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太极拳源流解谜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有文字的记载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形成高超的技术和精妙的理论。历经历朝历代的发展、实践、提高,随着文明的发达,至明清已经形成 了完善全面的武学体系,功法上百花齐放,理论上百家争鸣。明代《拳经捷要》中记载有武术派别数十家,并综合民间十六家拳法之长创编了三十二势拳,可见当时 武术种类的繁盛。古拳种有的已经消亡了,有的连绵流传至今天,新的拳种也在不断的涌现形成,而太极拳正是武术的百花园中较为晚近的一个。太极拳崭露头角侪 身于众拳之林不过清末杨禄禅氏进京教拳,广泛传世不过民初许禹生创设北平体育研究社,百余年间时间便光大门楣,成为世界性体育项目,成为中国武术的代表 作,真可谓是后来者居上,后生可畏也。越是暴发的事物越是容易显露出更多的问题,事情往往都是这样,随着太极拳的发展壮大,有关于技术、源流、演变等等的 问题也累积出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给人留下无穷的遗憾,无奈的慨叹。徐震曾说:“拳技中附会之说尤多者,莫若太极。”专家尚且如此,何莫我辈普通习拳者可 明矣。
  然凡事皆有源,亦非不可穷究也,古生物学家“凭借一根骨头,就可以复原出一只动物”,更莫论今日的太极拳尚留给我们诸多的史料,只要原料充分,还原出 一个完整、确实的拳史来还是可以的。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做此工作的学者不绝如缕,唐豪、顾留馨、徐震……都是一代大家,为历史的澄清做出了积极的贡 献。革命尚未成功,我辈仍须努力,今天,我们还要站在前人的肩膀,踏着前人的足迹,再求进一步深入,力图完成前人遗愿,了却历史公案。不愧前人,不负今 人,不误后人,是为至善。
  太极拳能成为新兴的拳种,热门的后起之秀,拳谱及拳论当立首功,试想没有前人遗留下的丰富精妙的拳论,仅凭大同小异的三两套拳法真能使太极拳能有今日 的辉煌吗?是以拳论总是太极拳研究中的一个首当其冲的大问题,无可回避。拳论的问题清晰,拳史也大致可明了矣。所以,在前人的拳史研究中,对王宗岳旧谱、 武氏拳谱、杨氏拳谱都有大量的钩沉和辨析,不惜笔墨心思,以期还原旧本原貌,然而所有的努力,都停留在猜想和理论阶段,殊难证实。
  令人欣喜的是,在2004年博爱唐村发掘出了《李氏拳谱》,使远早于王宗岳拳谱的资料浮出水面,这样,王宗岳拳谱已无需钩沉,太极拳早期拳谱的原始形 式一下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是多么值得庆贺的事啊,所有僻妄邪形窜益删改莫不现出原形,太极拳拳论的清晰之门豁然敞开。
  依据2003年发掘的纂修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的博爱县唐村《李氏家谱》以及博爱县唐村千载寺的史料,太极拳于明末发祥于千载寺之太极宫, 原名称“太极养生功”,前身是唐初李道子所创之“无极养生功”,创始人是陈王廷、李仲、李岩,创编基础是十三势拳、无极功、通背拳等。自李道子以来,无极 功便在道门中传播,明朝以后分别在唐村李氏和陈家沟陈氏宗族中流传,两处历代以来名手辈出,从陈长兴、陈清萍以后,有了杨禄禅、武禹襄将之发扬光大,成为 了近代武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由此,太极拳的起源问题空前的明晰,太极拳各支派的源流问题也终告清楚,数百年来争论尘埃落定,太极拳的天空一扫阴霾,一 时间天高气爽,艳阳高照,畅快无比。
  随着太极拳发源和源流的清晰,太极拳史上的诸多疑问也得以迎刃而解,一些误解和拳史研究中的误区终于得以解迷。由于史料的不足,太极拳经典拳论的作者 和年代无法确定,导致了拳史研究中很多前后难圆的矛盾,而根据博爱的最新资料,前人的研究中出现的谬误都可以得到纠正,再看太极拳的形成以及其发展的历程 和拳术理论框架的构建轨迹,莫不高屋建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李氏家谱》的第7目辑录了部分拳论——《无极(养生)拳论》、《十三势行功歌》、《太极拳养生功谱》,这些篇目记录了李氏家族在无极功、太极拳方面 的贡献和建树,这三篇文献明确表现了太极拳的发展历程——无极功——十三势——太极拳,每一时期都有相应的论著。惜乎家谱的后五六页被毁,《十三势行功 歌》仅存前半页,《太极拳养生功谱》无存,但万幸的是,在唐村还找到了几本清代遗留的老拳谱,对于太极拳史上的各拳论都有准确的记载,这对于今日我们认识 太极拳理论的发展历程提供了最原始的证据。在唐村发现的《李氏拳谱》包含:《无极养生拳论》(无极养生功者,人未练之先)、《十三势行功歌》(十三总势莫 轻视)、《长拳者一名十三势(十三势释名)》(长拳者如长江大海)、《十三势论》(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十三势行功心解》(一段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二 段先在心后在身)、《太极拳论》(太极者,无极而生)、《打手歌》(捋挤按须认真)、《打手要言》(内固精神,外示安逸)等,另有乾隆年间抄本的《春秋刀 谱》和《十三势拳谱》。
  《无极养生拳论》是李氏八世李春茂作于大明万历庚寅年(1590年),对无极养生功有感而发,同年又作《十三势行功歌》对十三势拳作了纲领性总结,大 明崇祯壬申年(1632年)又作《十三势(草)论》对十三势拳作解说,其子李仲(1598年-1689年)历经战祸,远走浙江传拳为生,对十三势理论又加 发挥,作《十三势行功心解》等文。李春茂所习练为十三势拳,斯时太极拳尚未形成,李春茂的作品是十三势拳时期的经典之作,李仲对于十三势的理论又加以补 充,这些文章后来都成为太极拳的精典拳论,被后世拳术修炼家所推重。李仲有五子,皆为太极拳高手,及至李仲之重孙李鹤林(1716年-1808 年),在村中开有讲武堂,名声远扬。李鹤林专业教武,约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作《太极拳论》、《打手歌》、《打手要言》等著作,对拳术理论又有 发展,至此,现代太极拳的理论框架基本完满形成。完善的拳术理论奠定了日后太极拳风靡于世的基础,唐村李氏几代人完成了一大创举,贡献无可比拟。从无极功 到十三势再到太极拳,李氏拳谱中的拳论明显的表明了这一发展趋势,拳术与拳论的形成轨迹一致。
  《春秋刀谱》原刻在千载寺内关圣殿前春秋亭前的春秋碑上,李鹤林的父亲李如椿(1679年-?)将之抄录下来,现存的《李氏拳谱》中明确标明“千载寺 关圣殿碑录如椿抄”。这套春秋大刀正是古时候千载寺僧道所演练的春秋刀法,千载寺门第的许多传人都曾习之。据唐村老人讲,这块春秋碑在1957 年兴修水利时被作为础基垒在水打磨下。《十三势拳谱》和当今杨式太极拳几乎完全相同,可知当年杨禄禅从陈长兴学到的正是十三势拳,严格来说十三势拳是太极 拳的前身,不是太极拳,而今天我们把他们统一叫做太极拳。
  王宗岳是李鹤林的学生,据唐村人说,王宗岳是山西洪洞凤凰村人,是唐村李氏的老家人,在乾隆年间在唐村教书,并从李鹤林学习太极拳。王宗岳学习了太极 拳械等,也从唐村抄录了拳论、拳谱等。李鹤林以及其子李永达、其孙李嘉际等在舞阳县北舞渡开有盐店,王宗岳所手录的拳谱也被带到了那里,咸丰二年 (1852年)好武的舞阳知县武澄清闻说“求索得之”,并把它交给了胞弟武禹襄,武氏如获至宝,对其推崇有加,于是,王宗岳的抄谱被武氏兄弟无意中发扬开 来。武禹襄得到后以为是王宗岳所作,可见,王所抄拳谱没有署明作者,只写了抄者的名字。那么,武氏所得到的抄本有哪些内容呢?之前研究者认为王宗岳拳论只 有五篇:《太极拳论》、《十三势(行功)歌》、《十三势释名》、《打手歌》、《打手要言》,我认为这是不确的,也许是武氏保守,并没有将全部内容公开,也 许是武氏对其进行了整理,湮没了原谱的格局。何以言之?王宗岳抄拳谱应该是全部抄录的,只抄部分的可能性不大,更重要的,武氏拳谱中确实存在《十三势论》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十三势行功心解》(以心行气务令沉着)等文。考武氏拳谱,《十三势行功要解》即是《十三势行功心解》的整理变形;《太极拳解》 只是《十三势行功心解》、《打手要言》等内容的编纂;《太极拳论解》则是《十三势行功心解》第二段和《打手歌》第二段的合编,唯添加了八个字的补充;《十 三势说略》基本上是《十三势论》的原文,唯第一句话改动。武氏谱的上面四篇拳论在廉让堂本谱中是分立的,在李亦畲手写郝和藏本中上四篇次第连接合为一篇, 篇题改为《打手要言》,并在篇末署“禹襄武氏并识”六字,太极拳史研究家唐豪曾断言,此四篇阐释王宗岳拳谱的文章都是武禹襄所撰!这个结论被学术界普遍接 受,这样把《十三势论》、《十三势行功心解》的著作权加在了武禹襄的头上,太极拳史的研究就走入了一个最大的误区,把《行功心解》等的问世大大的推迟了, 太极拳史的研究从此愈加变得混乱不堪。尤其,在唐村李氏拳谱中还有《身法》、《打手撒放》、《四刀》、《四枪》等篇,无一例外的都存在于武氏拳谱中,是武 氏所作还是原本承传呢?再看武氏拳谱中的《十三势架》拳谱,此拳谱公认是武禹襄的原传,武原本传给了李亦畲,但校对此谱可见,和唐村李氏拳谱中的十三势拳 谱完全一样!众所周知,武禹襄先从杨禄禅学练太极拳,后月从赵堡陈清萍处学习了所谓的“太极拳新架”,所以,武式太极拳独树一帜,和杨式太极拳是不同的, 武氏对此谱的传递岂不是令人费解吗?又因为杨式太极拳的拳谱和唐村李氏十三势的拳谱也是一样的,所以,先前的研究者都认为此谱为武氏得杨氏所传,但又让人 疑惑的是武氏并没有按此谱演拳,为什么?唐村李氏拳谱的出现终于使这个疑云顿散,原来这些是武氏对旧拳谱的一种照抄,包括前面的《身法》、《四枪》等,都 是照抄下来的。武氏所照抄的这个旧谱不是别个,就是武氏从舞阳盐店所得的王宗岳《太极拳拳谱》抄本。从武氏拳谱可以看到,武禹襄在钻研学习之余,同时也在 原谱上加入了自己的东西,并把原谱按照自己的理解体认作了整理!所谓“禹襄武氏并识”,说的不是武作,而是武对其进行了整编,因为作了改动,所以留字志 之。
  武氏《十三势说略》其实是《十三势论》,基本是原文,唯第一句话“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被篡改为“每一动,惟手先著力,随即松开;尤须贯 串一气,不外起承转合,始而意动,继而劲动,转接要一线串成”。武氏所篡益无非对“轻灵”、“贯串”作了主观解释,并把打拳比作写文章,充满书生气,真不 失文人本色也。无独有偶,在世传杨式太极拳谱中,开篇就是《十三势论》(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且是没有经过武禹襄所篡改过的原文。只不过《十三势论》 在不同的抄本里面或无提名,或题为《太极拳论》,或把此篇以及《十三势释名》(长拳者如长江大海)和《太极拳论》(太极者,无极而生)合抄在一起,总称为 《太极拳论》。也有版本把《太极拳论》(太极者,无极而生)改为《太极拳经》的,但抄序总是“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在前,后接“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最 后才是“太极者,无极而生”。徐震先生曾疑惑道:“然经之于论,论宜在后,何以反列于前,理实难通。”(《太极拳考信录·杨氏太极拳谱》)可见,在旧抄本 中《十三势论》(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一直是排在《太极拳论》(太极者,无极而生)之前的,抄录者亦未敢妄动也。至于“经”和“论”的矛盾全在于后人对 《十三势论》名字的篡改所致,这应该是抄录者当时是把“十三势”和“太极拳”视为同等的,故此把此两篇给混淆了,于是“十三势论”变成了“太极拳论”, “太极拳论”变成了“太极拳经”,像多米诺骨牌造成了连锁效应。后世学者普遍认为杨氏拳谱得自于武氏,从杨氏同样和武氏一样误认为太极拳谱是王宗岳自撰来 看,的确如此。但杨氏拳谱并无武氏的篡改,可知杨氏谱是保持了原貌的,这里又有一个误区,即往往认为武氏谱是原貌,则杨氏谱的次序和武氏谱不同,便认为是 抄录者又乱了次序。而今唐村拳谱的面世,终于使这一疑案得到证实–保持原貌的恰恰是杨氏拳谱而非武氏拳谱!回复原貌文字可见,《十三势论》在先,《太极拳 论》在后,正是和这两篇文章形成的先后以及拳法由十三势拳到太极拳的推衍顺序是一致的。
  搞乱了王宗岳拳谱原本的文字,是源于武氏对王谱的学习。看书时加眉批注语本是习文者习惯,鄙人看书至忘形处也会忍不住涂鸦两笔,这样武氏心得感悟最深 之处已遍着武氏梳理变得面目全非矣!贯注了武氏自己的体会自己的次序了,这就是《十三势行功心解》一篇的结局。武禹襄原是杨禄禅的弟子,武氏得谱也分享给 了杨氏,毕竟是师徒之谊,这从杨氏也尊崇王宗岳上可以看出,然杨氏得谱是武氏谱的早期形式,在尚且未被武氏全部涂改之初或者之前。杨氏谱中的《十三势论》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十三势行功心解》(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也证明了这一点。《十三势行功心解》被武氏肢解为《十三势行功要 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解》等部分,(见廉让堂本拳谱)但杨氏所抄走的《十三势行功心解》则较为原始,与唐村发掘的拳谱基本一致。但有意思的是, 在杨氏、吴氏抄本中有“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气遍身躯之谓)”一句,“气遍身躯之谓”是作为“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之注的,在这里,《十三势行功要 解》的格式初步出现,这是武氏对此篇下手的最初痕迹。这么一处的痕迹,在杨氏拳谱和吴氏拳谱中都完整的保留下来,(见杨澄甫抄本和吴鉴泉抄本拳谱)可见先 辈们对拳谱文字的忠实!所谓任意的改动应当是极少见的,我们后来研究者往往错估了拳谱抄本的忠诚,应该说——旧抄本的可信度很高,基本都能真实反映旧谱的 原貌。再举一例,吴本中有“意气须换的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动虚实也”,对照《十三势行功歌》可知,“变动虚实”是“变转虚实”之误,但在唐村拳谱抄 本中也作“变动虚实”,可知,极可能原文如此,王宗岳本也应该如此,吴本抄自于杨氏,吴本如此杨氏旧抄本也应该如此,但这一点终于逃不过众人的眼睛,被后 来人逐渐的纠正了。然而,先前皆误作杨氏谱抄自于武氏谱,凡所有杨氏谱中与武氏不同的都认为后人传抄之误,岂有不知武氏本是最大的变异,杨氏本反而是真本 也。因此,对于武氏抄本可以以杨本、吴本等来勘误,例如在郝本中有“收即是放,连而不断”,而他本皆作“断而复连”,可见郝本中的改动,“连而不断”殊难 真正,“断而复连”说的是人为调整。
  现已知唐村的太极拳拳谱初步形成于明万历年间(1590年),全面完成于清乾隆年间(1887年),而武氏得到舞阳盐店的王宗岳抄谱则是在咸丰年间 (1852年),试问在此期间二三百年就没有拳谱流传在外吗?当然有。现今我们所知的姚馥春、姜容樵所得到的乾隆时旧本(《太极拳讲义》1929 年出版)以及近年来发现的雍正六年的赵堡太极拳《太极秘术》就是二证。然而此二物向来存有争议受人质疑,何则?对武禹襄修订谱的误解故也。前人不可能抄袭 后人的文章,在这两本早期的拳谱中无一例外的赫然有《十三势论》(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在焉!这是“武著”学说的推翻,在武著说定论的情势下怎不遭受白 眼。《十三势论》是李春茂明崇祯年所作(1632年),在雍正以及乾隆抄本中出现其实毫无可怪之处。原本顺理成章的事结果被一个错误的结论抹煞了,无怪乎 越是研究越是混乱,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姜容樵从汤士林处得到了乾隆旧抄本,此抄本与世传的王宗岳抄本类似,理法如一,但内容要多出三分之一。姜本问世伊始就遭到太极拳研究家的抵触,唐豪甚 至说姜容樵“最善扯谎”,枉费了姜先生强种报国的一片赤诚。姜说得到谱后曾得“汤君详细解说其原文”,恕我直言,姜容樵的抄本中有误,汤君详细解说也不能 得到纠正,可见即使汤士林自己可能也不能对其拳谱完全理解吃透。姜本《歌诀一》中有两处抄误,“束烈下气把裆撑”中“束烈”实是“束肋”之误,凭借我对济 源神拳研究的余热,我在此稍微托一点大,这个错误到此可以为止了,其实这是神拳拳论中的术语,在神拳中称作“束肋下气”或称作“束肋下腰”,所有神拳的传 人对此最清楚不过。另一处错误是“胃音开劲两捶争”,“胃音”其实是“背脊”的抄误,力由脊发,两手对争,其中道出了武术发力的秘密。这两处错误一为音误 一为形误,把“肋”读成“烈”是怀庆府的口音。迄今为止我尚未见有人破解开这个硬结,诸位可以去查所有的出版物,无一例外的都承袭着“胃音”的错误,并且 还有着千奇百怪的译解。这一点也许正说明了姜抄本的可靠性,绝非姜氏造假也。就是连上帝尚且不能创造一块连他自己也搬不起来的石头,姜氏也必不能创造一篇 自己也弄不懂的文字来。此歌诀道尽了身法之秘,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放于卷首恰当不过。然此歌诀中的术语和济源的神拳相同,并且又不见于后世的太极拳 中,因此,这些歌诀的作者和神拳或者神拳和太极拳也许还存在什么渊源,有待相关专家们去考证。《歌诀二》就是《十三势论》(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的总结, 此篇曾由杜元化传播出来,杜声称是“蒋发受山西师傅传歌诀”,可见杜可能另有自己的得谱渠道,并知此篇来源历史悠久,其中所说“山西师傅”是否受到了当时 “山西王宗岳”之说的影响姑且不论,但他所说的此诀在蒋发之前确是和史实相照应的。
  《太极拳秘术》的问世曾引来了一片哗然,真假之争风云再起。《太极拳秘术》包括12章,分析一下《太极拳秘术》:民国六年刘凤梧序说明了此谱的来历, 雍正六年王柏青序说明了此谱的创作形成;其中有张三丰的拳论蒋发的拳论,还有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太极者无极而生),两篇王柏青的《太极丹功》更是不知 所云只顾谈玄。其中《太极拳诀》正是《十三势论》,此处所言和杜万育所说的“蒋发受山西师傅传歌诀”相同,同源还是抄袭?王宗岳直到咸丰二年武氏得到舞阳 盐店拳谱以后才广为人知,真的会出现在雍正年间的抄本上吗?世上真的存在张三丰的太极拳著作吗?所谓的《太极丹功》等文是在讲拳术吗,真的是王柏青的手笔 吗?据陕西铜川王震川和《武当》杂志社谭大江所推出的《太极拳秘术》内容来看,这确是一个后人伪造的赝品!其中有多少真实尚待查实。
  在世传太极拳谱抄本中,在《太极拳论》之后往往有两段附注文字。其一曰:“此论句句在心,并无一字陪衬敷衍,非有夙慧,不能悟也,先师不肯妄传,非独 择人,亦恐枉费工夫耳。”其二曰:“右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耳。”这两条注,学者普遍认为是后人所加,沈寿先生 说:“尤其是第二条注文,纯属附会而已,所谓‘张三丰创太极拳’之说,亦自兹而兴。”唐豪先生专门作过考证,断言太极拳非张三丰所创。据徐震先生考察,在 武氏所得的王宗岳太极拳谱上并无“张三丰祖师遗论”等附注语(《太极拳考信录·太极拳自王宗岳传陈家沟证》),在陈沟拳谱上没有张三丰之语,“武氏拳谱 中,亦无此语”(徐震《太极拳考信录·太极拳依托张三丰考》),李亦畲抄本上也没有“武当山张三丰”等出现,在太极拳历史上较早期的陈沟、王宗岳、武氏以 至李亦畲都没有张三丰之说,显然此注是谱子从武氏流传出去以后某好事者所加。在吴鉴泉抄本的太极拳谱中尚无“此论”至“枉费工夫”一段,徐震说道“此明明 为后人之附记”(徐震《太极拳考信录·卷下》),吴式太极是杨式太极的后绪,吴本拳谱得自于杨氏(吴本《太极拳论》中多出“动静之机”四字,这是吴氏谱的 标志,徐震考证此为全佑所加),吴本谱是杨氏拳谱抄本的早期形式,可知,在杨氏拳谱中初始也是没有这些附注的。然以后大部分的杨氏拳谱抄本上却添加了这 些,最大可能是杨式太极拳的传人后来所加。王新午先生《太极拳法实践》中写道:“谨案各节文献所载,言张三丰所传拳法为内家拳,迄无称太极拳者,而姿势名 称亦且大异,言太极拳为张三丰所传者,惟杨氏旧谱太极拳论后附记云:此系武当山张三丰老师遗著,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在陈氏拳谱则云为 其远祖所自创。其另有与杨氏相同之谱,则以通家之谊或系反得之杨氏者,故其辞字相同,而附记亦如此云云也。”现代研究太极拳史诸君以为然否?
  由千载寺以及唐村家谱的资料可知,太极拳源于无极功,无极功源出千载寺,为唐朝李道子所始创,太极拳的发源与武当山无关,亦和张三丰无涉,这与历史上 对张三丰的记载只字不提太极拳或武术之事是相应的。由博爱唐村的资料可知,王宗岳是唐村李氏十二世李鹤林的弟子,本来和张三丰是毫无瓜葛的,但之前人们并 不能得知王宗岳的身世,因为无所知,所以给后人的附会带来了便利。张三丰的身世同样也是一个悬案,所以相关附会也多不胜举。可以说,所有把王宗岳和张三丰 强拉在一起的说法都是附会,都是后来人的臆断和添加,可以判伪无疑。
  唐豪先生曾在北平某厂肆得到一本《阴符枪谱》和《太极拳谱》的合抄本,因为其中有春秋刀残谱,唐豪由此认为王宗岳学艺于陈家沟,同样的史料,徐震又认 为陈家沟学艺于王宗岳,“王宗岳之谜”真真令人彷徨于无地也!历史是不承认推测的,真相要靠证据来表明,西方有句名言:“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唐、徐 二君都是“善于推求”者矣,但在我们知道了历史的真相后也不免哑然失笑了。厂本太极拳谱上有“先师武当山张三丰王宗岳传留”字样(见唐豪《王宗岳考》附厂 本残谱),且厂本拳谱和杨氏拳谱同,可见,厂本原来也不过是后人的抄本罢了,绝非是王宗岳手定。我们知道,原本王宗岳抄本太极拳谱远远不是我们现在所认为 的那么少,盖武氏交给杨氏的抄本尚是武禹襄的删节本也,厂本无疑是杨氏之后的形制,所以厂本也是杨氏谱的抄本。
  张三丰是明朝政府刻画出来的一位仙道隐士的形象,明朝五代皇帝对张三丰的造势使张三丰声名远扬,成为隐仙式神秘人物。清末太极拳传播之初并没有附会张 三丰,陈沟旧谱、杨氏旧谱、王宗岳旧谱、武氏旧谱都表明了这一点。在太极拳广泛传播以后就附会成了张三丰仙道所传,亦攀附名士自抬身价耳。此风大约从吴鉴 泉、杨澄甫始。
  在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的《自序》中,杨自称小时闻其祖父说:“太极拳创自宋末张三峰,传之者为王宗岳、陈州同,张松溪、蒋发诸人相承不绝。”这 一说法将清初黄宗羲所说的内家拳祖师张三峰认为太极拳创始者,并将王宗岳混同于王宗,肯定是拼凑无疑,尤其是,王宗岳本是无名之辈,杨氏自从武禹襄那里方 闻其名,不可能知道王宗岳的师承,武禹襄也不曾知道王之师承,况且张三峰传王宗岳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杨禄禅有明确的师承,这些必非杨禄禅所说,定是杨澄甫 自编。杨书还有《张真人传》加强其伪说,但此文明显采自《明史·张三丰传》,明史中说张三丰是金元人,亦并非北宋张三峰也。然而,杨澄甫此说的影响力却极 其广泛,散布了极其荒谬的信息。
  太极拳谱最神秘的还有《杨氏太极拳老谱》。杨家老谱具体内容是什么?杨振铎曾公开了32目,是否是全本尚待考究。吴家有《太极法说》(吴本)是其抄本 之一,书封二有吴公藻的题记,言明此谱是杨班侯授予全佑,抄于端郡王府内,内有文40篇。沈家桢从杨澄甫那里抄出的谱子(沈本)有43篇,据称都是从杨禄 禅那里传下来的,其中包括《太极拳论》、《十三势行工心解》。收谱广泛的是《太极拳功解》,内容实为杨家老谱、王宗岳抄谱(世传本)、宋书铭拳谱三者的合 抄,此即沈寿先生所推重的“万本”拳谱,此谱视王谱、宋谱为杂集,尊崇杨谱,其中杨家老谱内容为37篇。吴本比万本多出《张三丰承留》、《口授张三丰老师 之言》、《张三丰以武事得道论》三篇,太极拳早期是不讲张三丰的,此三篇文必非全佑原抄文字,则余37篇和万本相同,此37篇当为杨家老谱的全部。沈本含 有王宗岳抄本的内容,世传本王宗岳谱的内容为1.《十三势论》;2.《十三势释名》;3.《太极拳论》;4.《十三势行功歌》;5.《十三势行功心解》; 6.《打手歌》。除下王谱内容则沈本尚存37篇,这应是杨家老谱的全貌。吴本的三篇文章是吴家所独有,那么这三篇衍文何来?虽题名《张三丰承留》,但肯定 非张三丰所作,观《三丰全集》全是道学家言,而承留等三篇的文辞全是儒家的学说,宋明理学的道理多于道家的理论。由承留文中“授之至于来,字著宣平许”之 句,可知此篇非宋书铭所作即吴鉴泉所作!尊奉唐朝于欢子许宣平者何人?宋氏太极功传人宋远桥也。从许宣平到宋远桥,从宋远桥到宋书铭,一脉嫡传,有宋书铭 《宋氏太极功源流支派论》为证,吴鉴泉又拜在宋书铭的门下,也是许宣平一系之传。吴氏托名张三丰也许与此段大有渊源。另一篇《口授张三丰老师之言》,文中 出现“体育”一词,可知必与张三丰无关也。“体育”为外来词,是戊戌变法前后清朝留学生从日语中舶来的。据考最早见于1898年上海大同书局出版的康有为 辑录《日本书目志》,这是中国出现“体育”一词的开始,以后1902年《杭州白话报》上所刊载的译文中出现,1903年上海的《政艺通报》刊登的《无锡体 育会简章》正式使用了“体育”这个词语,并立即为社会接受,此后“体育”一词方在中文里扎根落户。1914年许禹生创设体育研究社,邀请吴鉴泉、杨少侯、 杨澄甫等参与,讲究“体育之学”者莫非正是吴先生本人?
  《杨家老谱》成书很早,在杨家授拳于端郡王府时已经有诸,杨家老谱为何人所撰?必杨禄禅公不能也。从吴公藻上推一百多年看到什么时候?杨禄禅能写拳谱 吗?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杨禄禅质朴无文,不通文墨,推想杨禄禅出入于京城王府,交游于仕子权贵,必非毫无品位之人。到王府任教,杨氏想来不可能是个文盲,在 王府期间,又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杨氏腹中诗书不多该读的书如四书五经、宋明理学等典籍还都是应该补上了的。尤其在与贵 族、文士交往的环境下,杨氏要完成教学任务,对于用三教经典等来解说拳理或者装饰理论应该是早已经轻车熟路了。其实在古人的生活环境里,诸如阴阳、五行、 八卦等等理论都是很自然的生活常识,并不如我们现在所以为的那么神秘和复杂。例如我们都用钟表,所以我们很习惯的用几点钟来表达平面方位,而在古人表示方 向时使用离位、坎位、乾方、巽方来表达都是很自然的,并非是故作高深之态。也许有人认为杨氏的底子太差,不可能写文章,但看杨家老谱文字质朴,亦必非文人 手笔,这样的文章想来也不需苏李的文采不可。杨氏既然能达武道巅峰,文事亦必通融,也是远非同等学力的人可比的,何况杨氏所讲无非武学,都是练上身的东 西,言必中节,理所当然。例如:李仲轩老先生小学文化,但李老的文笔思维又几人能达到?孙禄堂先生完全是自学,文采及素养又如何?这些活生生的例子使我们 明白先前观点的偏颇。又如我师祖陈合龙先生是文盲,但对于拳理却领会很深,所讲的道理往往使人如醍醐灌顶,解放前还曾口编很多劝善、抗日等的歌谣,这也是 武通文就的一例。
  自从武氏从舞阳盐店得到《王宗岳太极拳谱》以来,随着太极拳的发展普及,相关于太极拳的拳谱也陆续有发现和披露,直到今天尚且有新文献公诸于世。但考 察所有面世的太极拳谱文字,都不能脱离唐村所发现的李氏太极拳拳谱的范围或是明显有其影子在焉,唐村千载寺作为太极拳发源地的史实不可撼动。正因为唐村位 于太极拳以及无极养生功的发祥地,唐村所发现的拳谱具有不可估量的研究意义,所有太极拳史上所形成的既成错误,以及由其产生的混乱影响,都将在此史料的研 究中得以澄清!所有太极拳历史方面的混乱和争议都将平息,这无疑为太极拳向世界民众的推广扫清了很多的障碍,为中华文化向世界的传播立下了卓绝的贡献。
  附:博爱县李氏太极拳谱拳论
  无极养生拳论
  无极养生功者,人未练之先,无思无意,无形无象,无我无他,胸中混混沌沌,一气浑论,无所向意者也,世人不知有逆运之理,但斤斤于天地自然顺行之道, 气拘物蔽,昏昧不明,以致体质虚弱,阳极必阴,阴极必亡,于此摄生之术,概乎未有谙也。惟三教融易,圣人独能渗透逆运之术,揽阴阳、夺造化、转乾坤、扭气 机,于后天中返先天。复出归元,保合太和,总不外乎后天五行八卦之天理矣。一气伸缩之道,所谓无极功能生一气者是也。吾练功探感之无极养生功乃人之无意无 形,联先天极妙之主体,冲和之本始,阴阳动静之初源也。万物之生负阴抱阳,人之真元所从而来,灵明所从而抱,无极生太极矣。于此而与五行八卦元通,通则 变,完全人身之阴阳而保此灵明者也。永人之天年,畅达人之血脉筋骨,欲从后天返先天,而卫生之术无极养生功者也。苟以异端目元远矣,无极养生功有百益而无 一害,虽以之强吾氏族也,谓世裔贤徒大功练而远矣。谨此无极养生论焉。
  大明万历庚寅年岁次春月于太室祠传拳训论
   李叶蓁
  十三势行功歌
  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静中独动动犹静,因敌变化是神奇。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工夫。刻刻留意在腰 间,腹内松静气腾然。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入门引路须口授,工夫无息法自修。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 臣。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已无遗。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功夫贻叹息。
  大明万历庚寅年岁次春月太室祠创传十三势拳歌训论 李春茂
  十三势释名
  长拳者一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十三势者,扌朋履挤按扌采 扌列 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合而言之十三势也。扌朋履挤按即坎离震兑,正四方也;扌采 扌列 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
  十三势论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练。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高低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 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左 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勿 令丝毫间断耳。
  大明崇祯壬申年二月研拳草论李春茂
  十三势行功心解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精神能提的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意气须换的灵,乃有圆活之趣,所 谓变动虚实也。发劲须沉着松静,专主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气遍身躯之谓也。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捕兔之鹄,神 如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似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力由脊发,步随身换。收即是放,断而复连。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 极柔软然后极坚硬,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
  行功心法辩
  又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动往来,气贴背,敛入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神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如车轴。
  李仲
  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 理唯一贯。由着熟面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虚。仰之 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欲长,退之则欲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 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拔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耆能御众之形,快能何为?立 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工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惟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 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是为论。
  大清乾隆五十二年丁未岁次二月二日于唐村讲武堂
  李鹤林
  打手歌
  掤履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
  任他聚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
  引进落空合即出,粘连黏随不丢顶。
  刚柔快慢自有为,形观耄耋能御众。
  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大清乾隆五十二年丁未岁次二月二日讲于唐村讲武堂
  李鹤林
  打手要言
  内固精神,外示安逸。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身法:涵胸 拔背 裹裆 护肫 提顶 吊裆 腾挪 闪战
  刀法:里剪腕 外剪腕 挫腕 撩腕
  枪法:平刺心窝 斜刺膀尖 下刺脚面 上刺锁项
  打手撒放
  掤(上平) 业(入声) 噫(上声)
  咳(入声) 呼(上声) 吭 呵 哈

拳式篇


  太极拳的出现也是一个逐步成形的学术过程,太极拳形成了今天百家争鸣、各是其是的局面也是一个渐趋异化的发展过程。太极拳在其形成之初也必是一个纯粹 的拳种,是单纯的个体而非群体的乌合,我们权称之为原始太极拳。那么,原始太极拳必有所自,他们都是太极拳的母亲,二者必有相似之处、共通之处,并且似是 而非,他们原各有自己的名讳;原始太极拳之后又有发展、变异、分化、出新,于是形成了各种流派的太极拳,然各流派之间亦必有相同之处、相通之处,并且似非 而是,共同冠名太极、理本太极。
  太极拳的各种流变有他的轨迹,也有它的痕迹,正如刑侦破案,留下一个指纹就能按图索骥找出其人,这个痕迹在拳套上一览无余。笔者在此便以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几家太极拳的套路做一展示,以示不欺,或有不足之处,尚请同道补正。
  据博爱千载寺以及博爱唐村李氏家谱可知,太极拳的形成为:唐朝李道子创无极养生功(创立于无极寺)——十三势拳(融合了通臂猿拳)—— 明末陈王廷、李仲、李岩姑表三兄弟创编太极养生功(创立于太极宫),其后的衍变都已为广大的习武者所知:清后期由温县陈家沟传出——清末杨禄禅在北京扬名 ——民国已有著名的五式太极(杨、武、吴、孙、陈)——此后又有多家太极冠各式之名纷纷出山,赴会新而弥老的太极盛筵,为节省篇幅不一一列举。
  无极功在博爱县部分村落里还有传承,历代口传身授,尚未发现拳谱资料,但观其势绵绵密密,形如流水,动作多简单重复,柔和划圆,的确是原始古朴。太极 拳十三势命名或许受到当时已经相当成熟的通臂拳的影响,明周全《通臂拳谱》中写到“予将护破内选择一十三势以示来兹”,并有《通臂行拳十三势歌》一首,行 拳十三势是通臂拳的重要内容,但是后来形成的“八法五步”学说的十三势已经从内劲上揭示了拳学的内涵,无疑已打破了通臂拳十三势的框缚。通臂拳至今在博爱 各地尚有流传,和清乾隆年间郭永福传至山西洪洞的通臂拳很相像。十三势拳在风格上仍和无极拳一样的柔和舒缓,无怪于当年杨禄禅也称其拳法为“绵拳”、“软 手”等,至今在博爱、焦作等地称还呼为“软手”,或者叫做“软十三”,唐村发现的李氏太极拳拳谱还载有清乾隆年间留传下来的十三势拳名目。十三势拳后来成 了创编太极拳的最大母本,十三势拳和太极拳并行流通于世,后人又把十三势统称为太极拳,太极功的拳谱名目原载唐村《李氏家谱》中,惜乎载有太极功谱的几页 已残失。太极拳创立之后,在唐村李氏、陈沟陈氏宗族中都有流传。陈家沟的拳种原本很丰富,如十三势拳、通臂拳、炮捶、太极拳等等共存,十三势拳即陈长兴所 传给杨禄禅之拳,通臂拳在陈家沟尚留有“一百单八式”拳谱为据(与洪洞通臂拳相同),二路炮捶一直相传不失。而今天我们所谓的陈式太极拳便是当初三兄弟在 太极宫共同确立的“太极拳”,李氏兄弟因为加入了李自成的起义军而导致颠沛失所,只有陈王廷隐居在乡,得以把拳流传下来。太极拳的发展虽然并不如人意,但 “太极拳”的名字却深得人心,逐渐包罗了十三势拳,真正的太极拳仅保留在陈沟陈氏部分人手中,即演化为今之陈式太极拳。
  唐村李氏拳谱所载的“十三势”名目:
  揽雀尾/单鞭/提手上势/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势/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势/进步搬揽捶/如封似闭/抱虎推山/揽雀尾/肘底看捶/倒撵猴/斜飞 式/提手上势/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海底针/扇通背/撇身捶/却步搬揽捶/上势揽雀尾/单鞭/云手/高探马/左右分脚/转身蹬脚/进步栽捶/翻身撇身捶/ 反身二起脚/上步挫捶/双风贯耳/披身踢脚/转身蹬脚/上步搬揽捶/如封似闭/抱虎推山/斜单鞭/野马分鬃/玉女穿梭/单鞭/云手下势/金鸡独立/倒撵猴 /斜飞势/提手上势/白鹤晾翅/搂膝拗步/海底针/扇通背/上势/揽雀尾/单鞭/云手/高探马/十字摆莲/搂膝指裆捶/上势揽雀尾/单鞭/下势/上势七星 /退步跨虎/转脚摆莲/弯弓射虎/上步揽雀尾/双抱捶。
  注:唐村拳谱十三势名目有几种不同的抄本,此谱为几个抄本综合校对的结果。
  比较可知,此谱与杨式太极拳拳谱完全相同,即可知当年杨禄禅下陈沟从陈长兴所学乃正是此“十三势拳”。杨氏当年应该最清楚不过,所以,在“太极拳”这 个名字传出后,还有一句便是“太极拳一名十三势”,这样在世人的眼里便消弥了十三势和太极拳的界限,这本来无可无不可,但作为研究者务必要清楚二者在历史 上是分野的,否则在研究中将会产生矛盾。杨禄禅在京时又称自己的拳为“绵拳”、“软拳”或“软手”,至今博爱地区尚称“十三势软手”或“软十三”,这是遥 相呼应的。太极拳之名是在杨氏学拳时已定,还是于武氏得盐店本太极拳谱之后又定的呢?这个似乎并无关紧要,鉴于杨去京都之前已经得到了武氏的盐本拳谱,即 使杨在学拳时只称十三势,此时也知道了“太极拳”之名,总之,杨氏进京便把太极拳之名带进了京师。
  陈沟的太极拳自陈氏九世陈王廷已经存在,并在陈氏中家传,陈氏后人中有会十三势者(陈长兴),想必也必有会太极拳者(陈有恒)。陈王廷生平可谓命运多 舛,经历了明清的社会变革,历经祸乱,先是在明朝时作乱考场,杀死考官,被明政府通缉,又事关闯贼(其故表兄弟李仲、李岩加入了李自成的义军),清初还曾 入李际遇匪军,又被清政府通缉,所以陈王廷的生活一定是低调的、隐居的,否则亦难尽其天年。也难怪在陈王廷的《长短句》中充满了无奈和慨叹,像隐士一样淡 漠世事。陈王廷有蒋姓仆,即李际遇之旧部,李际遇兵覆灭,陈王廷和李是旧交,蒋依身于陈氏也合乎情理。蒋本是战将,可以想见除了一身的武艺,别无所长,所 以,蒋氏以武事留下盛名,或在当时他终究割舍不下一身的艺业,专以教拳为乐或以教拳为业也在情理之中。所以,陈王廷的蒋仆就应当是陈沟赫有声名的武师蒋 发!几百年后“蒋把式“的盛名还在陈沟等地流传,几百年后人们还口口流传着蒋发武师的故事,可以想见当年蒋发传人众多。在蒋的传人中,陈姓人又当为最多, 所以陈沟陈姓都尊敬他、缅怀他、代代相传颂扬他。民国初,太极拳专家唐豪先生经过考察,认清陈王廷是太极拳的始祖,陈姓人都以为荣事,但民间传说“蒋把式 传陈氏拳法“的口碑依然如故。陈氏后人陈鑫1928年曾撰文(见于《辩拳录》和《文修堂拳械谱》),告诫族人“决不可言’陈氏拳法传于蒋氏’“,这本是陈 鑫正本清源的一种举措,但从一个侧面证实了陈沟人的确风传蒋发其人、其武,几百年的口头传说岂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
  蒋发教拳,学者无数,在赵堡也有很多传人,这更证明了蒋曾经以教拳为业。蒋发偎身陈王廷,陈王廷如有绝妙的太极拳术,蒋发岂会错过,所以蒋发一定会太 极拳,并且是陈王廷手定的太极拳,亦即姑表兄弟三人在太极宫所共创编的太极拳。蒋发即是正宗太极最早的一代宗师。那么蒋发传赵堡的也必是正宗的太极拳无 疑。看看当今赵堡太极拳的拳谱套路,我们确信赵堡太极和陈沟陈氏太极最为近亲,所以推断赵堡蒋把式和陈家沟蒋把式为一人无有疑义。
  若说赵堡太极拳的宗师蒋发不是陈王廷的蒋仆,那么蒋发是哪里人?有人说蒋发是赵堡镇小留村人,那么小留村还有蒋发先生后代否?事实是小留村并无蒋姓居 民。为什么蒋发死后孤零零的被埋在陈家沟村外,而没有埋入蒋氏祖坟?从此又见蒋发的仆人身份,游子身份。蒋发的身世之谜给拳史研究带来很多疑难,也给一些 投机者带来随意篡编历史的机会。根据唐村《李氏家谱》记载,打从山西迁来之时,唐村李氏祖李清江便与河邑常阳村陈卜、刘村蒋培礼结拜为义兄弟,世代友好, 那么,投靠陈王廷的蒋某人或许正是刘村蒋氏后人,那么说来,陈王廷和蒋发是世交,在李际遇兵败以后投身陈王廷实在是理所当然。由此可见,赵堡所口传的“小 留村蒋发“也非凭空而生,只不过不是小留村而是小刘村才对,刘村隶属于今博爱县金城乡,和温县地界毗邻。解开了蒋发的身份之谜,许多有关蒋发的不实之说也 不攻自破矣。
  赵堡太极拳是蒋发所传吗?赵堡太极拳和陈式太极拳相同吗?同也与否何妨比较一下,从哪里比起,还是从拳套始。
  陈式太极拳多凭口传身授,没有明确的记谱,所以,后人的心记谱各有不同,虽用词不一,但大体还是相同的。如陈照丕演练的74式(1935年版《陈氏太 极拳汇宗》)和陈发科演练的83式(沈家桢、顾留馨《陈式太极拳》),有人称为老架和新架,其实逐一对照,可以确定二者本是同一的,仅是记谱方法不同。我 们这里就拿陈照丕的74式太极拳为例。赵堡太极拳同样也随各人而稍有不同,或多或少随各人的记谱方法而不同,有七十几式的(郑瑞、原宝山等),也有一百多 式的(王海洲、赵增富等),但对照可知也都是同一的。今以赵堡和式太极拳72式为例。(和有禄《和式太极拳谱》2003年版)
  请看陈式太极拳套路:“(一)金刚捣碓、揽扎衣、六封四闭、丹变、金刚捣碓、白鹅亮翅、斜形、搂膝、拗步……(二)肘底看拳、倒捻肱、白鹅亮翅、斜 形、闪通背、(掩手肱拳)、六封四闭、丹变、运手、高探马、右插左插、蹬一跟子、前膛拗步、神仙一把抓、踢二气……(三)抱头推山、六封四闭、丹变、前 招、后招、野马分鬃、(六封四闭、丹变)、玉女穿梭、揽插衣、六封四闭、丹变、运手、摆脚跌叉、金鸡独立、倒捻肱、白鹅亮翅、斜形、闪通背、(掩手肱 拳)、六封四闭、丹变、运手、高探马、十字脚、指裆捶……(四)上步七星、下步跨肱、摆脚、当头炮、金刚捣碓“;
  再看赵堡太极拳套路:“(一)金刚三大对、揽扎衣、如封似闭、单鞭、领落金刚三大对、白鹤亮翅、斜形……搂膝跃步……(二)肘底看拳、倒撵猴、白鹤亮 翅、斜形、(海底针)、闪通背、如封似闭、单鞭、云手、高探马、左右拍脚、旋脚蹬跟、二步三捶、青龙探海、二起脚……(三)抱头推山、如封似闭、单鞭、前 后招、(勒马势)、野马分鬃、玉女穿梭、转身揽扎衣、如封似闭、单鞭、云手、跌岔、(扫堂腿)、金鸡独立、(双震脚)、倒撵猴、白鹤亮翅、斜形、(海底 针)、扇通背、如封似闭、单鞭、云手、高探马、单摆脚、吊打指裆捶……(四)左扎七星、(进步十字手)、退步跨虎、双摆脚、搬弓射虎、金刚三大对“。
  二者在很大程度上类似,存在着一大段一大段的相同之处。有些动作名称不完全相同,但大致相同或音同字不同,并且从动作上看也大致相同,可视为等同。如 “金刚捣碓“和“金刚三大对“、“六封四闭“和“如封似闭“、“丹变“和“单鞭“、“白鹅亮翅“和“白鹤亮翅“、“倒捻肱“和“倒撵猴“、“运手“和“云 手“、“蹬一跟子“和“旋脚蹬跟“、“踢二气“和“二起脚“、“前招后招“和“前后招“、“跌叉“和“跌岔“、“上步七星“和“左扎七星“、“下步跨肱 “和“退步跨虎“、“当头炮“和“搬弓射虎“等。联字句成篇,称为文章,联招式成套,可谓武章。不同二人所作的文章绝无完全相同的道理,如果两文中有一大 段一大段的相同,叫做抄袭;同样的,武术套路中绝无两家拳法一大段一大段编排相同的道理,若有,就说明其承传关系。如上所示,若说赵堡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 无传承关系,吾不信也。
  还有一种说法,陈沟太极拳是由赵堡传入的,一次为陈王廷礼聘蒋发宗师陈沟授艺,二次为陈敬柏将赵堡架传给了陈氏族人陈公兆、陈秉旺,陈秉旺传陈长兴, 陈公兆传陈有恒、陈有本,陈有本传陈清萍、陈有恒传陈仲生,陈仲生传陈鑫。那么陈长兴的十三势在赵堡还有吗?赵堡能否传出了自己没有的拳法呢?赵堡太极拳 最类陈氏太极拳,这种单调的特色说明了什么?说明他们当初都是同一来源,不管现在演变成了多少派,换句话说,都是由一人所授。陈家沟则不同,不仅有太极 拳,还有十三势拳、一百零八式通臂拳、炮拳等等。
  武禹襄初学于同乡杨禄禅,又学于赵堡陈清萍,看武式太极拳的确是二家套路的杂揉,主体框架还是杨式,间有拳式动作改作了陈式。两相杂陈形成了武式的套 子,例如,武式中把“揽雀尾”改作了“懒扎衣”,把“提手上势”别作了“手挥琵琶”,虽无“海底针”之名在“三甬背(扇通背)”动作中却有其实,删掉了 “撇身捶、却步搬揽捶、上势揽雀尾”以及“双风贯耳”、“翻身撇身捶”等。明确了武式的以上几处改动,再对比武式和杨式的套路,可看出二者原本则一,这就 是武氏从学于杨氏的见证。武禹襄请益于陈清萍仅仅月余,毕竟是太仓促了,要学新架子就难以说内涵,要说内涵就不停留在拳套上矣。武式太极拳能独树一帜,关 键还在于武禹襄、李亦畲等人对太极理论的深研和发展,而非仅在于套子。在武禹襄传李亦畲的谱中还有“十三势架”,见于武氏太极拳谱李亦畲自藏本,既然武式 不按照此套子演练,为何还要抄留?很多人认为此篇乃是杨氏传武氏的套子,其实此篇实是抄自于王宗岳所抄留的太极拳谱,包括《身法》、《四枪》、《打手撒 放》等都是照抄于王宗岳拳谱,仅是对旧谱的照录而已,不关乎自己习与不习也。
  还有,孙式太极拳是武式太极拳的衍变,拳谱相同,但在动作上做了改进,在步法上融入了形意拳“行步如槐虫”之精髓,在身法上融入了形意拳“束展开合” 之精髓。吴式太极拳是杨式太极拳的衍变,杨式在杨澄甫的时代稍作了修改,删去了较复杂的“二起脚”动作,而吴式则保留着杨式的原传。其间异同比较可知,毋 须赘言。
  万籁声前辈曾公布有“张三丰原式太极拳”,本是河北刘德宽(1826-1911)所遗留,看其动作名目以及次第,和杨式太极拳如出一辙。万氏是推崇仙 道、归宗少林武当的倡导者,热衷于“太极拳神仙传”之说,多年前万籁声的张三丰说和洪均生先生的陈沟说针锋相对,几欲拳脚相见。鉴于原式太极拳与杨式太极 拳的惊人一致,若说与杨式太极没有关系亦没人相信。另有北京白云观安道远道长曾传出“原始太极拳”,号称“原始”者,必非原始也,谁会想到在创始之初命名 为“原始某某”呢?难道轩辕黄帝在创始太极拳时就知道五千年后会有不原始的太极拳大光于世争抢风头么?安道长自述明确说过:“原始太极拳不是一个人所创, 而是由各代道长逐渐发展凑合而成的”,(见《安道长谈原始太极拳》)并有古本记载“哪一式是由什么人添加的”,可见,所谓原始太极拳是由各代人窜改增添而 成,“原始”二字又如何讲起呢?不过,此道门的太极拳亦有可能本就是道门中流传的东西,并非是得自于后世的杨式太极。也许万氏和安氏的太极拳确非杨家所 传,今唐村的资料可提供一斑,杨式太极拳本就是十三势拳,远在明代之时已经成熟,所谓原式或原始的太极拳源出比杨家的早,也是完全有可能的。然而,“原 式”必称张三丰有无牵强之嫌?张三丰之与太极拳真有证据可依吗?号称“原始”者亦肯定是晚出的东西,溯祖轩辕又强拉道门攀附三丰是否是自相矛盾呢?宋书铭 所公开的宋氏家传“三世七”(号称明朝抄本)以及宋代程王必所习的“小九天”等,视其内容都和杨式大类,亦即都不出古传“十三势拳”的范围,历来学者对此 颇多疑义,这些也应该都是事实,今博爱唐村以及千载寺的发掘资料可以佐证。
  肃清本源的意义在于认识真相,认清了真相才不会南辕北辙,枉费心力。“揽雀尾”就是“揽雀尾”,“揽扎衣”就是“揽扎衣”,我们还有必要相信“揽雀 尾”就是“揽扎衣”的误读吗?“倒撵猴”是从“倒捻肱”改变来的吗,还是“倒捻肱”本身为误记呢?古语说“欲流之远,必浚其源”,源浚而后其流必清,明明 白白练拳,不再受别有用心的教授学者的蛊惑教唆,这也正是考证学的意义所在吧。西方有谚语说:“让上帝的归上帝,让撒旦的归撒旦。”理清了无极拳、十三 势、通臂拳、太极拳等等关系以后,再看各家流派的演变,其间先后关系、衍化关系立马变得明朗了。博爱唐村太极拳原始资料的发掘问世,的确为纠缠不清的太极 拳史带来了阳光,诸多的混乱都可以藉此得以清爽了,的确是功德无量。
  诸神归位,天下太平。
  附1、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陈照丕谱):
  1、太极拳初势 2、金刚捣碓 3、揽扎衣 4、六封四闭 5、丹变(单鞭) 6、金刚捣碓 7、白鹅亮翅 8、斜形 9、搂膝 10、拗步 11、斜形 12、搂膝 13、拗步 14、演手肱拳 15、金刚捣碓 16、撇身捶 17、青龙出水 18、双推手 19、肘底看拳 20、倒捻肱 21、白鹅亮翅 22、斜形 23、闪通背 24、掩手肱拳 25、六封四闭 26、丹变 27、运手 28、高探马 29、右插 30、左插 31、蹬一跟子 32、前膛 拗步 33、神仙一把抓 34、踢二气 35、护心拳 36、旋风脚 37、蹬一跟子 38、掩手肱拳 39、小擒打 40、抱头推山 41、六封四闭 42、丹变 43、前招 44、后招 45、野马分鬃 46、六封四闭 47、丹变 48、玉女穿梭 49、揽插衣 50、六封四闭 51、丹变 52、运手 53、摆脚 54、跌叉 55、金鸡独立 56、倒捻肱 57、白鹅亮翅 58、斜形 59、闪通背 60、掩手肱拳 61、六封四闭 62、丹变 63、运手 64、高探马 65、十字脚 66、指裆捶 67、猿猴探巢 68、丹变 69、切地龙 70、上步七星 71、下步跨肱 72、摆脚 73、当头炮 74、金刚捣碓
  附2、赵堡和式太极拳(和有禄谱):
  1、金刚三大对 2、揽扎衣3、如封似闭4、单鞭5、领落金刚三大对 6、白鹤亮翅7、斜形8、琵琶势9、跃步斜形 10、转身琵琶势 11、搂膝跃步 12、伏虎13、指裆捶 14、肘底看拳 15、倒撵猴 16、白鹤亮翅 17、斜形18、海底针 19、闪通背20、如封似闭21、单鞭22、云手 23、高探马24、左右拍脚25、旋脚蹬跟26、二步三捶 27、青龙探海 28、二起脚29、分马掌抱膝 30、喜鹊登枝 31、鹞子翻身32、左右裹膝 33、掩手捶 34、抱头推山35、如封似闭36、单鞭 37、前后招 38、勒马势 39、野马分鬃 40、玉女穿梭41、转身揽扎衣42、如封似闭 43、单鞭 44、云手 45、跌岔 46、扫堂腿 47、金鸡独立 48、双震脚49、倒撵猴50、白鹤亮翅 51、斜形 52、海底针 53、扇通背 54、如封似闭 55、单鞭 56、云手 57、高探马58、单摆脚 59、吊打指裆捶 60、金刚三大对 61、懒扎衣 62、右扎七星 63、回头看画 64、黄龙绞水65、如封似闭 66、单鞭 67、左扎七星 68、进步十字手 69、退步跨虎 70、双摆脚 71、搬弓射虎 72、金刚三大对
  附3、武式太极拳谱(李亦畲手写郝本):
  1、懒扎衣2、单鞭3、提手上势4、白鹅亮翅5、搂膝拗步6、手挥琵琶势7、搂膝拗步8、手挥琵琶势9、进步搬揽锤10、如封似闭11、抱虎推山 12、单鞭13、肘底看捶14、倒辇猴15、白鹅亮翅16、搂膝拗步17、三甬背18、单鞭19、纭手20、高探马21、左右起脚22、转身踢一脚23、 践步打捶24、反身二起25、披身踢一脚26、蹬一脚27、上步搬揽锤28、如封似闭29、抱虎推山30、斜单鞭31、野马分鬃32、单鞭33、玉女穿梭 34、单鞭35、纭手36、下势37、更鸡独立38、倒辇猴39、白鹅亮翅40、搂膝拗步41、三甬背42、单鞭43、纭手44、高探马45、十字摆连 46、上步指裆捶47、单鞭48、上步七星49、退步跨虎50、转脚摆莲51、弯弓射虎52、双抱捶53、手挥琵琶势。
  附4、原始武式拳谱(李亦畲自藏本):
  1、揽雀尾2、单鞭3、提手上势4、白鹅亮翅5、搂膝拗步6、手挥琵琶势7、搂膝拗步8、手挥琵琶势9、进步搬揽锤10、如封似闭11、抱虎推山 12、单鞭13、肘底看捶14、倒辇猴15、白鹅亮翅16、搂膝拗步17、三甬背18、单鞭19、纭手20、高探马21、左右起脚22、转身踢一脚23、 践步打捶24、反身二起25、披身踢一脚26、蹬一脚27、上步搬揽锤28、如封似闭29、抱虎推山30、斜单鞭31、野马分鬃32、单鞭33、玉女穿梭 34、单鞭35、纭手36、下势37、更鸡独立38、倒辇猴39、白鹅亮翅40、搂膝拗步41、三甬背42、单鞭43、纭手44、高探马45、十字摆连 46、上步指裆捶47、下势揽雀尾48、单鞭49、下势50、上步七星51、退步跨虎52、转脚摆莲53、弯弓射虎54、双抱捶。
  附5、杨式太极拳谱(杨氏拳谱”十三势名目”):
  1、太极起势2、揽雀尾3、单鞭4、提手上势5、白鹤亮翅6、搂膝拗步7、手挥琵琶势8、搂膝拗步9、手挥琵琶势10、进步搬揽锤11、如封似闭 12、十字手13、抱虎归山14、肘底看捶15、倒辇猴16、斜飞势17、提手上势18、白鹤亮翅19、搂膝拗步20、海底针21、山通背22、撇身锤 23、上步搬揽锤24、揽雀尾25、单鞭26、云手27、单鞭28、高探马29、左右分脚30、转身蹬脚31、搂膝拗步32、进步栽锤33、反身二起 34、披身伏虎35、回身蹬脚36、双风贯耳37、左蹬脚38、转身右蹬脚39、上步搬揽锤40、如封似闭41、十字手42、抱虎归山43、斜单鞭44、 野马分鬃45、上步揽雀尾46、单鞭47、玉女穿梭48、上步揽雀尾49、单鞭50、云手51、单鞭下势52、金鸡独立53、倒撵猴54、斜飞势55、提 手上势56、白鹤晾翅57、搂膝拗步58、海底针59、山通背60、白蛇吐信61、上步搬揽捶62、进步揽雀尾63、单鞭64、云手65、单鞭66、高探 马带穿掌67、转身十字腿68、进步指裆捶69、上势揽雀尾70、单鞭下势71、上势七星72、退步跨虎势73、转脚双摆莲74、弯弓射虎75、上步搬揽 捶76、如封似闭77、十字手78、合太极。
  附6、陈鑫资料二则
  陈鑫于民国十七年(1928)农历九月初二日撰写短文《辨拳论》:“前明有父女从云南至山西,住汾州府汾河小王庄,将拳棒传予王氏,河南温东刘村蒋姓 得其传,人称仆夫,此事容或有之。至言陈氏拳法,得于蒋氏,非也。陈氏之拳,不知仿自何人?自陈氏迁温带下,就有太极拳。后攻此艺者代不乏人,如明之奏 庭,清之敬柏等好手不可胜数;后有赵堡邢西怀,张宗禹;又后有陈清平、牛发虎皆称名手。陈必显不摸原由,谓学于蒋氏,大为背谬。”(引自和有禄编著《和式 太极拳谱·附录》)
  陈鑫在民国十七年九月二十三日,在文修堂拳械谱上的留言,内云:“陈氏之拳,元朝已有大名,我始祖(陈卜)在明初即有大名。非蒋氏所教。至陈奏庭,前 明成手不可胜数,陈奏庭以后,成乎亦不可胜数。要之,陈奏庭明时人,蒋把拾乾隆时人,何得妄为指说:’陈氏之拳传于蒋氏’。此言大为背谬,且蒋氏实不称与 陈奏庭当老夫子。人不同时,道统之深又不如奏庭。何得胡言乱语,启人疑惑。嗣后,决不可言’陈氏拳法传于蒋氏’。吾所明辨,虽不能为陈氏增光,亦不致败先 人之宗幸。民国十七年九月二十二日,岁贡生,县丞,行年八十岁,陈鑫,字品三,号应五,别号安愚谨志。”
  附7、通臂行拳十三势歌
  通臂行拳古来希,势按贝青进立根基,起手顺步单撒胫,抱树须分双与只,
  行者高扳望来势,月下偷桃势要低,势法左右宜坚守,迎风铁扇少人知,
  刘海蟾势击金锁,白猿献果两相宜,狮子抱球怀中掩,黄龙转身东复西,
  蹲身使下千斤照,白鹅亮翅势如飞,回首勒住马丘骝马,遨游海内觅名师。


支派篇

  2003年发掘出了纂修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的博爱县唐村《李氏家谱》,史学专家谓此家谱可以解决李自成大将李岩身世、太极起源、洪洞移民路线三个方面的悬疑问题。《李氏家谱》为唐村李氏十世李元善(1642年-?)修编,据家谱记载,明初山西移民首至河南河内(今博爱县)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官府在此“设司驻员,迎迁分办”,移民在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受“三教圣师舍食传拳”,又据《千载寺唐僧十力传碑》、《千载寺舍善洪洞移民功德碑》可知,僧道所授拳为唐初李道子所创的“无极养生武功”。从山西洪洞凤凰村迁徙而来的李清江夫妇被安置在千载寺旁的唐村,自此唐村李氏在此繁衍生息,世代文武双修,迨至李氏八世李春茂“中贡后入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拜师博公武道……无极养生功、十三势拳、剑、枪艺,誉传神功”,九世李仲、李岩兄弟二人和姑表兄陈沟陈奏廷三人“太极门拜师结义……创艺太极养生功”。从后世留传的李氏拳谱上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从理论上还是拳谱名称上,三兄弟创艺的“太极养生功”就是今之太极,从太极功到太极是古今名称的变迁,三人所学的“十三势拳”也是今之太极,从十三势到太极是古今概念的延展。由此,太极起源的问题浚清矣,太极原是由明末陈王廷、李仲、李信三人共同确立,若说太极源出道门,是太极根源于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若说十三势是太极,因为十三势是太极的母拳,若说太极是张三丰始创,则完全是无稽之谈,溯祖张三丰无疑缩短了太极的发展历史,所以太极始源既与张三丰无关,亦与武当山无染,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在太极源流的问题上走错了方向,越岔越远(图1)。
  现代所谓的太极拳,在创始之初称为“太极养生功”,这个名字直接源出唐初李道子所始创的“无极养生功”。李道子为什么命名为无极养生功?因为千载寺原 名无极寺,李道子所创乃源于导引吐呐的养生法门,故名无极养生功。李陈兄弟何以命名为“太极养生功”?因为三人拜师学艺于太极宫,目的为养生健体,宗旨一 脉相承,所以仍以养生功自称,故名太极养生功,简称为太极功。功又通称为拳,无极功和无极拳、太极功和太极拳,异名同谓,所以李氏家谱中也称无极养生功为 无极拳。三人在太极宫所学武功即为无极养生功、十三势、通臂功以及千载八势、六合心意拳等。斯时无极养生功在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已经流传数百年。唐李道子凭此艺“功惊武林”,并且生前“艺传东泉,医游扬州,庐山传艺,塑艺少林”, 直到晚年方“归故育弟”,(《千载寺唐僧十力传碑》)可见无极养生功当日的辉煌,并在大江南北播下了不熄的火种。所以,自唐以降,无极养生功即已在社会以 及方外流传。十三势未知源于何时,也许是无极养生功的别名,从十三势拳超乎寻常的养生效果可见端倪。据《李氏家谱》记载,八世李春茂(1568年- 1666年)时已经传习十三势拳,十三势实为十三种劲法的总结,涵盖了武术运动中千姿万态的劲法规律,是对拳术的最高总结和把握,对此笔者另文专述,不赘。十三势在博爱习惯地被称为“十三势软手”,简称“软十三”,有多套,从《李氏拳谱》中李鹤林所留传的“十三势”拳谱来看,和当今之杨式太极拳几乎是完全相同,可知当年陈长兴所传于杨禄禅的就是十三势拳,但此十三势不见于后世的陈式太极拳中,可知陈家沟的拳有失传。通臂功即今之108式通臂拳,温县陈家沟还有谱在,山西洪洞还有传习,当今博爱县也有传习,观之拳谱,有诸多名称来源于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之三十二势,可知是明代中期以后的产物,据《李氏家谱》记载,陈奏廷(庭)、李仲、李信都曾习练此拳。据李立炳先生介绍,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三院各有武功传授,各有不同,千载寺传有“千载八势”,每势含八式,八八六十四式,三圣门传有心意拳又称六合拳,太极宫传有十三势拳。千载八势、心意六合拳、通臂拳今在博爱都有传人,千载八势的第一式即为金刚捣椎。观之当今陈式太极拳的动作,可知其中有的来自于千载八势,如“金刚捣椎”,有的来自于心意六 合拳,如“通天炮”、“裹边炮”、“斩手炮”、“连珠炮”、“掩手横拳”、“火焰穿心”,有的来自于十三势拳,如“白鹤亮翅”、“搂膝拗步”、“野马分 鬃”、“玉女穿梭”、“撇身捶”、“指裆捶”、“高探马”、“闪通背”、“云手”、“七星”等,有的来自于通臂拳,亦即来自于《纪效新书》拳经三十二势,如“懒扎衣”、“雀地龙”、“当头炮”、“兽头势”、“金鸡独立”等,所以陈王廷、李仲、李信三人所创始的太极拳其实是对几种拳法的一种汇总(图2)。
  

  太极拳的起源既清,太极拳的源流也随之明朗。无极养生功始创于唐初,在李道子生前在世上已有较广泛的传播,正如碑文所说“艺传东泉,庐山传艺”等等。 尤其是李道子身在道门,一生游历,大力宣扬三教合一,则其在道门中也必应留下了无极养生功。由此所谓唐朝许宣平、明朝麸子李所传太极功之事都似是空穴来 风,非无来由也。至于又有将太极拳追溯至老子、关尹子的,权当一硒可也。民初有袁世凯的幕僚宋书铭先生的太极功夫轰动京师,吴鉴泉、刘恩绶、刘彩臣等还从 其学艺,宋自称是明初宋远桥十七世孙,家传太极功,且手出宋远桥绪记《宋氏太极功源流支派论》传世,书中记述了宋氏太极功的源流,以及俞氏先天拳和三丰十 三式都是太极功的别名。宋书未必就是宋远桥亲撰,但其中史料亦未必都是妄言,我们应合理继承批判。“太极功”一词源出何时,在明末陈李三兄弟以前以前有否 出现,抑或太极功是无极功的误传?要么宋书是后人托名宋远桥所作?大可存疑。宋书中提到三支脉的太极功:一、唐代于欢子许宣平所传宋氏太极功名曰三世七, 因三十七式而得名,又名长拳,所谓滔滔无间也。二、唐时李道子所传俞氏太极功名曰先天拳,亦名长拳,明代时俞莲舟在武当山遇麸子李,再授以功夫。三、明初 张三丰授张松溪、张翠山太极功,拳名十三式,也别名长拳。代许宣平传三世七,李道子传先天拳,向来有人力辩其伪,顾留馨指出三世七的拳论文字非唐代风格, “疑为宋书铭自撰”,托名许宣平是“自神其术”,徐震亦认为“宋书铭伪造历史”。张松溪为内家高手,其师为孙十三老而非张三丰,可见宋书中所述不可尽信 也,若为当事者不至于犯此错误,其中史料还是要甄别选用。故此,若认为太极功是无极功误传,从最新面世的《千载寺唐僧十力传碑》资料来看,唐代有传无极功 也皆合情理之中。据宋书可知,武当张三丰也传练太极功(无极功),名之十三式(势),从拳谱来看和千载寺十三势如出一辙,可知武当道门也有李道子无极养生 功的传播。另还有宋代程王必所披露的“小九天”和宋代胡镜子所传授的“后天法”,也都与今之太极拳相仿,可以肯定应是无极养生功的范畴或其衍化。张三丰备 受明朝历代皇帝推崇,声名盛极,因此后世皆托言张三丰是太极拳的始创者,中国自古托名之事甚夥,在没有确切证据之前还应慎言为好。
  陈王廷、李仲、李信三人创始了太极拳,对此陈沟陈氏和唐村李氏都予以肯定并传承下来,我们所能见到的陈式太极拳便是。但十三势拳、通臂拳同样没有被遗 忘,也在两地被继承下来,所以拳术愈往后愈见丰富多样,而三人所提出的“太极拳”的概念却被人广泛接受,以至于原先的十三势也被统一作了太极拳,所以后世 有了“太极拳又名十三势”的概念。李氏八世李春茂曾于大明万历庚寅年(1590年)作《无极养生拳论》是对无极养生功有感而发,同年又作《十三势行功歌》 对十三势拳作了纲领性总结,大明崇祯壬申年(1632年)又作《十三势论》对十三势拳作解说。可见李春茂平生所习即十三势,斯时尚无太极拳的传播。其子李 仲(1598年-1689年)历经战祸,又远走浙江传拳为生,对十三势理论又加发挥,作《十三势释名》、《十三势行功心解》等文,这些文章后来都成为太极 拳的精典拳论,被后世拳术修炼家所推重。李仲之子皆为太极拳高手,及至李仲之孙李鹤林(1716年-1808年),在村中开有讲武堂,名声远扬,李鹤林专 业教武,对拳术理论又有补充,于大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作《太极拳论》、《打手歌》、《打手要言》等,现代太极拳的理论框架至此已经完满构架完 毕。从《无极拳论》到《太极拳论》,拳术的意向愈加明显,完成了由养生而技击的 历程,这是养生功从道门流落俗世,向世俗化、功利化的转变。这个转变在后世的太极拳发展中还有进一步的发展,例如从陈清萍架到武式架,从武式架到孙式架, 从赵堡架到忽雷架,从杨式架到吴式架,都表现了这一变化趋势。以上拳论后经李鹤林弟子王宗岳之手流向社会,遂被世人所知,使太极拳成为一个有理论有功法的 优秀拳种,毅然傲立于武林众拳之林,百五十年来风靡海内外,创造了一个武术的神话。
  李鹤林是一位继承太极拳,承前启后的一代大师,他对太极拳的理论完善和拳术传播奠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李鹤林在唐村开设讲武堂,据《王堡枪谱》记载, 汜水苌乃周、王堡六合枪传人王安民、王霖苍同时投其门下习艺。在博爱唐村调查,五十岁以上的老人都知道“王宗岳是李鹤林的学生”,因为在李鹤林故居的门楣 上悬挂有一块“武元杰第”的镏金大匾,落款是“乾隆五十八年岁次王宗岳敬赠”,此匾为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李鹤林七十八岁生日时,王宗岳为老师祝 寿挂匾。并且唐村村民还传说王宗岳是“山西老家”即是山西洪洞凤凰村的人,曾在唐村教书,并跟随李鹤林学习太极拳。此匾斜挂在李鹤林门口,历时一百五十多 年,现今唐村五十岁以上的老人都曾亲眼见到过,文革前破四旧时,匾被砸烂烧掉。现42号院大门的门楣之上,挂匾的遗迹尚存(图3、图4)。唐村的这种传 说,与唐豪、顾留馨等考证的王宗岳乾隆年间人的说法吻合,可见世传《阴符枪谱》正是王氏作品。另据唐豪从北京厂肆所得的王宗岳拳谱合订本,其中有春秋刀残 谱,唐村人皆知春秋刀谱原刻在千载寺关圣殿春秋亭前的石碑上,李元善之子亦即李鹤林之父李如椿抄录下来,并辗转外传。据说此春秋碑1957年兴修水利时被 垒在水打磨下,现李氏拳谱上还存有李如椿的抄本。此刀谱是王宗岳从学于唐村李氏的有力见证。因为王宗岳的《春秋刀谱》和陈家沟的刀谱相同,所以有人便认为 是陈家沟学于王宗岳或王宗岳学于陈家沟,岂不知陈沟陈氏自始祖以来便与千载寺和唐村李氏有密切交往,得到此刀谱实不足为奇(图5)。
  据《李氏家谱》记载,李氏第十世李元臣,即李仲的次子,“早年随父浙江读习,文武双修,先后在安徵与河南舞阳传拳育弟。”从李元臣起李氏族人在舞阳开 盐店并教拳。到了李鹤林辈也在舞阳开有盐店,李鹤林老后交儿子李永达经营,其孙子李嘉际也曾在舞阳开武剧院。王宗岳抄本的《太极拳论》等拳谱就是由此地流 传出去,舞阳知县武澄清得之,其弟武禹襄将之发扬,遂成为后世太极拳的经典。李嘉际,文武双修,文品武德高尚,温县著名的大清文武翰林闫翠峰就是出自他的 门下。至今在李立炳先生手里还保存有阎翠峰交给李氏所保存的一块自己的签名印章。
  陈家沟的陈氏理应同唐村的李氏一样,世代文武双修,从两家世代友好,世代通姻也可见一斑。那么,陈氏族中也同样流传着“无极养生功”、“十三势拳”、 “太极养生功”等拳功,并且陈氏族人也必定知道“太极养生功”始自于九世陈王廷,这也正是“太极拳,陈王廷造”之传说的来源吧。空穴易来风,事出必有因, 岂会无端起风浪。其后的事,现代的太极拳史记载也可谓详矣,陈氏先世保守,传拳不广,至于清中后期,经杨禄禅发扬,将之带到北京,三代世誉“杨无敌”,将 太极拳光大之。另有河北永年武禹襄,先学杨露禅,后学赵堡陈清萍,尽得其妙,又恰得王宗岳抄本《太极拳论》拳谱,细心揣摩,玩味其理,卓然又成一家,延之 其嫡传李亦畲,复有发明,将太极拳理论又充实整理,为后世太极拳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于是乎,杨式衍发出吴式,武式衍发出孙式,太极拳界空前繁荣起来, 这一切都是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开来的。而后世的李氏家族的拳学传承却日渐式微,虽然代有传承,却始终默默无闻,蜷居一隅。究其原因,和李氏家族讳言 “闯贼”不无关系。直到今日,藏谱者王桂英老人尚踌躇不愿公布家谱,李氏家族的保密传统由此可见。
  赵堡太极是太极拳的一只劲旅,历史悠久,名家辈出,有据可查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末清初的邢喜怀(约1595年?-1667年)。赵堡太极传人传说邢喜怀 师承蒋发,而陈家沟同样也有蒋发其人的传说,可见,蒋发必非乌有先生。蒋发何许人也?赵堡资料说是赵堡镇小留村人,而陈家沟称为“河南蒋发”,“河南”何 指?温县位于黄河北岸,那么所说的河南岸又指哪里?荥阳?巩义?登封?据陈家沟陈王廷的传说,曾收留李际遇败军之将蒋某为仆,则蒋发应为登封人。又据李紫 剑先生资料,巩义竹林原有师氏、蒋氏,且为明末义军首领,明亡后不知所终,由此认为蒋发是竹林沟人。陈家沟以及竹林沟的传说有一点一致之处——都曾参与过 明末的义军队伍,所以,首先肯定蒋发是明朝人,生活不会超出清朝康熙年(1662-1722)。陈家沟传说为“蒋把式”,则知其是职业拳师,陈家沟和赵堡 都有传说蒋把式传拳,可见蒋发的盛名矣。古人云“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笔者以为任何传说都有真实的部分,蒋发传拳可成定论。陈长兴是乾隆年人,够不 着受艺于蒋发,陈鑫说“蒋发传陈长兴”之说不确,陈鑫的书中失实之处甚多,这一条也应是其中之一。陈鑫在1928年曾写过一文告诫族人不可说陈氏拳法得自 于蒋把式,从陈鑫的抹杀之处我们看到一则史料——陈家沟人承认蒋把式传拳,可以想见,蒋发还是蛮职业的武教师。赵堡太极传人把第一代邢喜怀说成明代人,清 朝建国之时已经垂垂老矣,又不太可能随蒋发学艺,也许邢某的生卒有待进一步落实。之前人们把蒋发之师认作王宗岳,现博爱唐村资料表明王宗岳是李氏十二世李 鹤林的学生,是乾隆间人,所以此说无非托名,不能成立。那么蒋发从哪里得到的太极拳?——从陈家沟。陈王廷与蒋发的合画像可以说明蒋发的师承,“陈王廷创 拳”从博爱李氏家谱上得到了证实,之前人们对此画像的怀疑也都可以释怀矣。蒋发参加过明末义军,应该早就善拳术,年龄上应和陈王廷象若,再得太极拳之传, 好比如虎添翼,所以以拳术见长,并以教拳为业,由是,蒋发把太极拳带到了不远处的赵堡镇。蒋发—邢喜怀—张楚臣—陈敬柏、王柏青,赵堡太极拳的谱系清清楚 楚,有据可查。近年来,赵堡太极拳的秘谱《太极秘术》(全文刊发于《精武》2000.5)的公布使许多人大跌眼镜,真伪之争风云再起。《太极秘谱》为赵堡 太极第三代传人王柏青所辑,王氏《太极秘术序》作于“雍正六年”,先前认为的“太极拳”一词始源于咸丰年间杨禄禅在北京授拳时期,此谱表明至少雍正年已经 有了“太极拳”之名。谱中载《太极拳诀》即社会上已公开的《十三势论》,《十三势论》一直被认为是武禹襄的作品,理应是咸丰年(1852年)以后才出现的 东西,怎么会出现在雍正年的拳谱上呢?根据博爱的《李氏拳谱》可知,《十三势论》的真实作者是李氏八世李春茂,作于“大明崇祯壬申年(1632年)”,此 文在李家有承传,李陈两家是世交,在陈家沟同样也有流传,蒋发再把它传给赵堡也顺理成章。
  陈家沟所流传的拳术原有多种,在唐村李氏中流传的十三势、无极功、通臂(背)拳以及千载八势、心意拳等在陈家沟应该同样存在,陈氏十二世陈长兴传授杨 禄禅的就是十三势拳之事就可见一斑,陈家沟传有108式通背拳谱又见一斑。陈王廷是太极拳的创始人,他所传的自然是太极拳,但不否定他还传授其他的拳,故 蒋发的拳也应该以太极拳为主,蒋发所传授的拳也必以太极拳为主。再看看赵堡太极拳,起手“金刚三大对”、“懒插衣”,典型的陈式太极拳的架子(“金刚捣 椎”、“懒扎衣”),明显和陈长兴的十三势拳(亦即杨氏太极拳)不同,虽然赵堡太极和陈式太极不能完全等同,但二者确有最大的相似性,赵堡太极脱胎于陈氏 太极的痕迹宛然。二者技术上的对比结果,和上文推想的完全一样,蒋发在中间所起的作用是最大的原因。从博爱唐村留下的拳谱来看,太极拳理论框架的形成在明 末万历至清乾隆年间,比近代太极研究家想象的要早一百多年,但为什么陈家沟除了一首《打手歌》(“ 履挤按须认真”)外什么也没有?唐村所流传的拳论,在陈家沟也应有流传,陈家沟可是真正的太极拳祖庭啊,没有岂不可怪也哉?但《太极秘术》的存在,使得解 开了这个疑惑,原来唐村所有的早期拳论陈家沟同样也有啊,否则赵堡怎么会有《一举动,周身具要轻灵》呢。同时,赵堡太极手中拥有李春茂作拳论《一举动,周 身具要轻灵》的事实,反过来又证实了赵堡太极拳来源于陈家沟的史实。在真实面前,一切问题都是那么自然而然。
  《李氏家谱》的公诸于众所带来的太极拳史的空前明朗,使人关注拳史数十年来的郁闷一扫而空,此李氏家谱的编纂可谓功德无量。历史浚清,还其本来真面目,太极拳历代先贤泉下有知,也终于可以含笑了。
  附1:十三势拳谱
  (起势) 揽雀尾 单鞭 提手上势 白鹤亮翅 搂膝拗步 手挥琵琶式 搂膝拗步 手挥琵琶式 进步搬拦锤 如封似闭 抱虎推山 揽雀尾 肘底看捶 倒撵猴 斜飞式 提手上势 白鹤亮翅 搂膝拗步 海底针 扇通背 撇身锤 却步搬揽锤 上势揽雀尾 单鞭 云手 高探马 左右起脚 转身蹬脚 进步栽锤 翻身撇身捶 反身二起脚 双风贯耳 披身踢脚 转身蹬脚 进步搬拦锤 如封似闭 抱虎推山 斜单鞭 野马分鬃 玉女穿梭 单鞭 云手 下势 金鸡独立 倒撵猴 斜飞势 提手上势 白鹤亮翅 搂膝拗步 海底针 扇通背 上势揽雀尾 单鞭 云手 高探马 十字摆连 搂膝指裆捶 上势揽雀尾 单鞭 下势 上步七星 退步跨虎 转脚摆莲 弯弓射虎 上步揽雀尾 (双抱捶) 合太极。(唐村拳谱抄本)(图6)
  附2:太极拳谱
  1、预备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金刚捣碓 7、白鹤亮翅 8、搂膝拗步 9、初收 10、前螳拗步 11、楼膝拗步12、再收 13、前螳拗步14、掩手弘锤 15、金刚捣碓16、披身捶 17、背折靠 18、青龙出水 19、双推手 20、三换掌 21、肘底捶 22、倒卷宏 23、退步压肘 24、中盘 25、白鹤亮翅 26、搂膝拗步 27、闪通臂 28、掩手弘捶 29、大六封四闭 30、单鞭 31、云手 32、高探马 33、右擦脚 34、左擦脚 35、左蹬一跟 36、前螳拗步 37、神仙一把抓 38、翻身二起脚 39、兽头势 40、旋风脚 41、右蹬一跟 42、掩手弘捶 43、小擒打 44、抱头推山 45、三换掌 46、六封四闭 47、单鞭 48、前招 49、后招50、左右野马分鬃 51、大六封四闭 52 、单鞭 53、双震脚 54、玉女穿梭 55、懒扎衣 56、六封四闭 57、单鞭 58、云手 59、摆莲跌叉 60、左右金鸡独立 61、倒卷弘 62、退步压肘 63、中盘 64、白鹤亮翅 65、搂膝拗步 66、闪通臂 67、掩手弘捶 68、大六封四闭 69、单鞭 70、云手 71、高探马 72、十字摆莲 73、指挡捶 74、白猿献果 75、小六封四闭 76、单鞭 77、雀地龙78、上步七星 79、退步跨虎 80、转身摆莲脚 81、当头炮 82、金刚捣碓 83、收势。(陈式太极拳一路 陈发科演练)
  附3:拳经三十二势拳谱
  1、懒扎衣 2、金鸡独立 3、探马势 4、拗单鞭 5、下插势 6、埋伏势 7、抛架子 8、拈肘势 9、七星拳 10、倒骑龙 11、悬脚势 12、丘刘势 13、一霎步 14、擒拿势 15、中四平 16、伏虎势 17、高四平 18、倒插势 19、井栏势 20、鬼蹴脚 21、指裆势 22、兽头势 23、神拳势 24、一条鞭 25、雀地龙 26、朝阳手 27、雁翅势 28、骑虎势 29、拗鸾肘 30、当头炮 31、顺鸾肘 32、旗鼓势。(《纪效新书》)
  附4:太极一百单八势长拳谱 (太极拳总歌)
  懒插(扎)衣立势高强。丢下脚云步单鞭。七星拳手足相顾。探马拳太祖留传。当头炮势冲人怕。中单鞭谁敢当先。跨马势挪移发脚。拗步势手足和便。兽头势 如牌挨近。抛架子短当休延。孤(括)身炮下带着翻花舞袖。拗鸾肘上连着左右红(横)拳。玉女穿梭倒骑龙。连珠炮打的是猛将雄兵。猿猴看果谁敢偷。铁样将军 也难走。高四平乃封脚套子。小神拳使火焰攒心。斩手炮打一个顺鸾藏肘。窝低炮(卧地炮)再打个井拦(栏)直入。庇(撇)身拳吊打指裆势。剪臁踢膝。金鸡独 立。朝阳起(旗)鼓。护心拳专降快腿。拈肘势逼退英雄。吓(hè)一声小禽休走。拿阴(鹰)捉兔硬开弓。下插势闪惊巧取。倒插势谁人敢攻。朝阳手遍身防 腿。一条鞭打进不忙。悬脚势诱彼轻进。骑马势冲来敢当。耍耍步(一霎步)往里就磋。抹眉红盖世无双。下海擒龙。上山伏虎。野马分鬃。张飞擂鼓。雁翅势穿庄 一腿。劈来脚入步连心。雀地龙按下。朝天蹬立起。鹞子解(挟)胸。白鹅亮翅。黑虎拦路。胡僧托钵。燕子衔泥。二龙戏珠。赛过神枪。丘刘势左搬右掌(撑)。 鬼蹴脚补扫前后。转上红拳。霸王举鼎。韩信埋伏。左(扇)右山(扇)。前冲后冲。观音献掌。童子拜佛。翻身过海。回回(头)指路。敬德跳涧。单鞭救主。青 龙献爪。饿马提铃。六封四闭。金刚捣碓。下四手(平)秦王拔剑。存孝打虎。钟魁(馗)佩剑。佛顶珠。反堂庄。望门簪(望眉攒)。掩手横拳。下压手(下插 势)。上一步封闭捉拿。往后一收推仙(山)二掌。罗汉降龙。右转身红拳右跨马。左转身红拳左跨马。右搭袖。左搭袖。回头掳(搂)膝拗步。打一掌转身三请 客。掩手横拳双架梁。转身横拳丹凤朝阳。回头高四平。金鸡晒膀托天叉。左搭肩。右搭肩。天王降妖。上一步铁翻杆。下一步子胥拖鞭。上一步苍龙摆尾。双拍手 神仙摘乳。仙人捧盘。夜叉探海。刘海捕蟾。玉女捧金盘。丢手。收手。刷掌。搬手。推手。直符送书。回头闪通背打一个窝里炮掩手红捶。回头插脚。五子转换。 鬓边斜插两枝花。收回去双龙探马。窝里一炮谁敢挡。上一步邀手不差。搂膝一拳推倒。收回交手可夸。招上顾下最无佳。偷腿一脚跳杀。急三捶打如风快。急回头 智远看瓜。往前收狮子抱球。展手一脚踢杀。回头二换也不差。直攒两拳转回身。护膝势当场安定。收回看肘并看花。谁敢挡我大捉立下。上一步蛟龙出水。后一打 反上情庄。急三捶往前掤打。开弓射虎谁不怕。收回来马前斩草。上一挑又带红沙。刺面安定满天星。谁敢与吾比并(同拼)。
  (陈绩甫《陈氏太极拳汇宗》本,李昌校,依据心意拳和拳经三十二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惊世骇俗的大明万“歷”拳谱
太极拳源流解谜:支派篇(中)
[转载]太极秘要/练拳要练桩_
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十三势歌》探释(13)“歌兮歌兮百卌字,字字真切意无遗……”
[转载]关于《三三六拳谱》
解析《十三势行功心解》与《打手要言》之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