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中物理《热和能》分节学历案
userphoto

2023.02.08 山东

关注

整理人:李耐久

第十九章 热和能

1节  物质的分子构成

整理人:李耐久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三态是有区别的。

科学思维:用类比法理解物质三态的区别。

科学探究:固态、液态、气态的区别。

科学态度与责任: 严谨是科学探究的第一要求。

【学习重难点】

物质三态的区别。

【自主学习】活动数量根据内容灵活设置

学习活动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1、大宇宙:地球、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

2、小粒子:物质、分子、原子

3、练习

1)关于分子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分子是物体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C、分子是组成物质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气体分子可以在空间自由运动是由于(  

 A、气体分子很轻  B、气体分子很小 C、气体分子间作用力很小  D、气体分子间没有任何作用力

学习活动二:物质三态的区别

1、物质的三态在分子距离、分子间作用力、有无一定体积、有无一定形状方面的区别。

2、用学生集合、上操、下操类比三态的区别

3、练习

1)关于物态变化中体积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是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上发生变化

B、由于物态变化中分子受外界条件影响,其自身体积膨胀或收缩

C、一切物质受热后体积都要变大

D、水结冰后成为固态,分子排列十分紧密,使冰的体积变小

2)固态、液态、气态分子间的距离从小到大排列顺序一般是             ;分子间作用力从小到大排列顺序一般是             

3)科学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经历了以下过程: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由夸克组成→……根据以上信息,下列物体的尺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夸克、原子核、质子、原子      B、质子、原子核、原子、夸克

C、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      D、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

4)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体积如何变化?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进行探究。

【整体建构】

【我的困惑】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你有哪些困惑,请及时记录下来!

【课堂总体评价】

1、一般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时体积       ,粒子间的作用力变   

2、对于同一种物质而言,它呈固态、液态、气态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别为F1F2F3,则这三个力的关系是(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无法确定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不易被压缩

B、气体分子间作用力极小,因而具有流动性

C、当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时,体积一定变大

D、多数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会显著变大

4、物质的状态改变时体积发生改变,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上发生了变化

B、固体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

C、气态物质的分子间距很大,分子间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

D、液态物质的分子间作用力较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大

5、早在19世纪末,汤姆生就发现电子,将人们的视线引入到原子的内部,你认为原子结构与下列事物结构最接近的是(  

A、西红柿        B、西瓜  

C、面包          D、太阳系

6、物质处于哪种状态取决于(  

 A、物质的温度          B、物质内部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

 C、物质的分子结构      D、物质内分子运动速度

7、银河系很大,通常用       表示很方便;而分子很小,通常用    作单位来量度。

第十九 热和能

2节  分子热运动

整理人:李耐久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1.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科学思维:通过宏观推测微观

科学探究:扩散可以发生在哪些物质之间

科学态度与责任:

【学习重难点】

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自主学习】活动数量根据内容灵活设置

学习活动一:扩散现象

1.观察图1,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应呢?。

  观察图2,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把玻璃板抽调后,发现了。说明了。

  图3、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的水溶液。静放几天后,发现了。

  那么固体分子是否也能运动?

  总结:(1)扩散现象:固体、液体、气体都存在这样的现象:

  (2)扩散现象说明了

  。分子看不见,但我们却可以研究它,这是利用了物理学中的研究方法。

我们把一切物质的,这种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针对练习:

1、扩散现象可发生在、和之间。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 糖块溶于水,尝到甜味

  B. 汽车驶过沙漠地带,沙土飞扬

  C. 走过不卫生的公厕,闻到臭味

  D. 往湖中排放有毒的化学废料,整片湖水受到污染

  3、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有关,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4、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昧,只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 盐分子减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

  B. 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 盐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

  D. 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快

学习活动二:分子间的作用力

思考1: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既然分子在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请设计实验证实你的想法。

  归纳结论:分子之间存在力。

  思考2:既然分子之间有间隙,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

  答:这是因为。

  思考3:怎样理解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呢?

  这好像被弹簧连着的小球:(这应用了物理中研究方法)

  想一想:弹簧被拉伸或被压缩时表现的弹力,正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对应表现,对吗?

  结论:

  (1)当分子间距离很小时(斥力大于引力,斥力起主要作用),作用力表现为。(2)当分子间距离稍大时(引力大于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作用力表现为。(3)当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表现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练习:

1.将表面干净平整的铅压紧就在一起,而把打碎了的两块玻璃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它们拼合在一起,其原因是( )

  A.铅的分子间有引力,而无斥力

  B.玻璃分子间有斥力,而无引力

  C.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因两铅块分子之间的距离能靠近到引力

  大于斥力的程度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水把邮票粘贴在信封上,等胶水干了以后就很难直接把邮票完整地从信封上摘下来,这是为什么?

  分子之间既有分子引力又有分子斥力。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作用力表现为;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作用力表现为。因为固体间隙小,所以固体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整体建构】

【我的困惑】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你有哪些困惑,请及时记录下来!

【课堂总体评价】

1.一根钢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

2.把一块糖放进一杯水中,过些时间糖块不见了,杯子里的水变甜了,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

3.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在地面和墙内有相当厚的一层会变成黑色,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这是一种_______现象.当红墨水分别滴入冷水和热水中时,可以看到热水变色比冷水变色快,这说明温度越高,水中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_________.

4.分子直径大约是_______ m,当分子间的距离_______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_______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_________时,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

5.“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写春晴天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_________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气温突然_______.

6.水很难被压缩,其原因是(   

A.水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B.水分子之间有引力

C.水分子之间有斥力      D.水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7.从分子运动的观点看,物体受热膨胀的原因是(   

A.物体内各个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无规则振动加快,振动范围增大

C.物体各分子间挤进了空气

D.分子间斥力增大,分子间距离变大

8.在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是(   

A.在皮肤上擦点酒精,立即就能闻到酒精的味道

B.鱼苗池中的小鱼在不停的游动

C.教室里大扫除时,灰尘满屋飞扬

D.落叶在河水中顺流而下

9.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红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是0 的水就不会发生这种现象

B.这叫扩散现象,它说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的运动着

C.这叫扩散现象,它只能发生在液体中

D.清水的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慢

10.把两块光滑的玻璃贴紧,它们不能吸在一起,原因是(   

A.两块玻璃分子间存在斥力          B.两块玻璃的分子间距离太大

C.玻璃分子间隔太小,不能形成扩散  D.玻璃分子运动缓慢

第十九 热和能

3节  内能及其改变

整理人:李耐久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1、了解内能的概念,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内能改变。

  3、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改变的一些事例。

科学思维: 1、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2、通过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关系。

  3、通过实验和查找资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关系。

科学态度与责任:1、学生通过实验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物体内能变化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通过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关系。

【自主学习】活动数量根据内容灵活设置

学习活动一: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教师通过多媒体讲解案例: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温度降低,水的温度升高,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铁块和水内能的变化。

学生得出:铁块的内能降低,水的内能升高。教师由此给出热传递的概念和热量的概念,介绍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并且总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教师请学生举出简单的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例子。

学生可以根据生活常识给出:用热水袋取暖,发烧的时候用冷毛巾降温等。

学习活动二: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冬天来了,人们会搓手取暖,这是否是热传递。由此引入第二个改变内能的方法。

演示实验:演示书中用活塞压缩玻璃中的硝化棉以及往可乐瓶中充气的两个实验,提出以下问题:

1)两个实验的现象有哪些?

2)为什么硝化棉会燃烧?

3)实验二瓶口为什么会有白雾?

通过实验,学生根据现象分析解释实验现象的原因,并且得出: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教师请学生解释导入中为什么地铁站的人们搓手取暖,是什么能转化成了内能?

学生根据学习可以得出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

学习活动三:比较热传递和做功改变内能的区别

教师提问,热传递改变内能的过程中,能量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能量的性质是否发生变化?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热传递改变内能时,能量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内能发生了转移;而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本质是机械能和内能的互相转化。

【整体建构】

【我的困惑】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你有哪些困惑,请及时记录下来!

【课堂总体评价】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                         

2.物体内部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物体温度升高                    必定增加,因而这个物体的内能     。

3.冬天,用嘴对手呵气,手会暖和,这是用        的方法增加了手的内能,而它的实质是内能在物体之间     .两手摩擦也能使手暖和,这是用        的方法增加手的内能,在这过程中,              能转化为内能.

4.下面话中的“热”字各表示什么物理量,(填“温度”“内能”或“热量”) 

(1)这盆水很热,“热”是指     。(2)物体吸热升温,“热”是指      

(3)摩擦生热,“热”是指       。(4)今天天气真热的“热”是指        

 (5)晶体熔化要吸热的“热”是指       。(6)一碗热汤         

5.热水和冷水混合时,______水放出热量,一直到热水与冷水的 ________相同时为止。
6.物体的温度升高,表明物体的内能_________,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__________(填“变”“增大”或“减小”)

7.“八月桂花遍地开”时很远就能闻到桂花的芳香,这是一种______现象,说明__________。
8.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但其实质不同,__________是物体之间内能的转移,而___________是实现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变。

9.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点燃,前者是用___________的方法使火柴燃烧,后者是用___________的方法使它燃烧。

10.萧敏同学用电饭煲做饭,片刻后听到“噗-噗-噗”的响声,走近一看,发现水蒸气冲动了锅盖。他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了这一现象:水蒸气对锅盖__________,水蒸气的内能___________,内能转化为锅盖的_____________。

第十九 热和能

4节  比热容

整理人:李耐久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1、理解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

  2、知道并理解比热容的单位

  3、会应用比热容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科学思维:1、通过探究物质的比热容,学会物理研究的一些方法

  2、学会比热容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科学探究:比较物质吸热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比热容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比热容的了解加强环保意识

【学习重难点】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自主学习】活动数量根据内容灵活设置

学习活动一:物质吸热能力

猜想: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探究问题: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谁吸收的热量多?设计实验: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谁的加热时间长。探究实验:每4名学生为一个实验小组,首先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使温度升高8。汇总并交流实验数据:(这一环节教师对全班的数据进行汇总,并找出几组较为合理的数据写到黑板上)烧杯号液体质量(g)初温()末温()加热时间(min)1200202882100202843煤油200202844煤油10020282实验结果比较:(由学生总结比较实验结果,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比较1234可得:相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质量有关。比较1324可得: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有关。学生讨论总结:物质的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质量、升高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

学习活动二:比热容

1、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2、单位:焦/(千克·摄氏度),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C=4.2×103J/(kg·)的物理意义:1kg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J。学生查看比热容表格,查找煤油、砂石、铜等物质的比热容,并说出它们各自的物理意义。

【整体建构】

【我的困惑】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你有哪些困惑,请及时记录下来!

【课堂总体评价】

1.国际单位制规定热量的单位是       ,用符号     来表示,这个单位也是      和

      的单位.

2.                的某种物质温度     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其单位是     ,读作               .

3.将一铝块从冰箱中取出放在室温下,慢慢的铝块的温度会升高,但其比热容      (填“变”或“不变”);将其切去一半后,其质量减小,比热容      .

4.已知铁的比热容c铁=0.46×103 J/(kg·℃),其物理意义是                     .由此可知,要想使质量为5 kg的铁块温度升高2 ℃,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

5.一杯水,温度从10 ℃升高到30 ℃时吸收的热量为Q,则将这杯水的温度从30 ℃再升高到70 ℃时吸收的热量为     ;若将这杯水的温度从30 ℃再降回到10 ℃,其放出的热量为      .

6.有一高温物体被投入质量为10 kg,温度为20 ℃的水中,如果传给水的热量是2.73×106 J,则水的温度会升高多少?

7.由于太阳能具有安全、清洁、方便等特点,使得人们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它.已知某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受太阳热辐射2.4×107 J,如果这些热量的50%被水箱内质量为50 kg温度为30 ℃的水吸收,可使这些水的温度升高多少?

第十九 热和能

5节  热机

整理人:李耐久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1.了解热机的概念。

2.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科学思维:1.通过分析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

2.利用活动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科学探究:汽油机工作原理

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演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阅读“科学世界”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学习重难点】

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能的转化过程。

【自主学习】活动数量根据内容灵活设置

学习活动一:内燃机

(1)实验演示:在试管中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

观察发生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一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或转移的?

学生思考后,得出:酒精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传递给水和水蒸气,水和水蒸气的内能又转化为橡皮塞的机械能。由此引出热机。

(2)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叫热机,其种类很多,有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火箭等。

学习活动二:汽油机

(1)展示汽油机模型,找出各部分构造的位置。

(2)利用汽油机活动模型,操作并观察工作中每一个冲程的工作情况。

(3)总结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

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柄转动两周,燃气对外做功一次。

内燃机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整体建构】

【我的困惑】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你有哪些困惑,请及时记录下来!

【课堂总体评价】

1、热机定义:热机是利用________来做功的装置,都是把_______转化为_______的机器。

2、热机的种类很多,如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是最常见的热机,它的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_____能转化为____能。另外_______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以下为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简图,请指出甲、乙、丙、丁各为什么冲程。

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

4、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图中表示的是其中的________冲程;它将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能.

5、如图8所示,其中能量转化形式相同的是    (     )





                       8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乙和丁

6、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降低

C、物体温度不变,它一定没有吸热,也没有放热

D、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温度可能不变

7、关于分子运动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存在空隙      B、物体内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D、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8、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温度在0°C以下时没有内能

C、高温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大

D、质量大且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同状态质量小,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大

9、下面几个例子中,属于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用铁锤打铁块,锤头和铁块都发热

B、冬天站在太阳光下感到暖烘烘的

C、放爆竹时,爆竹腾空而起

D、把一杯50°C的热水倒入一杯0°C的冷水里,冷水变热

10、在试管中装一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开,在冲开软木塞的过程中                                                      

A、水蒸气膨胀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B、水蒸气膨胀做功,消耗了水蒸气的内能

C、水蒸气膨胀做功,但水蒸气的内能不变

D、水蒸气膨胀做功,水蒸气的温度不变

第十九 热和能

6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整理人:李耐久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1.知道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知道在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

3.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4.能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科学思维: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体会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2.通过学生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科学探究:知道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物理规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通过学生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自主学习】活动数量根据内容灵活设置

学习活动一:能的转化。

(1)指导学生完成“想想议议”中的四个小实验,观察实验发生的现象,讨论其能量转化情况。

(2)学生分析得出:

①机械能内能

②光能内能

③光能电能机械能

④机械能电能及内能

(3)教师概括:一定的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

(4)指导学生填充图14.3-1。

学习活动二:能量守恒定律。

(1)教师演示单摆实验,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摆球的高度会逐渐降低,是否丢失了能量?

(2)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分析原因:小球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由于存在阻力和摩擦力,同时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因此机械能减少了,但减少的机械能等于转化的内能,总的能量不变。

(3)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4)简单介绍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

【整体建构】

【我的困惑】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你有哪些困惑,请及时记录下来!

【课堂总体评价】

1.现代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能量,并且种类多样,如(1)电能 2)太阳能 3)化石能 4)核能等。下列是生活中用到的一些器具或生产工具,其中分别用到了哪种能量,填入序号。

a.太阳能热水器__________________  b .煤气灶_______________

c.电冰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原子弹_______________

2唐朝诗人杜甫的诗作《登高》中有这样的两句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从物理学角度来说,“不尽长江滚滚来”则揭示着一种能量的转化关系,即:        能转化为        能。

3.下列能源中,不来源于太阳辐射能的是[   ]

A.石油           B.天然气         C.江河水流动        D.核能

4.关于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只适用于物体内能的变化

B.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人们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有力武器

C.只要有能的转化和转移,就一定遵从能量守恒定律

D.任何一种形式的能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中,消耗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就能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而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

5.下列几个例子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火箭升空而起        B.燃料燃烧得到的内能

C.冬天,人站在阳光下感到暖和     D.用锤敲石头,石头和锤都要发热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能被植物吸收,发生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太阳能转化为植物的化学能

B.葛洲坝水电站是利用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来发电的

C.热机工作时是将内能转为化机械能

D.历史上先后出现的“永动机”符合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能力提升题

7.(2005年常州)为改善驻守在南沙某岛礁边防战士的工作、生活条件,今年在岛上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白天,太阳能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晚上,蓄电池为探照灯供电.这样白天与晚上的能量转化形式是[   ]

A.白天:太阳能→内能→电能      B.白天:太阳能→电能→化学能

C.晚上:化学能→电能→太阳能    D.晚上:化学能→电能→化学能

8.如图所示澳大利亚准备建造的一个太阳能发电厂,它的中间是一个1000米的太阳能发电塔,位于一片巨大的玻璃暖房中央,碟形暖房占地4英里,整个工程将耗资3.5亿英镑,预计2006年完工。它利用温室原理,阳光透过玻璃暖房的屋顶,加热暖房的空气,暖空气沿塔身内32个巨大的管道升腾,推动发电机组源源不断地产生清洁环保的电力。发电塔的装机容量为200兆瓦,能满足20万家庭一年的电力需求。试说明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能量转化情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三物理分子动运动论 内能知识点精华串讲
物理内能(最新版)章末知识总结归纳、考点分析及典型例题
47分子与内能、温度与热量、热传递、比热容、热平衡(教师版)-2023年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讲义
第十三章内能
热与能
准初三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全部知识点,提前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