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向恺然先生著《太极径中径》(五)



 

 

  虚实原可以开阖呼吸二义包括言之。但恐初学之人,着法未熟,不易领悟。太极拳经所谓虚实宜分清楚者,因太极之全部作用,只在舍己从人四字。质言之,即是因敌变化。欲于用时能舍己从人,能因敌变化,在练时非虚实分清不可。太极拳之所以异于外家拳者,即在每一动作中,包含作用甚多。然学者不可就其着法之形于外者意为附会。谓某手作何用,某手如何应敌。如此牵强附会,以求太极之作用,则太极不逮外家拳远矣。

 


  练外家拳有假想敌,练太极亦自不能例外。但太极之假想敌,应随着法而异。每一着法之注意点寸寸移动,即假想敌亦寸寸变换。无一成不变之攻,即无一成不变之守。攻守即虚实,亦即粘走、开阖、动静、刚柔、阴阳、弛张;名异而实同。以单鞭论,为左右之开阖,其枢在脊。练时只应注意左手从右胁穿出时,在势为阖,在气为吸,与左云手之阖时无异。故右臂须随之左移,此时两肩有向内抱合之意。俟重心移至左足,则势变为开,气变为呼,两肩向左右张,而注意点则从脊向左肩而左臂肘,左腕,以至缘左手掌侧达于掌心寸寸移开,斯为缜密。

 


  吾人须知古人创造拳架,无非集合几许着法,使得柔活其肢体,运用之妙,岂有定式。能用太极几许着法,使四肢百骸同其柔活。用时须舍弃一切着法,方能实得太极之法。如以着法为法,将并人类生而具有之自卫本能亦消失无余。学者如昧于此理,太极无一法可用。明乎此,任取一势,皆足应付一切而不穷。盖临敌时迅如风雨,岂容有用脑余地;非令四肢百骸全部能自为攻守,将何以凌越于外家拳乎?欲臻此境,全在虚实分清。练体则「一处有一处虚实」七字尽之。知此七字之意,便知不但两脚要分虚实,一脚亦应分出虚实,两手固有虚实,一手一指乃至无在不有虚实。此之所谓虚实者,注意之先后次第也。

 


  练时万不可认定几许着法为打人之法,以贻买椟还珠之诮。练用之初步工夫,在掤捋挤按四势分别清楚。掤之意义有二,一属于内,一属于外。属于内者为掤劲。掤劲也者,如木漂水中,随按随沉,随起随浮,随拨随转之意。太极粘连黏随不丢不顶之作用,皆掤劲为之。属于外者为掤势,即掤捋挤按之掤,为十三势之一。在推手中与按不同之点为按意向下,掤意向上;掤为前进,按为后退。有谓以被掤之手为掤,以掤手为按,谓系驾御敌人之按手,使不致按至胸腹贴近故曰掤,是误掤劲为掤势矣。如此掤劲,何势无之,无则不成为太极。推手之掤,系以双手粘住对方肘腕,向对方胸前掤去。在势为进,在用为攻,在体为动,在气为呼,在式为开,在变势为实。被掤者用捋,因势利导,使掤势落空。捋者,在势为退,在用为守,在体为静,在气为吸,在式为阖。故须沉肩坠肘,含胸拔背,与掤者完全相反。掤者落空,乘机用挤。捋者因挤变按。挤仍为攻,按仍为守。按后转守为攻,仍以掤挤加诸人,而受其捋按。循环往来,互为虚实,所以互练触觉也。

 


  至于攻者实中有虚,守者虚中有实;则掤挤之手为实,其余一手为虚,捋按之手为实,余手为虚。唯掤按为两手同行,虚实可互换;挤捋则一手独任,两手虚实已甚分明。虚实变换,是在转移。温县陈品三所著太极拳图说中,称此转移为缠丝劲,亦是虚实触处变换之意。或曰:捋按同属动,云何在体为静。曰:掤挤为攻,为自动,故在体为动。捋按为守为被动,其体本静。唯其能静,乃能因敌而动,舍己从人,故虽动犹静也。十三势行功心解言:「静中触动动犹静」。其意即是,本在静中,因触觉而有动,虽动而其静之体不变。又言:「一静无有不静」。眼耳鼻舌身意有一不静,便不能因触觉随机应付。

 

  拳术虽小道,实具佛家寂而能兴,感而遂通之理。即谓太极拳为了生脱死至高无上之妙道,非夸也。闻之前辈有言,杨露禅先生临终预知时至,端坐吉服而逝。古之高僧,何以加焉。推手只求掤捋挤按四势,乃为初学入门求便利,故列采挒肘*为四隅推手。实则采挒肘靠应包含于掤捋挤按之中,如挤中有靠,捋中有肘有挒,按中有采,非如此其式不备,其用不全。前言掤挤为进,捋按为退,而顾盼亦在其中。如右挤则左顾,左捋则右盼,其势顺,其机畅也。至于中定,前已言之,为一切法之所由出,是推手必十三势具备。习之久,然后虚实能分清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帖】名师的太极拳论注解
沈 寿 注《太极拳论》
转贴:黄性贤:疑义问答十三摘要
王宗岳《太极拳论》全文解释
三读《太极拳论》
太极拳十三常见疑问解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