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漆器,东瀛的名字


欧美以瓷器(China)为中国命名,而日本的英文名Japan则来自漆器,可以说,日本就是漆器的代名词。在北海道地区,约9000年前绳文时代便有漆器现身。平安京迁都时,设置宫廷直辖的漆工工房,确立了京都的漆艺中心地位,也传播到日本各地,其中福岛县的会津漆器、石川县的山中漆器、福井县的越前漆器以及和歌山县的纪州漆器并称日本漆器的四大产地。我们从京都出发,踏上漆器的寻访之旅。


漆器是生漆涂敷在素底胎体表面,形成保护膜制成的生活用具。漆采自漆树,8至13年生的成熟漆树被切开后,取其主要成分为漆油的树液加工而成。


漆有着非同一般的特性,干燥后形成一层保护膜,坚硬且抗酸碱,兼具防水耐热的特点,粘着力也很强,不是现代化学涂料所能企及的。天然漆有着抗菌的特效,可保护素底表面,尤其适宜制成生活用具。漆色自古至近代仅限于黑、朱、黄、绿、青黑五色。生漆精制后呈半透明朱色系;黑色系是在生漆中掺入铁粉制成;黄色系是生漆中加入石黄后的颜色;掺入石黄和群青后的生漆呈现出青色成为绿色系;褐色系则是朱色混合黑色后呈现出来的。


京漆器:新春茶会添雅致


都的京漆器遗留奈良时代以来的唐风影响,以“莳绘”为基础衍生出诸多的工艺技法,随着平安京迁都得以发展,随茶文化繁盛扩展,有着别处不易多见的孤寂清幽之美,优雅简练的设计风格,与坚固的加工工艺,平面立体皆纤细优美。新春町家初次举行茶会时,清幽的茶室中点缀的茶器必是京漆器,那风凛的姿态,令整个茶室都弥漫着雅致的气息。


江户时代宽文元年(1661)创业的京漆器名店象彦是承继传统的老铺,以象牙屋起家,开始了漆器道具商之路。当时的莳绘名匠第三代彦兵卫制作描绘有“白象与普贤菩萨”的匾额供奉于菩提寺,大获好评,人们从“象牙屋”“彦兵卫”各取一字称作“象彦之匾”,从此“象彦”成了大家的爱称。至今已是第九代传人的西村彦兵卫,以京漆器特有的纤细雅致艺术品展现传统,日常生活的用具也层出不穷。

莳绘是在漆器表面以漆描绘纹样图案,趁未干之时,散洒金银等金属粉,使其附着于漆器表面的技法。研出莳绘最早出现于奈良时代,先在漆器表面描绘纹样,之后在全体表面再施以漆,待完全干燥后用干燥过的木炭研磨出莳绘的金属层,这种研磨是莳绘的主流技法,也使漆艺达到迈向鼎盛时代。这些技法,看似随性散洒,实则相当考究手工手艺人的内心。可想在未干的漆器表面,一个手颤,即刻浪费全部功夫,研磨同样考验力道,过之则金粉全无,少之则漆面尚厚。


莳绘的纹样图案,多以自然景物与花草装饰,山峦、流川、花鸟等都一一体现着日本特有的审美趣味。”八桥莳绘螺钿砚箱”由琳派艺术家尾形光琳设计,两层砚盒上置砚与铜壶,下储纸,依《伊势物语》第九段《八桥》的场景,鲍鱼贝镶嵌燕子花,叶茎采莳绘,板桥用经蚀后的铅板,以求质感,桩基用银板。巧妙之处在于,内描黑、金水纹,桥上下之景随着开盖而呈现,光琳的纤细感性与缜密计算以及莳绘的运用恰到好处,妙趣横生。


纪州漆器:一碗热汤的温度


经过休整,我们离开京都前往临近的和歌山县,那是纪州漆器的起源地。室町时代,纪州的木器师们移居至和歌山县海南市的西北部黑江地区,丰富的纪州柏树成为制作素底的原料,以加工木器涩底碗开始。现在当地根来寺的僧侣依旧使用这漆碗,纪州漆器也因此寺得名根来涂。


所谓根来涂,最初是在已施黑漆的漆器表面上再绘朱漆,一些小和尚学艺未精,绘涂的朱漆底下渗透出黑漆来,竟也不失一番趣味,现在以纪州漆器之名传承,是日常生活用具的主要加工源。


以前几乎没有手艺人能直接依顾客愿望制作产品,在手艺人与顾客之间,还隔着批发商问屋以及小卖店。从五六年前开始,漆艺传统工艺师林克彦先生决意自己制作自己销售。

“无论技艺怎样卓越,不能制作实用的东西,就只是手艺人自娱自乐。”林先生以制作现代生活中能够使用的器皿为目标,听取各方顾客的意见建议,了解到自己应该做什么样的商品。


纪州漆器用于料理居多,相比其他产地的漆器,以涂漆较厚为特色,不易于导热,尤其适宜热汤类料理,手捧时刚好感受到适中的温度。林先生考虑到现今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开始制作适合洋式餐饮的漆器,如盛放一盘的器皿、意面器皿、可使用刀叉的器皿等,拓展纪州漆器与现代饮食结合的可能。


越前漆器:亲手触摸厚重质感


离开和歌山一路向北,来到日本海一侧的福井县,越前漆器的故乡。约1500年前,古坟时代第26代天皇下令片山集落(今福井县鲭江市片山町)的漆涂师修理冕冠。发明了漆器木梳的三方町漆涂师将冕冠修理好后,一并献上黑漆木碗,天子看后感动异常,以准许片山集落制为漆器作奖励。

以七叶树、榉树等木材,纵向辘轳旋转成型,涂漆时刷毛的痕迹也保留其上,干燥后显露出木纹与漆纹,这种技法是越前漆器的特点。在加工好的木底上施以柿涩地炭粉,混合松烟后反复涂抹,中涂,再上涂,后精漆,以沈金与莳绘进行装饰,厚重的质感令人不由得想用手去触摸感受。到了明治中期,越前漆器迎来了发展,以前仅可加工辘轳旋转的圆形器物,此时逐渐可以加工方形箱盒了,并衍生出手箱、果子箱、花器等制品,加工区域也扩展到河和田全域,顺理成章地美其名曰“河和田涂”。此外亦积极拓展旅馆餐馆等商业领域,成功进入名古屋、大阪等大城市市场,为广大商户民众所喜爱。


山中漆器:盛装生活智慧


福井县的东邻便是石川县,山中漆器即源自此。山中漆器从安土桃山时代的越前国传来,持有伐林许可的木底师们,移居至加贺山中温泉的上游约20公里处,开启了这段传奇。随后,作为温泉客手信之物加工而成的漆器,于江户时代从会津、京都、金泽等地引进不少漆艺绘师并导入莳绘技法,逐渐发展成为木底与茶道具的重要产地。


漆器制作时有木底、涂漆、莳绘等项目,涂漆还有下地涂与上涂之分,工序相当繁复。而石川县的3个主产地,山中的木底、轮岛的涂漆、金泽的莳绘各有特色。

山中漆器的制作已经有着显著的分工,有专门制作辘轳器物的木底师,箱形加工的指物师,板物弯曲制作的曲物师,手艺人的数量和手艺工夫都居于日本前列。昭和30年代,山中手艺人首次以合成树脂为素底加工漆器,引领近代的风潮,坐上全国量产第一的宝座。近年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山中漆器积极尝试使用PET树脂替代木材,以巴黎为中心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


山中漆器的第二代漆涂师喜八于明治15年(1882)创立喜八工房,是山中漆器中最古的老铺,有着“守、破、离”的信条:守护传统、破除传统、脱离漆器、勿忘漆器。往日正月新年的漆器食具,炎炎夏日也可轻松使用。采用漆器中稀用的橡木作为加工素材,优美的造型配合橡木特有的木纹,手的触感同样温润,盛装着满满的生活智慧。


会津漆器:渡尽劫难生活艰难


离开石川县向东,从日本海一侧跨越至太平洋岸,来到因“3·11”日本大地震为人所知的福岛县,会津漆器在这里已生息繁衍四百多年。作为福岛会津地区的传统工艺,会津漆器比津轻涂、轮岛涂都更早繁盛。天正十八年(1590),会津新领主蒲生氏乡公将漆器作为产业奖励扶植,从以前的领地日野(今滋贺县)邀来大量木底师与漆涂师传授最新漆器技术,会津涂取得飞跃性的发展。随后的江户时代,会津藩主保科正之热心于技术革新,制品销往中国、荷兰等地。幕府末期的戊辰战争,战火烧毁林地,让会津漆器遭遇了毁灭性打击,直至明治中期方迎来复兴。2011年又遭遇了罕见的大地震与海啸,漆器匠人至今生活依旧面临严峻考验,漆器行业的状况亦可想而知。


古老漆器融入现代生活


手捧漆器便可感受到柔和温润又坚定有力的质感,这似乎正透露出日本人的精神。


出身仙台漆器世家的木村浩一郎赋予漆器由孤寂清幽到时尚前卫的华丽蜕变,用色大胆,极具挑逗性,以“不前卫便无趣”的设计哲学实践着传统漆器的极简风格。

设计团体“叁MILE”的3个年轻人分别有着工程、资讯、建筑的专业背景,彼此碰撞出火花,设计出食器以外的漆器作品。“Something to Touch”,诗意的名字用于音响喇叭也恰到好处。漆器工艺中最复杂的轮岛涂之美包裹在水滴状的温润之上,令人着迷此音彼色的意象。听一曲绕梁流淌出生命,是传统技法在现世重现的共生曲。


漆器的坚固背后亦有硬伤,不可沸煮,不可浸泡,不可混洗,不可机洗,不可微波加热……让人望而却步。古老漆器怎能融入现代生活?深泽直人曾主导的设计师品牌“±0”以“不多不少刚刚好”为理念,与创业百年的越前漆器老铺下村漆器店合作推出带盖漆碗,可耐180度高温,可用于微波炉、家用洗碗机,成为最大亮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漆物之美
花信风抚过,松梅飞落漆器之上,寓意年新(下)|小寒
苏州的文化艺术——漆器
漆器,日本幽光
跟着柳宗悦,来一场日本手工艺之旅
石川县--日本本州岛中部下辖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