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都知道郭沫若造成考古史的悲剧,那么到底损失了啥文物呢?太可惜

经常有人问,考古学家和盗墓贼有什么区别,甚至有别有用心者将二者混为一谈,殊不知这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最大的一个区别便是,考古学家是保护文物,并且不会主动去挖掘坟墓,盗墓贼则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盗墓,在这个过程中他可不会想着保护。

考古学家是绝对禁止主动挖掘古墓的,一般大家看到的专家打开古墓,都是因为该墓已经被破坏并且无法继续有效保护,只能开展抢救性的挖掘。

那么这个规矩是啥时候定的呢?挖定陵之后,造成无数文物被毁,于是乎国家规定以后不允许挖皇帝陵,后来逐渐的规范为,任何保存完好的古墓,都不能去主动挖掘,只能以保护为主。

提到定陵的挖掘,有一个人是绝对绕不过去的,这个人便是郭沫若,郭沫若不仅是一代文豪,此人也是一位历史学家,并且酷爱考古。

郭沫若一生喜欢文物,为此做了不少研究,能够打开定陵,他是出了不少力的,尽管当时反对的声音很多,他依旧是不顾劝阻,硬是要打开。

要知道,考古并不是打开古墓就行的,最重要的是打开之后,能否将里面的文物完整保存,哪怕是现在,都没人敢保证,打开墓之后能够保护好文物。

一旦有个闪失,那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定陵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定陵的挖掘可以说是考古史上最大的一个悲剧,有人说这都是郭沫若造成的。

都说挖定陵造成了文物的损失,可是没几个人知道到底损失了些什么文物,根据当时进入陵中的考古学家回忆,损失最严重的便是以下几种。

首当其冲的便是丝织品,根据记载,他们刚进入地宫的时候,这些丝织品都栩栩如生,好似是新的一般,可是还没来得及高兴,都化为了飞灰。

最为典型的应该就是万历的龙袍,这件龙袍无比幸运,只是面目全非而已,可是刚打开的时候,这件龙袍好比是新的一样,颜色非常艳丽。

字画和典藏同样如此,专家们根本没看到这些是什么内容,文物便开始迅速氧化,眼睁睁看着无比珍贵的文物在眼前迅速毁坏。

最主要损失的便是丝织品和字画典藏等等,因为这几样当时几乎都没有保护好,即便是顺利拿出来,后来也没有妥善的保护,而且这些东西量非常大。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仅是这些文物,万历和皇后的棺椁也都被扔了,后来棺椁还引出了故事,有附近的人将其捡回家中,结果出了人命。

万历本人则更惨了,按理来说他的尸骨肯定是要好好保护的,他的尸骨只是被随意放在仓库,后来更是被那些激动的人们拉了出去挫骨扬灰。

万历如果泉下有知,估计得气死,只能说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根本不适合开任何的帝王墓,没有技术也就罢了,打开之后还不能妥善的保护,怎能不成悲剧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56年郭沫若挖定陵,传闻事后多人离奇死亡,真相究竟如何?
中国考古之痛:定陵悲剧带给我们什么教训?| 循迹晓讲
1956年定陵考古挖掘失败,堪称考古史上的一大浩劫,郭沫若裸手取文物,3000多件文物损失大半
郭沫若挖了多少帝王陵?
直击郭沫若力主挖的明定陵:如今3000件文物“重回”地下保护
60年前挖掘定陵,教训惨痛,万历皇帝尸骨被烧得干干净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