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千年山东龙山文化的精华——黑陶

1928年4月,当时还在清华大学上学的吴金鼎到离龙山镇城子崖遗址不远的汉代平陵城遗址作假期野外考察。4月4日,他途经龙山镇城子崖,不经意地回头一望,路沟边断崖的横截面引起了他的注意,在阳光下一条延续数米的古文化地层带清晰可见。此后,吴金鼎先后5次到城子崖实地考察,发现了大量色泽乌黑、表面光滑的陶片,这也就是日后龙山文化的代表黑陶。吴金鼎很快就将自己的发现报告给了他的老师李济先生。李济先生于1930年主持了城子崖遗址的第一次大规模发掘。

“蛋壳黑陶杯”,山东省博物馆藏

“蛋壳黑陶杯”,山东省博物馆藏

这次对龙山镇城子崖遗址的发掘,最突出的代表是造型独特、工艺精美的黑陶,所以考古学家最初称其为”黑陶文化”。不久,即被命名为“龙山文化”。在城子崖之前,中国出土的古陶器大都是含沙量极高的彩陶和红陶,而以河泥为原料的黑陶可以说是4000多年前东夷民族所独有的创造。城子崖出土的黑陶艺术品蛋壳杯杯壁只有0.5毫米厚,重量只有50克左右,是黑陶中的极品。不要说是4000多年前的古人,就是今天想要烧制出这样成色的陶器都十分困难。

“黑陶罍”,寿光市博物馆藏

“黑陶杯”,新郑市博物馆藏

黑陶是在烧造过程中,采用渗炭工艺制成的黑色陶器,是龙山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特征。龙山文化的时间为公元前2310——前1810年左右。黑陶在龙山文化陶器中制作最为精美。

“黑陶单把杯”,故宫博物院藏

“黑陶高柄杯”,故宫博物院藏

龙山黑陶分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以细泥薄壁黑陶的制作水平最高,胎壁厚仅0.5-1毫米左右,表面乌黑发亮,故有蛋壳黑陶之称。纹饰一般比较简单,仅以磨光透亮的光泽作为器皿的主要装饰内容,与黑色有机结合,是黑陶显出秀美韵致的风格之所在。黑陶的造型品种除了尖底瓶、罐、盆等外,还出现了鬲、豆、杯、鼎、等品种。

“黑陶盒”、“双耳杯”及“单耳杯”,国家博物馆藏

“黑陶双系罐”,故宫博物院藏

黑陶的制作一般采用快轮,其器型匀称、规整,作工精细,火候极高,质地坚硬。由于其应用范围大多为礼器,很少用于日用器皿,所以产量较少,却因此而弥足珍贵。龙山黑陶作为中国先民原始礼仪的载体和精致的艺术品,具有黑珍珠般神秘而诱人的魅力。

刊载于《今日头条》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05
蛋壳黑陶杯-中国正式进入文明时代
【话说古陶瓷】第4期:四千年前陶器的巅峰之作——龙山黑陶
章丘市龙山文化博物馆开馆 “蛋壳陶”震惊世人
陶之匠心——从陶器中看古人的智慧和礼仪风范
蛋壳黑陶——毫米间的精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