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梳理“瓣型学说”中关于“叶蝶”
兰花叶片上的“蝶化”或“乳化”现象,老祖宗的“瓣型学说”上并没有记录在册。蝶草的兴起还是在第三波兰市的时候。记得在2004年左右,扬州的马士余先生手中的春兰“碧瑶”出现了新草心叶高度“蝶化”现象,其蝶有喉有舌有彩斑,十分美丽,当时电视台还专门来拍摄并报道这一兰中奇闻。
后来,蝶草被广大兰友所关注,像传统老铭品“梁溪蕊蝶”就会频繁出现。新老种“虎蕊”亦有表现,以及新种春兰中的“大龙胭脂”、“中华双娇”等。而在西部“叶蝶”的报道也不甘落,后如春剑“桃园三结义”和“富贵蝶”等,莲瓣兰中的“大唐凤羽”亦是“叶蝶”表现极度旺盛者。四季兰“仙山仙女”和“一门三父子”等皆有叶蝶表现。
“叶蝶”表现有的草是壮草会表现,如“虎蕊”就是会在壮草上显现,但机率略低一些,而“大龙胭脂”则喜欢在中弱苗上显现。后来,叶蝶在多兰种上的频繁报道大有井喷之势,如蕙兰、春剑、莲瓣、四季、墨兰、送春等。在2006年丁永康先生把“叶蝶”叫做叶恋花后,“叶蝶”的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当初“叶蝶”的神秘是我们艺者缺少关注所致,在被慢慢聚焦后其生物学特征规律正被有识之士所掌握,因此这成了赌草上选育细花的一种固有的特征。
由于蝶草的外部显现透露出了其生物内部密码信息,使之蝶草对应出现一些细花,如蕊蝶为多,偶见奇花和瓣型花出现。真正的蝶草行花现象还未见报道。蝶草究竟在各种细花上透露出了哪些信息?很多兰友为此研究了多年,一直想探寻到其中的奥秘。
为此,我也在收集相关联信息,得了一些探索性话题,如,蝶草在蕊蝶、奇花、瓣型花上的表现,如下文即将展开相关论述。
春兰“大龙胭脂”叶蝶表现
一、蕊蝶
叶片上带有蝶化表现复花时对应花艺,是以蕊蝶为主。在第三波兰市后的8年低谷期很多当年赌的蝶草陆续复花,但其花艺能称古道今的却寥寥无几。
“叶蝶”在叶片上表现形式是以红白水晶体在,这有别于单一的水晶艺体。色彩可红、可紫、可粉、可白,初露时鲜嫩艳丽者多,质地半透明感。随着光照度加强和高温的影响,在后面叶片继续生长或至成熟时,蝶化晶体旺盛的地方往往是以表现成烧灼般焦糊状,或暗或黑或萎缩状。严重的直接枯萎退叶片。如是舌化的“叶蝶”最终都是以焦糊萎缩退去。
最能持久经年的“叶蝶”是以线状分布的,该类“叶蝶”一般是紫红或紫黑表现形式在,不容易焦糊,往往叶片老时还有紫红色蝶化存在。其赏点虽无舌化鲜艳夺目,但持久绵长,另外据说“线蝶”者其花艺往往高于舌化“叶蝶”表现者。似有似无藏真龙。符合中庸之道。更是赌者追求的目标。
舌化蝶,鲜艳夺目,晶莹剔透,霸气十足,气势凌人,但很多是会出现虎头蛇尾现象,如未能在花艺上和舌化蝶艺产生高配,加之容易出现焦糊和枯萎现象等。因此,赌者认为舌化蝶越厉害,担心后续跟不上,故反而敬而远之。当然,在“叶蝶”上还不排除混合表现丰富者,如半舌化和“线蝶”交错现象。“叶蝶”表现越丰富,暗示着其对应花艺的多彩一面。
记得在2005年左右和合肥龚仁红先生在探讨关于“叶蝶”成因的相关问题上,龚先生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感觉很有趣味性故回忆记录如下:可否认定为“叶蝶”水晶体中的一种雄性变化显现?而水晶艺则是雌化显现呢?再者“叶蝶”的雄性化表现导致出细花,而雌性化表现的水晶体则以不确定的表现形式存在?
至今回想起当初龚先生的几点疑问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为什么“叶蝶”表现形式是以晶状体存在?并且呈多色系。而水晶艺是以一色透明状存在呢?另外,“叶蝶”草者其花艺多表现为蕊蝶,少见奇花,更少见于瓣型花。极少见行花,这是否在暗示着“叶蝶”对应花艺要更胜一筹?然而,水晶艺则不同了,是以行花为主,偶现荷、梅、水仙等。
春兰“大龙胭脂”叶蝶表现之一
二、奇花
在“叶蝶”盛行的时候,其对应花艺蕊蝶信息不胫而走,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但还对应另一个信息却让人错愕不已。如有兰友报道奇花也有“叶蝶”表现形式,很多人是不信的,这是由于我们对“叶蝶”的成因不了解所致。
为什么会出现“叶蝶”其花艺对应到奇花上来?这在春剑“富贵蝶”上还能找到端倪,毕竟其花还是蕊蝶为主的。该花顶上一朵是典型的牡丹奇花,而下面的花却是蕊蝶表现的,并且年年稳定遗传。有蕊蝶显现信息,还能挂得上边,但后面的表现却让人遐想联翩了。比如春兰牡丹新花,就是典型的多瓣多舌或牡丹型奇花表现,其叶片上有“叶蝶”表现,这已经是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叶蝶”什么时候和多舌奇花成了对应关系?这其中的奥秘又在什么地方?难道不成是和舌头有着相关联信息?为什么“叶蝶”会有舌化表现,这似乎也在透露出生物密码信息。好吧,我们暂时就认为“叶蝶”是和舌头有着密不可分的生物密码对应关系,那么再往下看你会更加地错愕不已。
春剑“富贵蝶”叶蝶现象
春剑“富贵蝶”花艺表现
三、瓣型
“叶蝶”表现对应出瓣型花的,这可能让更多人不相信了。除非亲眼所见否则打死也不会相信的。匪夷所思,闻所未闻,这已经颠覆了我们一贯以来约定俗成的思维模式。我在2005年左右就有一棵河南春兰的梅瓣花,其叶尖就出现蝶化现象。当时误以为是乳化表现就并没有在意。随着后面有兰友报道的“叶蝶”对应了瓣型花的出现,方才恍然大悟。
如是,这给我们揭开了另一个思维判断。是否可以说“叶蝶”和舌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对应关系,但必需是要在乳化成因下形成?目前“乳化”我们可以默认为是兰花植株的一种雄性化表现形式。这已经是达成一定的共识。
回到前面“叶蝶”和蕊蝶以及牡丹瓣奇花的表现,这其中都是有着舌头、“乳化”以及晶状体的混合存在。如是,我们可否理解为“叶蝶”和雄性化是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
春兰牡丹叶蝶表现
春兰牡丹花艺表现
四、有色
本随笔开篇已经讲到“叶蝶”的色彩是以红为主色调下形成的渐变色系,这样演变成鲜红、大红、紫红或黑色呈现,并伴以丰富的晶状体出现。在背光可视下透光色更加艳丽夺目。在光线直射下呈现暗红色。最美丽的时候是间以白色的“乳化”物质相嵌或镶边。
色彩是“叶蝶”最大的赏点之一,更是叶花双艺不可或缺的一种表现形式。绿叶中伴以美丽的红色系渐变表现,其抢眼之处自然是不言而喻。
我在拍摄春兰“大龙胭脂”的多种“叶蝶”表现形式时,其美已致极致。当然这样的显现在很多“叶蝶”名种上都有非凡的表现力,主要是看摄影者是否能够展示其美了。
蕙兰叶蝶
五、无色
透明如同晶状体的“叶蝶”表现形式,因为没有丰富的色系渐变表现显得非常低调,大多都数低调得让人误以为是水晶体。该类“叶蝶”在叶尖和叶片皆有表现,由于其素净不惹眼不容易让人关注从而错过加强辨别的机会,因此普遍受关注率低。另外还容易被人误以为素花生物密码信息而误读,让人患得患失。诚然,有赌草高手亦会抓住这些不被别人重视的蛛丝马迹,成为赌草中的胜出者。
很多时候白色的“乳化”确实和水晶体难以辨别真伪。这个时候就要借用“叶蝶”的表现分布特点来进行判断了。归根结底兰花叶片的“乳化”症状表现是其生物密码雄性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存在,而水晶则不然,其和雄性化是没有什么关联信息的,这是二者本质上的区别。
春兰“大龙胭脂”线蝶表现
结束语
其实,“叶蝶”现象古来就有之,只是在大家没有对其鉴赏和探秘之前,艺兰者误以为这是一种不正常的表现形式,如猜测为叶片瘤化表现等。那时人们遇到这样的草的表现特征时丢之不及,甚至于有的草上出现蝶化还要用刀具来刮除,以免影响其销售矣。那时的艺者们何曾想到今天是被当作叶艺的一种来追捧耳。
叶蝶在第三波兰市高峰期间被疯狂地放大,大有见叶蝶即贵的想法。比如在生草上出现时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甚至于更高。毫不夸张地说当时全国细叶兰蝶草交易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紧随其后科技杂交草的叶蝶也频繁再现,席卷了很多资金。
叶蝶表现丰富多彩,自有其迷人的地方,同时也是叶片欣赏的另一个体现。我们在欣赏“叶蝶”的时候不必再去神秘化,因为“叶蝶”的出现并不代表花艺品级的肯定。因此,没有必要花大价钱去赌蝶草。
遇到蝶草可以栽培,那是因为生物密码信息透露会出细花,这也预示着一个机会的到来,仅此而已。
在本次随笔收笔之时和龚仁红先生取得了联系就当年的“叶蝶”成因各自交换一下观点,现节录如下:
龚仁红先生:其实可以这么来理解,花是叶的一种形态表现,叶也是花的另一种表达。梅瓣草叶尖米粒般结晶,应该是雄性化在叶上的微观显现。蕊蝶草上的“叶蝶”是舌的表现。当然,这也解释了为何“叶蝶”往往内叶的蝶化优于外叶成因。水晶之类的可能是蕊柱和花的雌性器官的表达。
另外,有一点我很难理解为什么多舌的奇花和副瓣蝶却没有“叶蝶”?
在我把春剑“富贵蝶”的“叶蝶”显现照片给他看后。龚先生不解地说:“按说舌头多,叶蝶应该更好啊!”
其实科技草中有副瓣蝶出现“叶蝶”现象,由于本文篇幅所限没有加以论述。至此,我给予了一句话总结:“叶蝶”是雄性异化的另一种显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4:科学梳理“瓣型学说”中关于形与型的嵌合体
179-2:论兰花花艺舌瓣之多变现象 (中)
认识兰花(鉴赏篇)
怎样区分兰花梅瓣和水仙瓣
科学梳理“瓣型学说”中关于水晶
滇兰传统名品百图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