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大千的花卉、花鸟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大家对他的山水画都比较熟悉,却不知他的花卉、花鸟也同样留有宋人遗风。



《茶花》 立轴设色纸本 1980年作


此作花朵以没骨法为之,每朵花各有其形状和韵致,花瓣饱满而有凹凸的效果,藤黄点染的花蕊与花瓣融合在一起,墨叶将花朵衬托出来,为了打破都是没骨法这种单调,画家将枝条画得格外婀娜,再以浓墨勾画叶脉。画面上跳动着活泼的线条和娇艳的色彩,正有“玉佩摇光翠”之感。



《金碧牡丹》镜片设色钩金纸本,1944年作 《花卉》1948年作



《金线蓝牡》 立轴 1946年作


《牵牛花》,镜心设色纸本


款识:天孙泪湿玉罗裳,刷翠成花花几行。终古银河隔秋水,怕人偷插鬓云香。画牵牛花始于明代陈白阳,多以写意画出,墨叶兰花层层垂落,饶有风趣,别具一格。其后,张大千、齐白石多以牵牛入画,白石好用西洋红画出,即所谓“红花墨叶”派;张大千则是以水墨胜出,又以色彩不入俗套而闻名,画法是在陈白阳的基础上又有新意,已经是自己的风格,且以此作品为最早。


《海棠》 镜心 1976年作


《菊竹双清》 立轴 1941年作 《芙蓉幽禽》 镜片 张大千、陈佩秋 1981年作


《东篱秋色图》 立轴


《甘香图》 镜心设色纸本


款识:甘香得自淡之余,玉笙官厨味不如。他日闲居歌十亩,掩关常读老农书。蜀人张大千。张大千画菜蔬的作品并不常见,多在其二三十年代,此帧以甜菜花为题,先以石青、石绿、石黄、赭石画成,后以浓墨勾勒根茎,为张大千早年菜蔬题材画作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诗情画意相得益彰。


《竹菊图》 镜心 1978年作 《文殊兰》 立轴设色纸本 1949年作





《国色天香 牡丹》 镜心设色纸本


《岁朝图》 立轴设色纸本 1938年作


1938年秋后,张大千逃离日军占领下的北平,经上海、香港,辗转回到四川,住在青城山上清宫。1939年立春,农历尚在戊寅岁尾,他为老同学雅林画了这幅《岁朝图》,祝对方“己卯开岁百福”。如同春联、年画,岁朝图作为一种迎年、贺岁文化,题材都以吉祥、热闹、喜庆为主,作品也就常常不免落于俗套。张大千此画,正是一幅选材、构图、用笔、设色都颇费心思的艺术精品。画中呈现的是三样冬春之际冲寒而放的花卉:山茶、梅花、水仙。由于仅仅各取一枝,位置安排又掩映得宜,整个画面就显得疏朗清新,避免了红艳满纸的喧闹与俗气。画法兼工带写,而以小写意为主。彩与墨,既互为映衬,自身又忽浓忽淡,忽取没骨,忽用勾勒,极富变化之美。水仙亭亭玉立。淡墨挥出的翠叶,娉娉袅袅,柔美多姿,配上顶端盛开的黄花,真所谓“绿带拖云,金卮照雪,露浓见影,风细闻香”。水仙下面是一枝横斜而出的梅花。几朵白梅,或含苞,或绽放,颇得清冷之味。梅枝亦用淡墨挥写,却因笔触迅疾、坚定、有力,枝末更以枯笔扫出,而与水仙叶的柔婉形成对比。梅花前面是山茶。浓墨刻画的树叶,仍然有深有浅。叶破处小枝微露,枝断处截痕宛在,工笔之细,令人称绝。浓叶簇拥中,一朵红山茶绽然开放;另一朵红蓓蕾正含羞待放。红花的呈现,于水仙、寒梅的清雅之外,带来了春容焕发的迎年气象。


《松鼠梅石图》 镜片设色纸本


张大千的画之所以一纸值千金,这跟他的勤奋和临摹分不开的,他学养深厚,又肯埋头苦画,学艺术苦功夫是一定要下的,现在很多画家爱钱甚于爱艺术,急功近利,画的一般却敢自称大师,故真正的精品不多,我辈艺术行者,更要耐得住寂寞,苦下功夫,多多积累学养,向大千老师学习,争取在艺术的道路上创造出自己独有的东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大千花鸟画赏析之二
张大千花鸟画欣赏(中)
张大千花鸟画赏析(下)
[转载]张大千花鸟画欣赏
花开烂漫:居廉工笔花鸟草虫作品欣赏
“午憩楼藏谢稚柳、张大千”书画展亮相嘉德香港五周年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