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任之堂跟诊系列---脉法篇感悟
2015-02-21

脉法篇感悟

  每天早上,我们都会在任之堂门口,搜集四诊资料,初步诊断,实践脉法。以大自然为师,顺天地之道,总结脉法心得,是我学习脉法的一点点体悟。

  一、人能常清静,天地悉旨归。余师经常上山去釆药,手指粗糙,可是给病人号脉,特有乾坤,准得很。每当患者坐在诊桌,余师察色按脉,闭上双眼,凝神静气,独立守神,指上成形,心中领悟,识病机,明治法,药方出。

  回想自己以前大学学习频湖二十八脉,都是在摸形,用形对号用座,单纯的指上感觉,没有心灵领悟。来到任之堂,我才明白,脉需要用清静心去觉知,去聆听,非用手指摸形。

  内经云:"持脉之道,虚静为宝"。原来持脉的精髄是"虚静"。余师常言,《清静经》是修习传统中医的根。我终于心领神会。每天早晚,我静坐诵读《清静经》,并持之以恒。因为这是学习脉法法门,甚至是整个中医人生的,根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二、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何为常

  余师言:"参天地而知人身,人身阴阳,亦有定数。人禀天地阴阳之性而生,上应于天,下应地,观上可知下,观下可知上。上下之间,阴阳循环,唯升降而已。观人之脉,上应天属阳,下应地属阴,中应人属中气。夫人乃天地感应而生,脉即中气升降浮沉而化,故曰:常脉者,其意为和,从容和缓有神,不急不躁"我在学习脉法过程中,反复在参悟。

  什么是阴阳?

  寸口之脉,中气而化。

  关脉应人,阴阳交融化生。对应人的中焦。阴平阳秘。中焦如沤。

  寸脉应天,属阳。阳中含阴,为离卦。对应人的上焦。上焦如雾。

  尺脉应地,属阴。阴中含阳,为坎卦。对应人的下焦。下焦如渎。

  什么是升降?

  后升前降,左升右降。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尺为地,阴中含阳,云出地气,地气上为云,阴随阳升。寸脉之气升于 尺脉,主左路督脉后升,清阳出上窍。

  寸为天,阳中含阴,雨出天气,天气下为雨,阳随阴降。尺地之气降于寸脉,主右路任脉前降,浊阴出下窍。

  左尺应肾阴,左关应肝木,左寸应心火。

  左尺生左关。肾水滋养肝木,肝木条达而不过亢。肾藏精,肝藏血,精血同源。肾阴为肝阴的来源。

  左关生左寸。肝木生心火,肝藏血主疏泄,体阴用阳,把精微物质输至心,化赤为血,肾之阴寒济心火,使之不过亢。

  左寸生右关。心火生胃土,为胃腐熟功能提供热量。右关候胃土,胃以降为和,以通为顺。同时心火随胃土下降,?肾水,使肾水不至于过寒。

  右尺应肾阳,右关应脾土,右寸应肺金。

  右尺生右关。肾阳根于下焦,肾阳温暖脾阳,有肾阳暖脾土,心火温胃土,中焦脾胃升降枢纽才能平衡,中焦如沤才能正常。

  右关生右寸。脾土主运化,升清阳。将小肠泌别清浊产生的水谷精微往上散至肺金,为肺提供营养,肺通过宣发和肃降,水谷精微的清阳向上向外宣发,浊阴往下肃降,滋养五脏六腑。

  右寸生左尺。肺金敛降浊阴,肺为华盖,水之上源,天气下为雨,化为水液入三焦,经三焦水道入膀胱州都之官。一部气化为排出体外。一部分进一部吸收转化为肾阴。

  什么是浮沉?

  浮应天,为阳。主六腑。六腑象天,泻而不藏,受五藏浊气,为传化之腑,不能久留,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满。以降为和,以通为顺。

  沉应地。为阴。主五藏。五藏象地,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所以,浮取应六腑,沉取应五脏。

  左手寸脉浮取为小肠,沉取心脏。关脉浮取为胆,沉取肝脏。尺脉为肾阴

  右手寸脉浮取为大肠,沉取为肺脏。关脉浮取为胃,沉取为脾脏。尺脉为肾阳,主膀胱。

  脉独大独小皆病。腑气不降则浮取郁脉。脏气不及则沉取不足,太过则沉取郁脉。脉浮取沉取皆不足,脏气不藏,腑气不降。

  三、知常达变

  先总按,静心感受寸关尺三部浮中沉之象,找郁脉。郁脉其意不畅,其形稍粗。左升右降,后升前降。一气周流,细心感受一圈子,细察气机升降浮沉之太过与不及,识病机,辨脉势。分取,辨病变部分的病变性质,明治法。脉独大独小皆病。独大则顺其性,降其浊,独小则养其真。以平为期,道法自然。

  以上是结合我实践寸口脉法的总结。

  感恩任之堂,感恩余师教导。感恩师兄师姐的帮助!

  上观天,下观地,中观人。

  观察天地阴阳之道,应用于实践,把医道琢磨放到大自然里反复参悟!中医是一种修行,人生更是一场修行,一门深入,长期熏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学真传-气血三焦
营卫经络总论(二)
上古真人讲中医密钥1
中医基础理论--养生与防治--治则--调整脏腑
🌹为什么三焦不通会让人“上火/下寒”
传承脾胃通降法,创立太极升降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