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文人竹刻竹雕艺术


——寿承裕写于玉竹山房——


寿承裕,别署壽壽、智渡,一九八五年出生于浙江诸暨,现居香港。自幼受家庭熏陶,钻研雕刻艺术与玉石鉴定。竹刻师从上海名家金钦安,为徐孝穆先生再传弟子,专攻浅刻一门。拓印得万寿、王道雄等先生指点,乌金、蝉翼皆擅。


中国的文人艺术中以竹为题材的作品浩瀚如烟海,其中的竹雕刻艺术品更是代表,独树一帜、源远流长。它的发展大致走过两个阶段:一是民间竹雕、二是文人竹刻,竹雕是竹刻的技术基础,竹刻是竹雕的提炼升华。

在明代中叶,国家物力丰盛,商业发达。江南浅刻”顾名思义指阴刻或阳刻起伏程度都不大的雕刻形式。区作为手工业和文化艺术最为发达的地区,文人竹刻在这片土地上应运而生。文房用品中大量采用以竹为材料制成的器物为竹刻提供了施展技艺的平台。个人比较认同把文人竹刻按发展过程和表现形式分作三类,即“深刻”、“浅刻”、“留青”。


清早期 吴之璠 竹雕二乔并读图笔筒

上海博物馆藏


先从“深刻”说起,“深刻”是早期文人运用浮雕、圆雕、透雕等雕刻技法在竹材上表达书画意境与文人情趣。题材往往选取历史典故、书坛佳话、三教神话,比如“兰亭雅集”、“夜游赤壁”、“竹林七贤”、“二乔并读”、“太白醉酒”、“刘海戏蟾”等等,著名的朱鹤、朱缨、朱稚征三代人即为典型代表,在明末开创嘉定派。到了清中期又有封氏三杰继承发扬把这门技艺带入宫掖,成为御用之物,把“深刻”带入到第二个高峰。


明万历 李流芳 竹刻行草书臂搁 

宁波博物馆藏


郁竹山房 罗江海刻郑簠隶书诗臂搁


  “浅刻”顾名思义指阴刻或阳刻起伏程度都不大的雕刻形式。与朱缨同时代的“嘉定四先生”之一李流芳诗文书画皆善,因不满宦官当权,绝意仕途,自建“檀园”,闲时刻竹自娱。其作品多阴刻书画。略晚出生的金陵派鼻祖濮澄擅长水磨浅刻竹器。这两位高手为后世“浅刻”一门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其后活跃在清早期的竹刻大家潘西凤糅合“深刻”、“浅刻”、“留青”三技,互补兼用,进一步夯实基础。

到了清中期,融合了南北宗为一体的周颢成为浅刻一路的集大成者,与开创“薄地阳文”的吴之璠交相辉映,迎来了“浅刻”的鼎盛时期。金石学的蓬勃发展为竹刻注入新的活力,如“西泠八家”之一的陈鸿寿,精于金石考据的杨澥,浙派篆刻名家徐三庚等都有竹刻作品传世。


:清早期 潘西凤 竹根刻字笔筒


郁竹山房 罗江海刻竹根砚滴


“留青”作为古老的竹刻技艺一直从唐代延续到现在。目前能看到最早的实物是收藏于日本正仓院的“留青”尺八,但早期的工艺简单,只是剔去多余竹青,留下需要的纹饰。清代的“留青”竹刻借用了绘画中“分层退晕”的技法,把这门技艺推向新的高峰。

说起“留青”竹刻,首推生平不详的张希黄,他大致活跃在明末清初。这一路的艺术家善于在竹青上模拟书画风格,雕刻后色彩对比明显、雅俗共赏,喜好者甚多。南方各地都有竹人制作,并未形成专门的流派。

后人在叹服古人的高超技艺的时候,更不能忘记先贤寄托在这些精美艺术品上精神内涵。做人当如竹子一样做一位虚怀直节的君子。



寿承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刻在竹子上的美,别有一番风韵哦
天府造物|毓竹山房:以刀代笔,以竹为纸,雕刻自然气韵
“竹林七贤”话竹雕(全文)
[转载]吴门竹刻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笔端刀下刻竹芳——兼谈嘉定竹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