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喪葬用語注解
顯祖考
對他人稱自己已逝之祖父。按:古人於祖、考及妣之上,皆加一皇字,至元成宗大德中始詔改皇為顯,以士庶不得稱皇也。顯有美、大之義。又有稱先祖亦尊大也。
先王父
對他人稱自己已逝之祖父。爾雅釋親:“父之考為王父。”郭璞注:“如王者尊之。”
先繼祖考
對他人稱自己已逝之繼祖父。
先祖妣
對他人稱自己己逝之祖母。
先王母
對他人稱自己已逝之祖母。爾雅釋親:“父之妣為王母。”
先繼祖妣
對他人稱自己已逝之繼祖母。
先考 先君
對他人稱自己已逝之父親。
先繼父
對他人稱自己已逝之繼父。
先慈 先妣
對他人稱自己已逝之母親。
先繼母
對他人稱自己已逝之繼母。
显考
言父亲已把事业完成才死去的,故曰显考。即显示出来。
显妣
说母亲的功绩可与父亲相比美,故称显妣。
先夫
對他人稱自己已逝之丈夫。
先荊
對他人稱自己已逝之妻子。禮記曲禮:“人生三十日壯,有室。”孔穎達疏:“妻居室中,故呼妻為室。不云有妻而云有室者,含妾媵也。”又後人謙稱己妻日拙荊、荊室。
先兄
對他人稱自己已逝之兄。
先姊
對他人稱自己已逝之姊。
亡弟
對他人稱自己已逝之弟。
亡妹
對他人稱自己已逝之妹。
亡兒
對他人稱自己已逝之子。
亡女
對他人稱自己已逝之女。
故媳
對他人稱自己已逝之媳婦。
壽終正寢
男喪用。如死於非命則不能用“壽終正寢”,而改用“終”或“卒”。
壽終內寢
女喪用。如死於非命則不能用“壽終內寢”,而改用“終”或“卒”。
含斂
含,人死以玉實口也。斂,殯斂也。含斂﹒乃人死之後,整理容顏服裝,然後掩首以待入之意。
享壽
六十歲以上用“享壽”,三十至六十用“享年”三十以下用“得年”或“存年”。
小斂
以衣食加於死者之尸曰小斂。
大斂
死者入棺曰大斂。
成服
大斂後,在服之人分別依規定戴孝,謂之成服,亦有在斂前即成服者。
訃聞
成服之後,訃告親友使其聞之,謂之訃聞。
開弔
出殯之前,親友可隨時往弔,謂之開弔。但通常指定一日為開弔之日,是日須人招待,亦有備茶點飲食招待者。
告窆
窆,葬下棺也。凡墓已定並擇日期安,而告諸親友,謂之先窆。惟今多省略。
反服
兒子死,父親尚在,反為其子之喪持服,謂之反服。
斩衰
子女對父母之喪,服三年,謂之蘄衰。乃孝服之最重者。
齊衰
共分三等:
對祖父母之喪,服一年,稱“齊衰期”,又稱“齊衰不杖期”。
對曾祖父母之喪,服五月,則“齊衰五月”。
對高祖父母之喪,服三月,稱“齊衰三月”。
期年
指對兄弟及伯叔等之喪,服一年。
小功
指對出嫁姊妹及堂兄弟等之喪,服九月。
大功
指對堂伯叔父母及堂姪等之喪,服五月。
緦麻
指對出嫁姑、堂姊妹及族兄弟等之喪,服三月。又,斩衰、齊衰、大功、小功等緦麻稱“五服”。
期服
即齊衰期年。
功服
即大功、小功之通稱。
孤子
母健在,父逝世,稱“孤子”。
哀子
父健在,母逝世,稱“哀子”。
孤哀子
父母俱歿,稱“孤哀子”,如母先歿,父後歿,則稱“哀孤子”。
侍慈孤哀子
母歿后父又续娶,父歿后继母在堂。
降服孤哀子
出繼或被收養,而本生父母死。
發引
柩車啟行曰發引。按:挽柩車之索謂之引,古亦謂之紼,繫於柩車之前,以為前導,故稱“發引”。
杖期夫
妻入門後,曾服翁或姑或太翁、太姑之喪,妻死,夫稱“杖期夫”或“杖期生”。
不杖期夫
妻入門後,夫之父母已死,妻未及服喪,妻死,夫稱“不杖期夫”或“不杖期生”。又,夫之父母尚健在,妻死,亦可稱“不杖期夫”或“不杖期生”。
承重孫
本身及父母均係嫡長,而父已故,現服祖父母之喪。
泣血
居三年之喪者,言居父母之喪,泣無聲如血出也。
抆淚
泣而拭其淚也,有久哭而掩淚之意,較“拭淚”為重。
稽首
至敬之禮,謂頭至地位。
稽顙
居喪時拜賓客之禮,拜時以額觸地也,三年之內皆行之。
賻儀
以錢財助喪曰賻,故稱賻儀。
奠儀
以錢財作喪儀,故稱奠儀。
代幛
其數須當祭幛之值。
祭儀
送冥壽用。
祭幛
對死者祭悼文字,書之於幛上者。
鏡框
對死者悼念文字,而以鏡框護之。
花圈
以花成圈而祭奠之。
輓聯
輓死者之對聯。
祭筵
親友或門生玫送喪家用以祭奠之筵席。
賻儀 唁儀
唁敬 弔儀
送初喪之禮用。
紼敬
送開弔之禮用。按紼為引棺之索,古送葬者必挽引棺索以助力,謂之執紼。
楮敬
送開弔之禮用。楮,即楮錢,俗稱冥紙,祭祀用之。
奠儀  素儀
祭儀  奠敬
送開弔之禮用。
代筵 代祭
送代祭之禮用。
祔敬
送神主入祠之禮用。奉神主附於祖廟曰祔。說文:“祔,後死者合食於先祖。”
陞祠之敬
送神主入祠之禮用。
初终
凡人初终,其家中男女皆哀痛哭泣,然后抬尸出中堂,放于凉床,用蚊帐罩之,亲人轮换在旁守候。
讣告
言将葬埋日期告知亲友一种文书,俗称报丧帖。
饰容
给死者饰容,俗称装身或穿寿衣。寿衣为单数,多少不等。有官职的穿官服,平民百姓穿普通服。
入殓
饰容后,举尸入棺,俗称入殓。举尸时,孝子顺抬死者之首。
设奠及吊丧
丧家设奠,众亲友具香烛前来吊丧。其仪式一般为:将祭品放在灵前供桌上,然后烧纸点香磕头跪拜,奠酒,作揖,恭立,然后再离去。
出殡
族戚友吊丧完毕,然后出殡。孝子双手捧死者遗像或灵位牌,在服之人均哀哭送柩。
路祭
在抬柩送葬路上的十字路口,孝子摔下头顶上的纸盆,并将灵柩停下来拜祭,称为路祭。祭毕继续抬柩前行,到达墓地埋葬。
拜七
从死之日算起,第一个七日为头七,第二个七日为二七,第三个七日为三七,一直算到第七个七日为尽七。丧家逢七祭拜,称为拜七。
忌辰
人死之日为忌辰,第二年的该日为头周年,第三年的该日为二周年,第四年的该日为三周年。三周年后孝子除去孝服。
祖餞
祖,祭名,祭通路之神也。古有送行之祭,遠行出發之前,必祭。
祖送
道路之神以求福,遠行者即取飲。
餞行
此祭神之酒,故後世稱餞送遠行日祖餞、祖道、祖送。
灵右
即灵位右边,表示在灵棚右边陪着祭祀。
灵帏
在灵位的帷帐间陪祭。
归佳城
佳城是古代贵人的葬身地现指林地。
仙游
说死者成仙远游。
千古
表示名垂千古,一般用于對社会有功绩的人。
荣归
意为光荣去世,现为新词多不实用。
顿首拜
即叩首参拜,是行礼的一种方式。
鞠躬
即躬身施礼一种形式,常用于长辈拜晚辈。
拜首
即作揖,多用于长辈拜妇女晚辈。
暨男
专用于挽亲家,如挽子之岳父母下条写暨男幼服胥00等。
侍生
古代嫂不称弟,凡上条称人嫂的自谓侍生。
上条用一个太字既是长称一辈,如:姑母、太姑母、伯母。
对人的尊称,无论长称人几辈可通用台字。如:某老贤世台、宗台等。
亲眷,有眷顾之意。对世谊之交不能用眷字。
忝为谦虚用字,有忝辱之意。
对人尊称,有贤明之意,对戚友眷属不可称贤字。
表示累世友谊之交。
裣衽
即妇女行礼,如下条妇女具名可写裣衽。
期启
即将治丧日期告知亲友明白。
恸维
报丧贴的开头语,即恸心。连接报丧贴的下文。
不孝逆天
多用于官宦人家。
不幸
家门不幸常用于夫临妻丧。如:不幸荆室。
府君
表示一家之长。
太君
对已婚妇女的尊称,用在丧帖上多指母亲。
享年
表示享受天定的年龄,简称享年。
亲含
指含着眼泪看着临终入殡。
灵柩
柩是棺材,现指骨灰盒。
祖茔
是说祖茔的次序进行埋葬。
先莹
莹地,祖是主穴称祖茔,父亲称先莹,无人主穴称新莹。
启门治丧
即在这天开门治理丧事。
启陈家奠
即哭泣着陈设治丧仪式举行家奠礼。
领帖受吊
亲友领到此帖后敬候前来吊唁。
谊属
即属望深情厚谊的亲戚。
泣血
父母死去要入土,儿头枕坯块卧草垫分担老人痛苦。
合葬
第一口棺埋在祖坟曰归葬,埋在新莹曰安葬,两口丧曰合葬。
侍慈
父母双亡时家中仍有母亲在,孝子称侍慈哀子。
灵柩
人死后在灵床上曰尸,进棺材曰柩。
奉柩
即孝子领着灵柩上林埋葬。
冥饯
俗称送魂,说在夜间为父母的灵魂饯行。
告先
死者上有先人神主神像,孝子去祭奠叫告先礼。
辞灵
即夜间送魂前行的大礼。
家奠
在发引前行的礼。
祀土
在林上祭后土碑的礼。
朝祖
祭奠林上掌穴人的礼。
墓祭
棺材下葬后行的墓祭礼。
迎神
神主回家在门口迎神礼。
虞祭
迎神回家后行的安主礼。
杖期子
长妇之子
斩哀子
妾生之子
归葬
埋在在祖茔。
安葬
新立坟茔。
苫块
百日内写苫块。百日外写不苫块。
泣期孙
子先亡妻写丧“命孙扶柩归葬”,下写:泣期孙
反服生
少者之丧,长者有服,即反为侍服。
顿首
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 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 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稽首
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 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 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斋戒
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 戒”。“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戒”又称“散 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防“失正”、“散思”。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 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讳称
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
牺牲
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左传·曹刿论战》中有这样的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太牢、少牢
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 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 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三牲
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心丧
老师死后,弟子守丧,不穿孝服(因师非亲属),只在心中悼念,称为心丧。
1、古制长齐衰,重子期服。今制期服。长孙写期服祖,众孙写功服祖。
2、长子妇死称服生,众子妇死称大功服生。长孙妇死称小功服祖,众孙妇死称缌服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学琼林 卷三·疾病死丧
[转载]成都客家的传统丧葬礼仪介绍
办白事常用的有那些汉字?
镇原丧葬礼俗
讣告的写法
杂记上第二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