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石之坚硬中召唤其柔软和灵魂(西方人的赏石文化理念(一))


西方人的赏石文化理念

在西方,有很多人喜爱石头,他们理解和赏析石头的主要方式,可能与中国今日存在的赏石文化之深度和严肃程度不能相比。

本文将解释什么是西方赏石文化,以及这种文化如何与中国的情况做比较,并简要地讨论西方对中国赏石的态度。

本文中重点放在“天然”石上。正如在中国一样,西方也使用石头作为建筑、装饰和雕塑的原材料,这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传统。在这类工作中,石料本身的品质和特点常常显得至关重要。对一些艺术家而言,这个问题就是雕塑家亨利·摩尔日所说的“忠于材料”〔其含义,用他的话来解释就是,艺术家“与他的材料间有种积极关系,而材料也能参与塑造一种想法”摩尔的观点是,石头“坚硬而集中,不该对其加以篡改,使之看似柔软的肌肤。它应保持其坚硬、紧绷的石性”。

米开朗基罗

但还有另外一些艺术家,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米开朗基罗,就仰慕最伟大的古典雕塑家那种从石之坚硬中变戏法般地召唤出人类肌肤形态之柔和的能力、比起摩尔,米开朗基罗与石的关系或许更加深刻。

在那组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馆的组雕《囚徒》中,他认为这些塑像已经存在于石体之中,而艺术家的任务不过是将之释放出来而已。在一首著名的十四行诗中,他写道“艺术家可能产生的任何构思,都已存在于未经加工的石料中。
 
米开朗基罗《囚徒》组雕中的《苏醒的奴隶》

一、伦敦石

坎农街是伦敦市金融城的一条主干道。这是伦敦最古老的街区,可能在大约三千年前就有人定居于此。现在此处的大多数建筑物都是银行,其中之一直到最近都是华侨银行的总部。


在这栋楼面街的外墙上,有一个玻璃和铁做的笼子。在笼子里面,有一块小小的石灰岩,被称为“伦敦石”。

笼子上的金属牌匾写道,这块石头的“来源和目的不详。”但那并不完全正确。有许多关于伦敦石的故事。其中很少有能被证实的,但每个故事背后都有其信奉者。我们能确定的是,这石头是鲡状石灰岩,这是在公元前前左右由罗马人首先引入伦敦的一种用于建筑和雕塑的石头,从到世纪,《伦敦石》是著名的地标,人们常来此地清偿债务这卑也是在年针对国王亨利六世的一次失败起义之所在地,当时造反者杰克·查杰骑马绕石,用手中的剑击石,并宣称自己是伦敦的新领袖此石有史记载的最早地点位于一座公元一世纪的建筑物外,该建筑物最近刚在坎农街火车站下面被发现,可能正是当时罗马总督的宫殿。或许这块石头是宫殿天井中的某种纪念物?

伦敦石,现藏于伦敦博物馆

有些人认为,这块石头在更早以前就已经在这地区了,但支持这种说法的证据较少一位评论者在年的写作中声称,这是德鲁伊特僧侣在大约年前的铁器时代在此建造的石圈之一部分,那时罗马人还远没有到来另一些人说,这块石头标记出贯穿英国的一条能量线在这个故事里,古人懂得这些线但现代人已经不再了解它们,因为这座城市已经打断其流动,使这种知识失传还有人认为这块石头是布鲁图斯带来伦敦的,他是古希腊英雄埃涅阿斯之孙,也是传说中英国的奠基者这些人说,布鲁图斯带着这块石头从特洛伊来,而伦敦的安全取决于这块石头的福祉。
 
要明白这一切意味着千么,您还需要知道一件事实,那就是尽管有这么多故事,但在今天的英国几乎没有人听过伦敦石,也几乎没有人对它感兴趣这块石头在坎农街号墙中的笼子里,人们每日从它身边经过而不看它,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更不知道围绕这块石头有那么多历史和传说。
 
实际上,我之所以听说这块石头,是因为它曾经所在的大楼面临拆除。那是2006,但这块石头被当时位于银行一楼的运动服装店经理救下了,他介入并阻止了建筑工人用榔头将它敲碎。BBC得知此事,就在其网站上登载了对这位商店经理的采访这时,伦敦市长才发表声明说,哦!对了,这块石头是有重要意义的史迹,应受保护。
 


我以此例引出我们的讨论是因为,它告诉我们有关当代西方赏石文化的三件事:
1、西方有很多重要的单个石(我能举出许多其他例子),而这些石头汇集故事、积聚传说
2、有地质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艺术家和神秘主义者,出于不同原因对石头感兴趣,并对其加以研究。
 
 

 二、西方赏石文化

“赏石文化”这一概念,即有关石的鉴赏之“文化”,最就暗示存在一个由爱石者组成的松散共同体,他们共享种被广泛接受的哲学观。我的理解是,在中国赏石文化中,这种哲学基础由儒、释、道的某种易变组合提供,并且起源于古时的泛灵论,特别是大山崇拜。如章鸿钊在《石雅》(1918)中向我们展示的那样,自从民国时期起,赏石文人就开始运用各种西方科学,如地质学,以及化学和考古学等。
 

这当然不是说,每个在中国对石头感兴趣的人都有同样的哲学观,或对石头有相同的理解。对我这样个外来者来说,中国赏石文化一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它作为一个辩论和理论之场所而表现出的活泼。赏石学者似乎乐于在任何有关石头的问题上展开辩论,从如何理解著名的“米芾拜石”,到以外国艺术家的名字命名摩尔石的好处,到如何为这极其主观之物建立客观鉴评标准这一复杂问题。
 
然而,很明显的是,不管爱石者是地质学专家还是艺术史专家,或者甚至是风水专家,他们都对石头有些共同的基本看法:石头对人的身心健康都很重要;赏石是一种修养方式,也依赖人自身的修养;“缘”和“意境”是人与石的关系中既根本又高度个性化的元素;石头是连接传统文化的重要纽带;而石头也能在国家的道德和经济发展中扮演角色。
 
当然,具体的爱石者会比这讲得更多:一些人可能会谈到石头的投资潜力,另一些人可能会谈到它的“气”或它镇宅、驱邪之能力,还有一些人可能会将石头视为一种道德准则和生活榜样。但在我看来(若说错,希望方家雅正),我在上面列出的五点,是不论修养程度为何的大部分中国爱石者都能够达成共识的。

奥廷格的石店,摄于犹他州摩押镇

西方的情况则不同。哲学家伊恩·哈金(lanHacking)指出,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当思想家想表明一件事的真实性无可非议时,就会以石举例。1763年,当伟大的英国文人塞缪尔·约翰逊( S amueJohnson)博土想奚落乔治·伯克利主教认为世界只存在于观念领域中这一理论时,他踢向一块石头,并做出著名的宣称:“我如此反驳它。”这实际上没有证明任何事,但却表现出欧洲精英对石头的看法。在他们看来,石头是根本的、无生命的物质,是现实的本质。就现状来说,这观点还不算太有争议性。但事实是,除了这些以外,石头在这些圈子内就不意味着什么别的了。在约翰逊所处的经验主义与科学的传统中,石头属于地质学,而非哲学或艺术。但是就算在当代批判哲学这个非常不同的世界里,杰出思想家如马丁·海德格尔和雅克·德里达都同意石头是“无世界的”。换言之,石头跟人和动物不同,它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因此就使它对哲学而言不大重要。
 
我概括认为:随着17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中石科学思考的兴起,石头进入地质学领域,被当作无生命的说的物质加以研究,对它的兴趣仅在于它能对地球的自修然历史做出的揭示。跟中国的情况不同,它既不因其在3宇宙中的位置而成为哲学兴趣的对象,也不因其美(或丑)和它与人的心灵和情感产生共鸣的能力而成为美学兴趣的对象。
 
但这只是事情的一方面。要真正理解石头在西方的情况,我们就必须明白,“西方”是非常多样化的。就算我们从地理上将范围限制在欧洲和北美,其中也包含着巨大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多样性。西方远不是一个统一整体,不论从文化、经济、政治还是哲学上说都如此。举例来说,尽管在西方有一个以大学、研究机构和公司为基础的强大科学基础建设,但是在一般公众之间,也存在着对某些科学的极大怀疑。尽管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个人电脑背后的科学很受欢迎,但是,对于核能、核武器、转基因食品、动物和人类克隆,及其他来源于科研的技术,也存在着普遍担忧。这种怀疑延伸到这些具体问题以外,成为对科学思考方式和其对理性的强调、对现实的简化以及其重视目的更甚于手段的怀疑。尽管科学机构在政治上强大,并且接受数额巨大的企业支持,但是科学从未在西方形成一种彻底的哲学霸权。

基于此,西方对石头有极大兴趣的三个方面这些方面大体上与西方赏石的三大关键因素相对应科学、灵性主义、钱〔这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定义金钱是三个方面中必不可缺之物,而在所有三个方面中,石头都是以地质原则加上其他标准来分类的此外,那种惊叹和敬畏的感觉,以及灵性兴趣的对石之美的欣赏,就算在科学中也存在这些方面中有相当一部分与中国赏石重叠。但其中也有关键的区别,第一处区别是,其中没有“奇石”,第二处区别是,很少有人的兴趣能延伸到中国概念中“观赏石”那样广的范围。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方人对《易经》的看法
【杂谈】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东西方赏石特点
毕达哥拉斯认为数学是万物的本源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西方文化的优越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上有哪些区别?
科学是了解这个世界的唯一手段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