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善若水”四个字竟然藏着这么多秘密

“上善若水”这四个字相信大家都知道,但出自哪里,有些人却不一定知道了,这是出自老子《道德经》里面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按一般的理解,其意思就是,真正的善就像水那样,滋润万物却不争名夺利。其实这只是比较浅显的理解。

“上善若水”这四个字可以说是整部《道德经》的精髓,其含义非常的丰富和高明。今天就和大家一边欣赏古代大书法家书写的“上善若水”这四个字一边感受这四个字背后蕴藏的人生智慧。

何为上?何为上善?

“ 上善若水 ”,那何为上?何为上善呢?中国易经的第六爻中的第六爻叫上爻,要不是上六就是上九,意即处于高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句话是“大吉上吉上上,中吉上平中平,中下下中下下”,有上必有下,有上善也就有下善,这里的上善其中一层意思就是当一个人处于高位或重要位置时,要懂得像水一样为人处事。

这里的善并不一定是指善良,善还有完善、妥善、完美的意思,所以老子真正想说的,就是真正高级、完美的境界就是像水一样的境界。

何为水?

水不仅有柔软的一面,也有汹涌的一面,水不仅能载舟,水也能覆舟。水还可以化成气,进而化于无形,气却又能形成强大的聚力造成爆发之势。那老子为何用多面性的“水”来形容“上善”呢?

这里就真的很深奥了,比如有人问我,嘉老师,都说做人要善良,可是被人欺负怎么办?难道就象孔乙己那样打了左脸就转右脸让他打?我笑着说,那你就轻轻地敲打他的头啊。这个轻轻,就如太极了,你要看着办。

因此,一个“水”字其实蕴藏了所有的秘密,当遇到石头,你先用本性柔软地绕开,当这是块巨石时,你就可以用你那澎湃的力量汹涌而过,甚至过后,巨石并无损伤,只是湿了一身一会就干了,有些巨石就清醒了,成了高大的好榜样,有些呢,要有水滴石穿的耐心,如果最后到了无法挽回的时候则需要冲垮根部,让其倒下。这就是社会的惩戒机制了,否则就不需要警察了。

变形、变态与变质,接纳,才是最好的修行。

上面我说了水可以变形,甚至可以变态成气体,但其本质是没有变的。水有净化功能,也有纳垢功能,无论多脏的东西,都能与水共处一处,学习水的接纳与包容,即使是巨石,当它一无是处时也接纳它的倒下。但要永保自己的本性,敞开胸怀,无怨无悔。

上与下的智慧

水看似只会往下流淌,其实是不对的。当你有足够多的用处时,自然有人提携你,把你提上来,否则,你家住几十层楼高,怎么用水呢?

水,不仅向下流,还能让人主动让它向上流。老子写道德经时当然是没有水龙头的,这层智慧或许是他老人家在用手捧着水洗脸时悟到此理的吧,这也是嘉强的猜测,假如老子没有此层意思,阿强就帮他补上吧。

不争,乃大争

林语堂在《风声鹤唳》中曾写道:“

不争,乃大争;不争,则天下人与之不争”。

水,能下也能上,能寒也能热,能软也能硬。她不与人争上,却被人捧上来;她不与人争热,却能鼎沸蹦腾;她不争强硬,却也能坚硬无比。这就是林语堂说的不争乃大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争的大智慧——摘自赵妙果讲解道德经之学用者感悟
读懂3种“无”的智慧,也就读懂了《道德经》
79. 《道德经的现实意义》—— 欲擒故纵 事半功倍(第三十六章)
《道德经》:上善若水,老子告诉我们的入世智慧
道德经里隐藏的惊天秘密,2000年无人发现,原来是被我们忽略了
张杰彬:两个原则,帮你更好地看懂《道德经》中的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