伊河及其支流两岸台地较发达,可分为两级台地。
伊河河漫滩宽度约1.5—2公里,主河道一年四季都有水流,但水流量因季节变化而变化。河漫滩地势低洼,海拔高度西南约180米,西北近龙门山处约150米。一级台地主要分布于伊河的河滩两岸,地表土壤主要为褐土类的褐土亚类和第四纪黄土。两岸一级台地宽度约0.5—3公里,伊河两岸的乡村公路多沿此台地修建,海拔高度自南向北由高变低,例如东岸白元乡的高度为210米,中部水寨村高度为189米,至彭婆时已经是177米。
二级台地主要分布于一级阶地之外,即伊河各支流所分割的黄土丘陵和河流下切形成的台地。二级台地东部较宽,宽度可达3—8公里,西部较窄,宽度可达2—4公里,是盆地的主体。伊河两岸的一级台地与二级台地相交处多有高达1—2米以上的陡坎。二级台地早在更新世末期即已形成,其地表土壤主要为第四纪黄土堆积。

二、伊川盆地仰韶至龙山时代遗址的分布

(一)伊河东岸仰韶至龙山时代遗址的分布
伊河东岸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自北向南有槐庄[4]、南寨[2]6-177,252-253、申圪垱[1]142、水寨、土门[5]、瑶头、杨楼、路庙遗址[1]142,其中,槐庄、南寨、申圪垱、水寨、土门、瑶头、路庙遗址仰韶文化遗存上叠压有龙山文化遗存。单纯的龙山文化遗址有申铺、北寨、白元三处。
这些遗址中经过考古发掘的有北寨、南寨和白元。北寨遗址位于伊川县城东北部,西距伊河约0.5公里,南部有伊河支流曲河自东向西流过,与南寨遗址隔河相望。遗址南部、北部均为断崖,东部与南寨村连为一体。整个遗址坐落在伊河东岸与曲河交汇的二级台地之上,平面呈椭圆形,西高东低,呈斜坡状,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150米,总面积约7.5万平方米。1992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中部焦枝复线穿过的重点区进行了发掘,发现其文化堆积主要有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层[2]6-177,252-253。
南寨遗址位于伊川县城东北部,距县城约10公里,遗址西距伊河约0.5公里,北部有伊河支流曲河自东向西流过,与北寨遗址隔河相望。遗址西部、北部均为断崖,东部与南寨村连为一体。整个遗址坐落在伊河东岸的二级台地之上,海拔高度约203米,平面呈圆形,东高西低略呈斜坡状,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480米,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南寨遗址的文化层堆积主要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层[2]178-234,252-253。
白元遗址位于伊川县城西南约7公里,白元村南伊河东岸的二级台地上,海拔高度约210米。遗址南北约500米、东西约400米,大部分被现在的白元村所压。1979年4月至8月,洛阳地区文物处先后两次对该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200余平方米。该遗址文化层堆积厚约4米,以龙山、二里头时期遗存为主[6]。
(二)伊河西岸仰韶至龙山时代遗址的分布
伊河西岸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自北向南有瑶底北、瑶底西[1]141、伊阙城,龙山文化遗址有杜康祠①、白土圪垯。经过考古发掘的遗址有伊阙城[7]、白土圪垯[2]235-259。
伊阙城遗址位于伊川县城南4公里左右,古城村东北部向阳一面的坡地上,海拔高度约200米。遗址西部为低缓的丘陵和山地,东部为伊河。发掘者依据遗址出土的鸭嘴形鼎足、附加堆纹缸、折沿罐等代表性器物推断遗址的年代属于仰韶文化秦王寨类型时期。
白土疙瘩遗址位于伊川县城南部古城村南,北距县城约5公里,东距伊河约0.3公里。整个遗址坐落在伊河西岸的二级台地之上,北部为断崖,西部与丘陵连为一体。遗址北有伊河一无名小支流自西向东流过,河北分布着古城遗址。遗址平面呈圆形,西南高东北低,略呈斜坡状;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200米,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3米。1992年12月,因遗址被当地农民取土时破坏,古代文化遗物暴露于地表,于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伊川县文化馆,对遗址被毁部分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150平方米。
(三)伊河支流遗址的分布状况
伊河东部支流以白降河及其支流分布遗址最多,有13处,除叶村、下磨为单纯的仰韶文化遗址外,其他都是仰韶和龙山遗存共存一处的遗址[1]141-143。曲河两岸分布遗址有4处,其中2处为仰韶文化遗址,2处为龙山文化遗址[1]141-143。
伊河西部支流以银河两岸分布遗址最多,有3处,其中坡头遗址为单纯的龙山文化遗址,马回营东和马回营北都是仰韶和龙山遗存共存一处的遗址。马回营遗址位于平等乡马回营村东北的台地上,东距伊河约4公里,南距银河400米左右。1979年6月洛阳地区文物保护管理处对遗址进行小规模发掘,发现灰坑5个[8]。

三、伊川盆地仰韶至龙山时代聚落分析

调查发现伊川盆地仰韶、龙山时期的聚落遗址均沿伊河及其支河流两岸分布,但在这些遗址中,不同时期的聚落分布情况实际上有很大的差别(见图2)。
(一)仰韶文化聚落的初期选址
仰韶文化聚落的初期选址都在一级台地内侧,靠近二级台地的陡坡处,海拔高度一般在190米左右。以土门遗址[5]为例,该遗址位于伊川县东南2.5公里的土门村,西距伊河0.5公里,南侧有永定河流过。遗址东高西低,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西部是一级台地,海拔高度约194米。文化层堆积自西向东逐渐升高,最东部厚约3米,地表上布满陶片、残石片、石器、烧土块等文化遗物,发现有房基、墓葬和灰坑等遗迹。采集到的遗物主要是陶器,也有石器、骨器等。陶器多夹砂和泥质红陶,器形有缸、釜、釜形鼎、球形鼎、器盖、尖底瓶口沿、彩陶盆、碗、罐等。遗址东部也发现一些龙山文化的篮纹、方格纹陶片,但龙山文化时期遗址的海拔高度至少达197—200米。
(二)龙山文化聚落的初期选址
龙山文化聚落的初期选址都在二级台地之上。如果一个遗址中包含有仰韶、龙山两个时期的遗存,那么,龙山文化遗存或直接分布于二级台地之上,或分布在仰韶文化层堆积最高处,接近二级台地的区域,但若以其高度来看,已经是二级台地。例如南寨遗址,该遗址文化层堆积自西向东逐渐升高,主要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遗址西部是一级台地,海拔高度约182米,遗址中南部为二级台地,海拔高度约203米。从我们对整个遗址调查和钻探的情况分析,仰韶文化层主要分布在遗址的西南部,在该区域的断崖上暴露有仰韶文化的地层和灰坑,而龙山文化层主要分布于遗址中部,考古钻探和发掘都发现有丰富的龙山文化层[2]1-5。
再以申圪垱遗址为例,该遗址位于伊川县东,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遗址东高西低,西部一级台地向东延伸较宽,形成一片弧形凹地,海拔高度约183米,文化层堆积厚约2米,其中出土的属于仰韶文化遗物的尖底瓶陶片、彩陶片位于下层,属于龙山文化遗物的篮纹、方格纹等陶器位于上层,两者高差约2米。
(三)仰韶晚期与龙山文化之间出现缺环
从伊河西岸的伊阙城、窑底遗址和伊河东岸的水寨遗址分析,在仰韶文化晚期接近庙底沟二期时期,各遗址出现附加堆纹缸、横篮纹罐以及具有屈家岭文化特征的双腹器等,这些遗址基本都已经结束,典型的龙山早期遗存各遗址没有发现。以伊川县窑底西遗址和伊阙城遗址为代表。窑底西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3米。采集遗物多夹砂、泥质红陶片,有部分彩陶。纹饰有细绳纹、划纹,附加堆纹、横篮纹,器形可辨者有鼎、罐、盆、小口尖底瓶等。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到了仰韶时期,伊川盆地的部分一级台地上才开始有人类居住。从考古发现来看,仰韶和龙山两个时期人们的居住位置却发生了较大变化:从龙山晚期开始一是向更高的地方移动,比如南寨遗址;二是直接在更高的地方居住;三是聚落位置普遍距离伊河主河道较远,多数超过一公里,而支流上的聚落则更靠近支流。

四、仰韶至龙山聚落遗址变化的原因分析

(一)从环境考古研究分析,龙山文化时期是降雨量最多的时期
气象学研究表明,中原地区在距今5000—4000年间,正是降雨量多的时期[9]59-64。2001年,环境科学家在洛阳孟津寺河南遗址北200米,发现了一套中全新世的湖沼相堆积剖面,命名为寺河南剖面。经过对剖面的分析研究,有学者认为在距今4610—3755年,河南孟津地区经历一次温暖湿润的时期,在孟津寺河南再次形成湖泊,河南龙山文化时代晚期(王湾三期),由于湖面水位较高,人类在古土壤上活动;二里头文化时期湖泊萎缩,人类活动向低处转移,湖泊完全干涸时人类开始在干涸的湖沼相沉积层上活动[10]。
科学家在对该地区发现的软体动物化石研究后发现,这里的湖泊较为发达,并指出:“该湖沼随着气候的变化,由零星沼泽,到大片淡水湖,之后又逐步干涸,直至最后消失的发展过程,其中湖泊较大的时期对应于4300aBP前后出现的一个最为暖湿的气候环境。”[11]
另外,偃师二里头遗址本身也是最好的例子。二里头仰韶文化遗存位于遗址南缘,伊洛河南岸约2公里的台地上,考古发现有仰韶时期的袋状灰坑、房址等遗迹,出土器物有彩陶罐、尖底瓶、鼎、钵、豆、瓮及陶环等,表明该遗址在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人类居住。但近几十年不间断的田野考古表明,该遗址在龙山文化时期却无人类居住。二里头遗址位于洛阳盆地核心,北依邙山,南近伊阙,西部为豫西丘陵地带,东部为广袤的华北平原,此地山河控戴,制约四方,土地肥沃,交通便利,不仅适宜人类生活居住,且自古为兵家必争之要地。为什么仰韶文化时期有人类居住,二里头时期作为都城遗址,唯独龙山时期无人类居住呢?近年来,环境考古专家从紧贴二里头文化一期地层之下的生土,也即二里头遗址被开发之前该地区的土壤中采集样品并进行了孢粉分析,分析结果揭开了这一千古之谜。从各层孢粉组合来看,最底层生土所见水生草本植物比例较高,发现有香蒲、芦苇等,表明二里头遗址在被开发之前曾经有大面积的水域存在。从二里头文化一期至三期的地层中所采集样品中的水生植物比例大大减少,旱生植物比例大大增加,表明气候不断干燥;到二里头文化四期,干旱程度有所缓解,出现了少量的水生植物。二里头遗址样品的孢粉分析结果表明,该地二里头文化兴起之前很可能存在大片的湖沼[12]。看来该区域龙山时期水位较高,不适宜人类居住;二里头时期随着气候逐渐变干,湖沼趋于消亡,这里已成为广阔的平地,因此具有都邑性质的二里头遗址才选址于此。
(二)龙山时期伊河水流突然增大
伊川县地处暖温季风气候带内,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受季风支配,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夏季伊川常受到副热带高压影响,吹东南风。夏季风来自温高湿重的热带海洋地区,带来了大量的暖湿空气,因而降雨量较大,并在6—8月形成较为集中的雨季。
据县气象站1957—1985年资料记载,全县年平均降雨量为659毫米。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四季降水有明显差别。夏季降雨量最多,平均为315.3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48%,其中降雨高峰期为七八月份,降雨224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37%[3]46-59。
伊河河谷较为宽阔,两岸有众多发源于伏牛山、熊耳山、外方山、箕山、嵩山的支流注入,形成密集的“羽状”水系,这些支流所覆盖的流域不仅面积广而且落差大,河水的速度快,十分容易在短时期内形成洪水。
伊河流域本身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使得这里天然容易发生洪水。龙山时期,由于降水量猛增,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伊河水流量的猛然增大,进而也就加剧了洪水的发生。伊河支流白降河,《水经注》称其为大狂水;而曲河又名小狂水。《孟子·滕文公下》云:“水逆行为洚。洚水者,洪水也。”以此来看,这些大、小狂水的名字正是对这里古代洪水的最好诠释。
可以说,龙山时期由于降水量大增,伊河中下游水流量明显增大,并经常形成大规模的洪水,使得河道摆动频度快、幅度宽,因此人们不得不选择距离主河道远且高的地方居住;但是,伊河支流由于地处上游,海拔较高,一般在300米左右,人们不易受到洪水的侵扰,因而居住位置就没有必要迁动。这一现象正是对考古发现伊川盆地仰韶至龙山时期聚落变化的最好解释。

结 语

伊川盆地仰韶、龙山时期遗址的分布多数集中于伊河主河流和支流两岸的台地之上,聚落布局比较分散,龙山时期明显选择了高于仰韶时期的地方居住,表明龙山时期伊河水位较高,伊川盆地经常受到洪水的侵扰。
无独有偶!这一现象在洛河流域和颍沙河流域也能见到。伊洛河流域和淮河上游地区的颍沙河流域是探讨中原地区文明进程的重要地区,这些流域可以细分为相对独立的小区域地理空间,因而两区域内的考古学文化面貌可能存在细微差别,例如文化因素的构成、各文化因素的比重等,但大的环境特征和遗址分布的规律应该是一致的。
从河南历年来考古调查的资料来分析,洛河上游的洛宁县有仰韶、龙山文化遗址15处,但只有一处孙洞遗址坐落在洛河岸边的台地上,其他遗址全部分布于海拔在300米以上的支流两岸[1]29-40。洛河流经宜阳县时河道开始变宽,境内有仰韶、龙山文化遗址14处,但只有四岭、圪塔和黄龙3处遗址坐落在洛河岸边的台地上,其他遗址全部分布于海拔较高的支流两岸[1]29-40。此外,位于嵩山南麓淮河上游地区颍沙河流域的仰韶、龙山遗址的分布规律也是如此。考古调查表明,颍沙河流域龙山时期的遗址数量明显增加,且选择的二级台地都在海拔200米以上[13]306-307。由此看来,龙山文化时期,伊洛河流域和颖沙河流域所在的豫中地区由于受到洪水的侵扰,人们不得不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居住。
再看豫北、豫东、鲁西所在的河济地区,龙山文化时期这里存在大量的丘类遗址。考古发现研究表明,这些遗址也是从龙山文化时期开始有人居住的,而那些在仰韶文化时期已经有人类居住的遗址,作为丘或堌堆不断增高也是由龙山时代开始的。关于丘类遗址的形成原因,我们认为是当时水患太多造成的[14]。
总之,无论从伊川盆地仰韶至龙山时期遗址位置的变化来看,还是纵观整个豫中、豫东北地区,甚至黄河流域龙山时期遗址的分布规律,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龙山时期整个黄河流域应当确实有一个洪水集中发生的现象。正是这次旷日持久的大洪水改变了人们的居住方式;同时,这场大洪水也直接影响了中国境内不同区域间考古学文化以及各区域内文明化的走势,使得中原地区异军突起,率先迈入文明的门槛。

注释

①详见199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伊川考古调查资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兵武:龙山时代的城与史前中国文化
中国国家博物馆建馆110周年特辑,满天星斗的史前文明篇
严文明:略论中国文明的起源
颛顼遗都在濮阳:濮阳高城遗址与颛顼帝丘的渊源
25个遗址,带你了解10000年以来的河南史前史
王仁湘谈百年“大仰韶”:历经五时期发展新发现仍然可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