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学勤《新见楚王鼎与“曾国之谜”》
楚王鼎(《铭图》02318),海外私人所藏?

       不久以前,我曾有机会看到新出现的楚王鼎的器形和铭文照片,随后在《江汉考古》2011年第4期读到曹锦炎、张昌平两位教授关于该鼎的论文(注1:曹锦炎:《“曾”、“随”二国的证据——论新发现的随仲嬭(读nǎi,同“奶”)加鼎》,《江汉考古》2011年第4期;张昌平:《随仲嬭加鼎的时代特徵及其他》,《江汉考古》2011年第4期),颇多获益。《江汉考古》主编和编辑部对此非常重视,指出“对长期以来学术界争论的曾国之谜或许有多脾益”,令人感动,因此在这里陈述一些个人意见,聊供大家商榷。

新出现的楚王鼎,曹、张两文已从其形制、纹饰论断其年代当在春秋中晚期之际。曹文对其铭文作了准确的释读,下面尽量用今字写出:

唯王正月初

  吉丁亥,楚王媵

  随仲芈加飤繁,

  其眉寿无期,

  子孙永保用之。

【“随”、“芈”字原文严格隶定并加括注(但“随”字漏去“邑”旁),铭文拓片如下图所示。】?

其中第三行首字“随”的写法在包山简里已出现过,我以前做过分析(注2: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第129—130页,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年)。

  楚王鼎的出现与所谓曾国之谜有什麽关系,这就需要从曾国之谜的提出说起。

  曾国之谜是针对一系列曾国遗存,特别是曾国青铜器的发现而提出的研究课题。1978年夏,随州(当时称随县)擂鼓墩一号大墓即曾侯乙墓发现,我当时有幸前往发掘现场参观,还出席了有关讨论。爲了应对这次重大发现带来的历史问题,我写了一篇小文,刊登在《光明日报》上,题目就叫做《曾国之谜》(注3:李学勤:《曾国之谜》,《光明日报》1978年10月4日,后收入《新出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得到了考古、历史学界不少先生赐教。1990年,根据若干新的发现,我又写了《续论曾国之谜》(李学勤:《续论曾国之谜》,《江汉论坛》专刊《楚学论丛》,1990年),申述自己的想法。后来我把这两篇小文综合起来,收入拙作《青铜器与古代史》一书(注4:李学勤:《青铜器与古代史》,第423—434页,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我主张青铜器铭文中所见的姬姓曾国就是传世文献里的随国。提出这种一国二名之说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是从文献的角度看。在传世各种古书里面,查找不到一个姬姓的曾国。比如《国语·郑语》,记载周幽王时史伯对郑桓公论说当时周朝形势,他说“当成周者,南有荆蛮(楚)、申、吕、应、邓、陈、蔡、随、唐”,没有“曾”这个国名。按两周之际,从出土青铜器来说,正是曾国兴盛的时代,史伯爲王朝大史,连小小的唐国都没忽略,怎麽会遗漏偌大的一个曾国?

  《左传》一书,详细地记录了楚国向北发展,吞併众诸侯国的经过。清人高士奇作《春秋纪事本末》,专设“楚伐灭小国”一题。他在其后评论道:“夫先世带砺之国,棋布星罗,南捍荆蛮而北爲中原之蔽省,最大陈、蔡,其次申、息,其次江、黄,其次唐、邓,而唐、邓尤偪(bī,同“逼”)处方城之外,爲楚门户。自邓亡而楚之兵申、息受之,申、息亡而楚之兵江、黄受之,江、黄亡而楚之兵陈、蔡受之,陈、蔡不支而楚兵且交于上国矣。”他还特别提到:“夫随之爲国,限在方城内,于楚尤偪,而能屡抗楚锋,独爲后亡。”在这整个过程之间,也未见曾国的名号。

  其次是从地理角度看。我在前述小文中,曾列表说明曾国青铜器,尤其是其国君及大臣的器物,集中出于随州境内,而且多数可以确定是出于墓葬。由此足见,曾国的政治中心即在随州。近年新发表的材料,包括最近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墓葬群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随国姬姓,在汉阳诸国中最大,《左传》有明文记述。其桓公六年传杜预注云:“随国,今义阳随县。”该随县即今随州市。这个地理位置,核以各种古书所载有关历史事件,都相符合,从而历代学者没有异说。青铜器铭文所显示的曾国既然以随州爲中心,与文献里的随国便重合了。

  再有是从历史角度看,由曾侯乙墓,包括墓内随葬的遣策知道,战国早期楚惠王时存在曾侯,与楚国关系亲密而爲楚人所尊重。又从曾姬壶知道,直至楚声王还娶曾女爲夫人,这已经迟到公元前5世纪之末。

  早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晋国的栾枝已说:“汉阳诸姬,楚实尽之。”同书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吴人又对随国说:“周之子孙在汉川者,楚实尽之。”这充分表明,汉东一带除“独爲后亡”的随国外,不可能再有姬姓的诸侯留存。

  至于随国得以幸存到战国的原因,我在前述小文已经详细说明过,这是由于吴国伐楚入郢,楚昭王逃亡到随国时,随人抗拒吴人的威胁利诱,保护了楚昭王的缘故。正是由于这一段恩情,楚昭王的儿子惠王才会如曾侯乙墓的现象所反映的那样,对曾国优礼有加,儘管这时的曾侯实际是在楚的卵翼之下。

  以前大家讨论曾国之谜,说曾与随是一国二名,只意味青铜器铭文的曾即是传世文献的随,在古代当时该国是不是实有二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如今新出现了这件楚王鼎,其铭文标明了随,是楚王嫁女儿(或姊妹)于随的媵器,证实随这一国名无疑存在。结合上文说的三点理由,一国二名之说还是成立的。

  一国二名,在古代并不罕见。远一点的例子,如商又称作殷,经学者研究,商人自称时一般只说商,周人则称之爲殷或殷商,有的也说商。近一些的例子,楚又称作荆,有时又称荆楚或者楚荆。关于这一点,罗运环教授有过精闢的论述,他说:“纵观先秦古籍,楚国名荆、楚二称互见,但战国以前多称楚,春秋以后多称荆。细审先秦古文字资料,战国以前楚人皆自称楚,战国以后仍自称楚,但也偶然称荆。”(注6:罗运环:《楚国八百年》,第64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就西周到春秋的青铜器铭文而言,周人称之爲楚、荆或楚荆,楚人自己只是称楚,罕见有称荆的。与之对比,曾与随爲一国二名,也没有什麽奇怪。

  根据已见青铜器铭文,曾人自作器时都称曾。曾姬壶的器主是嫁到楚国的曾女,称曾;曾孟芈盆的器主是楚女嫁到曾国,也称曾(注7:刘彬徽、刘长武《楚系金文彙(编》,一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只有这件楚王鼎媵女子出嫁,称夫家爲随。看来曾人一贯自称曾,楚人则多称之爲曾,有时称随。这种情形,与上举两例相似。

曾、随一国二名,只是爲了解答曾国之谜设立的一种假说,希望大家继续讨论批评。

录自李学勤《青铜器入门》第140—144页,商务印书馆,2013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懋镕:李学勤与“曾国之谜”
讲座:张懋镕:中国考古贵在综合研究——以曾国考古为例
【曾氏家谱源流】曾国的来源和迁徙
此国名不见经传,却是西周王朝“南天一柱”和金道守护者
考古界流量小花——神奇的曾国
吴、蔡伐楚联姻的“物证” --吴王光鉴 - 商路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