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前人之方,后人应用,到底改不改

原创 脉问 中医学苑 今天

主持人说|


今天又到了“入门·经典·临床”栏目。陈修园说:入门正则始终皆正,可见中医不可入错门。千百年来,中医的发展模式均离不开“读经典、做临床”的范式。今天开始“入门·经典·临床”栏目推送“临证问道录”中医章回体文章,把读医案所得,和临证所思,结合起来,以章回体形式写出来。精诚大医漫漫长路,有我们陪您一路同行。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脉问的“临证问道录”第二十六回。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临    证    问    道    录

临证问道录

第二十六回

崇孟河之说  轻灵中见至巧  黔贵传金陵大医

尊天士之论  久病乃通奇经  任督愈急性再障      

古方治今病,如李士材论:“譬之拆旧料改新房,不再经匠氏之手,其可得乎?”。

贵阳先贤陈慈煦,改枳术丸之枳实为枳壳,调整枳术用量,枳壳为白术之半量,健脾除湿,理气助运。尤宜于脾虚不甚,兼食积、水饮、湿邪为患之胃肠疾病,羽翼四君子,妙不可言。于李东垣补中益气汤加补肾之补骨脂、杜仲、桑寄生、淫羊藿等,治疗胃下垂;用黄芪建中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方,治愈产后出血过多,畏寒,脘冷,心烦多汗,手足心热;经小柴胡、玉屏风、当归四逆、麻黄附子细辛汤之不效病例,一诊加小剂桃红以去瘀血,后加太子参、炙甘草扶正,谓“上损、下损,治取中”,堪称要妙之论。

陈慈煦,南京人,抗战后定居贵阳,曾任贵阳中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著有《金匮要略选释》等,宗孟河之说,轻灵中见至巧,平淡中获奇效。法天士“久病通任督”之论,调补奇经,填精补髓,愈“单纯红细胞性再障”,以先用凉血止血,救起血色素仅2.5克,血小板2万,出血倾向明显之急性再障。

先生认为,王清任之补阳还五汤,必当确属气虚见证,否则,上手便用大剂黄芪,偾事不少;蜈蚣用于类中风,佐生地开滋阴养血,制咽干口燥,发麻发紧之弊;白附子治面瘫,以舌淡紫胖润,苔腻为对症,否则毒性伤正;麻黄熟地之配,借用于慢支、肺气肿、哮喘及类风关,可谓独具慧眼。

某壮求诊,言口苦、口中浊气黏腻日久,至于头目昏蒙,记忆减退,性事日渐淡漠,阳萎,尿频无力,余漓不尽。尚有头颈汗多,齐颈而还。

其人事厨,偏胖,腹大,按之膨而硬。脉滑实,舌胖苔微黄中有浊腻如苔藓堆垢。

询之,去年被查出脂肪肝,中度烟酒,大便或数日一行,燥结,或一日数行,便下不畅,先干后稀。

余思:口苦口腻,属脾瘅。然腹大膨硬,大便燥结,脉滑实,当腹中有积滞,可泻下积滞,以为权衡之计,如《伤寒论》“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取小承气汤加炒莱菔子,至三剂,初下硬矢三节,继而香蕉状便数节,后渐稀,腹亦渐软,腹围亦减,头汗亦少。自云仍感腹满稍胀。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余以为积滞虽有退路,然其大便虽通,仍不规律,时欲作“固瘕”状,腹满稍胀,不知饥,小便不利,大便初头硬而后溏。

余以为,此为脾虚胃冷,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气机升降郁滞。乃取枳术丸少加厚朴合干姜黄连之配,以观进退。

才三剂,即腹胀缓,大便顺而无稀溏,小便顺畅,食饮有味。口中浊气尽除,苔上浊腻亦退之大半。病家亦欣然告之,今早出行久违之晨勃了,不知阳痿可否得愈?

余揣摩再三,忽思仲景“阳明居中主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之训,仍从脾胃枢机为抓手,前方合四君子加砂仁、白蔻,大腹皮以醒脾降胃,健运中焦。

一周后,腻苔尽除,食饮有度,睡眠安好,身形轻松,二便通畅。遂加重白术至20克,崇陈士铎“白术利腰脐之气”之用,黄连减至3克,砂、蔻亦各用3克,厚朴用5克,去大腹皮,再服一周,脾胃健运如常,晨勃明显恢复,已有房事。复查“脂肪肝”已消除,体重亦减10余斤。

病家谈及论治过程,余谓方药功在“守土有责”,脾胃健运,枢机燮和,要领所在。病家依然须食饮有度,起居有常,尊崇自然季节气候变化,摄身固本。

春季方药运土而肝脾和谐,谷雨立夏,阳气已向“如日中天”,病愈有得于天功,余不可自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脾虚湿困(湿困脾阳、寒湿困脾).五、脾蕴湿热. 一、脾胃虚弱(脾气虚、胃气虚).二、脾胃虚寒(脾阳虚、胃阳虚). 脾与胃
中医彻底消除眼袋的奇特妙方
一张古方,巧治屁多!中医玩儿的就是智慧
张仲景唯一的减肥方,两味药材泡水,化痰积,健脾胃,还瘦身!
变法实践录(续二)
急性肠炎中医最牛特效根治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