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藏拍·好物推荐 | 不该屈尊的大美漆器


久以来国人以玉器喻意高雅非凡,以瓷器象征文化精髓,而探究漆器发展史之后便知其是古代当之无愧的奢侈品。以观感、以触觉,漆器都可以给人巨大的冲击力。《庄子·人世间》就有“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的记载,从获得大漆到制成漆器,工序繁复,周期长久,历来都是王侯将相之家使用,直至清末才飞入百姓家。


2001年拍场上的漆器行情正式开启,单件拍品或精品专场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剔漆、雕填、戗金等工艺更是令人惊叹。2013年漆器品类不论是上拍件数还是成交总额都创下历史高峰,随着近年来藏家和行家对于漆器文化的挖掘,“屈尊”多年的漆器渐渐开始回归本位。


明永乐 乾隆御题剔红雕双凤莲花盏托


2001

香港佳士得,明永乐剔红牡丹花卉大圆盒,1287万港元


2002

香港佳士得,明永乐剔红牡丹花卉大圆盒,1287万港元


2003

香港苏富比,明永乐剔红雕漆赶珠云龙纹盖盒,1193.8 万元中国嘉德,《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


2004

香港佳士得,清乾隆御制剔彩岁朝锭形套盒,505.3 万港元


2005

辽宁国拍,清雕漆方桌和扶手椅,313.5 万元香港佳士得,元代剔红莲塘纹盘,368 万港元


2006

香港苏富比,清乾隆剔红御制诗笔筒,606.3 万港元


2007

香港苏富比,清乾隆剔红御制诗笔筒,606.3 万港元


2008

香港佳士得,明永乐剔红双凤莲花盏托,3314 万港元



2008 年佳士得香港推出的一件明永乐剔红双凤莲花盏托,吸引了诸多关注,此件漆器不仅工艺极为复杂考究,最为难得的亮点是盏托内乾隆皇帝的御题诗。当时这件精品以2000 万港元起拍,经过多轮竞价,最终以3314 万港元成交,折合人民币大约2900 万元,由台湾藏家竞得。这是迄今为止,漆器品类拍卖最高记录。


在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一直遵循着“物以稀为贵,稀以精为真”的规则。只要东西好,就会受到相应人群的重视,身价也会随之攀升。传世品相、制作工艺、宫廷出身等是判定漆器身价的主要标准。17-19 世纪,欧洲贵族迷恋中国风情,中国的瓷器、丝绸、漆器、家具等艺术品被西方人称为“奢侈品”。作为奢侈品之一,从7000 年前的河姆渡文化走到现在的漆器,透露着高雅、质朴、奢华的气质。甚至被人们视作唯一能以时代姿态代表中华文明的传统器物。漆器制作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


本期《投资课堂》栏目邀请漆器收藏知名行家戈剑冬先生,一起来聊聊不该被屈尊的大美漆器。


戈剑冬:初见漆器便已倾心,十年历程源于兴趣。开始收藏漆器之时,其从日本和国外早期学术著作开始,积淀深厚,功底扎实。至今已购藏宋元明清时期200 余件漆器,并乐于分享,传播漆器之美。


《收藏· 拍卖》:在悠久的中国漆器发展史中,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工艺创造,如何鉴定精品呢?


戈剑冬:首先每个朝代都有精品,战汉漆器制作达到一个鼎盛时期,多为木胎,不仅有生活用品,并出现了漆器礼器,以代替铜器,尤以金银平脱与髹漆相结合的工艺最具代表性,这类作品以馆藏为主,均为出土文物。国内传世最早的漆器可能已达唐代,日本正仓院就有收藏我国唐代漆器。


个人认为宋代漆器是一个高峰,素工清雅。剔刻工艺十分精致,有较高的审美情趣。


元代是少数民族政权,文化品位更加奔放。那时的漆器雕工方面不似宋代内敛。喜用大红大绿,剔刻上再加彩的,是最美的。


宋元时期漆器的代表是雕漆漆器。雕漆是把天然漆料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的技法,根据色彩的不同,亦有“剔红”“剔黑”“剔彩”及“剔犀”等名目,以北京的剔红,山西的剔犀出名夺彩。张成、杨茂为元代漆器雕刻的代表人物,在故宫博物馆及安徽省博物馆等均有他们的藏品,刀法藏锋不露、磨工圆滑,浑厚古朴。黄山的菠萝漆在南宋时期多为进贡的物品,菠萝漆又名犀皮漆、虎皮漆,属于变涂工艺的,但也很可惜,苦苦支撑到抗日时期失传,还好经后人恢复了部分面貌。


明代永宣时期是漆器不可逾越的高度,剔红在永宣是一个高峰。明永宣年间,北京就专门设置果园厂生产漆器。


清代漆器以乾隆年代为代表,之后开始衰落,逐渐失去了推陈出新的趋势。


明清时期当时除了官设的漆器厂外,民间漆器生产也遍及大江南北,而且江南漆器名家辈出。就漆器而言,在清康、雍、乾时期进入漆器发展的黄金时代,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清代漆器是对几千年的漆器传统工艺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漆器制作得到了皇家的重视和提倡,形成了以造办处为主的宫廷漆器制作中心,并与地方漆器生产并存,共同发展,出现了互相影响、互相借鉴的局面。宫廷造办处集中了全国各地的优秀制漆艺人为皇家服务,而地方制作的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漆器也以进贡的形式进入宫廷,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漆器工艺的发展和提高。


第三,清代漆器的制作和使用涉及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尤以宫廷漆器最为突出,大至宫廷典章用品、陈设品,小到生活日用品、文房用品和赏玩用品。


明洪武 剔红游归图倭角方盘


清康熙 黑漆嵌螺钿“鹿鹤庆寿”彩蝶花果纹香几


《收藏· 拍卖》:漆器既然在古代就是贵族阶层的用品,且产量较小,目前的漆器行情是否被低估?未来的升值空间有多大?


戈剑冬:大漆无毒无色无味,漆器本身无颜色,但加入研磨细腻的矿物颜料,朱砂、石绿等而得色。每一件漆器都是独一无二的,至少上几十遍漆,为贵族服务。


漆器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首先须制作胎体。胎大多为木制,偶尔也用陶瓷、铜或其他材料,也有用固化漆直接刻制而不用胎。胎体完成后,漆器艺人运用多种技法对表面进行装饰。漆器按不同的工艺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比如铜胎、木胎、脱胎,又比如髹漆、剔漆、雕填、戗金等。


漆器的价值被低估,以宋代漆器为例,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现今已是天价并为大众所熟知。但是漆器在当时比一件瓷器要贵得多,制作工序和工时要比瓷器复杂得多,个人认为未来升值空间巨大。


现阶段漆器已算国际化的拍品,佳士得、苏富比、邦瀚斯每季拍卖都将漆器作为大项,也推出过一些专场。漆器作为收藏品来说,也是非常好的门类,漆器的美需要亲自上手把玩,它的触觉给人的冲击力是很大的,和在博物馆观看的感觉是不同的,会让人着迷。


清乾隆 御制剔彩春寿琮式套盒( 一对)


《收藏· 拍卖》:在公元6 世纪后期中国的漆器工艺传入日本,明清之际,中国不肯降价向西方出售漆器,日本人效仿中国的漆艺,大量出口,使漆器艺术发扬光大,并自称是“漆艺的国度”。那么中日在漆器制作和收藏方面有何异同?


戈剑冬:日本是一个岛国,气候湿润,适合漆器保存。日本自古崇尚中华文化,在唐代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优秀文化,其中就包括漆器制造技艺。但日本的漆器中会加入海洋文化符号,如海龟、珊瑚、贝类等图案,这些在中国漆器是没有的。其次日本器型不高、比较矮小,中国漆器形状方正、而日本漆器细长许多,这是日本民族生活习惯所致。日本称中国漆器为“唐物”,对中国漆器断代非常准确并潜心研究。日本的茶道、香道都融入日本漆器,如茶道中的盏托“天目台”大都是漆器的。但个人认为日本漆器没有中国漆器的审美情趣高雅、大气。


现在国家经济好了,国人走出去的机会多了,年轻一代收藏漆器的也多了起来,而日本新一代却没有老辈对漆器关注的多,所以很多日本老一辈收藏漆器的藏家过世后,他的藏品都会拿出来拍卖,有时候可以找到很精美的中国漆器,大量被国人买回。近代流入日本,进入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一旦被定为国宝财或重要文化财,是不得出境的。但日本民间流传的十分精美的漆器还是有机会购藏回国的,这一块还未被严格管控。


《收藏· 拍卖》:在日渐回暖的行情中,现今漆器收藏的主要人群有哪些?


戈剑冬:近三年来漆器收藏比较火热,各个年龄阶层都比较多,著名的大收藏家有香港曹其镛先生,他的原则是只买不卖,去年他捐给浙江博物馆一批精美的明清漆器,还有台湾的曹兴诚先生,本月香港秋拍就有他的藏品出现,一把漆器执壶。


在漆器漫长的发展史中,有很多漆器是供女性使用的,像香粉盒、首饰盒等,但现在国内还没有比较知名的漆器女性收藏家,希望未来可以出现女性藏家。女性的审美视角更加细腻,能够发现漆器别样的美,与漆器功能相结合,一定程度上说漆器是适合女性收藏的。


汪天亮作品  弘光爍爍;84cmX72cm;2003年


汪天亮作品    忆我旧星辰之一;70cmX70cm (1) 


《收藏· 拍卖》:目前的经验来看,漆器收藏存在哪些瓶颈问题呢?


戈剑冬:最大的瓶颈就是对漆器的认知不足,很多研究不够深入,一级市场机构和国外的一些博物馆在漆器断代上可能有一些误差,比如元代的会误认成明代,所以如果能研究到位,恢复漆器原有的历史地位,就会发现更多的收藏乐趣和意义。因为有很多人想象不到一件宋代漆器可以保存得如此精美完整,所以年代上就看错了。


《收藏· 拍卖》:以你近10 年的漆器收藏经验,给新手怎样的入门建议呢?


戈剑冬:收藏漆器建议由浅入深,从清乾隆时期的漆器开始收藏,随着学习和积累的深入可以渐渐过渡到宋元明时期。目前一、二级市场的收藏机会还是比较多的。建议购藏传世品,流传有序的,必须遵守法律,合理合规。光有收藏热情不够,还需要有深入的学习才能用收藏的眼光,多看实物,多接触藏家,互相学习切磋。


汪天亮作品   仰观宇宙 之一;65cmx53cm;2014年


汪天亮作品   鐘鼎名山;160cmX70cm;2011


古漆器已价高难以企及

那么

当代漆画是否有收藏空间?


随着越来越多年轻艺术家的加入以及当代艺术观念的植入使漆画的艺术形式已逐渐多样化的趋势,或以观念艺术、装置艺术等形式存在。那么,漆画收藏,在当今的艺术市场又有着怎样的表现?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越来越多的学者、收藏家关注到了漆画这一低洼领域,越来越多的美术院校也开始开设漆画专业,所以大约从2005 年开始,漆画的市场行情不断回升走暖,在2011 年出现了本世纪第一个漆画市场高峰,目前而言,我国每幅漆画的一平尺价格大概在5 千元左右,知名艺术家的每平尺作品价格可以达到万元以上,但在欧美等国家,每平尺的漆画价格可以达到一两万美金或以上。通过这一对比,我们大概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漆画未来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但这需要漆画艺术家们不断地精进工艺、丰富题材、完善学术系统。因为只有这样,漆画的价格走高才是实打实的,不会造成虚高或泡沫的大量出现。


雅昌艺术数据的漆画拍卖统计结果


汪天亮作品  超乎象外;160X100cm;2014


汪天亮作品  獨見青松心 系列-2


漆器保护TIPs

保存漆器最适宜的温度是15℃ -20℃,日均变化不宜超过5℃,最好是相对湿润的气候,避免强光照射,适当通风透气,轻拿轻放即可,建议平常收纳于锦囊之中。




关于【那米星】

“那米星NAME STAR”品牌为那米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所打造的艺术平台,专业推广大漆艺术。 由国家级、省级漆艺大师联袂进行系统的工艺技艺及理论的搜集、整理、保护与传播,专注专业工艺美术学术研究,彰显、弘扬、传承中国工艺美术文化,推广艺术家有汪天亮、陈杰等。着重古典与现代、传统与时尚的融合风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漆器没有最贵,只有更贵
剔红
坂本五郎与宋代漆器
详细图解什么是剔红的「漆层」
中国传统文化工艺漆器
漆器收藏:穿越7000年的奢侈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