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济南早期郛郭考

中国古代城防,在城墙之外往往还有郭,《管子》云:“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历史上济南曾存在过两道郛郭,一道是始建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的圩城(亦称围子墙),初为土墙,同治四年(1865年)废弃北部郭墙,改东、南、西三面为石圩,共计三千六百七十丈,解放后拆除。这道郛郭因为年代离我们很近,关于它的发展脉络是非常清晰的。另一道郛郭存在于中古时期,通行的说法筑于晋永嘉年间(公元307~312年)或刘宋元嘉九年(432年),这道郛郭从北魏《水经注》到唐代的诗文中皆有记载,宋代“易郭为城”被改造为城墙,大致与宋元之后的济南府城范围相当。关于中古时期的这道郭,虽然它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但这道郛郭的存续时间不是很明确,缺乏这方面的史料记载。另外,在这两次筑郭活动之前,历下古城是否还存在更早的郛郭呢?虽然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但通过对北魏时期城市附近水路的分析,可以发现济南在晋代以前似乎还存在过一座更古老的郛郭。现试对济南唐代以前的城郭,以及晋代以前可能存在的郛郭作如下讨论。

西晋之后、宋代以前,济南是东、西两座城共存的城市格局。一座是约建于秦的“历下古城”,为历城县治所,其范围大致相当于明代济南府城的西南部分。一座是建于晋永嘉年间或刘宋元嘉九年后的东城,据传为济南郡治所,其范围大致相等于明代济南府城的东南部分。在两座城邑之外是一道郭(下文统称为“双城郭”),郛郭把两座城以及现在的大明湖水域包括在内。从北魏《水经注》里,我们能了解到北魏时代的郛郭范围:西郭在历下古城西、古大明湖(今五龙潭)东,北郭大概相当于宋以后的府城北墙。于此我们推测整个郛郭大致相当于宋以后的城墙,东郭、南郭不会超过宋以后济南府城的东墙、南墙。郛郭将历下古城、东城包裹在内,而唐代及之前历下古城的大小,可据宋代的《太平寰宇记》来推演。《太平寰宇记》卷十九的记载:

“历水,在县东门外十歩。”
“孝感水,在县北门。”
“泺水,在县西南二百歩。”
“舜井,在县东一百歩,舜所穿之井也。”
“四望湖,在县西二百歩。其水分流入县城,至街中与孝感水合流。”

结合《太平寰宇记》记载的舜井、四望湖、泺水等相对固定的地理坐标,可反推唐以前“历下古城”四至:其城西不超过今高都司巷一线,北至在今省府东街、省府西街附近,南至不超过今黑虎泉西路,东至不超过今地坛街一线。

那么是先有东城然后有郭,或是先有郭后有东城,还是东城、外郭同时建筑呢?早期文献没有这方面的相关记载记载,所以明清以来的志书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是含糊的。明崇祯《历乘》谓:“晋永嘉间移平陵城于此而城始大。”显然《历乘》的作者将东城、外郭的建筑时间统一定位在了永嘉移至历城之时,崇祯《历城县志》及此后的县志都沿袭此说。东城及双城郭的出现,据现在通行的说法,最早筑于晋永嘉年间(公元307~312年)郡治由东平陵移历城之际,最晚约在南朝宋元嘉九年(432年)侨治冀州后。其实这种看法也是前人推测而来的,《续山东考古录》谓:“东城疑西晋末移郡时所筑,否则刘宋青冀二州同治时筑。”这是此说的出处,后人所说多以此为据。

东城、双城郭的建筑年代及出现的先后次序,我们可以假推一下:如先有外郭,则可在郭内另行建筑官署,加固外郭比新建城圜要容易的多,而无需另建新城。故先有东城,后有双城之郭,二者不是同时兴建的。怀帝永嘉年末(公元307~312年)郡治由东平陵移历城,需要安置的主要是官署及士族,故只需筑东城而不需筑郭。南朝宋元嘉九年(公元432年)济南郡侨治冀州时,历下城内同时有历城县、济南郡、冀州三署,刘宋孝武帝孝建三年(456年)至大明八年(464年),青州帖治历城,又有过短暂的青州(实土州)、冀州(侨州)双头州郡的情况存在。此后一直到刘宋泰始四年(北魏皇兴二年,468年)魏破历城,历城一直不断安置从河北迁来的人口。从唐代诗文及现代考古发现来看,双城郭内很多地方还是农业种植区跟工业集中区域,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双城郭的意义很显然在于护民,是为保卫城市外围而兴建的。而自宋元嘉九年(公元432年)到刘宋泰始四年(468年)这三十余年,是济南城市人口聚集、城防变动最大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营造双城郭的可能性最大,即保近城之民,又有足够的空间供军队驻扎。《魏书》载:“皇兴初,显祖诏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固筑长围以守之。及白曜攻其城东郭,道固面缚请罪。”慕容白曜攻历城东郭发生在皇兴二年(468年),则历城有郭不晚于此。综上,历城的东城筑于永嘉年末(公元307~312年),郛郭约筑于宋元嘉九年(公元432年)至刘宋泰始四年(468年)间。

历下古城、东城及双城郭的消失,《续山东考古录》及《历城县志》将其概括为“易郭为城”,就是把郛郭改筑为城墙。“易郭为城”以及两座城池消失的年代,一种说法是唐元和十五年全节县并入历城之时,此说源自乾隆年《历城县志》编著者的猜测。另一种说法是宋代或者更晚,此说出自《续山东考古录》:“易郭为城当在宋金之际矣”。因为这方面缺乏明确的记载,前人只能作笼统的猜测,而现代人把前人的这种推测当做史实来说是不适当的。历下古城、东城、双城郭的变化应持续了很多年,逐渐实现由郭向城的功能转换,不是一时完成的。历下古城的拆除与双城郭转型的时间相近,而东城拆除与易郭为城则非同时发生。

对于历下古城的消失及郛郭功能的转变,从唐代诗文中仍可以看到“历下古城”、“郭”等词句,说明济南唐代仍存在历下古城与外郭。宋《太平寰宇记》中有“(齐)州理古历下城”句,说明宋初历下古城的城墙仍然存在,郭尚未转变为城,古历城与北魏《水经注》所记载的城市大小相当。而曾任齐州知州的曾巩在《齐州北水门记》中将原郭的北门写作城北门,同时期在济南的苏辙所作的《泺源桥记》将原西郭之门认作城之西门,其《舜泉诗并序》曰:“城南舜祠有二泉,今竭矣。”说明原历下古城范围外的舜祠彼时已经被认为是在城南了,说明南北朝时期的郛郭已经完成的由“郭”向“城”的功能转变。《太平寰宇记》是宋太宗赵炅时的地理总志,撰于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曾巩于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出任齐州知州,苏辙是熙宁六年(1073年)出任兴德军掌书记。故历下古城的拆除不晚于宋熙宁初年,不早于宋太平兴国末年,而郛郭逐渐向城墙的功能转换也是在这近百年间。

对于东城的消失,清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认为:“盖州城即东城。宋初犹有两城也。”而现代学者认为东城至少在唐代还是存在的,认为历下古城是州城、东城是郡城。其实根据现有文献,用不同角度分析,似乎东城的消失更早一些,至少在中唐就已经不存在了。宋《太平寰宇记》中“历水”等条目皆以“县东”为坐标参照物,尤其是原东城内的“舜井”也以“历下古城”为坐标,“舜井在县东一百歩”,全书未提东城,故东城很可能在宋初就已经拆除了。唐《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州理城,古历下城也。”未提东城。唐代关于济南的诗文中,杜甫《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李邕《登历下古城员外孙新亭》、卢象《追凉历下古城西北隅,此地有清泉乔木》诗中都有“历下古城”字样,也提到了郭,缺唯独没有提到过东城。至于诗中所称“古城”并非是与东城相对,而是历下古城乃齐之古邑、汉之旧县,言其古而已。现代学者认定东城在唐代还存在且为郡城的依据,是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收录乾元年中魏炎的三首诗,其一曰:“齐州城东舜子郡,邑人虽移井不改。时闻汹汹动绿波,犹谓重华井中在。”又曰:“西家今为定戒寺,东家今为练戒寺。井中投一瓶,两井相摇响。”其三曰:“齐南郡里多沮洳,娥皇女英汲引处。窃向池中深畊来,浇茆畦土平流去。”这三首诗里,“齐州城东舜子郡”、“齐南郡里多沮洳”两首被认为是讲的东城,并称东城为“舜子郡”。其实“齐州城东舜子郡,邑人虽移井不改”句,很明显在说舜井附近原是舜部族的居所,魏炎见到城邑是其西的历下古城,舜井并不在城邑里,所以说“邑人虽移井不改”。至于郡城说,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齐郡为齐州,天宝元年(742年)改齐州为临淄郡,天宝五年又改为济南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齐州,州郡是一脉相承的同一政府机构,魏炎即言“齐州”又何谈东城为郡城?“齐南郡里多沮洳,娥皇女英汲引处”句,前句是说大范围的地名,非特指东城。《封氏闻见记》卷八“历山”条下云:“齐州城东有孤石,平地耸出,俗谓之历山。以北有泉,号舜井;东隔小街,又有石井,汲之不绝,云是舜东家之井。”很明显是以“齐州城东”为方位,是以历下古城为参照物的,而不言东城之内。通检唐之后的志书、诗文,看不到关于东城的只言片语,东城很可能在盛唐以前就已经拆除,它的重要性及面积远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其墙土极可能用作郛郭的加固了。

接下来探讨一下前人从未提及、晋代以前可能存在的郛郭,即东城及双城郭建筑之前存在的古郭。这个猜疑的主要线索来自北魏的《水经注》里的一段记载:

“湖水引渎东入西郭,东至历城西而侧城,北注陂。(历)水上承东城历祠下泉,泉源竞发。其水北流,迳历城东,又北,引水为流杯池,州僚宾燕,公私多萃其上。分为二水:右水北出,左水西迳历城北。西北为陂,谓之历水,与泺水会。又北,历水枝津首受历水于历城东,东北迳东城西而北出郭。”

文中“湖水”即古大明湖,也就是今天五龙潭一带的水域。“陂”就是“历水陂”,即今大明湖的西南部。“历水”就是古之舜井北泛之水。这段文字记述了北魏时期济南双城郭内的一段水路:泺水自古大明湖处北去,湖中分出一支东入西郭,至历下古城外北行,泺水在历下古城西形成了两条平行北去的水道,泺水“引渎”最终在历水陂(今大明湖西南)与历水分支汇合。源自东城的历水,于历下古城东门外北流,过流杯池本应向东北去,却分作两支,横生一支西去,过历下古城北,至历水陂与泺水支流相会。历水干流则自北水门出郭北去,在城外与泺水干流相会。

历水“左出”是一条支流,还是支津呢?即它的水流方向是流入历水陂还是自历水陂流出呢?按照《水经注》“与泺水会”的记载,历水“左出”应该是向西流往历水陂的,积水滩名为“历水陂”,说明这段水路最初当只有历水流入,“引渎”最初并不与泺水水系相通。泺水经古大明湖“引渎东入西郭”北入历水陂,历水支流也流入历水陂,历水陂无流出口,历水“左出”之水与泺水“引渎”都流入历水陂的话,就变成了一个死水路。从死水路这一点上看,这倒可以印证这个河套最初是人工开挖的护城壕沟,而不是自然流动形成的水系。这段水路很可能平日流动缓慢,逢雨季城市行洪,经由泺水的洪水过多时会溢入“引渎”流入历水陂,随着水位上升,原本西向流淌的历水“左出”之水变为向东、经历水“右出”之水出郭。无论它是支流还是支津,这个河套水路都是雨季城区泄洪的一条重要通道,它分流了西路山洪,扩大了行洪面积,等于变相的降低了来洪时的水位。泺水与这个郭内河套的勾连,应该是建双城郭后,为了便于排洪,人工开挖或者洪水时常涌入西郭形成的。

泺水、历水是自然水系,这两条河流的分支构成东西两条水路,支流在干流水系之间形成河套,走势是非常不自然的,有着明显的人工痕迹。更特别的是,泺水支津与历水支津都是流向历水陂,是一个死水路,所以很可能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北魏之前人工开挖的护城壕沟。古代的城郭常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回”字形,郛郭包围着内城,城池在郭的中心或一角。另一种是“日”字型,城在一侧,郭在另一侧,郭墙与城墙是相接的。由《水经注》归纳出来的河套似的水路,很可能就是最早外郭城的壕沟,这道郭墙就是“日”字型的,其比例是符合《孟子》所言的城郭三七之制的。济南地区地下水位高,基于济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建城者沟通了历水水系作为护城壕沟,而不是同期常见的夯土干沟。当然,也可能是只有城防性质的沟渠而无郭墙,但那个时代防护用的大沟已广泛被墙体代替,加之不远还有泺水、历水可利用,似乎没有必要另扩沟渠,所以先有城墙后有沟渠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壕沟要远深于历水、泺水的主干渠,否则可直接利用二水而无必要另开沟渠,因为有一定深度,所以历水、泺水水系都会流入历水陂,尤其是历水“左出”之水反地势流向历水陂更能证明这一点。

在晋或南北朝筑双城郭的时候,历下古城的外郭或是被拆,或是早已湮没,而壕沟部分也与历城外的水系连成一体,成为城市排洪的一部分,于是就有了《水经注》所记载的大小两个河套共存的情形。因为人工河道与自然地势不是很相符,加之沟渠北部即历水、泺水支流所汇之处地势最低,所以郭北时常积水,年深日久便形成历水陂,也就是后世大明湖的雏形。后来筑双城郭,被郭墙所阻碍的北流积水宣泄不及,加之唐代后期北水门出水口时常逆流入郭,直到宋初才有了今天大明湖水域的完整形体。所以到了宋初易郭为城,大明湖也就顺理成章的被圈在了城里。

从历史上看,历下城在很多时代都是地理要冲,是去往齐地中心临菑的必经之地,如《史记》所载秦末韩信击齐“攻破齐历下军,遂取临菑”事,汉刘向《新序》亦有:“……田闲据二十万之军于历城……罢历下兵战守之备……”等语。战国末、秦末历下邑都曾长期屯兵,修筑外郭屯兵置民是极有可能的。“日”字郭的具体建筑年代,从战国、秦至两汉一直到西晋永嘉年间郡治历城前的几百年间都有可能,个人以为,以战国末、秦末及汉三个时间点最为可能。待商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历山顶街为历山正宗(济南历山考辩之四)
古城|郦道元笔下的老济南
济南古八景和济南新八景分别是哪些?
水生济南:趵突三千年
济南名号从何来?你了解它的历史文化吗?
北园起源于何时 又因何得名“北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