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圳将出台全国首个学生综合素养培养指导意见
着力提升学生品德、身心、学习、创新、国际、审美、信息、生活八大素养

  为主动适应现代化、信息化和全球化发展需要,深圳将着力提升学生品德素养、身心素养、学习素养、创新素养、国际素养、审美素养、信息素养、生活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深圳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将通过高端对话、问卷调查、专题访谈等各种形式,在完成向全市各部门及广大市民征求意见后推行。

  主动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挑战

  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是新时期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主要任务。特区成立以来,深圳教育先行先试,率先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市和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但当前教育仍然存在重分数轻素质、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等现象,学生身心健康、创新实践、生活能力等综合素养仍需进一步加强。面对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对人才素养的新要求和广大市民对教育的新期盼,深圳市计划出台《意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深圳市教育局局长郭雨蓉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立德树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意见》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提出,既是为贯彻这一精神,又是为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同时还是深圳教育转型发展与学生主动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挑战的迫切需求。该意见力求回答今后深圳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和如何培养的问题。

  将全面参考与国际接轨

  “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在强化年轻一代的健康体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及国际视野,致力于提升年轻一代的综合素养。面向未来,深圳的孩子也应当具有与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同龄人一样良好的素养,应当为国家、社会和民族担当,应当与世界同龄人共同创造未来生活、守护自然生态、发展人类文明。” 据《意见》具体起草方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叶文梓表示。他透露,《意见》起草工作从去年10月下旬开始,历时近2个月,期间对美国、英国、香港等国家、地区学生综合素养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研究。

  在此期间,起草小组还与各区教育局长、校长、专家开展了多次座谈,并多次征求市教育局各处室、各区及部分学校意见。2013年12月6日,深圳市教育局召开专家论证会,邀请了来自北京天津、广州、重庆等地的7位知名教育专家对将出台的《意见》框架进行了论证。

  着重培养学生八大综合素养

  深圳计划出台的《意见》拟包括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意义与总体思路,二是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主要任务,三是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主要路径与条件保障。对于“深圳中小学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一根本问题,《意见》提出,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核心理念,着力培养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社会责任感强,国际化素养好,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突出的具有特区特质的新一代青少年。进而提出未来要着力培育的是学生在品德、身心、学业、创新、国际、审美、信息、生活等八大方面的综合素养。

  值得注意的是,在注重品德发展、身心健康、学业质量等基础素养的基础上,《意见》对深圳学生开展创新,进行国际理解与交流以及自主安全生活等能力提出了要求。另外,意见还提出要汇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提供适宜的土壤与环境。提出通过建设新型课程体系、阳光评价体系、新型教师队伍和提升家庭社会育人能力等保障措施,为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保驾护航。

  将向市民征求意见

  在征求意见和论证的过程中,《意见》设计的框架性内容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认为,深圳抓中小学生综合素养,导向性很明确,针对了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把人提到第一位,强调学生素养的综合性,对于推进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黄葳副院长认为,深圳抓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是教育综合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落脚点在学生身上,反映了深圳城市发展的需要,对广东省具有先行先试的意义。

  据了解,在论证修订工作完成后,《意见》将向市各部门及广大市民征求意见,通过高端对话、问卷调查、专题访谈等各种形式,汇集社会各界的见解与智慧。

  建立综合素养“阳光评价”体系实行第三方评估制度,评估报告向社会公布

  深圳市教育局透露,下一步还将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建立综合素养“阳光评价”体系,造就新型育人队伍,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保障中小学生综合素养八大提升行动顺利实施。

  中小学要围绕学生综合素养培养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其中基础课程以国家课程为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其课时总数小学、初中约占总时数的70%,高中约占60%;拓展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拓展与延伸,其课时总数小学、初中约占总时数的20%,高中约占30%;特色课程由学校自主开发,服务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其课时总数小学、初中、高中均占课程总时数的10%。

  同时,小学重点开发习惯养成、兴趣培养、学会学习、快乐阅读、生活技能等活动课程;初中重点开发青春期教育、社会公德、特长培养、自主生活等综合性课程;高中重点开发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创新实践等各类学科课程。

  在对学校、学生的评价标准上也有变化,深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将推进学生“综合素养阳光评价”。研究制定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学生综合素养成长电子档案,全程跟踪和记录学生体质、心理、学业、品德等各类素养成长情况。探索学生多次选择考试的评价办法,应用档案袋评价、模糊评价、观察加记录等各类评价方法,创新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法。支持发展社会评价机构,推进多元主体评价,形成学生、教师、家长、社区代表共同评价的开放格局。加强学生学业负担监控。

  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将被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从战略与规划、领导与管理、资源开发与使用、课程与教学、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特色等方面综合评价学校的综合素养培养能力和水平。建立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状况和学校综合素养培养第三方评估制度,评估报告提交教育主管部门,并以合适方式向家长和社会公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圳学生平时体育测试将纳入中考体育总分
教育者说┃骆建领:“核心素养”培养重在有“核心”
“普职融合”式劳动教育咋开展
如何评价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
课程形态变革提升育人能力
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退化 教育部要求增书法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