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北地名由来:政区名称

     湖北省,简称“鄂”。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北。宋初置荆湖北路。元设江南湖北道,“湖北”之名始此”,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命名。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北省”。因省府驻武汉市武昌区,而“武昌”唐宋时称“鄂州”,故湖北省简称“鄂”。2015年初全省辖13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12市1州),39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37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

  武汉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江合流处。1949年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置武汉市,取三镇首字为名。现辖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西湖区、汉南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13区。
  【江岸区】1950年7月原汉口特别市所辖第六、七、八、九区(中山、大智、汉景、和平四区)公所,调整合并成立“武汉市第四区”,1952年7月改称“江岸区”。晚清以来,汉口下游区域习称“江岸”,如江岸车站,新区即以此为名。
       【江汉区】清雍正五年,汉口巡始下辖汉口居仁、由义、循礼、大智四坊。其中“循礼坊”即在今“江汉区”境内。民国时期系汉口特别市第三区。1950年11月,成立武汉市“第三区”,1952年7月,更名为“江汉区”。江汉,顾名思义即“位于长江汉水交汇之处”,实乃因“地标建筑江汉关大楼”而名。
       【硚口区】 1950年11月,在原汉口特别市一、二、三、十四区的基础上,成立武汉市“第二区”;1952年7月,第二区改为“硚口区”。明代崇祯年间修袁公堤时,因取土筑堤形成玉带河,在近汉水处修有石桥,故称此地域为“硚口”,清同治年间修汉口城堡,石桥处称“小硚口”。沿以为俗,故名。
       【汉阳区】汉阳建城始于东汉末龟山北侧之却月城和马骑城,后历经石阳县(东吴)、曲阳县(晋)、陵曲(南朝宋)、沌阳(北朝齐)统辖,至隋开皇九年,于此置“汉津县”。隋炀帝大业元年,改为“汉阳县”。其时汉水在今沌口入江,城在汉水之北,山南水北为阳,故名“汉阳”。
       【武昌区】公元221年,孙权迁都鄂县,”因武而昌,故更名“武昌”。223年,在蛇山建夏口城,此为武昌建城之始,后于此置“江夏县”。隋开皇九年为鄂州治;后周显德五年,改鄂州为武昌郡。北宋建隆元年改武昌军。元大德五年改为武昌路。明洪武元年改为武昌府。清依之。民国时为武昌县、武昌市。
       【青山区】武昌东北江边有山曰青山,山入江中有矶曰青山矶。清康熙《江夏县志》: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尾亘长湖,首枕大山,山下有矶,曰青山,又有青山口、青山铺、青山矶之称。1951年,武汉市武昌县第九区改为“青山区”,隶武汉市郊区办事处。后为适应武钢建设需要,改为城区。
       【洪山区】原名“黄鹄山”或“黄鹤山”,又称“东山”,以在武昌之东而得名,与蛇山一系,实“蛇山之初阜”。南宋宝祐五年,随州受外敌攻击,荆湖制置使孟珙迁随州“大洪山众,奉释慈忍断足及洪山寺额,并徙于此,遂沿呼洪山。”东山从此改称洪山,又名“大洪山”。1955年,武汉市东湖区和武昌县的第七区合并,新成立“洪山区”。
       【西湖区】原为古云梦泽东端。1952年长江水利委员会起草《东西湖蓄洪垦殖意见书》中,其中绘有东湖(又名绿野湖)和西湖(又名桑台湖),且东西各有一大片泛湖群;此为首次将汉阳北乡地区命名为东西湖。1958年,成立武汉市东西湖国营农场管理局。1979年建东“西湖区”。
       【汉南区】地处汉阳南部,原称汉阳南乡。1966年,建武汉市汉南农场,1978年,改建武汉市汉南农场管理局,1984年改为武汉市汉南区。
       【蔡甸区】本名蔡店,防卫汉阳西部之重要据点,设巡检司、通判于此。清初诗人程封《蔡甸过黄圯书培风堂》诗中首见“蔡甸”二字,至同治年间,湖北巡抚胡林翼奏章中多写作“蔡甸”,遂习以为常。新中国成立,设汉阳县于此,1992年,撤销汉阳县,设“蔡甸区”。
       【江夏区】西汉高祖六年,析南郡东部置江夏郡。应邵曰:“沔水自江别至南郡华容为夏水,过郡入江,故曰江夏。”魏黄初元年,孙权改江夏郡为武昌郡,治夏口(今武昌)。东晋南末,侨置汝南县于今武昌上游,隋开皇九年,改江夏县并移置鄂州城(武昌)。1912年改江夏县为武昌县,1960年县治移纸坊镇;1995年,撤销武昌县,设立武汉市“江夏区”。
       【黄陂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以北,滠水流域。东汉末,江夏太守黄祖为拒抗东吴,于此建城自守,名黄城镇;北周大象元年改镇为南司州,并置“黄陂县”。先秦时期,楚灭黄国(今河南潢川),其后裔播迁南下,分布于今鄂东一带,是故有黄安、黄冈、黄梅等地名。据唐代《黄陂记》:“黄陂在汝州,汝州有三十六驻,黄陂最大,溉田千顷,盖黄陂之来由也”。一说源于三国时期,“黄”指黄祖兴建的城垣“黄城”;“陂”有池沼、水畔、缓坡之意(做此意时音bei),此指“武湖”。黄陂,为“黄城”和“武湖”的合称。北周置“黄陂县”。
       【新洲区】位于湖北省东部,武汉市东北,长江北岸。本作“新州”,为黄州治。弘治《黄州府志》:邾城,今名“旧州城”,俗又呼“新州”。又明代长江水道南移,举水入口之举洲与陆合,举水在今宋渡村形成大洲,明万历中,黄冈知县茅瑞徵首次在公文使用“新洲”名。1951年由黄冈县析置“新洲县”,隶属黄冈专区。1998年,撤销新洲县,设“新洲区”。

  【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原为大冶县石灰窑、黄石港二镇,亦合称“石黄镇”。大冶县东四十里有瑶山,民以烧石灰为生,俗名“石灰窑山”。1946年,将黄石港及石灰窑二镇合并称“黄石”。一说黄石山得“黄石港”,因“黄石港”得名“黄石”。1950年湖北省改石灰窑工业特区为省辖市,设“黄石市”。现辖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大冶市、阳新县4区1县1市。
  【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
  【大冶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南岸。五代时,杨行密令武昌节度使秦裴分永兴县和武昌地,置青山场院,是为冶炼机构,主持采矿、开炉冶炼。宋乾德五年(967年),南唐国主李煜以场院为县治,置“大冶县”,按《庄子·大宗师》“大地为大炉,造化为大冶”,取“大兴炉冶”之意。1994年设市。
  【阳新县】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南面。本应做阳辛。传说黄帝孙颛顼号高阳,颛顼侄帝喾号高辛,都曾于此居住,故取名为“阳辛”以示纪念。221年,孙权析下雉县置阳新县,南朝宋孝建元年为富川,隋改为永兴,元改兴国路。1914年,因与江西兴国同名,改回古地名阳新。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清置十堰堡。保北有牛头山,为百二河发源地,北流入江汉。十堰之名始见于明中期《湖广图经志》,其云:“十堰,在县(郧县)南,因溪筑十堰,以灌田”。顾名思义乃是拦蓄河水,共修筑十道堰并在头堰符近设一水利管理的机构,驻地名为十堰,意在标示管理范围。十堰以此得名。时为镇建制。1948年解放,属陕南行署,1950年回归湖北。1969年因二汽进驻设十堰市,1973年改为省辖市。现辖茅箭区、张湾区、郧阳区、丹江口市、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3区4县1市。
  【茅箭区】【张湾区】 
  【郧阳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古郧子国地,汉为“郧关”,属长利县,蜀先主封申躭为郧乡侯即此。西晋太康五年,改长利县为郧乡县;元至元十四年,改郧乡县为“郧县”。
  【丹江口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水库南岸。1983年设丹江口市,均县撤销并入。因临丹江下游的丹江口水库,得名。
  【郧西县】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北。明成化十二年,分郧县的武阳的五个里、上津的津阳四个里别置新县,以其位于郧县之西,遂名“郧西”。
  【竹山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今县释名》:“西魏置,有黄竹山,在县东百里,一名黄山岭,山上竹色皆黄,县以此名。”县城东北约百里有山,山上竹色皆黄,故名黄竹岭、黄竹山,又名黄山岭。县遂以黄竹岭、黄竹山得名。南朝梁改上庸县为安城县;552年,西魏改安城县为竹山县;此为竹山名县之始。
  【竹溪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明成化十二年,分竹山县尹店社置“竹溪县”。竹溪“因城西五里竹溪河得名。”(《竹溪县志》)
  【房 县】湖北省武汉市西北,上古为古房国地,曾有地名“防陵”或作“防渚”。秦攻楚,夺该地置“房陵县”。隋置“房州”,因“县西南有房山,有石室如房,因名”(《元和郡县志》)。元至正二年,并房陵县入房州。明洪武十年降为“房县”。清方志以为,以“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应属望文生义。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中部,《今县释名》:“春秋时楚夷陵,汉为夷陵县,夷山在西北,因以为名。”东晋分夷陵西境(长江南岸黄牛岩至黑岩之间)地置“宜昌县”(一说隋改“宜昌县”),取“夷”之谐音雅化,为“宜于昌盛”之意。清为宜昌府,1912年改为县。现辖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夷陵区、宜都市、当阳市、枝江市、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5区3县2自治县3市。
  【西陵区】 【伍家岗区】 【点军区】 【猇亭区】
  【夷陵区】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夷陵之名始见于此。清《东湖县志》云,长江“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故名夷陵。
  【宜都市】汉武帝建元六年,置夷道,城临夷水(今清江),汉代民族地区的县曰道;故名。汉建安十五年,刘备改统辖夷道的临江郡为宜都郡,含“宜于建都”之意。此为宜都得名之始。南朝陈置宜都县。隋改宜昌县。唐复置宜都县。
  【当阳市】于湖北省武汉市西侧。原为古权国之地,汉置当阳县,“谓天子南而治天下也”。据清《续修当阳县志序》载:“周行四境,察其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下,西北多连山,东南多平原。”地势呈斜坡面朝东方升起的太阳,即“正当太阳”,故名。1988年设市。
  【枝城市】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部。枝城,原为枝江县城,名枝江镇。古罗国之地,秦称枝江。长江流至百里洲,河分两道,因长江分枝而得名枝江。《水经注·江水》:“其地夷敞,北据大江,江汜枝分,东入大江,县治洲上,故以“枝江”为称。”《枝江县志》:“蜀江自此分为诸洲,自江陵而九十九洲起,自此间如乔木之有条枝焉,故曰枝江。”1987年改为“枝城市”,因枝城镇得名。
  【远安县】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部,沮水之畔。西汉建元元年,置临沮县,以临沮水而名。东晋隆安年间,因县治迁亭子山,从此无沮河水患之扰,故改为“高安县”。北周武成元年,改“高安县”为“远安县”,取“永远安宁”之意。《远安县志》:“以其近猺而远”之意;即此地邻近少数民族,又距京城较远,但愿永远安宁相处之意。
  【兴山县】湖北省武汉市西,香溪上游。三国吴永安三年,分秭归县之北界,别立“兴山县”。位于三国吴置兴山县。《兴山县志》:“兴山环邑皆山,县治兴起于郡山之中,故名兴山。”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西汉元始二年,置“秭归县”,有“屈原故里”之称。《水经注》载:“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喻令自宽。全乡人冀其见从,因名秭归。”“秭归”之“秭”由“姊”演变而来。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汉兴,置“佷山县”,西晋一度改清流县,不久复名。隋开皇八年,始置“长杨县”,因境内有长杨溪而名。长杨溪,即清江支流南汉溪。唐武德元年,因“唐忌隋姓”,改“长杨”为“长阳”。至今。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侧。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将容美土司所辖五峰、水尽、石梁、长茅关诸司,并划湖南石门县和湖北长阳、宜都及松滋三县部分区域合而设“长乐县”。因与福建“长乐县”同名,于1914年以“县城西南五个山峰并立”改名“五峰县”。

  【襄阳市】位于湖北省北部,汉置襄阳县,1950年以“襄阳”“樊城”两镇合并置“襄樊市”,取二镇首字为名。岘山北麓有河,据《荆州记》云:“驾山而下谓之‘襄’”,故名“襄水”;水北为阳,“城在襄水之阳”,故名“襄阳”。据《今县释名》:“襄水今名疏水,为汉水之流。”现辖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老河口市、枣阳市、宜城市、南漳县、谷城县、保康县3区3县3市。
  【襄州区】【襄城区】【樊城区】
  【老河口市】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北。北宋乾德二年,置乾德县,属光化军;后废军,改光化县,取“光大王化”之意。清康熙年间称新镇,因地当汉江故道之口,也称老河口镇。1951年以老河口镇设市。1979年,置老河口市,1983年,撤光化县,地并入老河口市。
  【枣阳市】位于湖北省北部,滚河上游。原名广昌县。据《元和郡县志》:“后周改襄乡县曰广昌县。隋初郡废,寻避太子讳,改广昌县曰枣阳县,因枣阳村以为名也。”隋兴,避杨广讳,改为枣阳县。枣阳,本为县中村名,起源失考。1988年设市。
  【宜城市】位于湖北省北部,本为鄢国,为楚所灭,置鄢邑;秦设鄢县。汉惠帝三年改为宜城县。城最初称为“夷城”“夷邑”,后雅化,改“夷”为“宜”。据《今县释名》:“本鄢,为楚之别都,有鄢城。汉惠帝改今名,有鄢水,一曰夷水,桓愠父名彝,改曰蛮水。”宜城似由夷水得名。1994年设市。
  【南漳县】位于湖北省北部,秦始置伊庐县,汉晋时期又分置多县;西魏时期,合北部四县为重阳县,后北周改为思安县。隋开皇十八年,始改为南漳县。以境内有古南漳水(即今漳水),故名。据乾隆《襄阳府志》:“漳水,县南一百里,源出荆山。县之立名以此。”又据《明史》:“南有漳河,流入当阳县,合于沮水。”
  【谷城县】位于湖北省北部,汉江中游西岸。秦朝始置县,本名筑阳县,后必经更改,隋开皇十八年,定名为谷城县。据《水经注》:“谷城县因古谷国而得名……春秋谷伯绥之邑也。”但《九域志》则云:“谷城,因神农氏在此尝植五谷得名”。《水经注》为是。
  【保康县】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北部。北周置永清县。据《保康县志新纂》:“赵宋太祖时置保康军,邑名始此。”明弘治十一年,析房县东部潭头坪(宜阳、修文二里)别置新县。因宋雍熙三年曾于此地置“保康军”而名“保康县”,含“保民安康”之意。

  【鄂州市】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初为鄂国。“鄂”源于鳄,或以鳄为图腾。楚灭之,为“鄂邑”;秦置“鄂县”,以古邑和古国为县名。三国时改为“武昌县”。民国二年(1913年)改名“寿昌县”。因与浙江“寿昌”重名,翌年改为“鄂城县”,以有古鄂王城而名。1983年设立“鄂州市”。现辖梁子湖区、华容区、鄂城区3区。
  【鄂城区】【梁子湖区】  【华容区】

  【荆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与漳水之间。唐贞元二十一年,新置“荆门县”,因境内有荆门山而得名。《荆门直隶州志》:“荆门山即虎牙关,唐尉迟恭筑。在州南五里,东西两山对峙如门”“峰峦对峙,上开下合,厥状如门”,故名。1979年设市。现辖东宝区、掇刀区、钟祥市、京山县、沙洋县2区2县1市。
  【东宝区】 【掇刀区】
  【钟祥市】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北,汉江中游。明洪武九年,废长寿县并入安陆州。明嘉靖十年(1531年),钟祥,以明世宗(嘉靖皇帝)发迹于此,有“聚集祥瑞”的意思,故赐名“钟祥”设“钟祥县”。嘉靖十八年,设兴都留守司,故“钟祥”又有“兴都”之称。1992年设市。
  【京山县】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北,大洪山南麓。魏晋南北朝时期,江汉平原行政区划支离破碎,置废频繁。隋统一,于大业三年并角陵、盘陂二县,新置“京山县”。因城东15里有京源山而名。
  【沙洋县】汉代名汉津渡,顾名思义,实乃汉水之津渡。西魏恭帝时,设绿麻县;隋大业元年更名为章山县。唐贞观八年,尉迟恭任荆州路总管,在琼台山附近修建“沙洋堡”,因地处汉水滩地,故名。

  【孝感市】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北。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年)以汉孝子董永故地析安陆东境、黾县南境新置“孝昌县”取“孝子昌盛”之意。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庄宗李存勖为避皇祖“国昌”名讳,遂据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衾温被和孟宗哭竹生笋等孝感动天故事,改“孝昌”为“孝感”。现辖孝南区、应城市、安陆市、汉川市、孝昌县、大悟县、云梦县1区3县3市。
  【孝南区】
  【应城市】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北。南朝刘宋孝建元年,析安陆县南境,新置“应城县”。《今县释名》:“县近应山,故名。”《水经注》:似因古殷时应国而得名。旧志有云,因地处要冲,乃安陆、荆门二府之咽喉,郧襄东道门户,“应该置城为守”而名。似望文生义而已。
  【安陆市】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北。安陆一名,最早出现在出土文献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编年记”中,其中载“喜□安陆□史”,意思是“喜”(人名)曾任安陆的“□史”(官名,□为缺字)。云梦大泽之畔,而该地地势较高,后人猜测,大约是取意于“安于陆地 ”,故名“安陆”。《今县释名》:“汉置,县西有大安山,县在大安之陆,以与“江夏”相对取名。1987年改市。
  【汉川市】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侧。唐武德四年,析汉阳县地,置汊川县,因古汊水流经县境。宋建隆元年,又因古汊水自竟陵流入县西,更名为义川县。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为避宋太宗赵光义讳,改义川为汉川,因汉水流经境内。
  【孝昌县】
  【大悟县】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北。大悟,原名“礼山”,因境内有礼山得名。刘宋置东随郡,入北魏为东随县,隋改为礼山县。后省。1933年,划河南罗山、湖北孝感、黄陂、黄安各一部新置“礼山县”;1952年9月,为纪念大悟山区革命斗争,更名大悟县。因境内有大悟山而名。
  【云梦县】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北。“云梦”一名,似以古云梦泽,省“泽”字而得。沧海桑田,云梦泽发展为为邑居聚落,西魏大统十六年,分安陆县南境,置“云梦县”。另《国语》与《左传》单称“云”与“梦”。《梦辞》《国策》等称“云梦”。一说梦人曰“泽”为“梦”,云梦就是“云泽”;一说江北为“云”,江南为梦;一说江南、江北随处都可称“云”或“梦”。

  【荆州市】位于湖北省南部,长江北岸。按《说文》:荆,楚木也。实指一种灌木,又名楚。因此楚国又被称为“荆”。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注曰:“荆、楚,一木二名,以国号,亦得二名。”又有山,名“荆山”,故其地则名“荆州”。1994年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和江陵县,设立“荆沙市”。1996年改“”荆沙市名为“荆州市”,取古“荆州”为名。现辖沙市区、荆州区、石首市、洪湖市、松滋市、公安县、监利县、江陵县2区3县3市。
  【沙市区】长江受夏水、沮水顶托,于江陵对面江岸形成沙洲,后逐渐成为港口,称津或江津,因正对夏水入江口,又称夏首。唐代,始有沙头之称,因港成市,故称沙头市,意为沙洲顶端之集市。沙头市省称沙市。1949年设市,故在沙市之后又加“市”字。
  【荆州区】
  【石首市】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南。西晋太康五年,始置“石首县”。因县之东江边有石首山,“江滨有石孤立,在北山之首。县以此名。”(《今县释名》 )
  【洪湖市】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南。1951年,分原沔阳县南部置“洪湖县”,因境内有洪湖而得名。1987年县改市。洪湖乃古江汉平原水系最后的孑遗,其作为地名,始见于明嘉靖《沔阳志》:“上洪湖在州东南一百二十里,又十里为下洪湖,受郑道、白沙、坝潭诸水,与黄蓬相通”。
  【松滋市】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南,长江南岸。《今县释名》:“汉置松兹县,在庐江郡”,本名“松兹”,在今安徽宿松境。东晋咸康中,以庐江郡松兹县流民,避兵于荆州,侨置“松兹县”。汉献帝时改为“松滋”,至今。据古今地名云,荆州松滋县,古鸠兹地,按古鸠兹邑,在今芜湖县。”1995年设市。
  【公安县】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南。汉高祖五年,始置“孱陵县”。东汉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立营油江口(今斗湖堤),领荆州牧,“邑赖以安”,置“公安县”。因刘备为左将军,世称“左公”,安营扎寨于此,故名“公安”。晋改“江安县”,南北朝复置。
  【监利县】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南,长江北岸。三国东吴黄武元年,分华容县地另设“监利县”。其地水网密布,盛产鱼稻;其境西北又曾煮盐。遂“邻官监办”,以图鱼盐之“利”(见《湖广总志》 ),故名监利。
  【江陵县】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取楚国都城——郢,始于此地置江陵县。后世谓:“此地临江”、“近州无高山,所有皆陵埠”,故名江陵。

  【黄冈市】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春秋时,黄国(今河南潢川)为楚所灭,一部分后裔南下播迁至今鄂东,黄冈、黄陂、黄安、黄梅等地名中的“黄”均由此而来。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南安县”置“黄冈县”。黄冈故城,在今武汉市新洲区东部,盖因“城池地处冈地”而得名。《今县释名》:“西北有黄冈山,因古黄国得名。”1990年设黄州市。1995年在黄冈地区所辖范围内改黄州市为黄冈市,沿用地区名为市名。现辖黄州区、麻城市、武穴市、团风县、红安县、罗田县、英山县、浠水县、蕲春县、黄梅县1区7县2市。
  【黄州区】
  【麻城市】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北。南朝梁置信安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信安县为麻城县。《读史方舆纪要》:县本石勒将麻秋所筑,因名麻城。即后赵将领胡人麻秋曾于古城畈筑城,故名。麻秋在历史上以嗜杀著名,史载:有儿啼,母辄恐之曰:“麻胡来!”啼声即绝。又传麻秋有女名麻姑,后成仙,今县境西北仙居山仍存麻姑仙洞。1987年改市。
  【武穴市】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南,长江北岸。本名永宁,因与河南永宁县同名,唐天宝元年,取“广施佛法、普济众生”之意,改置“广济县”。1987年,撤销“广济县”,设“武穴市”。因治所在“武穴镇”,故名。《康熙丁未志》:武穴“或云汉以前为邬家阅,人极悍,有精兵,唐号武家阅。”据何绍基《长江图说》:“武穴古为大江九穴之一。”明称“武家穴”,简称“武穴”。
  【团风县】古称乌林镇、乌龙镇,最晚代至明代,又称团风口,后改团风镇。有记载说“以暑季环镇堤上清风习习,故名。”未必可信。1995年12月,划原黄冈县、黄州市属地,设团风县。
  【红安县】位于武汉市北,大别山南侧。原名“黄安”。明嘉靖42年,析麻城、黄冈、黄陂三县各一部,取“地方安谧,生民安妥”之意,置“黄安县”。1931年,红四方面军在“黄安战役”奇取县城后改县名为“红安县”,以庆祝红四方面军的胜利。后红军放弃县城。1952年,正式改名为“红安县”。
  【罗田县】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北。大别山南麓。南朝梁武帝普通四年,分霍州置“罗田县”,因县西北有同罗关。《舆地纪胜》云:“罗田三溪之水会焉。盖县居兹水之陆而名”。又《宋书》载:南朝宋文帝时,巴蛮酋长田光兴、文小罗平叛有功,设县时取二人名姓,称“罗田”。
  【英山县】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大别山南侧。当地初有地名“鹰山寨”,为军事、政治中心。南宋度宗六年,置“英山县”,以“境内有英山”得名。关于“英山”,《英山县志》载:“九江王英国公(汉代英布)之墓在英山脚下,茔碑尚存。”乃因人名山。英山,初属六安州,本为安徽地,1932年,划归湖北省。
  【浠水县】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长江北岸。因浠水河得名。浠水,本名希水,发源于安徽岳西黄梅尖。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置“希水县”;本五水蛮地。梁普通元年,改“希”为“浠”。唐武德四年,罗田县并入,改名兰溪县。唐天宝元年,改名“蕲水县”。民国22年(1933年),复改为“浠水县”至今。
  【蕲春县】位于武汉市东南。汉置“蕲春县”,县有蕲水,《太平寰宇记》:因“水隈多蕲菜(水芹菜)” 得名。蕲菜即楚菜,俗称水芹菜。蕲春,取生机勃勃之意。东晋太元三年,孝武帝避其母阿春讳,改为“蕲阳”。南齐永明四年,更名为“齐昌”。隋开皇十八年,复名“蕲春”。明洪武九年,裁县置“蕲州”。1912年,复“蕲春县”制至今。
  【黄梅县】位于武汉市东,南临长江。南朝齐永明四年,置“永兴县”;隋兴,改“永兴县”为“新蔡县”。隋开皇18年(598年)改“新蔡县”为“黄梅县”。《今县释名》:“因县西北十二里有(黄梅)山,山多黄梅,以此名县。”

  【咸宁市】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南。唐代宗大历三年,初置永安镇;五代时期,南唐保大十三年,升为永安县;北宋真宗景德四年,为避宋太祖永安陵讳,以《易·乾象》中“万国咸宁”一语与“永安”近义,改“永安”为“咸宁”。1983年设市。现辖咸安区、赤壁市、嘉鱼县、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1区4县1市。
  【咸安区】
  【赤壁市】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南。三国黄武二年(223年)置“蒲圻县”。据《元和郡县志》:“蒲圻湖在县东北,湖多蒲草,吴帝立蒲圻县,因蒲圻湖为名。”1986年5月撤销“蒲圻县”设立县级“蒲圻市”。1998年6月更名为地级“赤壁市”由咸宁市代管。因东汉末年在赤壁山发生赤壁之战而命名
  【嘉鱼县】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南。汉初,名沙阳堡,因地近长江中沙洲而名。晋太康元年,置“沙阳县”。隋开皇九年并入蒲圻县,以沙阳县地多生鲇鱼置“鲇渎镇”。五代南唐升元元年,改镇为场,后升场为县,以其地盛产“嘉鱼”且城西有鱼岳山,取《诗经》“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名曰“嘉鱼县”。
  【通城县】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南,陆水上游。汉高祖六年置下隽县,因隽水而名。南齐永元元年改为上隽县,设“锡山市”(今隽水镇)。梁大同五年分立乐化县、下隽县。唐元和五年改锡山镇为通城镇。宋熙宁五年(1072年)分崇阳县南上隽、乐化、天宝3乡置通城县。取意“四通八达之城”。一说取意于“水道通,地势顺,直注武昌城”。
  【崇阳县】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南,陆水流域。南朝梁大同五年,置乐化县,隋开皇中,并入蒲圻,隶江夏郡。唐天宝二载置“唐年县”。宋开宝八年始名“崇阳”。以县北群山崇聚,县治在南得名。《今县释名》:“自龙窖山发脉,历方山岩头而东,至此诸山崇聚,县在其阳,故名。”
  【通山县】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南,富水上游。宋乾德二年(964年)置通山县,取通羊、青山二镇各一字,置县。

  随州市】位于湖北省北部。繁体字为“隨”。西周初期,周势力南扩,在汉水以北分封诸侯,周为姬姓,史称“汉阳诸姬”,隨国即为其一。春秋时期,楚国北延,灭隨国,置“隨县”;晋兴,为“隨郡”;西魏大统元年,为“隨州”。杨坚曾受封于隨,遂以隨为国号,“隨”带“走”旁又有“随从”义,便去“辶”为“隋”。1979年设“随州市”。现辖曾都区、广水市、随县1区1县1市)
  【曾都区】
  【广水市】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北。本名应山。南北朝时宋析随县置永阳县,《元和郡县志》:“梁以随州北界应浓山(今印台山)戌置应州,并置永阳县,隋改应山。”又据《水经注》:“鲁阳县有应山。应城,……此之名应,或殷时应国所在欤。”1988年,撤应山县,因广水镇而设“广水市”。广水镇,得名自境内广水河。其河床浅宽,每当山洪汇集则河面宽广,故名“广水”。
  【随 县】位于湖北省北部。春秋为随国地,《水经注》:“楚灭随以为县”,以国为名,置“随县”。

  【恩施州】全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东晋临施水(今清江)筑城,号施王城。后为后周所灭,置施州。据《水经注》:“施水出施山,北流会于沅。”该地因名施王屯。明设施州卫,清雍正六年(1728年)置施县,次年改“恩施”,取意“皇帝恩赐施县”之意。现辖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2市6县。
  【恩施市】见【恩施州】
  【利川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清江上游。明中期以后,汉人大规模移民鄂西南山区。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置“利川县”。清江横贯,平川广阔,物产丰富,为“有利之川”,故名“利川”。1986年设市。
  【建始县】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侧。晋泰始元年(265年)设建始县。据《今县释名》,因建始溪得名。又曰,三国吴永安三年,该地始置县,取“建县伊始”之意,故名“建始”。
  【巴东县】位于湖北省西部,原为巴国地。秦国统一,置巴郡。东汉献帝初平六年,益州牧刘璋分巴郡朐忍至鱼复置固陵郡。建安六年,将管辖垫江县以北的旧巴郡改称为巴西郡,固陵郡改称巴东,取意巴郡以西,巴郡以东。隋开皇十八年废巴东郡,置巴东县,以县在巴山之东,故名。
  【宣恩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清雍正十三年,在西南开始实施改土归流。乾隆元年,并施南、东乡、忠峒、忠建、木册、高罗诸土司地置“宣恩县”,取“传布恩德”之意。
  【咸丰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清江上游。北周于此设乌飞县,隋设开夷县,唐改清江县,宋朝为富州地,后改为安定州,明洪武五年设大田军民千户所。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在西南实施大规模改土归流,将大田军民大户所及唐崖、龙潭、金峒、西坪各土司地共设一县,经湖广总督迈桂奏请雍正帝钦定为“咸丰县”,取“咸庆丰年”之意。
  【来凤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沅江支流酉水上游。北宋仁宗时置散毛司,行土司制度。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废散毛等七土司。乾隆元年,置“来凤县”,隶施南府。传其时翔凤山“凤凰翔集,声鸣九天”,有凤来仪,是为祥瑞,故名。
  【鹤峰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原为容美土司地,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始置“鹤峰州”。州治在八峰山下,其一峰多白鹤,因名“鹤峰”。又曰,城后诸山奇峰,如鹤飞翔而得名。光绪三十年升直隶厅,隶属施鹤道。1912年废厅设“鹤峰县”。

  【潜江市】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汉江南岸。北宋乾德三年,升安远镇为县,置“潜江县”。《水经注》:“潜水盖汉水枝分潜出,故受其称耳”。即因境内有河道分流汉水入长江,取“汉出为潜”意,故名“潜江”,一名“芦洑河”。据1988年设市。

  【天门市】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楚国为竟陵邑,因大洪山余脉在此终止,即“陵之竟也”,因而得名。秦统一,设“竟陵县”。五代后晋天福元年,为避“石敬瑭”讳,改竟陵为“景陵”。清雍正四年(1726年),为避康熙帝陵寝(景陵)名讳,改景陵县为“天门县”。因县西北三十公里有天门山而得名。天门山群由佛子山、金杯山、团山、朴船山、龙尾山五峰组成,绵亘二十余里,其主峰与龙尾山之首凌霄对峙,中空如登天之门,故名“天门口”,乃天门、京山之第一通道。1987年县改市。

  【仙桃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南岸。《今县释名》:“粱置郡,隋改县,在沔水之阳。”又“汉有沔阳,属汉中郡,如淳曰,此方人谓汉水为沔水,颜师古曰,汉上曰沔。”汉水支流锦瑞河绕龙华山与汉水交汇,其地渐成码头,因其形而名“尖刀嘴” 。明嘉靖中,因“尖刀嘴”不吉,据其桃形地势改称“仙桃渡”。后商贾云集,为一方重镇。1952年沔阳县治由沔城迁往“仙桃镇”。1986年撤“沔阳县”设“仙桃市”,因镇得名。

  【神农架林区】位于湖北省西北边境,大巴山区。因神农架山峰而得名。神农架,曾名神农山、南山、熊山、神龙山、景山、神龙架、老君山,名称并不统一。“神农架”最早见于清同治《兴山县志》,其云:“老君山其最高处曰神农架,悬崖削立,林木蒙茸,人迹罕至。”相传上古时代神农氏架木为梯,上山采药,遍尝百草,为民除害。故名。1981年曾设“神农架县”,现设省辖林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北地名由来
湖北省
湖北为何叫湖北,简称鄂,这些你都知道原因么?
中国地名的由来—华中篇
湖北省市县地名来源文化探究
湖北市县名称的源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