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醉艺述第五期:一读就懂茶!再听《爷爷泡的茶》

  【醉艺述】第五期

一读就懂茶!再听《爷爷泡的茶》

——周杰伦中国风歌曲里的国学(二)

  子曰师说 | 曹雅欣

  《爷爷泡的茶》,是周杰伦音乐中最早一首带有中国古典元素的歌曲,虽然曲调并非国韵,但是意象源自国风

  “爷爷泡的茶 有一种味道叫做家

  没法挑剔它 口感味觉还不差

  陆羽泡的茶 听说名和利都不拿

  他牵着一匹瘦马就走天涯

  爷爷泡的茶 有一种味道叫做家

  他满头白发 喝茶时不准说话

  陆羽泡的茶 像幅泼墨的山水画

  唐朝千年的风沙 现在还在刮”

  ——《爷爷泡的茶》歌词片段

  惠山会茶图-文征明 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唐代陆羽,精研茶道,人称“茶圣”,他所作的《茶经》三卷,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使茶饮从草木离离的原发状态正式上升到了茶文化的理论时代,自此之后,茶愈发成为中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甚至在对外贸易和生活方式上为世界深刻烙印。所以这首歌里唱“唐朝千年的风沙现在还在刮”,就是指茶文化的影响深远至今,茶时代的绚烂开启,到今天乃至可见的未来都不会落幕。

  无论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风雅门第,还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常人家,茶的气息早已散入各个门户,茶,在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它是歌里“爷爷泡的茶”,也是所有人家里爷爷泡的茶。

  “茶”之所以能上升为“道”,是因为,它不仅只是芬芳的茶饮料,更是丰盛的茶文化。

  要了解中国茶,茶学精深实在言之不尽。然而,一壶瓢饮知冷暖,我们可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品茶读茶:按照四季气韵,来勾勒出不同茶类的气质。

  (一)春烟清晓——绿茶

  像水墨画上的江南春早

  这是一张春的名片

  绿茶,一定是属于春天的。

  因为绿茶,口感清香淡远,视觉碧绿如玉,无论是喝着还是看着,一切都与它的原生状态相去不远,仿佛还是枝头上那簇活生生的植物。因此,绿茶最符合中国文人的审美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正所谓,清茶一杯,清风一缕,这是繁华艳丽所不可相比的、一种雅致的品位。

  这样清清的一杯绿茶,仿佛水墨画上的江南春早,捎来豆蔻娉婷的烟雨气息。

  一杯绿茶,正是春天的化身。上好的绿茶只诞生于早春时节,它们生长在最诗意的山间湖畔,最挑剔的山水之处,靠雾的滋养、水的喂汲,才怯怯地探出嫩芽。譬如洞庭湖畔“碧螺春”的吓煞人香、西湖山腰“狮峰龙井”的清气满乾坤、黄山坑谷“太平猴魁”的兰花香逸、大别山区“信阳毛尖”的光风霁雾露重重……

  绝大部分绿茶最为珍贵的时段通常都属清明之前,称为“明前茶”,产量少,质量上乘;其次可称“ 雨前”,即谷雨之前的茶叶。明代人有诗说,“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谷雨之后的茶就不算贵重了,可见绿茶的上品,第一强调就是早采。

  明前茶,贵如金。就在这个北方对绿意久久匮乏和急急渴盼的时节,路边枝干的新绿还尚未分明,绿茶却已为人间送来了一份最好的礼物,那是一张春的名片。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也就是说,摘下茶树上的新梢后,以蒸青或炒青、烘青、晒青的不同手法来杀青,然后再对叶片加以揉捻、干燥。这样的加工工艺,使绿茶在最大程度保留了原型和原味,因此绿茶内含叶绿素最多、维生素最多、氨基酸最多,能够给人以精神振奋、涤荡肠胃的效果。

  所以陆羽说“茶荡昏昧”,唐代诗僧皎然的诗里也说:“一饮涤昏昧,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他们形容的这些茶效,最合乎绿茶的品性,这是源于茶中能让人清心醒脑的咖啡碱、茶碱所带来的功效。

  “清汤绿叶”是绿茶冲泡后最直接的感官特征,以“绿”为此类茶命名,实属恰当。

  这就是绿茶,披着碧绿翠泽的薄衫,宛若绿色的记忆定格,一片夹在季节里的书签。

  绿茶从山里来到水里,挑剔的脾性不改。冲泡绿茶,切忌使用滚烫的开水,一定要用80°C左右的热水来慢慢启发它的苏醒,以免一下子将它幼嫩的身躯烫熟,反而破坏绿茶鲜灵灵的美味。

  简单而迅速的洗茶过后,将热水顺着杯壁流淌进茶叶里,缓和而优美地带起叶片们的舞动,激荡翻飞,蝶舞如诗。

  农历二月,新鲜的嫩芽从江南捎来清香,滚在水中,扑鼻而来肆意醉人的迷离,迎目而入上下翻舞的飘扬。看绿茶在水中展开它的睡颜,像观一场舞:

  它的轻盈,胜流云的翩跹;

  它的柔嫩,有化蝶的诗情。

  绿茶的香气悠悠绕到心神里,让人得遇一次春天的醒来。

  由视觉的观色,到嗅觉的闻香,至味觉的品茗,回荡肝肠,沁入肺腑,一杯茶完成的旅程,是一次涤荡心台的过程。

  而绿茶相较于其他茶种,味道是极为清淡的,淡到需要安静而细致,才能让品茶人与它相拥洒然,获得它幽远萦怀、唇齿留香的馈赠。绿茶给人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滋润,口感香滑若有似无,余味香幽丝丝缕缕:

  像春化残雪,绝非攻击性地侵入,而是细草微风地点滴渗透;

  像春天的来临不知不觉,直到窗外已是东风暖薰,而茶香遍布周身不声不响,直到茶者已是通体舒泰。

  绿茶的口感普遍都偏于清淡寡味,然而在平和里,又有掩不住的香远四溢悠悠反将上来。齿颊生香过后,让人了解到如苏东坡的感叹:“从来佳茗似佳人。”令人不知不觉地沉醉。

  这就是绿茶的纯粹和自然初见无繁饰,久处味悠然。

  淡乎若无味,清远有余甘。

  苏东坡还说:“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在此,他通过新茶,提出了生命的好景无常,享受当下。

  绿茶是最需要尽快饮用的茶叶,过久的存放会流失掉它的养分,过热的温度也会烤熟它的叶片,影响效果和口感。 许,因为贵气所以娇气,因为短暂所以珍贵。

  具体是怎么个娇贵法呢?这么说吧,绿茶一旦遭遇夏日的气温,就很快枯黄萎靡,香气减淡,汤色浑浊,失却鲜美。除非是置于冰箱中密封贮存,优质的好茶才可暂时多得一年的青春停驻。 仿佛绿茶经不起蝉鸣的一声嘶叫,短短春去,弹指芳菲过。

  绿茶从成长、到品饮、再到存留,都需要小心翼翼的呵护,不能让它在枝头漫长地等待,不能让它被沸水热切地浇注,不能让它被暑气悄然地包围,不能让它被时光匆匆地遗忘…… 然而这么多关注过后,还是瞬间花期就过。

  如同久盼的春日疏忽而去,如同明丽的青春一闪而逝。所有太过纯粹的美好,只能用珍惜与纵容相待,而万万经不起时间的横拉硬拽。

  人们因而才更加珍视,那清明之前、烟雨之间,绿茶在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这是它稍纵即逝的青春一瞬。

  懂得了绿茶,就让我们,趁绿好尝鲜,莫负一冬山峦。

  (二)夏日香熟——乌龙茶

  像一首唐诗

  说一段披着金衣的盛世歌谣

  乌龙茶又称青茶,比之清清一杯的绿茶,一个“青”字的悄悄改换,就多了一重厚实、浓郁的滋味。

  “青”也正是它的外衣。乌龙茶的干茶成品多呈深绿色、青褐色,如仲夏的庭满幕荫,不再是绿茶嫩嫩的春芽细景。

  这样的茶,像盛夏里的万物一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乌龙茶,是正好介乎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品质,综合着绿茶与红茶的制法,处于绿茶的不发酵和红茶的全发酵之间,是半发酵茶。这使它既有绿茶的香芬,又有红茶的醇厚,兼美之下,形成了乌龙茶出类拔萃的优质个性——经冲泡后,茶底“绿叶红镶边”、品相独特,汤色橙黄明亮、灿烂如金,香气浓郁持久、沁人心脾,滋味荡气回肠、回甘悠长。

  在春和秋的静美之间,夏是一首悠长的调子,如同午后的蝉歌无休着长鸣,夏日是一年中慵懒停驻的久客,占据着四季里漫长的时日,暑气经久不散。乌龙茶从干茶品相、到茶汤成色、再到茶质脾性,都有着夏的格调。

  乌龙茶一旦遇水,就有着夏季里明媚耀眼的日照般的光泽,茶汤金灿灿漂亮得像要淌出蜜来,愉快地闪着诱人的鲜艳。乌龙的茶色最是明快喜人,而较之其他茶类经过多次冲泡就明显淡化了的汤色, 乌龙茶的色泽又最是恒久,堪受多次的沸水浇注。这样水深火热的冲击,都不改它金子般的内质。

  这缘于乌龙茶的制作过程。它在十多道加工程序里,经历了杀青、揉捻、烘焙等诸多不甚温柔的相待,层层的锤炼,使它出落得饱满厚实。以致于,当它入水,能够在滚烫的高温中承受住时间的考验,任凭一泡一泡地砸打,而展现出长久散发内质的能力。

  所以在乌龙茶中,影响最为广泛的铁观音,就素有着“七泡有余香”的骄傲。七泡过后,香气依然馥郁,这是乌龙茶长于其他茶类的一大本领,堪比夏季的久盛不衰,久久占据着一年中最为黄金的时段。

  春,像是一个任性走过人间的孩子,一阵凌乱的脚步嬉闹而去;在春日诞生的绿茶也如美人一笑,千金买得只有灿然一瞬。而乌龙茶继承了盛夏般的持久长健,从茶树的生长上就耐力十足。生长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地带的乌龙茶,一年甚至可采摘四至五季,即谷雨前后的春茶、夏至前后的夏茶、立秋前后的暑茶、秋分前后的秋茶,以及霜降之后的冬片。

  乌龙茶跨越了漫长的时节,把芳香从不吝惜地对人间开放,如夏日的骄阳,大方送给我们一个又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夏季燠热,容易惹人心浮气躁。而乌龙入水最是赏心悦目,汤色明黄璀璨,澄澈冰心,虽有夏的灿烂,却戒暑的喧腾。此时看乌龙茶从壶嘴徐徐倾出,荡在公道杯里的缓歌缦舞,像一首唐诗,悠悠地念着,用华贵的辞藻,说一段披着金衣的盛世歌谣。

  “七泡有余香”的乌龙茶,一泡又一泡,在盛夏的暑气里,尤显悠然长调。所以乌龙最适合待客,谈性浓处,三五小时的光阴都在漫谈清饮下飞快而过,乌龙茶后劲十足的茶性就能在不知不觉中,供应多人的长时间品饮。

  高谈阔论、机锋往来之中,要静心品味茶中的淡远滋味是很难做到的,因此绿茶的过于清柔,就在此时显得似有若无,颇存遗憾。乌龙茶却能从视觉到味觉,都让人明显可感:映入眼帘即见亮泽,送到口中即知香滑,且长时间保持美丽不衰退。主人拿它与众分享,体面大方,贵而矜持。

  乌龙茶是最得体的待客良饮,也是最解意的独酌小调。午后蝉乱,正是一日中最闲长粘腻的时光,或惹人懒散无神,或引人寂寞空荡。此时,莫若唤来乌龙茶的相陪,“品字三个口”,捏一小杯香茗,分三口以上细细饮下, 咂摸每一泡饶有兴致的变化,如同感受天光一寸寸地转移。用茶把心落回大地,能悠悠体会到夏日午后的慵懒里日光点滴走过的痕迹。一壶乌龙,淡送骄阳下西山。

  到了爱喝乌龙茶的年岁,往往便是一个人的成熟华年,是中年以后的平稳、坚定、内里灿然、后力无穷。这最受中年群体广泛喜爱的乌龙茶,以它清亮的茶色、香醇的滋味、悠长的回甘,教人们同时学会享受热闹与孤独,如它的闻来沁脾,滋味万千,杯底留香,回荡齿间。

  乌龙茶,“清水高峰,出云吐雾”,“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它不远千里来到我们身边,陪我们一起感受烟云山水滋润而得的精华,陪我们共度都市繁华里的众生喧闹与独自沉静。

  (三)暖日如秋——红茶

  醉染霜林,如照水红蕖,

  茶香醉倒午后

  红茶传达出的是一种温度,一种夏日所不及的静谧安然,一种春天所不能至的温暖香甜,一种冬季还未来临的成熟丰泽。 那是一种静日生香的暖意。

  红茶性暖,亮红的茶汤最适合在凉意泛起、景色尤明的秋季饮用,它能在这个风起的季节带给五脏六腑一道热切的关怀,不像绿茶寒性未除、尤似早春的料峭春寒。 就在金秋的丰收里,有一种养身的佳品,叫红茶。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也就是从茶树采摘下来的鲜叶,经过静置使之完全“渥红”,而后做出的暗红色干茶。100%的发酵度,令红茶在干茶外形、茶汤色泽、气味口感上, 都明显老成于绿茶和乌龙茶。

  红茶的干茶通常为条形或碎片状,捻来一撮,暗红包裹着浓香,只要遇水就瞬间绽放出瑰丽亮红的汤色。这是一朵开好的牡丹,如盛年的女子绽开笑容,不再青涩羸弱。

  红茶泡出的茶汤诱人至极,仿若枫叶晕开秋霜打红的热情,以沉稳而自信的魅力,嫣然静待旁人的惊艳。事实上,正是干茶与茶汤都呈现出美丽的红色,才使这类茶叶获得“红茶”这个名字。

  江花红胜火,红茶的芳名实至名归。

  茶叶由干茶走向茶汤,是茶叶的红色从深沉走向明媚的过程,而它的气味,也在干茶遇水、颜色转换的一刹那喷薄而出,瞬间,高香扑面,馥郁醉人。

  红茶的香气比其他茶类浓得多——绿茶的气味清香微苦,乌龙的茶香悠然回甘,而红茶散发的是一种陡然升腾而起的夺人香醇。由于制造方法的不同,红茶气味也有不同,或是焦糖般的甜香,或是松烟般的熏香,或是花果般的蜜香, 热烈不加掩饰,高锐持久回旋,如国色天香的团团盛放,有一种直来直去的高贵。

  因此,红汤、红叶、高香、味醇,是红茶最为显著的特征。

  中国祁门红茶与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乌伐的季节茶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茶。除祁红外,曼妙香绝的著名红茶还有云南滇红、福建闽红、四川川红、贵州黔红、江西宁红,以及近几年异军突起、后来居上的顶级红茶金骏眉。

  晓来谁染霜林醉?秋霜醉倒清晓,茶香醉倒午后。一杯红茶就像盛满了秋光,看不尽的色泽流转,嗅不完的甜梦迷离。茶既醉人何须酒,饮下灿烂胜春朝。

  在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中,茶叶一直是其中力能扛鼎的重要一项。但遍生于中国最广大地域的绿茶茶类,由于口味清淡,在走出本国的疆土后,只能是在以日本为主的亚洲市场上才有其绿袖长舞的舞台;而在那远渡重洋之外的西方国家,是红茶之香最能散入那里的千家万户。红茶,如一位身姿娇人的女王,深受世界最广大人群的热爱。

  红茶的遍布广泛,也与它的品质特点有关。红茶的气味虽显强势,但性子却最是随和,它是包容性最强的茶,饮用方式不一而同。

  从调味方式上来讲,可把红茶的饮法分为比较纯粹的清饮法,以及口味丰富的调饮法。品饮红茶,滋味莫一,东西方人皆有自己的红茶情结。

  西方人钟爱调饮法,由于没有根深蒂固的对于“清风朗月”、“清水芙蓉”的清饮式的审美追求,他们便调动了充分的想象,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将牛奶、砂糖、柠檬、花草、冰块等添加品投注到红茶杯里, 用对待咖啡的精神,调配出红茶的创意,从而将红茶融合成了中西合璧、速调速饮的一种花式饮品。

  红茶通常陪伴西方人度过清晨与午后的时光。早茶和下午茶,见证着他们一天中的匆忙与闲适。

  其实“午后红茶”的概念,不仅只是西方人漫长工作闲隙里的一杯停顿,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午后红茶的享受也存在于中国人“工夫红茶”的一道道饮泡中。“午后红茶”——这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醇厚丰满的味道,工作节奏的停顿,提醒人们在自己丰盛甚至显得凌乱的生命收获里,做一番梳理、思考、回味、涵容。

  包容性,这正是红茶最突出的性格。它的醇厚,能接纳牛奶的香浓,能融合柠檬的酸甜,能安享花香的调和,能承受冰块的冲突……中西皆如意,浓淡总相宜。正如是秋,这个璀璨的季节,是成熟后的包涵、和美中的独特。红茶,带给阳光普照的下午,温暖的一壶贴心。

  温馨入杯,温柔入眼帘。温情红茶,流转着无言的故事、丰富的景致,沉沉荡漾在秋天的画轴里。

  就在秋天的丰泽中,凉意已经丝丝入侵,午后的晴朗亦阻隔不了秋寒泛起。人体在这个季节,就格外需要由内而生的热度补给。红茶之于人体,不仅提供了外在的明媚,也满足着内在的温暖。

  春燥时节适合品饮绿茶,因为绿茶性寒,可平肝火。但脾胃虚弱的人群,尤其是女性群体、老年群体,需要对绿茶谨慎相待,过多的饮用,就是对寒意的过度摄取,容易导致脾胃失调、体内生寒。若是空腹喝茶,更会伤胃。

  然而红茶不同。如它的颜色,红茶生来就带着如火的暖意温润人间。红茶由于加工工序的特点,在经发酵烘制而成时,茶多酚含量减少,从而对胃部的刺激大大降低。因此,饮用红茶,不仅不会伤胃,反而还有养胃的疗效。

  胃部直接吸纳了红茶赠予的关爱,但红茶对人体的润泽不仅仅是胃这一个器官。研究表明,红茶有利于血管舒张,对心脏病人大有益处。除却保健功能,美丽的红茶也不忘提供给人一份美容功效,红茶的抗衰老效果甚至强过了西兰花、大蒜、胡萝卜等。 一杯红玉香,茶美人亦美

  四季经过了蝶舞绿嫩的春、经过了蝉噪绿荫的夏,走到秋天,一下子,颜色深沉了起来,物阜丰泽了起来,格调优雅了起来。此时不妨悬壶高冲,冲泡一道红茶,看澄红明亮的茶汁, 如照水红蕖细细香,色彩嫣然、气味充沛,恰若金秋的浓墨重彩,欣赏这一份不加掩饰的靓丽。

  喝红茶的心情,往往比喝绿茶时的轻盈多了很多内容。红茶带来了深层的品味,适合在枫叶般的丹色中细数相思,在盈室秋香的缭绕中静思往事,在绚丽至极归至平淡中安享当下。

  如果说,稍纵即逝的绿茶教会人们珍惜,那么,兼容中外、味道多样的红茶让人们学会的就是包容。从包容每天午后的思绪开始,把所有凌乱、匆忙、收获、遗憾……都融合为一种成熟的安宁, 历经沧桑而不焦躁,内涵万千而不冲突,就像“和而不同”,和润对己,温怀对世。

  包容,表现出来为一种从容。从从容容一杯茶,安安心心一季花。

  (四)冬寒墨润——黑茶

  凛冽大漠的苍劲

  如铮铮铁骨的豪迈

  戒不掉的醇厚深藏的风情

  “陆羽泡的茶 像幅泼墨的山水画”,周杰伦《爷爷泡的茶》这句歌词最适合形容黑茶。

  大自然留给冬季的舞台很是枯寂,空旷里尽看冰雪挂长须的银白色独舞。然而有一种别样的“黑”,却在这素白的冬日里,泼墨出一份暖香胜玉寒的温度,那就是黑茶。

  黑茶这一类茶,特点正如其名,是以茶色为黑褐色而得名。然而,它的汤色虽似墨却绝非乌黑一团,隐隐在其中流溢着红玛瑙般的亮红色泽,所以这是一种需要去探寻的美丽。

  黑茶,厚重如同暮晚的冬,不去阅尽沧桑地品味,不能看懂它深沉里的丰富。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相比绿茶的不发酵、乌龙茶的半发酵、红茶的全发酵,黑茶更需要除了人工制作中杀青、揉捻、渥堆做色、干燥这四个加工程序之外的、时间的参与其中。所以, “后发酵茶”就是做工完成后,在存放过程中仍继续发酵的茶,这也是黑茶可以越存放越有滋味的原因。

  而黑茶存放时菌发酵的过程,也正是时间参与的过程。正如漫长的岁月使人厚重,时间的淬炼使黑茶的口感明显浓醇于其他茶类。那种特殊的陈香,是几大茶类带领茶客们品过清淡的绿茶、香芬的乌龙、醇郁的红茶后,在沉甸甸的岁月时光中,又呈上一份口感骤然敦厚下来了的收官之作。

  这种口味初尝时也许会有些难以接受,甚至首次邂逅黑茶的人,会将其看做是中国的黑咖啡、苦涩的中药汤,就像习惯漫步百花丛的人难以适应骤逢寒风。但是,那份遒劲的力道比之娇嫩脆弱的花颜、又怎可能不别具魅力? 黑茶的黑中泛红、涩而回甘,就如同是凛冽大漠的苍劲,不是小桥流水的婉约,而是铮铮铁骨的豪迈,一旦爱上它,就会终身不能戒掉这份醇厚深藏的风情。

  做黑茶都会选择大叶种茶树的鲜叶或粗老梗叶,这与上等绿茶对嫩芽的分外挑剔截然不同。黑茶耐泡耐煮,往往都是存放越久越醇香,因为它的诞生就是在时间中磨砺的过程,所以它成型后也并不畏惧时光流逝会剥夺滋味的鲜香,不似其他茶类,存放时都会快速委顿在时间的残忍里。

  黑茶,如同一位跌踏沧桑的老人,它成长的历程从来都不温柔,所以它带给人的感受从来都丰富而深刻。

  黑茶茶类中,最为著名的是云南普洱茶,这种唐朝年间就在贸易的茶,早已不是西南边疆的小家碧玉,而是遍布为大江南北、广为人知的保健明星。因为据国外的临床试验证明:“云南普洱茶对减少类脂化含物、胆固醇含量有良好效果。”普洱茶由此一跃为世界范围内都闻名遐迩的“减肥茶”。而中国古籍也有记载:“普茶最治油蒙心包,刮肠、醒酒第一。”所以这种产自云南省普洱市的黑茶,对于降脂、解酒、通便、排毒都有显著效果。

  当人们了解了这些功能后,普洱茶低调的黑红茶色和入口的厚重味道不再惹人非议,它反而成为当代都市人群争相饮用的“美容茶”、“益寿茶”。

  普洱茶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茶,就是未经渥堆发酵处理、待其在未来去自然发酵的成品茶,汤色黄绿,入口青涩而略显刺激,好似是山间梗叶的野性未除,对肠胃的刮油效果十分显著。但一般人实难接受这种烈性的口感,最好将之存放五年、十年再品用,那时,茶已在时光流转中自然而然地由生转熟。

  熟茶,是人工催熟的成品茶,不必苦候时间滋润,饮用起来就十分香熟。熟茶性情温和,汤色红浓明亮,入口丝滑,养胃护胃。

  无论是生茶还是熟茶、无论是自然发酵还是人工发酵,普洱茶都有一大特点,就是越存放越好喝,这便是“越陈越香”的意思。陈香,香醇的是岁月锤炼的品性。所以普洱茶又被称为是“可以喝的古董”,在流通市场上,具有保值升值的空间。

  因此,饮用黑茶中代表性最强的普洱茶,万不可着急,不必像如同是处在青春期的绿茶一般,急不可耐地享受当下。普洱茶就贵在魅力持久,能和岁月比肩、与日俱增着光华,能与时间同步、日积月累着品质。

  这如何不像是一位睿智的老人呢:

  他走过的每一个脚步,都留下一段品读不尽的故事;

  他看过的每一个日头,都照耀着滋味万千的内容。

  普洱茶越老越醇的沉静,正需要品茶者用年复一年的沉默守护、与它进行一场耐心对话。

  普洱茶就像一部厚厚的书,如能耐住性子、忍得急躁,等待到最佳时间自然而然地读到书尾,才会充分收获到丰富品味的结局,那如同是在听一首岁月悠长的歌。一杯香茶,润泽着与茶一起成长的悠悠岁月,到最后,人与茶已是彼此懂得的老朋友。 饮下它,如赴一场“一期一会”的约,杯中盛着年华留给人的感悟。就像我们在与一位老者对话,他诉说的,全是沉沉岁暮才能酝酿出的智语,不经久酿,不得智慧深广。

  黑茶在银装素裹的寒冬,浇下一道深色的冷热对比。那是时间对比出的,用往昔久藏于冷寂的沉默,换取今夕把香熟予人的温暖。

  元代王冕有一首诗赞美墨梅,说“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桃红柳绿历来惹人夸赞,这首诗却一反常态,抬爱墨梅。因为墨的颜色,唤起了中国文人对于朴素无华、清白正直的感佩,所以唐代的吴道子、清代的郑板桥等画家还都偏爱绘画墨竹。

  而黑茶,就如同文人案头以笔墨调色出的一道艺术品,是能入画的品物,是君子爱重的品格。在枯白冷寂的背景里,敢于以黑争艳,那是思想之笔舔饱了岁月之墨,润出的一种饱含阅历的风骨。

  黑茶就如同老者、如同智者、如同君子、如同披沥冰雪中的墨梅与墨竹。它的色调从不讨好于人,它的口味也从不谄媚于人,它沉默着让位于绿茶的娇嫩、乌龙的耀眼、红茶的绚烂,却从诞生到成熟,都实在背负着太多的沧桑。

  一旦懂得欣赏黑茶,就好似从棋盘中手执一颗黑子投落心湖,荡漾层层的波,剥落不完、品尝不尽地、体味太多岁月里的深沉,从此,此心不再单纯爱慕那些浮华的颜色。 黑茶从来不爱在表层卖弄,却能以不语沉在岁月湖底的收获,注入人的心肠,换取 肠胃一份清气长存。

  所以黑茶那么不同寻常。它一反品茶时“清茶一杯,清风一缕 ”的恬淡,入口偏苦,味道深重,犹如暮色合重,犹如深冬年尾,犹如人生晚景,留下一种厚重沉郁的思量。品黑茶的人,不再依恋娇嫩的色彩,不再偏享甜香的气息,而深爱它的黑白有道、贵比墨玉。当君子砚罢笔闲,正是该与此茶相对默然。

  很多喝茶的人,记忆里恍惚都有小时候看爷爷泡茶的光影岁月,也许是一道道细琢的工夫行茶,也许是抓一把茶叶末的搪瓷缸子,听《爷爷泡的茶》,就像听过去流水泛黄的时光。而陆羽开启的茶文化,就是为后世香芬斟茗的,一道爷爷泡的茶。

作者介绍:

  曹雅欣,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副秘书长,“子曰师说”微信号、“学习经典”微信号创始人。

  青年文化学者。独立撰稿人、文化主持人、国艺解说者。

  光明网“醉中国”专栏作者。在光明网开设“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版面。其“国学与时政”系列文章,分别被全国上百家主流网站广为转载。

  策划并撰写了“琴梦中国”系列作品,包括《琴梦红楼》《琴颂诗经》等。

  “国艺解说”是曹雅欣首创的一种讲与演并重的、多种艺术形式结合的文化传播方式。在“琴梦红楼”、“琴颂诗经”琴歌艺术音乐会中,担任每场音乐会的文化主持。

  始终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把国学、国艺做时代性解读。

[责任编辑:张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建议爱喝茶男人:喝茶要喝对,建议大家这么做,健康有品位
一茶一世界 一味一人生
喝茶,哪一泡最好喝?
【美家生活分享】茶与茶具的最佳搭配
推荐【茶经荟萃】春茶是宝,秋茶尚好,绿茶、白茶、普洱茶都采秋茶吗?
中国人能把一片树叶折腾出上千种香气,大写的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